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静心:人静则明,淡定的人生最幸福(1)

心不静,神不宁;神不宁,事不明。只有让自己的心先静下来,心胸开阔起来,视野里一片明朗,不论多么困难的问题,才能有清晰的思路。而一旦失去了这份宁静,就会陷入浮躁的泥潭不能自拔,最终得到的只能是怅然失望,抱怨无穷。

1.心静的人,身心都轻松

【禅心智语】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禅语今释】

如果想到达净土,就应该先让自己的心灵澄净,灭除烦恼妄想。当我们的心灵清澈之后,我们所见的处处皆是净土。

心静能够提高人的人生境界,所谓“心净”,就是心灵的自在、解脱,心地的坦荡、光明。佛教所讲究的“六根清净”,指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者都要不留任何杂念才行。

清净心就是真心。清净就是一丝一毫不染着。佛教《无量寿经》说:“开神悦体,荡除心垢。”“心净”是与“心垢”相对而言的。烦恼为心之垢秽,叫作心垢。起心动念,皆是染着。佛稍稍动一念就迷了,那一念就叫做根本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样就会愈陷愈深。

佛法的安心之道,是求心不求境,不去改变外境,而只向内对治烦恼的根源,这样既能祛除压力源头的非理性情绪,又能增长承受压力的心智。心清净的一个含义就是“不可测、无障碍”。参禅不是避世,具有佛心的人,并不一定要到深山幽林中去打坐,在闹市街头也会感受到清净山谷中的微风,居庙堂之高心性也堪比那出水的莲花。只要摆脱世俗的烦恼欲望,身心就会轻松自然。

古语有云: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世间法也靠清净心。众生在世间,如果心清净,一定尊敬长上;如果心不清净,则不尊敬。不知敬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亵渎。

从前有一个精通医术的医生,可还是有很多病人死去,这使他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整天愁眉苦脸,食不甘味,寝食难安,身体一天比一天消瘦。有一天,他在出诊回家的路上,碰到南隐禅师,于是就把自己的情况说给禅师听,并请示道:“这种情况使我整天坐立不安,我想修禅来解决,那您说什么叫禅呢?”

南隐禅师沉思片刻回答道:“你说得很对,只要学会禅,你肯定就不会怕死。其实,禅不难学,你既然身为一个医师,就应该好好对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禅!”

这位医师似懂非懂,回家后还是和往常一样,专心给病人看病,可还是不明白禅师的道理,有的病人还是救不回来。于是他前后又拜访了南隐禅师三次,可南隐禅师总是对他说道:“一位医生不该把时间每天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家照顾你的病患去!”

“禅师为什么老是这样说,难道这种开示,能袪除我怕死的心吗?”这位医生非常不解地想着。于是他在禅师面前抱怨道:“人一旦学了禅就不怕死。每次我到这里,你总是要我照顾我的病患者。对于这一点我很明白;但假如这就是所谓的禅,能解决我的问题,那我以后就不必再来向你请教了。”

这时,南隐禅师微笑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对你太严格了,让我给你一个公案试试吧!”但这位医生更加抱怨起来了,惧怕死的阴影更加严重了。接着,南隐禅师让他先静下来,并让他参“赵州无”的话头。

这位医生参这“无”字公案,前后二年,当他将心境告诉南隐禅师时,得到的答案是“尚未进入禅境”。此时他并不灰心的专心致志,又参究一年半,终于自觉心地澄明,难题逐渐消失。“无”已成了真理。他善待他的病人而不知其为善待;他已脱离了生死挂虑。

最后,当这位医生叩见南隐禅师时,禅师只对他微笑说了一句话:“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其实,南隐禅师要医生好好照顾病患者,这就是参禅。在给病人看病时,“眼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伤他人,看看轮到我”,所以这位医生对死亡就起了恐惧,每天处于痛苦和烦恼中,身体和心灵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伤害。

最后,这位医生参透了“无”字的公案,从有心到无心,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生到无生,那就是无死的禅境了。可见,身心是密切相连的,心理的压力很快就会反映在身体上;而身体的压力也会传送给内心,心情也会随之紧绷。

王芳是一家单位的销售总监,她平时经常加班、陪客户,杂七杂八之事一直没完没了。她感觉这样的生活太累了。虽然她将功名、钱财看的很淡薄,老公事业发展得也很顺利,年纪轻轻就熬到了副局级,孩子很可爱、听话。为什么她还感到烦躁、疲惫呢?她可以说是身心疲惫。

这种日子对于王芳来说,不知如何是好。有一次,她下班后推掉了所有的应酬,晚上回家后其实心里还有点过意不去。享受完简单而“清净”的晚餐之后,坐在了那已两月之久没碰的古筝前,伸出手指拨动筝弦。她想静静地享受这份清净与优美一翻,可《渔舟唱晚》没弹到一半,心中又泛起无名的烦躁。

其实,王芳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并不了解。她的生活压力以及一些坏习惯,在她不注意时悄然形成,并伴随她多年,使她的身体无法和谐运作。她只有把心静下来,释放压力,改变坏习惯,身心才能得到轻松。

世事变幻莫测,人生的得意与困顿并非我们所能揣测和强求的。为什么人最难认清自己?主要是因为真心蒙尘。就像一面镜子,被灰尘遮盖,就不能清晰地映照出物体的形貌。真心不显,妄心就会影响人心,时时刻刻攀缘外境,心猿意马,不肯休息。

现实生活中,若是无一颗平静如流水的心,如何能经得起人生的潮起潮落?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与他是否“安心”有很大关系。因而顺境时,无须欣喜若狂,或许转瞬即逝;逆境时,无须大悲大愁,前方即可峰回路转。只有学会笑看沧桑百态,静观花开花落,以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处于世,方能觑见人生真谛。

其实,一个人心不安,遇事就会乱方寸,挫折就会悲观失望;心不安,到新的环境就会不适应,老想着过去。不过,如果我们还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需要静心,那就试着做下面的事情:

(1)在走路或跑步时观察你的动作。这些动作是否协调?还像小时候一样灵活吗?

