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判断推理模块宝典(第10版)(2016)
- 付连奎 伍景玉
- 16836字
- 2020-08-28 01:51:57
第二节 概念分析与推理
概念是明确定义语义的基本元素,概念由语词表达。因此,叙述、论述都离不开语词,因为语词能够表达概念。
公务员考试中的判断推理,对概念的考查比重大、形式多。其中,定义判断考查的是如何辨析概念的属性特征;类比推理考查的是如何理解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关联关系;逻辑推理则考查的是根据概念之间的关联关系如何进行逻辑推导。
在既定的语言环境中,语词表达的确切语义,反映的是概念含义。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中的逻辑推理、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等试题的语言内容,在概念之间类比、推理、求证及概念运用的变化上是非常灵活的。在题干论述或选项语词中,往往把相同概念用不同语词来表述,同时,故意把不同概念偷换成看似“相同”的概念,使表达变得模棱两可。同一概念互换,表达意义不发生变化;不同概念的“偷换”,叙述或者论述在意义上会发生本质性的变化,甚至导致错误。只有识别这些变化,才能正确解题,因此掌握一些概念的基本常识非常必要。
本部分视频为本节知识点的串讲以及对部分例题的讲解,主要介绍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其在推理中的应用。(建议在 WiFi环境下观看)
视频精讲
一、概念的内涵、外延和误区
(一)概念的内涵
概念的内涵反映和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对概念具有定义性,是概念本质属性的定义域。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产品:是指能够提供给市场,供人们使用和消费,或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事物。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
核心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购买者的直接利益和效用。
形式产品:是指产品在市场上出现的物质实体外形,包括产品的品质、特征、造型、商标和包装等。
延伸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顾客的一系列附加利益,包括运送、安装、维修、保证等在消费领域给予消费者的好处。
上述的产品、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延伸产品虽然都有“产品”这个概念出现,但是由于用不同的限制语词的前置限定,也就是附加了定语,而使概念的内涵发生了本质性的差异。“人”是一个概念,若仅仅立足于文化人类学,人的内涵被定义为有思维、能使用语言、能创造或使用复杂的劳动工具且具有相对应的社会组织的动物。其实,这也只是对普通人的一般性概括。倘若在人这个概念上再加些定语,情况就会不同。例如:航天人、高尚的人、智人、智障人、坏人、欧洲人等,内涵都是不同的。
概念要用语词表达。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内涵当然不同。分析如下语句:
中国的河流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
长江是中国的河流。
所以:长江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
这个推理,应该不会有人接受。看上去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问题出在哪里?
语句中前后两个“中国的河流”的含义是不同的。前一个是集合概念,“遍布于国内各个流域”是集合概念的整体属性,是对整体的概括和断定。这个整体属性不被其中的某个个体所具有。再看如下推理:
中国的河流都由水流组成。
长江是中国的河流。
所以:长江由水流组成。
这个推理前后的两个“中国的河流”都是非集合概念,前者内涵是中国的每条河流都由水流组成。
可见,这两个例子中的“中国的河流”概念的内涵截然不同。偷换概念就是偷换内涵。
(二)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具有本质属性的事物范围。一个概念所包括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可以看作是一个“类”。本质属性相同的所有对象构成的类,是该概念的外延,可看作是概念取值的范围——值域。如“汽车”这个概念的外延,包括任一具有“汽车”本质属性的不同个体,构成“汽车”这个对象类。“轿车”“吉普”等是汽车的子类,“京B-1234桑塔纳汽车”是“汽车”这个类概念中的分子,称作个体分子。个体分子是概念外延的最小分子,它的外延相对最小,只包括自身。
一般来说,概念都具有内涵和外延(臆造的空概念除外)。只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才能够确定一个概念的内涵,并且该概念的外延也随之确定。比如:“汽车是四轮及以上,可在公路上高速行驶的交通运输工具”。在这个语言环境中,“汽车”的内涵具有四轮及以上、高速、交通运输工具的属性,外延的范围也确定了。如果有人说“观看汽车大赛真过瘾”,则其中的“汽车”另具内涵和外延,两个“汽车”概念不同。
(三)概念的周延性
在既定语言环境中,若概念的语义所指包括了概念的全部外延,该概念的外延就是周延的。如:
(1)“羊”是动物。(2)“牛”不是“羊”。
在这个语言环境中,两个“羊”和一个“牛”的外延都是周延的,即断定了概念所指的全部。
一般地,表达判断的全称概念是周延的。如:
“所有公民”都享有人权。
张爱玲读完了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
其中的“公民”和“著作”都是全称的,外延周延。
此外,表达否定判断的谓项是周延的。如:
中国人不是奴隶。
其中,作为谓项的“奴隶”因断定了“奴隶”的所有外延而周延。而“中国人”虽然没有出现量词,但根据语义可以断定是省略了“所有”这个全称量词,所以“中国人”的外延也是周延的。
若语义所指仅断定了概念的一部分外延,那么该概念的外延就是不周延的。如:
有些鹤会跳舞。
仙人骑鹤。
其中的“鹤”和“会跳舞”都是不周延的,即仅仅断定了概念所指的一部分。
在具体语境中,一般地,表达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如“所有的山羊是羊”“有些牧民养羊”,两个判断的谓项是“羊”,都只断定了“所有羊”中的一部分,在这里“羊”的外延是不周延的。
(四)运用概念的逻辑错误(误区)
严格地说,一个概念一旦用语词表达,也就是将概念置于具体语境中,那么,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被唯一地确定了。但是,在自然语言中,往往不恰当地简明、省略、约定俗成或语法错误等多种原因,致使概念的表达产生歧义,甚至出现谬误,这是普通逻辑从科学角度关注的要点之一。
在运用概念中出现的逻辑错误主要有三种:
(1)歧义概念。是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因概念所反映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而产生歧义。如:
1898年,中国清政府和德国签署了《胶澳租界条约》,《条约》中明文约定德国可以获得“山东胶—济铁路的修筑权和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开采权……”
其中“铁路沿线30里内”的概念模糊不清,所以出现歧义。清政府的解释是“铁路沿线的两侧总共30里”,被德方解释为“铁路沿线的每一侧各30里,总共60里”。此外,30里是“英里”还是“华里”也有不同的理解。(1英里=3.2187华里)
(2)混淆概念。是由于“不知”导致对概念的错误理解和不恰当的运用。如:
有人把“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理解为“抨击”甚至“打倒”,歪曲了“理性判断思维”的本意。再如:
聪明人:哥德巴赫猜想究竟研究啥啊?
