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知识是成功的基石(2)
- 哈佛所坚持的世界观(哈佛家训)
- (美)威廉·贝纳德
- 3968字
- 2015-12-09 17:19:10
年轻人百思不解,以为自己不够努力,下定决心明天要更卖力才行。结果,隔天的成绩反而比前几天还差!
一天,大家都休息了,可他还是在不停地砍,这时,有一个老前辈拉着让他也休息一下。年轻人心想:“成绩那么差!哪来的时间休息啊?”便大声回答:“谢谢!我没有时间,谢谢!”
老前辈笑着摇头说:“傻小子!休息一下,歇歇气,趁机再磨一下你的斧子是不会耽误你砍树的。”
原来,老伐木工人利用聊天、休息的时候,也一边在磨刀,难怪他们很快地就能够把树砍倒。
老前辈拍拍年轻人的肩膀说道:“年轻人要努力,但是要知道用蛮力是不一定能多出活的。这时候,年轻人才似有所悟。”
阅后警言:
生活中、工作中,应该说处处有学问,现在伐木工们再也不用斧头来砍了,锯树的锯也是手工使用的锯,但是无论现在使用的电锯有多先进,也都是经斧头、手工锯经过科学技术改进而来的,这里离不开知识的掌握。当然,伐木如此,干其他工作也是如此。
善于借鉴与联想
哈佛故事
如果到纽奥良的码头参观,你会看到一艘艘有十几层楼高的巨大无比的货船连成串被一艘不过三十英尺长的小拖船拉着走的奇异场面,小拖船之所以具有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秘诀在哪里?小拖船的船长知道如果慢慢地一点一点拖动它,就能让那些庞然大物乖乖听话。如果你想以蛮力强迫一艘运油船改变方向,那是不可能的事,即使你加足马力或撞击它也没办法做到让它移动。但如果这么一点一点来,然后在某一时机作适当的动作,他就能出现不可思议的效果。
这样的景象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启示呢?比如,你正要与人谈一笔大买卖,如果你一点一点地来,你就能完成对他的说服。你可以扭转最顽固的买方,让他改变心意下订单给你。只要你持续不断地努力。
罗杰·道森曾使用“拖船成交策略”成功地向银行贷到二十五万美元的贷款。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和一个投资商共同拥有三十三栋房子,后来他想将这些房产权全部买过来。要办成这件事,他们必须找到一家银行在对房子只有第二顺位的债权下,愿意提供他们二十五万美金的贷款。
一开始,银行拒绝这么高风险的放款。罗杰·道森便寻找机会和他们刚上任的副总经理咨询此事。后来他发现只要和副总经理洽谈的时间够久,他就能在某些小环节上放宽一些制约。
经过一小时的洽谈,副总经理同意只要他们存了十万美元的定存当担保,他便同意放款二十五万美元。但道森并未因此作罢。他不断地重申自己的立场,持续地与他进行详谈。就这样又经过一个小时的缠斗后,对方同意只以房子为担保品的放款。
阅后警言:
小拖船牵动大货轮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但是能认识到和借鉴这一原理的人并不多,而这里更可贵之处就是借鉴等于利用有目共睹,耳熟能详的现象联想到其他的可能情况,有人说,知识并不是真正的力量,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当你把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利用到帮助你解决了实际问题的时候,它就是真真切切的力量。
知识多了总会用得着的
哈佛故事
在一个星期日的晚上,老鼠带领着几个小老鼠出外觅食。凭习惯,每逢人们的休息日,每家都会吃一些好食物,而剩下的也会不少。果然在一家人的厨房,它们发现了大量的富含营养的剩饭菜,对于老鼠来说,这是上好的美食。
正当一大群老鼠在厨房里大吃大嚼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阵令它们心惊胆战的声音,那是一只大花猫的叫声。它们震惊之余,各自四处逃命。但大花猫绝不留情,穷追不舍,终于有两只小老鼠被大花猫捉到。正在这危急时刻,突然传来一连串凶恶的狗吠声,这时,大花猫也慌了神,以为狗是冲着它来的,也急忙逃命去了。
大花猫跑后,大老鼠从垃圾桶后面走出来说:“我早就对你们说,多学一门外语有利无害,这次不就救了你们一命吗?”
