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会越做越好——“问题”是孩子人生的组成部分

父母要做的,不是设法避免孩子的这些问题,而是要给孩子机会让其经历和面对问题,给孩子机会学习解决问题,相信孩子的潜力,相信他各方面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小语小时候,有一次,邻居王大姐到我家来借东西,正赶上我们吃午饭。她看到1岁2个月的小语自己吃饭,很好奇,就坐下来看她。

小语坐在小椅子上,戴着不透水的大围嘴,一手把着碗,一手拿勺子用力地铲碗里的饭。她神情专注,丝毫不在意一旁的王大姐。

这个时候,小语手上、脸上、衣服上已有很多米粒和菜叶,甚至头发上、地上都有一些汤汁和饭菜。

小语笨拙的小手在碗里捣来捣去,很努力地要盛起饭菜往嘴里送。可是,她不是盛不住饭菜,就是勺子没到嘴边饭菜就撒了,或将勺子伸到了鼻孔处。

几个回合下来,小语能吃到嘴里的饭菜很少。热心的王大姐似乎看不过去,她几次忍不住想帮助小语,我都制止了她。

王大姐埋怨我说:“孩子这么小,吃饭这么困难,您就看着不管?她吃不饱怎么办?您这当妈的真狠心。我儿子都3岁多了,每次我都喂他吃饭呢……”

我笑了,对王大姐说:“没关系,孩子刚开始做什么事都不熟练,但总会由不熟练到熟练。如果看到孩子做事不熟练,我们就替他做了,那孩子什么时候也学不会做事。”

王大姐摇摇头:“说是这么说,可孩子现在不会吃是个问题啊,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

我也摇摇头说:“那也得从小练习,孩子做事总要经过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什么事都不是长大了一下子就会做的。”

王大姐的做法很常见吧?在孩子做事的时候,你是不是也因为看到孩子不熟练、总出现问题,而为孩子代劳?

放开你的手吧,让孩子经历“做事出问题或出状况”的过程,这是孩子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必经之路。

◇◇◆◇◇◆◇◇◆◇◇

一次,我带小语在小区广场上玩,遇见了同小区的佳佳和她的妈妈。

佳佳的妈妈向我抱怨已快4岁的女儿什么事都做不好,吃饭吃不好,穿衣穿不好,自己的餐具和玩具等也都不会收拾。

我问佳佳的妈妈:“这些事情,您是不是还都替女儿做?”

佳佳的妈妈想了想说:“是啊。您跟我说过,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但看到佳佳总做不好,总出问题,我就着急,忍不住替她做了。我想,佳佳是不是比别的孩子笨呢?她怎么总做不好呢?”

我理解佳佳的妈妈的心情,她急切地希望女儿做好,但又怀疑女儿的能力,一言一行中透露给女儿“你不行”的信息。

我说:“不是佳佳笨,而是你相信她笨,所以她就做不好事情了。”

佳佳的妈妈不解,疑惑地看着我。

“是您不相信佳佳有做好事情的潜力,当发现她做事出问题或带来麻烦时,您不能保持冷静,不由自主地替她做。佳佳从您的言行中也认定自己笨,她当然就做不好了。”

佳佳的妈妈似有所悟。

“所以,您要信任佳佳,相信她有做好事情的潜力,相信她会越做越好,不要一发现她的问题就用您的手代替她去做事。”

这是很多父母常犯的错误,当发现孩子做错事、做事出问题时,就忍不住代劳或认定孩子做不好。给孩子信任吧,即使他暂时做不好,父母也要相信他终究会越做越好。

◇◇◆◇◇◆◇◇◆◇◇

孩子由于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做事能力不高,因而容易在做事时出现某些状况,这些状况在成人眼里可能会成为“问题”。

小语上小学第一天,我就要求她自己削铅笔,可小语的奶奶并不同意,她埋怨我说:“孩子削到手怎么办?”看到小语削铅笔笨拙的样子,奶奶忍不住要帮忙,我制止了奶奶。

没削几下,小语就把左手食指划破了,流了一些血。奶奶看见后,心疼地急忙帮她止血、包扎,一边说:“你看看,你看看,我说什么来着,有你这么当妈的吗?”

我不为所动,等奶奶给小语包扎好手指,我仍要求小语自己削铅笔,并耐心地教她如何削才不会伤到手。

闲着无事做的婆婆又要好心帮小语,见我依然拒绝,就一边嘟囔着,一边去客厅打扫卫生了。

费了很大劲,小语终于削完铅笔。看到她削的铅笔,我直乐,铅笔芯和外面的木杆连接处坑洼不平,不像用刀削出来的,倒像用牙咬的,里面的笔芯露出一大截,恐怕不小心就会折断。

果然,小语刚写了两个字,笔芯啪地一下就断了。小语满脸沮丧,又一次开始艰难地削铅笔。

没错,孩子因为缺乏经验、能力不强,做事难免会做不好,会犯错,或带来某些麻烦,或给自己造成伤害,这些在成人看来都是问题,但这些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孩子要成长,就必须独自面对这些问题,克服和解决问题,父母绝不要通过代劳而让孩子远离问题,而要给孩子机会让其学习解决问题。

可以说,“问题”是孩子人生中的组成部分,是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内容。

父母要做的,不是设法避免孩子的这些问题,而是要给孩子机会让其经历和面对问题,给孩子机会学习解决问题,相信孩子的潜力,相信他各方面的能力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