数学系学生:哥德巴赫猜想的核心是怎么证明“1+1”。
聪明人:1+1等于2啊,有啥证明的。
遐想者:1+1未必等于2的,否则数学家不会研究。
由于聪明人和遐想者对“1+1”概念的“不知”,而误解为简单算术中的“1+1”,导致概念混淆。
(3)偷换概念。是把本质属性不同的概念故意当作“同一”概念来理解和运用的逻辑错误。如:
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我是中国人,所以我不可战胜。
“中国人”这个概念在这里被偷换了,第一个“中国人”,是指中国人的整体所具有的属性,是集合概念;第二个“中国人”则指某一个个体,是非集合概念,不具备整体属性,两者不可以互换。
在论述中,偷换概念的现象经常发生,直至导致论题转移。如:
“人都有隐私权,所以我隐瞒罪行。”
这里把“隐私权”这个概念直接替换为“隐瞒罪行”,试图证明“隐瞒罪行”是合法的。这个论证的错误是通过偷换概念把“人都有隐私权”这个论题转移到“隐瞒罪行”上来了。
一般地说,出现上述混淆、偷换概念的现象,使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变化,而这个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在不计较感情色彩的情况下,可统称为偷换概念。
二、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概念之间存在逻辑关系。识别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对具体问题的判断分析、论证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
公务员考试中,各类型试题都离不开对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要做到对概念的准确把握,就要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入手。运用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直接解决许多复杂的论证分析、演绎推理、定义判断等试题,更具基础性的考查是对“类比推理”试题的解决和应用。
约定:在相关场合,分别用英文字母S、P……表示被分析的概念。
(一)同一关系
同一关系也称为全同关系或等价关系。
如“马铃薯”与“土豆”、“鲁迅”与“《狂人日记》的作者”等都是同一关系。
为方便理解记忆,国际上很多教科书对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下列欧拉图来直观表示。同一关系如图1—1:
图1—1
同一律是逻辑基本规律之一。在具体论述中,保持同一关系概念之间的同一性(一致性),称作“同一律”。否则会发生违反同一律的逻辑错误。
提示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同一语词可表达同一概念,也可以表达不同概念;不同语词可表达不同概念,也可表达同一概念。两个概念(也扩充到语句)是否同一,要根据上下文语境断定。公务员试题中有这样的语句。
题干:《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选项:作为公务员最重要的是工作实绩,但也不可忽视其他方面表现。
选项和题干是同一关系,选项是题干的逻辑结论。
(二)包含关系(真包含)
包含关系也称属种关系,可粗略分为:全称包含、特称包含。
1.全称包含
全称包含断定:所有S都是P。
例如:所有玫瑰都是植物。如图1—2或简图:
图1—2
(简图)
上图直观显示,所有玫瑰都包含在植物中。其中小圈范围内的“玫瑰”是种概念(相对于植物),定义了“所有玫瑰”都是“植物”中的一种。大圈范围内的“植物”是属概念,定义了“植物”是一个类,这个类包含了玫瑰这种植物,可用“玫瑰是植物”来表述两者之间的逻辑包含关系。简图中位于下方的“玫瑰”包含于上方的“植物”中,读作:(所有)玫瑰是植物。
图1—3都由下至上地依次表达了全称被包含关系(摘自类比推理真题):
图1—3
根据上图中的包含关系,可做如下推理:
(1)所有560型宝马车都是轿车,所有轿车都是汽车,所以:560型宝马车都是汽车。
(2)刑警都是警官,警官都是公务员。所以:刑警都是公务员。
(3)所有谬论都是错误结论,所有错误结论都是结论。所以:所有谬论都是结论。
也可以由上至下地否定推出(重要考点):
(1)不是汽车就不是轿车,不是轿车就不是560型宝马车,所以:不是汽车就不是560型宝马车。
(2)不是公务员就不是警官,不是警官就不是刑警,所以:不是公务员就不是刑警。
(3)不是结论就不是错误结论,不是错误结论就不是谬论,所以:不是结论就不是谬论。
还可以由上至下地“特称”推出(重要考点):
(1)有些汽车是轿车,有些轿车是560型宝马车,所以:有些汽车是560型宝马车。
(2)有些公务员是警官,有些警官是刑警,所以:有些公务员是刑警。
(3)有些结论是错误结论,有些错误结论是谬论,所以:有些结论是谬论。
错误警示
根据“刑警是警官”,即错误地推出“警官就是刑警”。这个推理谁听起来都会觉得很离谱。因为“常识”决定人们不这样推理,但一旦离开常识,在面对试题时就容易出现类似的失误。
根据“刑警是警官”得出的正确推理是:有些警官是刑警。
如下推理是错误的:
高智能动物大脑灰质含量高,所以大脑灰质含量越高智能越高。(国考真题摘录)
图1—4或简图可以直观显示这个错误推理:灰质含量高未必都是高智能。
图1—4
(简图)
以上推理中,如“警官、高智能”等都断定了种概念的全部外延(周延的),具有“所有警官、所有高智能动物”的全称含义。而“灰质含量高”等属概念仅仅被断定了其中的一部分(不周延的),剩余未断定的部分是否是高智能是不清楚的,所以,根据“灰质含量高”就断定是“高智能”显然推理错误。
