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的Moment

北京人能侃,上海人能算,广州人能吃,轮到厦门人,似乎不知道要用什么词形容。诚然,厦门人很温和,以至于没有明显的特质,除了张口说话有“台客”之嫌,基本上很难被人认出;他们很爱干净,几乎有了“强迫症”的意味,看到城市脏了比看到自家脏了还难受;他们还很热衷公德,几乎视同城市名片,在这里,排队是自然的,让座是必然的。

在这座城市,有时候很难分清,到底看的是风土,还是人情。于是,用浅浅的一天,来窥视这座城市,以及这座城市里的人。

晨起,功夫茶

06:00~10:00

morning Amoy

泡茶,也是许多厦门人的习惯,即使是不大喝茶的人,家中也备有茶具。茶,是厦门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触目可及的茶馆自是不必说了,行到街头巷尾,常见市井中有小桌小椅摆着,三五好友便用茶香泡过光阴。有陌生人来了,邀你入座,同饮一杯,那是厦门人与泡茶相生的天然江湖做派。

去洽谈生意,也会见到室内摆着一套精美的茶具,茶香袅袅间心胸开了,生意也在茶的温润间得到了一个圆满的共识。

的确,山间水傍,常见人们围坐于石桌边,泡上一盏香茶、聊几句闲话、打数局扑克,时间过得分外惬意。

市井中有这样的说法:“抽啦叭烟,听南音乐,泡功夫茶,其乐无穷。”“功夫茶”其实与练武功或闲工夫并无关系,而是因其制作方法,品饮技艺而得名。

泡功夫茶多用小巧且造型典雅的孟公壶。功夫茶装茶也是很有讲究的,在壶中装入六七成茶叶,并在中层配入三分之一茶末,使茶味香浓,这称为“观音入殿”。冲泡功夫茶时要将水壶提高,“高山流水”才能使茶味更快释放;斟功夫茶讲究低、快、匀、尽;饮功夫茶需分三口品之,正所谓三口方为品者也。

而茶之英译,也自厦门话中茶字读音而来。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厦门人爱泡茶的传统渊源可见一斑。也许正因为如此,很多厦门人都认为,有茶的地方才有温馨的感觉。

午后,鼓浪屿

14:00~18:00

good afternoon

午后的阳光洒满优雅的鼓浪屿,空气中有某种昏黄和晕眩的感觉在悄悄酝酿。

所喜欢的红色建筑物,在街道的尽头静默,安闲地看着这个喧嚣的世间。站在日光岩上,视线从鼓浪屿略显奢华的屋顶上掠过,对岸的厦门好似另外一个世界。

小岛之上,民居和游览的景点相互包嵌着。窄巷悠然,行色悠然。

平平无奇的石板小巷,或许是最让人感叹的风景。每条羊肠小径都有自己的名字,却又互相缠绕,七弯八绕的小路经常在下一个拐弯处让人窃喜,因为,跳进眼帘的,也许是黄家别墅,也许是西欧小筑,也许是海天堂构。

大部分的别墅架构虽在,亦物是人非。很多都已杂草丛生。除却这些破败的让人有些辛酸的建筑,能行走于幽静的小巷间偷得浮生半日闲,足矣。

岛上的人,似乎也是悠然地过着日子。一把藤椅,几个老友,往凤凰树的树荫下一坐,聊天,打牌,下棋,似乎便能消磨大半个下午。

这些悠闲消磨时光的人,似乎有一种情愫维系着,平静而亲切。认识岛上一人,向他问及叶氏麻糍―“门对着门住了几十年的街坊了”;黄金香肉松―“叔叔,记得要给我朋友打折哦”;泉州路鱼丸汤―“我和老板儿子一起打架长大的……”诚然,鼓浪屿是很小的,鸡犬相闻,却也因为小,邻里之间,早已融成一片。

曾经去过鼓浪屿上的一处浴场,曰“大德记”。顺着一扇偏僻的小门,一条蜿蜒的楼梯下到浴场。细滑的沙滩上几乎寻不到随意抛弃的杂物。潮水退去,一些白色的贝壳在蜜色的沙中冒出头来,分外醒目。坐在这里,背靠着碧海、蓝天、绿树、红瓦,倾听潮起潮落的从容,仿佛时光流逝,而有些东西却可以停滞。