阅后警言:
以上讲的虽说是一个寓言故事,但哲理深刻,知识的掌握主要是靠平日里积攒的,而对知识的掌握,不应该是只学眼下要用得着的,而暂时用不上的也要根据现实的变化,依据自己的能力和现状多多积累,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意思是说,你有时认为知识多了无用,那是因为你没有遇上事情,等遇到了事情,你才感到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了,但此时意识到了也晚了。
知识与好点子的关系密切
哈佛故事
麦当劳快餐店创始人雷·克罗克,是美国最有影响的十大企业家之一。克罗克本人的爱好不仅是经营企业赚钱,而且,他也是一个勤于思考,喜好积累一切有助于经营管理知识的人,他不喜欢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而是大部分工作时间他都用在“走动管理上”,即到各公司和部门收集问题及解决办法上。
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克罗克通过调研统计、归纳等方法得出问题出现的主要症结在于公司各职能部门的经理有严重的官僚主义,习惯躺在舒适的大背椅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时间耗费在抽烟和闲聊上。于是克罗克想出一个“奇招”,将所有经理的高背椅子全部换成没有靠背的。
开始经理们都暗地里都骂克罗克是疯子,但不久就体会到了总裁的用意。他们纷纷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走动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扭亏为盈。
阅后警言:
麦当劳推行的“走动管理”,就是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其实质这是一种新的管理知识的运用,它的效果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
人总归要走上社会的,与其毫无准备走上社会缓慢适应,不如提前储备好充足的知识,服务社会。
能解决问题的知识才具有真正的意义(标题)
哈佛故事
对于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有许多人存在一些误解,认为他受的“学校教育”很少,所以说,他是一个有钱,但算不上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芝加哥一家报纸出版的一篇社论中甚至说亨利·福特是“一个无知的和平主义者”。福特先生不满这种指责,向法院控告这家报纸毁谤他的名誉。当法院审理这个案子时,这家报纸的律师要求福特先生坐上证人席,以便向陪审团证明福特先生确实无知,而不是诽谤。这位律师问了福特先生很多问题,企图证明:福特先生虽然拥有许多关于汽车制造的专业知识,但总的来说,他却是一个很无知的人。
这些问题包括:“班尼迪特·阿诺德是何许人?”“1776年英国派了多少士兵前往美洲镇压叛乱?”……
对后面的问题,福特先生回答说:“我不知道英国究竟派多少士兵,但我听说,派出去的士兵比后来生还回国的士兵多很多。”
福特先生对这种问题很厌烦,在回答一个特别具有攻击性的问题时,他向前倾身,用手指着向他提问题的律师说:“如果我真的想回答你刚刚提出的这个愚蠢的问题,或其他问题,让我提醒你,在我办公桌上有一排按钮,只要我按一下,我马上就会拿到答案。而且,我还明确地告诉你,我还可以通过我所掌控的专家拿到你都不知道的问题的答案,请问,我有这样的资源可以利用,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我不需要关心的知识?”
这个回答是合乎逻辑的,这个答案也使律师哑口无言。法庭上的每一个人也明白,这是一个只能拥有极高教养的人才能作出的回答,而不是一个无知者所能做出的。任何人只要知道他在需要某种知识时,可从何处取得这种知识,以及知道如何把知识组织成明确的行动计划,那么他就可以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
亨利·福特在他的“智囊团”的协助下,掌握了他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从而使他成为美国最富有的人物之一。
阅后警言:
学最实用的东西,最有助于发挥你的特长的东西,最利于发展你的事业的东西,也是一门学问。一旦掌握了这门学问,你积累知识的时候就能够做到事半功倍。
做所有事情都不能随意而为
哈佛故事
人们一旦做了某种选择,轻易不会改变,它会因惯性的力量让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路径依赖”。但是,我们也必须了解这一点,一个人所做出的某种选择也绝不是肆意而为的。
对此,有一个颇滑稽又具道理的例证: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呢?
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是电车所用的轮距尺寸。
那么,电车的这个轮距尺寸又缘何而来的呢?
据考证,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轮距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而定的。
这样的追寻下去,自然就要知道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
这是因为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所以,如果马车用其他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从古罗马人那里来的。因为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设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任何其他轮宽的战车在这些路上行驶的话,轮子的寿命都不会很长。
可以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
答案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阅后警言:
现实中所发生的一切,和存在的一切种类繁多,但都有其发生和存在的起因和结果,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既勇于发挥创新精神,又要注意借鉴和传承现有规则的意识,只有这样,才会保证人们既有创新又少走弯路。
有时,自己不如别人了解自己
哈佛故事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工作的亚当斯先生有着让人羡慕的生活——高薪加上温柔美丽的妻子和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可这段时间,他非但没有承受到令人羡慕的感觉,而且还陷入了一种恐慌中。起因是他近来总感觉心跳有些过快,呼吸急促,喉咙像被有东西卡住了一样。他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经过诊断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工作压力导致有些精神紧张,建议他放下工作休息一段时间。
于是,亚当斯向上司请了一个月的长假,带上妻儿去了夏威夷。阳光、沙滩、冲浪、漂流让亚当斯暂时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可兴奋过后他对病症的恐惧仍然没有消除。
度假归来后,他又去医院做了更进一步的检查。尽管检查结果依然是一切正常,但之后的一周里,亚当斯却感觉心脏跳得比以前更快了,呼吸也愈发困难,喉咙内像堵着什么东西,吐又吐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他确信自己肯定是得了绝症,医生和家人只是为了安慰他,才不愿意告诉他真相。于是,他暗中为自己买了一块墓地,甚至写好了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