2.特称包含
在判断推理中,有时需要断定特称包含关系。
特称包含断定:有些S是P。
如图1—5或简图:有些博士是公务员。
图1—5
(简图)
约定:上图中完整的“圈”表示全部公务员,“矩形”则表示“有些”博士(不周延的概念),即仅仅断定了博士中的一部分,而没有断定所有的博士。
错误警示
(1)仅根据“有些博士是公务员”,在逻辑上不能断定“有些博士不是公务员”。如果仅根据“有些是”就错误地推出“有些不是”,那就是“特称互推”,是错误的。
因为,在仅仅断定“A属于B”的情况下,我们还不能断定究竟是“B大于A”还是“B等于A”。如: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根据这个判断,能断定:有些中国公民是有中国国籍的人。但不能断定:有些中国公民是没有中国国籍的人。
(2)根据“有些博士是公务员”,在逻辑上也不能断定“不是博士的就不是公务员”。不是博士的公务员是可能存在的(逻辑判断不是对常识的描述),仅仅根据给出的前提尚不能作出断定。
日常思维中,人们习惯性地根据“有些是”就推出“有些不是”。如此错误推理,正是公务员判断推理试题中必考的重要考点。
3.行为、属性包含
特别指出:为分析简便,在分析试题过程中,对事物所具有的某种“行为”或“属性”关系也可用如下包含关系的图示来表述。如图1—6和图1—7:
图1—6
(简图)
图1—7
(简图)
图1—6语义为: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可据此推断:为人民服务的就是公务员。
图1—7语义为:马吃草。不可据此推断:吃草的就是马。
提示
包含关系是概念之间重要的逻辑关系,在公务员考试中,不仅直接考查包含关系的推理,在类比推理试题中也是必考的考点。(见本篇第二章“类比推理”中的相关介绍)
(三)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之间有交集称交叉关系。“歌唱家”与“男人”是交叉关系,如图1—8:
有些男人是歌唱家,有些男人不是歌唱家,有些歌唱家不是男人。
图1—8
在特定思维场合,也可用交叉关系表示“雷电和山火”的逻辑关系,如图1—9:
图1—9
提示
交叉关系是概念之间的重要逻辑关系,在公务员考试类比推理试题中是必考的考点。(见本篇第二章“类比推理”中的相关介绍)
(四)反对关系
反对关系是诸多并列事物中,其中某两类事物之间的关系。如“汽车”和“轮船”是反对关系,它们有共同的属概念“交通运输工具”,且交通工具还有许多种类,而其中的任何两类之间的关系都是反对关系。反对关系不能穷尽属概念。再如:“警察”和“检察官”、“计算机”和“钢琴”等都是反对关系。
如图1—10,交通运输工具中,汽车和轮船是反对关系。
图1—10
(简图)
提示
两个“全称”的反对关系概念,在图中分别在隔离线“||”的左右两侧,那么左右两侧,概念被断定的外延是“不相容”的,也称互不兼容。可理解为“左边”所断定的就不是“右边”的,“右边”所断定的也不是“左边”的。即:所有汽车不是轮船,所有轮船也不是汽车。
根据以上提示,可拓展到如下推理:
推理一:所有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都从事公务员工作。
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做了职业运动员。
运动员都是职业俱乐部成员。
所以: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不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
图1—11可证明上述推理是正确有效的:
图1—11
根据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反对关系可形成如上简图。图中“公务员”与“职业俱乐部成员”是反对关系,分布于“||”线两侧,那么分别被它们包含的“所有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与“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也分布于“||”线两侧。所以,“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不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推理直观有效。
错误警示
根据“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不是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错误推出“有些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体能不优秀”。因为前提条件中,只断定了“有些体能优秀的毕业生”做了运动员,而不是“所有体能优秀的毕业生”都做了运动员(看图理解)。所以,不能断定有些乃至所有“通过公务员考试的毕业生”或“公务员”的体能是否优秀。
推理二:植物分为落叶植物、半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马尾松、雪松、红松等不仅是一些上好的木材,而且在生长过程中叶片不完全脱落。有些松柏门植物是落叶植物,如:落羽杉、水杉和水松等。落叶植物与常绿植物相对,在一年中有一段时间叶片将完全脱落。所以,有些松柏门植物不是常绿植物,并且有些上好的木材不是落叶植物。
图1—12
根据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反对关系可形成如上简图。图1—12中“有些上好木材”与“落叶植物”分布在“||”两侧,即可断定“有些上好的木材不是落叶植物”推理正确有效。同理断定:有些松柏门植物不是常绿植物。
