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疏:前章明用兵之言,戒其輕敵。此章明暢理之教,示其易知,易知則必有宗。君輕敵則喪其慈善。初標聖教易知。次明迷途不曉。言有宗下解釋易知之意。夫唯下辯說不曉之由。後歎聖之懷玉以勗勤行之上士爾。義曰:既明行慈者勝,輕敵者亡。此言易知易行,而迷者不知不曉,以其不知於至道,不能深了於戒言,瞢彼君宗,尚拘昏滯,是知我者少也。苟能法則於道,信為貴乎。若披褐而懷玉,非常徒之可識。夫道易知也,而不知者信為愚矣。不知而強知者,聖人不取。放下章次而明之也。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注:老君云:吾所說言契理,故易知;簡事,故易行。

疏:老君言,我所言者以暢於理,理,暢則言忘,故易知也;吾所事者,事於無事,事簡則無為,故易行也。

義曰:吾者,老君也。明此二經老君言教三寶四善,儉讓謙慈,皆實易知易行,可以理身理國,以無為為本,以清靜為基,清靜無為,事簡理暢,知之甚易,行之豈難。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注:天下之人滯言而不悟,煩事而不約,故莫能知莫能行。

疏:此歎眾生不能了言,無言執言而滯教,惑於言教,故莫能知也。不能悟事,無事煩事而不約,迷於塵事,故莫能行也。

義曰:代人惑於圖功輕敵,不能儉讓謙慈,既莫知之,豈能行也?且夫五千垂教,雖深契重玄,而導世引凡,且事唯簡要,無為則易悟,無事則易行。而棄無為無事之門,趨執教滯言之路,以斯致惑,故莫能知。勉語君宗,早期了悟。此老君所以戒勸也。

言有宗,事有君。

注:言者在理,得理而言忘,故言以無言為宗。事者在功,功成而不宰,故事以無事為君。

疏:此覆釋易知易行所由宗本也。君,主也。夫言者所以在理,得理而忘言,故言以不言而為宗本。事者所以在功,功成而遣事,故事以無事為君主。此豈不易知易行耶?

義曰:了言無言,有宗則易知也;於事無事,有君則易行也。滯言執教,則不知其宗;局守迷事,則不知其君。在乎捨執棄迷,漸悟於道爾。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注:夫唯代人無了悟之知,是以不知我無言無事之教也。

疏:不我知者,謂不知我也。夫唯代人迷惑,無了悟之知,封著名相,不能暢理,於事執事,於言滯言,是以不知吾教以無言無事之意。又解云:老君言夫唯我所知,惟在無知;而天下之人用知求知,是以不知我也。

義曰:無言為了言之宗,歸於至理。無事為遣事之主,契彼無為。以世人不能知故難知,不能行故難行爾。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

注:了知我忘知之意者希少,法則我不言之教者至貴也。

疏:希,少也。則,法也。老君言知我忘言契理之意者至希少也。若能法則我言而行之者,則可尊貴矣。

義曰:知無言之宗,固已少矣。能體我無言為法,斯可貴焉。然教本無言,固言方能辮理。教本無事,固事方可探玄。辯理則言自忘,探玄則事自簡。言忘事簡,可與言道矣。

是以聖人披褐懷玉。

注:披褐者晦其外,懷玉者明其內,故知我者希爾。

疏:褐,裘也,賤者之服。襲裘褐者,所以蔽下之麤衣也。玉者潔潤,而可比德君子,言此者欲明聖人內心慧了,外狀如愚。以如愚之狀故云披褐,以慧了之心故云懷玉。

義曰:聖人之於道也,隱顯同途,出處同跡,語默皆契,斯須不遺。但代人不能窺聖人之閫奧爾。智周萬行,德冠九清,御無為之宗,了兼忘之旨,外晦其用,委跡和光,內瑩其明,鑒窮識遠。故河上公注曰:內雖昭昭,外如愚頑。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間,是披褐懷玉之旨也。夫道至明矣,而凡愚昧之。又莊子曰:無門無傍,四達皇皇,非明也哉。道心惟微,何往不達。而下士惑之。披褐者,聖人混其外,褐者賤衣,與眾同也。懷玉者,聖人明其內也。玉者,石中之美,有五德焉。潤澤而溫,人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伎,潔之方也。玉比德者,《禮記?玉藻篇》云:古之君子,必佩玉焉。右徵角,聲中民與物也;左宮羽,聲主君與事也。趍以釆薺,門外之行也。行以肆夏,登堂之樂也。周旋中規,反行也。折旋中矩,曲行也。進則揖之,謂小俛也。退則揚之,謂小仰也。然後玉鏘鳴也。故君子在車則聞鑾和之聲,行則鳴佩玉,是以非僻之心,無自入也。世子君在不佩玉,左結佩,不使鳴也;右設佩,去之也;居則設珮,朝則結佩。朝於君不敢使鳴也。齊則靖結佩,屈之也。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則否,言王喪事也。佩玉有衝牙,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比德於玉焉。喪與灾眚,謂之故也。天子佩白玉而玄組綬,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綬,世子佩瑜玉而綦組綬,士佩瓀玫玉而緼組綬,孔子佩象環五寸而綦細綬。謙不比德,示不仕也。環取其循而無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