-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2016最新版)
- 华图教育
- 290字
- 2020-08-28 01:01:02
第三章 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的集中概括。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和平发展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思想成果。邓小平理论没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大道,而是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时代特征,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没有这条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也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一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实;“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是我们去研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始终,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思想前提、理论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建构的基本方法论。
第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每一个重大问题,成为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的指导性线索。
二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思想僵化,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传统。
第二,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如果离开实事求是的轨道,就可能出现“左”的或右的错误倾向。
第三,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和对立起来。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的重大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在拨乱反正的过程中被重新确立的,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为反对“左”或右的错误思想潮流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推动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也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根本任务
一 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
邓小平一直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生活逐渐好起来;共同富裕,不产生剥削阶级,并将这两方面的内容直接表述为社会主义本质。
第一次表述:1980年5月5日。“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次表述:1985年8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尼雷尔时谈到:“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这里的“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说“没有影响社会主义优越性(或功能)的发挥”。
第三次表述:1990年12月24日。“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第四次表述:1992年初南方谈话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做法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治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
1.内涵
第一,突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传统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只是局限于生产关系的层次。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特别强调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离开了这一点,就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第二,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这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统一起来。
第三,突出了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这一根本原则。
2.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上,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在实践上,为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确立这一根本任务的依据是:
第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
第三,发展生产力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基本条件。
(二)现阶段发展生产力具有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1.从国内看:我国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最根本的就是要发展生产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使人民共同富裕。
2.从国际看:当前世界处于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格局,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979年9月,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同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社会主义制度还处在幼年时期,还不成熟,还不完善。”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成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作了明确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经历的阶段。我国从1956年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一直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脱离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四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简要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关键要: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第二,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第三,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改革
一 改革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邓小平理论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全面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改革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必须通过改革来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等。
改革之所以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第一,改革是为了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第二,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第三,改革必然引起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思想观念等的一系列重大变化。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而逐步完成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但是,基本矛盾的性质与阶级社会不同,是非对抗性的,它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通过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所以,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二 正确处理改革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的,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把改革开放同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只要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这两个基本点,未来的中国必将以更加繁荣兴旺的形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是贯穿整个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更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稳定是前提,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稳定,什么事也干不成。改革是动力,它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经济发展问题实质上是改革问题,改革促进发展。发展是目的,问题的最终解决还是靠经济的发展,只有发展,中国才能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状态,进入世界现代化国家的行列;发展既会反过来促进改革,又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四 “三个有利于”标准
(一)判断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它是判断我们改革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及根本任务决定的,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客观标准而不是主观标准,它是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反对“左”和右的错误倾向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
2.“三个有利于”标准与社会主义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是由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所必然采取的衡量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
3.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即生产力标准是最核心的标准。
4.生产力标准不是唯一的标准,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最高的标准。
第六节 对外开放
一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开放也是改革。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又一鲜明特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这是邓小平通过对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2.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3.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同时正确对待资本主义文明成果,从本国实际出发,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和成功经验,为我所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三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就是一国可以自主地决定本国事务而不受别国的控制和干涉。自力更生,就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建设自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立足点。但是,独立自主不等于盲目排外,自力更生也不等于闭关自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首先,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其次,对外开放有助于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总之,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因,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性质和方向的内部根据;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必须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七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 市场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经济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一种经济体制,经历了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两个阶段。
市场经济体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第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第三,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吸收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弥补它们不足的方面,从而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需要认清两点: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指的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或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因而要求其经济体制必须体现出两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即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特征,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宏观方面,计划的主导性作用;(2)微观方面,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3)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它首先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传导机制,还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分配关系的经济机制,这正是区别它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标志之一。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实质,就是使企业直接面向市场,成为真正的法人主体和市场竞争主体。
二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论述
(1)第一阶段:1978—1983年,“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思想。
(2)第二阶段:1984—1987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第三阶段:1987—1992年,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2.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
(1)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就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因为这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及其成败。
3.邓小平的思想的两个突破
(1)突破了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视为基本制度的范畴,即突破了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观点。
(2)突破了市场经济必然以私有制为基础,公有制同市场经济不相容的传统观点。强调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必须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至十五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我们党勾画了包括五大环节在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这五大环节指三大制度、两大体系。
1.三大制度
(1)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的,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长期并存的,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
(3)能够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2.两大体系
(1)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途径
1.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塑市场竞争主体。
(1)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2)培育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3.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第八节 “一国两制”构想与祖国统一
一 “一国两制”
(一)“一国两制”的概念
“一国两制”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
(二)“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
第一,坚持“一个中国”的根本原则。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这个大前提下,实行两种制度,实现祖国的统一。
第二,保证“两种制度”长期不变。即祖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第三,保证香港、澳门、台湾的高度自治和繁荣稳定的局面。
第四,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台湾同胞在台湾当家做主,由以爱国者为主体的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分别来治理香港、澳门和未来回归祖国的台湾,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核心、根本宗旨、实现形式、国家结构、哲学基础
第一,“一国两制”理论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国家”。
第二,“一国两制”理论的根本宗旨是“和平统一”。
第三,“一国两制”理论的实现形式是“两制并存”。
第四,“一国两制”理论的国家结构是“单一制”。
第五,“一国两制”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实事求是”。
二 “一国两制”的意义
(一)“一国两制”的实践意义
1.香港、澳门先后顺利回归,彻底洗雪了中华民族蒙受了100多年的耻辱,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
2.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既高度自治,又得到祖国的强大支持。
3.香港、澳门在“一国两制”方面的成功实践,已经并将进一步证明“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也必将为进一步解决台湾问题产生巨大示范作用。
4.“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是我们党坚持马列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用和平方式解决矛盾的典范。
(二)“一国两制”的理论意义
1.“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最具特色、最具有独创性的内容之一。
2.“一国两制”构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重要的新成果和新发展。
3.“一国两制”构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原则。
4.“一国两制”构想创造性地发展了和平共处原则。
第九节 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
一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自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邓小平根据世界各种势力的实力对比的消长与变化,根据世界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走向以及由此产生的新问题、新矛盾,对国家形势作了一系列的新判断: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邓小平对国际形势新发展的准确判断,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条件,奠定了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的基础。
二 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继承老一辈革命家的外交思想,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国际形势的新特点,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
邓小平在外交工作中强调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高度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强调加强同它们的团结与合作;主张积极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定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确立党际关系“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四项原则,开创党的对外工作新局面,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推进了祖国和平统一事业。邓小平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我国的外交实践,解决了我国外交面临的一个又一个重大复杂的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邓小平外交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