错误警示
根据图示,错误断定:(1)有些完全脱落叶的植物不是上好木材;(2)有些落叶植物不是上好木材;(3)有些松柏门植物不是上好木材;(4)有些落羽杉、水杉、水松不是上好木材,等等。原因如前述,或见如下“考点”提示。
【考点一】根据“有些A不是B”,不能推出“有些B不是A”。
例如:根据“有些人不是商贩”,不可推出“有些商贩不是人”。
【考点二】根据“A都不是B”,有效推出“B都不是A”。
例如:根据“所有马都不是牛”有效推出“所有牛都不是马”。
【考点三】根据“所有A都不是B”不能推出“不是B就是A”。
例如:根据“所有黑色都不是白色”,不能推出“不是白色,就是黑色”。
这个错误就是通常所说的“非黑即白”之错,是“反对关系”中典型的错误推理。
【考点四】根据“有些A是B”不能推出“有些A不是B”。(特称互推错)
例如:根据询问得知“甲公司有人是中国人”不能推出“甲公司有人不是中国人”。
特别指出,在无歧义的情况下,反对关系也可称作并列关系,但要区别于现代汉语中的并列。现代汉语中可以把“男、女”、“歌剧、喜剧”看作是并列。但是,在逻辑上还要进一步划分为“男、女”是矛盾关系,“歌剧、喜剧”是交叉关系,它们的逻辑关系不同,表达图示不同,推理结论也不同。
(五)矛盾关系
一个概念及其否定概念构成矛盾关系。如“马、非马”,“下雨、没下雨”,“羊、不是羊”是矛盾关系。本书用符号表达为:P|-P。其中“|”表示双方矛盾,读作:要么……要么……;“-”表示否定,读作:并非(简读:非)。也可表达为:P/-P或P∀-P。
矛盾关系语义的图示,如图1—13:要么是动物,要么不是动物。
图1—13
(简图)
图1—13把物质作为共同属概念,即把物质划分为动物和非动物两部分,两者之和等于物质全部,动物和非动物则构成矛盾关系。
一个概念及其否定必是矛盾关系,但在特定语境下,不是互为否定的概念,也能构成矛盾关系。如:“左手”和“右手”。若把“人手”设定为属概念,左、右手就是矛盾关系。如图1—14:
图1—14
(简图)
试题分析中,矛盾概念往往是重要的分析依据。
例题 环球旅游团中,所有去三亚的游客都去过五指山,所有去丽江的游客都没去过五指山,所有自驾车游客都去了丽江。由此推出( )。
A.有些自驾车游客去了三亚
B.有些自驾车游客没去三亚
C.有些去三亚的游客去了丽江
D.所有去丽江的都是自驾车游客
上题给定条件中的“去五指山”与“没去五指山”是矛盾关系(分别写在下图竖线两侧);“去三亚”和“去五指山”是包含关系;“自驾车的”“去丽江”和“没去五指山”也依次为包含关系。这些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如下:
图1—15
(简图)
【解析】图中竖线左右两侧是不兼容的。根据上图,我们可断定:
(1)选项B“有些自驾车游客没去三亚”是正确答案。因为:所有自驾车游客都没去三亚。
(2)而选项A“有些自驾车游客去了三亚”、选项C“有些去三亚的游客去了丽江”中的概念都分别在“竖线”的两侧,不能相容(不兼容),所以都是错误的。而选项D“所有去丽江的都是自驾车游客”可通过欧拉图(或简图)直接判断排除。
【点津】对照上图可见,其实所有符合逻辑的相关答案都在“图”中。由上图可全部直观断定:
(1)去五指山:都不去丽江、都不自驾车。
(2)去三亚:都去五指山,但都不去丽江、都不自驾车。
同理:
(3)没去五指山的:都不去三亚。
(4)去丽江:都不去五指山、都不去三亚。
(5)自驾车的:都去丽江,但都不去五指山、都不去三亚。
提示
解题实战中,不需要把所有正确的答案都一一列出。只需用四个选项对照图示,就可快速断定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哪个选项是错误的。先用上题做练习,再应用到其他试题解析中。
(六)合成与分解关系
在特定语言环境中,有些概念之间具有合成与分解关系,简称分解关系。如:
(1)“汽车”与“汽车轮胎”。
(2)“国家”与“城市”。
上述概念之间,“汽车轮胎”是“汽车”的结构部分,是从汽车中分解出来的部件,“汽车轮胎”相对于“汽车”是分解概念,而“汽车”相对于“汽车轮胎”或其他部件则是合成概念。
注意:分解关系与包含关系不可混淆。如:
(1)“汽车部件”与“汽车轮胎”——包含关系。
(2)“汽车”与“汽车发动机”——分解关系。
(3)“汽车”与“奥迪汽车”——包含关系。
(4)“国家”与“城市”——分解关系。
(5)“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包含关系。
(6)“海”与“水”——分解关系。
(7)“海”与“地中海”——包含关系。
提示
了解概念逻辑关系,在后续的“类比推理”中十分重要。
三、概念关系、三段论、多段论推理
(一)三段论推理
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发现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律,其基本理论及证明近乎完善。本书针对公务员考试历年试题,只介绍在理论上基本成熟的直言三段论,文中简称三段论(假言三段论、模态三段论等从略)。
三段论形式非常复杂(4个格,256个式),一个三段论的论证是否有效(成立),可用三段论推理规则进行判定,也可使用文恩图或欧拉图的方法。因欧拉图相对其他方法更直观简明,本书采用的是欧拉图(或简图)分析法。
三段论是一种具有固定格式的推理形式,即:由两个直言命题(有量化意义的单句)做前提,推出一个直言命题做结论的推理。如:
例题1
前提1:所有公务员都有逻辑能力
前提2:刑警是公务员
结论:刑警有逻辑能力
【解析】例题1(简图):
逻辑能力
公务员
刑警
例题2
前提1:所有刑警都有逻辑能力
前提2:有些人没有逻辑能力
结论:有些人不是刑警
例题2(简图):