黄昏,环岛路

14:00~18:00

sunset

黄昏时候沿着环岛路的海边走,找块礁石,静静地吹风,看夕阳西下,看远处渔船驶过,心里一片宁静,黄昏的海,宁静而温婉。

白城的那段环岛路,绿化带上有一段石刻的《鼓浪屿之波》曲谱,车来车往,留意者甚少。这首歌,虽以鼓浪屿为名,却以忧怀台湾为质,意义比得上余光中的“一张窄窄的船票”。

珍珠湾之后的一段路,沿途都是高大的草丛,藏着灯红酒绿的大排档,也藏着古朴的渔村。村落中,既有慈济宫,也有妈阁庙;既有渔家织补,也有艺术结伴。

华灯初上的太阳湾,岸边点点渔火,岸上海鲜排档亮起霓虹,相互辉映。沙滩上银光闪烁的渔网、红漆斑驳的渔船,则保存着古老渔村的记忆。

还要再往前,便有“一国两制”的大标语,也有万马奔腾的铜雕塑。有人会告诉你,天晴的日子里,站在这头,可以看见那头。

环岛路,绿树成荫,天风海韵,应该是记忆中最美丽的一段。虽然这段路上有屡禁不止的烧烤摊,更有死缠烂打的卖花女孩,然而以后不管在何地,只要能够看到海,看到沙滩,总会想起厦门的环岛路,总会想起路上的碧海白沙,还有,沙滩上升起的点点风筝。

日落,酱油水

14:00~18:00

sunset

做酱油水的排档,是厦门夜市的一大特色。有名一些的大排档,在亮灯时分,门前就已经人头攒动,稍晚几分钟,都有可能找不到位子。

记得袁枚的《随园食单》中记载的水族单,条条列目,烹制海鲜最常使用的,便是酱油。由此可见,酱油调料,更容易激发海鲜的原味特质。

酱油水,很多人都对这个名称大惑不解,其实不过就是酱油加上水,浇开后放入海鲜一起煮罢了。“酱油水”不用油煎不用火烤。适合厦门人的不温不火,浅唱低吟,由此形成了独特的“酱油水”文化。

“酱油水”的鱼是小鱼,这样味道才能透进鱼肉,所以只能烹小鲜。圆的像梭子鱼,扁的如叶子鱼,小滋小味,精细。吃那些小鱼要有耐心,肉不多,吃的是味道。

“酱油水”朴素简单,没有更多的造型、雕琢,色彩也简单,两片红辣椒,几叶绿蒜苗,有红有绿,但也不是大红大绿,而是很节制的,点到为止,像五六月厦门街头盛开的凤凰花,绚烂一下,点缀一下,便悄悄退隐。好比厦门人做事,有时也偶露峥嵘,让人刮目相看,但却无意让聚光灯长驻,也不会处处争先,还是那样宠辱不惊,自得其乐。

吃“酱油水”,只适合配啤酒,白酒不适合,因为太烈,只会把清鲜味掩盖。一如厦门人的行事,不事张扬,不温不火。

虹夜,南音乐

18:00~24:00

night

中山路,这张厦门老城区的名片,因为沿街的骑楼,而愈显声名。

骑楼,将欧陆建筑与东南亚气候特点相结合,底层与二楼之间形成走廊,自不必担心逛街时的突降暴雨亦或烈日骄阳。

这里的骑楼,被纵横的小巷分成零碎的网状,到处可以看到简易的海鲜市场,古老的木门板,还有那靠在门板上打盹的阿婆。

骑楼背后,都有一些故事,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就如同推开深巷中骑楼下的某扇木门,走上吱吱呀呀的木楼梯,拨开头顶晾晒的衣服,突然见到某个南音社团,那种感觉,仿佛在说:“骑楼是市井的味道,却带着文化的气息。”

其实,南音是很古老的乐种,其起源的年代至今未见历史文献的证明,因而众说不一。但就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认为南曲蕴藏于唐,形成于宋元,发展至明清两代已是非常繁荣。

当多数人沉迷于流行音乐时,更多的人已经模糊了传统音乐的面目。

一度认为,南音,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在厦门这座现代都市中继续存活的。却有一次,无意间在闹市区邂逅一处南音剧院。

剧院看起来更像是闽南古厝。红砖,石窗,斑驳木门,彩绘漏檐,只是在屋檐下搭出了一个简易的戏台。而剧院的门前,就是一栋气派的酒店,包围着它的,是一众高级住宅区。

听南音,是应该在晚上的。只有周围的一切没入黑暗,借着霓虹灯的光芒,剧院方显出本身的璀璨。院外,是嘈杂的交通噪音,院内,是咿咿呀呀的板胡琵琶,颇有一种旷古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