上述简图中,直观显示了两个三段论推理是有效的。
有些三段论的推理不是有效的。请看这样的推理:
例题3
所有企业都纳税,
外贸公司纳税,
所以:外贸公司是企业。
这也是一个三段论推理,前提和结论都是正确的,但是,这个推理的形式是否正确呢?可能有疑问。因为按照同样的形式,可以得到这样的推理:
例题4
所有企业都纳税,
作家纳税,
所以:作家是企业。
可以用下图对“例题4”进行概念关系分析:
纳税(属性)
企业 || 作家
由图可见,企业和作家是反对关系。相互既不包含,也不交叉,即可断定“例题4”的结论“作家是企业”不正确。由于“例题3”与“例题4”推理形式完全相同,类推出“例题3”的推理是错误的,这样的错误被称做“推理形式无效”。
针对公务员考试,只需运用欧拉图(简图)明示概念间的关系,就能判定所有直言三段论的推理是否有效。
提示
概念关系图解法是应试中必备的快解技巧。
(二)多段论推理
公务员考试中,概念关系分析类(普通逻辑学中称作“词项逻辑”)的试题,前提数量往往超过两个,直观上已经超出三段论规则的范围,我们把这种类型的试题简称为“多段论”推理。若仅仅用三段论的大量规则分析,不仅需要增加庞大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把握,而且很难做到在一分钟内快速解题。所以,针对非逻辑专业性考试,不提倡毫无遗漏地完全把握三段论理论,甚至可以脱离三段论理论,而运用概念关系图解法。解题实践中,建议采用“简图”方法。简图的好处是:直观简明,书写方便节省时间。即便专业学习过三段论理论的考生,也不妨在真题解题实践中,对比一下两种方法,择优选用。
例题1 五洲外贸集团职员中,精通的语言除母语以外,所有从事欧美贸易的都只精通英语,所有从事日韩贸易的都只精通日语,有些从事亚太地区贸易的也只精通日语。由此推出( )。
A.所有从事日韩贸易的都不从事亚太贸易
B.有些从事亚太贸易的都不从事日韩贸易
C.有些从事亚太贸易的不从事欧美贸易
D.有些从事日韩贸易的也从事欧美贸易
【解析】阅读题干确认,题干中有三个前提,已经超出三段论“两个前提”的范围。可根据条件中概念关系,用简图分析如下:
图中直观可见,“欧美贸易”与“日韩贸易”“有些亚太贸易”在反对关系隔离线“||”的两侧,即可推知:有些从事亚太贸易的不从事欧美贸易。故C项是正确答案。进一步用语言分析:“有些从事亚太贸易的”职员只会日语而不会英语,所以他们一定不是“会英语”的、从事欧美贸易的职员。反之,选项D“有些从事日韩贸易的也从事欧美贸易”就是错的。
题干条件中“日韩贸易”与“有些亚太贸易”之间关系是不清楚的。所以在图中既不能用反对关系的隔离线“||”隔开,也不能用“上下排列”的包含关系表示。这提示我们A项和B项的断定也都是无根据的错误选项。
提示
判断推理考核的是逻辑关系。如果用语言一条一条地分析,就找不到试题的逻辑模型(共性),那就是脱离共性的“一题一析”法,不仅需要大量的时间,而且稍有疏忽或遗漏,就会出现错误。所以,要从单纯的语言分析中解脱出来,按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具有模型意义的图示,体会并把握试题中“万变不离其宗”的逻辑属性,这样才能实现快速正确解题。
例题2 所有桥牌爱好者都爱好台球,有些围棋爱好者爱好台球,所有游泳爱好者都不爱好台球。由此可推出( )。
A.有围棋爱好者不爱游泳
B.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桥牌
C.有桥牌爱好者爱好围棋
D.有游泳爱好者不爱好围棋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我们可得到概念之间的关系图如下:
图中可见,“有些围棋”与所有“游泳”分别在矛盾隔离线“|”两侧,故选项A“有围棋爱好者不爱游泳”是可以推出的正确选项。
题干条件中“桥牌”与“有些围棋”的关系是不清楚的。所以在图中既不能用反对关系的隔离线“||”隔开,也不能用“上下排列”的包含关系表示。这提示我们B项和C项的断定都是无根据的错误选项。
【点津】我们还知道,根据推出的结论“有围棋爱好者不爱游泳”,不能推出D项“有游泳爱好者不爱好围棋”。如此错误推理,等同于前面“反对关系”部分【考点一】中的内容:
根据“有些A不是B”,不能推出“有些B不是A”。
例如:根据“有些人不是商贩”,不可推出“有些商贩不是人”。
如果用语言解释,可理解为:“有些围棋爱好者爱好台球”中的这部分“围棋爱好者”一定不是爱好游泳的人,但这仅仅断定了“部分围棋爱好者”,而不是断定了全部围棋爱好者。至于剩余的其他围棋爱好者是否包含“所有爱好游泳者”是不清楚的。倘若其他围棋爱好者中恰恰包含所有爱好游泳的人,那么就出现“所有游泳爱好者都爱好围棋”的情况了。所以D项“有游泳爱好者不爱好围棋”的断定是不能得出的。
提示
用简图分析,注重概念断定的范围(外延)。
例题3 所有文学爱好者都爱好诗词,所有诗词爱好者对中国历史都有较深的了解。有些数学爱好者同时也爱好文学。所有痴迷于游戏机者对中国历史都不甚了解,有些未成年人痴迷于游戏机。由此能推出的是( )。
A.有些数学爱好者不了解中国历史
B.有些未成年人不是文学爱好者
C.有些数学爱好者是痴迷于游戏机者
D.有些痴迷于游戏机者可能爱好文学
【解析】根据题干可有下图:
根据上图可见:未成年人与“文学爱好者”在“|”线两侧,所以B项“有些未成年人不是文学爱好者”是正确答案。
【点津】根据“有些数学爱好者了解中国历史”不能推出“有些数学爱好者不了解中国历史”,特称互推是错误的。故A项错。
根据“有些数学爱好者”不痴迷于游戏机,不能断定“有些数学爱好者”是“痴迷于游戏机者”。故C项错。
图中可见,“痴迷于游戏机者”与“文学爱好者”在隔离线“|”两侧而不相容。即痴迷于游戏机者不可能爱好文学。故D项错。
真题精选及详解
1.(北京2015—93)有许多美丽的人并不善良,但没有一个善良的人是不美丽的。
以下不能从上述论断中推出的是( )。
A.没有一个不美丽的人是善良的
B.有些美丽的人是善良的
C.有些善良的人不是美丽的
D.有些不善良的人是美丽的
【解析】(1)题干条件:①有美丽人不善良。②善良人都美丽。提问要求:不能推出哪项。
(2)C项“有些善良人不美丽”是对条件2“善良人都美丽”的否定(矛盾命题),即不能推出的项,答案选C。
(3)根据条件2“善良人都美丽”可逆否推出“不美丽都不善良”,即A项“没有一个不美丽的人善良”。也可据简图直观分析:
上图中“善良”与“不美丽”被矛盾线“|”隔开,直观可见:不美丽都不善良。也可见A项:没有一个不美丽的人善良。
(4)根据条件2“善良人都美丽”可推出B项“有些美丽的人善良”。如简图:
(5)根据条件1“有美丽人不善良”可推出D项(同一交集)“有不善良人美丽”。如交集图:
根据不能推出的要求,排除可推出的A、B、D三项。
2.(北京2015—99)某中学甲班学生中,所有喜欢奥数的同学也都喜欢下围棋。
若以上陈述为真,再加上以下哪项,则可以合乎逻辑地推出:有些喜欢看话剧的同学不喜欢奥数?( )
A.有些喜欢看话剧的同学也喜欢下围棋
B.有些喜欢奥数的同学不喜欢看话剧
C.有些不喜欢下围棋的同学喜欢看话剧
D.有些不喜欢看话剧的同学喜欢下围棋
【解析】(1)题干条件:所有喜欢奥数的都喜欢围棋。要求:加哪项前提可合乎逻辑地推出:有些喜欢话剧的不喜欢奥数。
(2)将C项“有些不喜欢围棋的喜欢话剧”做前提,推理简图如下:
“增加前提”后直观可见:“有些不喜欢围棋而喜欢话剧的”与“喜欢奥数”被矛盾线“|”隔开,即可知:有些喜欢话剧的不喜欢奥数。答案选C。
(3)A项“有些喜欢看话剧的也喜欢下围棋”与“喜欢奥数”无必然关联。B项“有些喜欢奥数的不喜欢话剧”与“喜欢围棋”无必然关联。D项“有些不喜欢话剧的喜欢下围棋”与“喜欢奥数”无必然关联,都不是提问要求的逻辑前提。排除A、B、D三项。
3.(山东2014—91)鲁国的平民都信任孔子的所有门徒,但是没有一个诡辩者被鲁国的任何一个平民所信任,鲁国的有些平民崇文尚武。
由此可以推出( )。
A.崇文尚武的都不是诡辩者
B.孔子的有些门徒崇文尚武
C.崇文尚武的有些人被孔子的门徒所信任
D.孔子的门徒都不是诡辩者
【解析】(1)题干条件:①鲁国平民都信任孔子门徒;②没有一个诡辩者被鲁国的平民信任。简图如下:
(2)图中可见:信任和不信任由“|”(矛盾线)隔开,可见,孔子门徒都不是诡辩者。答案选D。
(3)A、B两项用“是、不是”偷换了“信任、不信任”的概念。排除A、B两项。
(4)从“有些人信任孔子门徒”推不出C项“有些人被孔子门徒信任”。如:从“甲方信任乙方特工”,推不出“乙方特工信任甲方”。排除C项。
4.(江苏2014A—65)六朝时的清谈名家刘惔话很多,但他也欣赏不说话的人。他见江权不常开口,非常欢喜,说:“江权不会说话,而能够不说,真叫人佩服。”江权知道自己不善言谈,但他懂得藏拙。不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缺点在什么地方,好为人师夸夸其谈者不计其数。能说话而爱说,情有可原;很多人明明不大会说话,偏偏说个不停,自曝其短,往往令人生厌。因此可以说,江权这样做,其实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
A.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极难得的聪明
B.不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自知的聪明
C.不能言而言其实是一种浮夸之举
D.不能言而不言其实是一种无奈之举
【解析】(1)题干结论:不会说话而能不说,是极难得的聪明。因为(论据):不是每人都知道自己缺点。提问要求:哪项最能支持结论。
(2)题干条件“不是每人都知道自己缺点”说明:自知的聪明是难得的(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再结合B项“不能言而能不言是一种自知的聪明”,即可推出题干结论:不会说话而能不说,是极难得的聪明。可见B项是支持题干结论的前提条件。答案选B。
(3)以上推理可整理为如下三段论形式:
前提1(题干):自知的聪明是难得的聪明;
前提2(B项):不能言而能不言是自知的聪明;
结论:所以,不会说话而能不说,是难得的聪明。(不能言而能不言=不会说话而能不说)
(4)参考简图如下:
5.(四川2014—93)某些公务员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因此,某些行政管理专业的人做管理工作。
上述推理如果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 )
A.所有公务员都做管理工作
B.某些公务员不是做管理工作的
C.某些行政管理专业的人不是公务员
D.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人都是公务员
【解析】(1)请直观分析下图:
图中可见:所有公务员都做管理工作。某些公务员是行政管理专业,所以,某些行政管理专业的做管理工作。
这是在题干基础上增加A项“所有公务员都做管理工作”后构成的三段论,是有效推理。答案选A。
(2)从B项“某些不做”推不出“某些做”。同理,从C项“某些不是”推不出“某些是”。(对当关系)
(3)根据D项:所有行政管理专业的都是公务员,可推知:有些公务员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推不出:有些公务员做管理工作。
综上分析,排除B、C、D三项。
6.(北京2013—99)一些恐龙的头骨和骨盆与所有现代鸟类的头骨和骨盆具有相同的特征,但不是所有的恐龙都有这样的特征。有些科学家宣称:所有具有这样特征的动物都是恐龙。
根据以上陈述和科学家的宣称,可以推出( )。
A.与其他动物相比,鸟类与恐龙有更多的相似性
B.一些古代的恐龙与现代的鸟类是没有区别的
C.所有的恐龙都是鸟类
D.现代的鸟类是恐龙
【解析】题干条件如下图:
(1)上图直观可推出:现代鸟类是恐龙。答案就是D。
(2)对照上图可知,A、B、C三项都是错误推理。如:C项“所有的恐龙都是鸟类”是不可确定的。正确的是:有些恐龙是鸟类。
7.(上海2013A—54)某中学的教师都很有爱心。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免费为学习困难学生补课,凡是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都和困难家庭结成了帮困对子,但所有免费为学习困难学生补课的教师都没有和困难家庭结成帮困对子。
根据以上前提,下列( )项一定为真。
A.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没有资助贫困生
B.有些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没有志愿献血
C.有些资助了贫困生的教师经常志愿献血
D.有些经常志愿献血的教师跟困难家庭结成了帮困对子
【解析】题干条件如下图:
图中可见:A项“有些献血的教师没有资助贫困生”是正确推理(矛盾线两侧),答案为A。
8.(北京2013—101)某中学举办了文学和科学两类讲座,并对学生参加讲座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一年级学生中,有学生参加了全部文学讲座,也有学生参加了全部科学讲座。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有一年级学生参加了全部讲座
B.每个一年级学生至少参加了一个讲座
C.每个讲座都有一年级学生参加
D.有的一年级学生没有参加任何讲座
【解析】题干条件简图:
(1)由简图可见:举办的两类讲座,一年级学生都有参加。故C项一定为真。
(2)图中不能断定的是:
参加文学讲座是否也参加科学讲座。
是否有些一年级学生没参加讲座。
所有一年级学生都参加了讲座。
有一年级学生参加了所有讲座。
所以,A、B、D三项都不确定为真,均排除。
9.(陕西2013—103)致远高中的部分物理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取得硕士学位的物理教师都有三年以上的教学经历,有的女教师也具有三年以上的教学经历,所有女教师都已经结婚。
根据以上文字,下列选项中一定正确的是( )。
A.所有物理教师都具有三年以上的教学经历
B.可能有男教师尚未结婚
C.所有取得硕士学位的物理教师都已结婚
D.可能有取得硕士学位的物理教师为女教师
【解析】题干条件简图:
(1)图中可见:存在“取得硕士学位的物理教师为女教师”的可能性,答案是D。
(2)图中亦直观可见:A项“所有物理教师都具有三年以上的教学经历”、C项“所有硕士学位物理教师都已结婚”是不能断定的选项。B项“可能有男教师尚未结婚”与条件不相关。排除A、B、C三项。
10.(河北2013—81)所有睡莲都是晚上开的,这株莲花是白天开的,所以这株莲花不是睡莲。
上述推理的形式结构与以下哪项最为类似?( )
A.所有职业短跑运动员都穿钉鞋,小李不是职业运动员,所以小李不穿钉鞋
B.所有山羊都长有胡须,这只羊没有长胡须,所以这只羊不是山羊
C.所有法警都在法院工作,小王在法院工作,所以小王是法警
D.所有纳税人都有存款,这位姑娘有存款,所以这位姑娘是纳税人
【解析】(1)题干图示:
结论:这株莲花不是睡莲。
选项B图示:
结论:这只羊不是山羊。
B项与题干推理图示完全相同,答案是B。
(2)A、C、D三项推理图示与题干不同。如D项图示:
结论:这位姑娘是纳税人。这是个错误推理。
提示
请把A、C两项列成图示,可见推理形式的差别,有助于加深理解。
11.(国考2013—115)生物处于污染条件下,可以通过结合固定、代谢解毒、分室作用等过程将污染物在体内富集、解毒。其中,生物的解毒能力是生物抗性的基础,解毒能力强的生物都具有抗性,但解毒能力不是抗性的全都,抗性强的生物不一定解毒能力就强。
由此可以推知( )。
A.解毒能力不强的生物不具有抗性
B.具有抗性的生物一定具有较强的解毒能力
C.生物可将污染物富集、解毒,所以生物能在污染环境下生存
D.不具有抗性的生物解毒能力一定不强
【解析】题干条件:解毒能力强的生物都具有抗性
(1)简图:
由图可见,“不具抗性”与“解毒能力强”分布在竖线两侧而不相容。D项正确。
(2)可借鉴充分命题推理规则:解毒能力强-→具有抗性,D项是逆否推理,正确。A项犯了否前错误, B项犯了肯后错误,C项不相关。A、B、C三项都是错误推理,排除。
12.(国考2013—110)某公司行政部人员手机使用情况如下:
①小王拨打过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
②小李曾经拨打过小赵的电话,但是小赵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
③不曾接听来自行政部其他人电话的人也就不曾拨打过其他人的电话。
由此可以推出( )。
A.小赵不曾接听过来自小李的电话
B.小李曾经接听过来自小王的电话
C.行政部曾有人拨打过小王的电话
D.小王接听过来自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
【解析】根据条件③可推出:所有拨打过其他人电话的人都接听过来自行政部其他人的电话。
题干明示:小王是行政部人员。
则:小王打过行政部人电话→小王接听过来自行政部其他人的电话-→行政部曾有人拨打过小王电话。C项正确。
由②可知,小李拨打过小赵的电话,但小赵是否接听了小李的电话不能确定,A项错误;由②和③可知,小李接听过行政部其他人的电话,但不一定是小王的,B项错误;由①和③可知,小王曾经接听过行政部其他人的电话,但不一定接听过行政部所有人的电话,D项错误。
13.(国考2013—109)我国的佛教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普济寺是我国的佛教寺庙,所以普济寺分布于我国各地。
下列选项所犯逻辑错误与上述推理最为相似的是( )。
A.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
B.文明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
C.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减少,大学生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减少
D.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何况他还是三代单传的独苗呢
【解析】题干是个错误的三段论。其中,“寺庙分布于全国各地”中的“寺庙”是所有寺庙的集合概念,不是每个寺庙都分布于全国各地。而“普济寺”是一个具体的寺庙,属于非集合概念,不具备集合概念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属性。题干把集合概念偷换成非集合概念,出现了三段论中的四词项错误。
(1)D项:“独生子女”是集合概念,不是说每个独生子女都娇生惯养。而“三代单传的独苗”是一个具体的独生子女,不具备集合概念的“娇生惯养”属性。实际上D项是一个省略的错误三段论。完整形式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他是独生子女,所以他娇生惯养。
D项也把集合概念偷换成非集合概念,出现了三段论中的四词项错误,和题干错误形式相同。答案为D。
(2)A项:父母酗酒的孩子爱冒险,小华爱冒险,所以小华的父母酗酒。
简图如下:
由图可见,小华未必是父母酗酒的孩子。A项推理错误,但不是偷换概念的四词项错误,与题干错误不同,排除A。
(3)B项:文明公民遵纪守法,有些大学生遵纪守法,所以有些大学生是文明公民。
简图如下:
由图可见,有些大学生未必就是文明公民。B项推理错误与A项相同,与题干不同,排除B。
(4)C项:寒门学子上大学机会少,小飞不是寒门学子,所以小飞上大学的机会不会少。
简图如下:
由图可见,小飞上大学的机会是多是少并不清楚。C项推理错误与题干不同,排除C。
提示
有些三段论推理可以借鉴充分命题推理规则。如上题A、B两项是肯后错误,C项是否前错误。
但是,有很多三段论不能借鉴充分命题推理规则,如:
1.有些公务员是刑警,所有公务员都是逻辑高手,所以所有刑警都是逻辑高手。
2.有些公务员是刑警,所有公务员都是逻辑高手,所以有些刑警是逻辑高手。
3.有些公务员是刑警,王琳不是刑警,所以王琳不是公务员。
4.有些警察是刑警,李琳是警察,所以李琳是刑警。
……
上述三段论推理都不能借鉴充分命题的推理规则,需要运用三段论规则或掌握图解法。
14.(北京2012—92)所有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哪项最能揭示上述推理的错误?( )
A.我是个笨人,因为所有的聪明人都是近视眼,而我的视力很好
B.所有的羊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羊
C.马是四蹄食草动物,牛是四蹄食草动物,所以,牛是马
D.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
【解析】
(1)题干图示
C项图示
由图可见,题干推理形式与C项推理形式相同,C项得出“牛是马”的错误结论,说明题干推理也是错误的。答案为C。
(2)A项图示
B项图示
D项图示
由图可知,A、B、D三项形式都与题干不同,都不能揭示题干推理的错误。
提示
推理形式相同就有相同的图示,推理形式不同图示就不同。
若熟练掌握图示方法,比较推理形式既快捷又明了。
15.(北京2012—95)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都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李金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他一定想从事媒体工作。
下述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断?( )
A.所有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都想从事媒体工作
B.有些媒体的记者是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
C.想从事媒体工作的学生有些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
D.只有新闻与传播专业毕业的学生,才有资格从事媒体工作
【解析】(1)题干条件图示:
图示语义:所有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都想从事媒体工作,李金报考了新闻与传播专业,所以李金想从事媒体工作。
A项“所有报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都想从事媒体工作”就是上述推理必需的前提,答案为A。
(2)B、C、D三项都不在图示中,都不能支持推理,排除B、C、D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