(2)弯下腰,想象自己要捡起地板上的一个东西。你可以毫不费劲地弯下腰吗?你的手往前伸时,背部是不是感到吃力,或在弯腰时有点难受?

(3)观察那些别人的举止行为,你对他们的姿势有什么看法?注意那些肩膀下垂、勉强抬头看路的人群(你会发现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注意看看,有多少人把走路当做不得已而为之的例行任务?

(4)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的心情都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更有甚者,将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建立在他人的态度之上,更是本末倒置。

总之,心静的人,能帮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体上,能让我们在坐、卧、立、行时,都能注意到这些压力及坏习惯,从而使我们释放压力,让身心达到轻松自如的境界。

【禅悟人生】

“静”是人成熟的标志。成熟之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风流、游乐与纵情欢笑的轻佻,更不在于颂扬、攀附与意气的廉价言谈,而在于那种由内而外的“静气”所至的坚忍和刚毅。这种“静”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度,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的从容,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淡定。

【莲花妙语】

其实,人体如一村庄,此村庄中主人已被幽囚,村庄为另外六个强盗土匪(六识)占有,他们在此兴风作浪,追逐六尘,让人不得安宁。平常人想要净心的时候,往往习惯于用理性去控制,但这样做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真正使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不要特意去控制和把握它。面对选择和他人的干扰,不妨修清净心,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就好。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的心,这样就不会为外界的诱惑所动,从而达到净化自身的目的。

2.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禅心智语】

随念即超群。一点灵光随落日。万端尘事付浮云。人世自纷纷,何不趁早放下幻梦尘劳,勤修戒定智慧?

【禅语今释】

身心世界中的名利、地位、声色,只是幻梦尘劳,都是虚妄不实的东西,与其把自己的时间、精力浪费在这上面,倒不如静下心来,勤修戒定智慧。这样还有机会参悟佛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经中说:“清净心植众德本。”一切功德从清净心中来。要想往生西方,心一定要清净。当你的心一念之间真正清净了,在那一刹那间,你的周围如同莲花处处开,处处都是佛国、净土。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们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恶人受丑陋之心的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执著心、愧疚心等而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

世人对禅总是有一种误解,在官场失意的时候,在职场受委屈的时候,在生活中遭受挫折的时候,在心中有困惑的时候,就想到了禅。找到一座清风山谷,蛰居于此,寻一串佛珠,敲起木鱼便念起了“阿弥陀佛”,迫不及待地去做了隐士。

其实,没有清净的佛心,即使身处清风山谷也感受不到清净;没有清净的佛心,即使手拿佛珠木鱼,也感受不到我佛大义;没有佛心,即使剃度烧疤穿上百衲,也斩不断三千烦恼丝。那些因避世而参佛的人本身是带着怨憎来修行的,这样的修行不仅无法度尽自己身上的业障,或许还会扰乱佛门清净地。

北宋有名的学士黄庭坚虽与苏轼并称“苏黄”,也贵为大学士,但在仕途上却屡遭贬谪,书法和文学上的风光无法掩盖他内心的失落。

有一次,他去拜访祖心禅师,见禅师每天诵经打坐,日日过得悠然自得,便向祖心禅师虚心讨教处世秘诀,希望自己也能像禅师那样无所挂碍。可是,祖心禅师说自己并没有什么处世秘诀。

一日,黄庭坚与祖心禅师一起到一个山坡上散步。只见山坡上长满了野草,开满了野花。微风拂面,香气袭人。祖心禅师边走边问:“施主,可否闻到花香?”黄庭坚深吸了一口气了一口气说:“当然,这山坡上的野花姹紫嫣红,香气袭人!”

当他们攀上峰顶的时候,只见云雾缭绕,像进入仙境一般。祖心禅师又问道:“施主可曾见过这等美景?”黄庭坚如痴如醉地回答:“当然,如此美景,如此仙境,令人流连忘返啊!”

祖心禅师说:“老衲和施主一同闻花香、赏美景,施主眼中的便是老衲眼中的,老衲不曾对施主隐藏什么。但施主心中的有些事,是老衲所没有的,这大概就是施主的烦恼所在吧!”

黄庭坚听后,恍然大悟,缓缓点头表示赞同。拜谢过祖心禅师后,便欣然离去。

生活当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心静,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当我们告诉自己“不能动心,不能动心”,这个时候心已经正在动了;告诫自己“心不能随境转”,这个时候心已经转了。真正的净心不是特意去控制它,也不是刻意去把握它。

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静心,这不要紧,只要你想起来,在高兴的时候,觉得没有负担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静心。千万不要耽误了工作,或弄得自己的人际关系紧张,这都是不可取的。

其实,生理的压力以及不健康的姿势,对身心都有害。除了运动时对身体要有觉知,在身体静止时同样要有觉知。有多少人可以长时间地保持静止?又有多少人可以保持一个姿势岿然不动,而不对身体造成任何压力?身体的压力会对心理造成压力;同样,放松、健康的身体也能让心灵获得平静。

修身容易修心难。难就难在我们的太贪。有的人与其说是对工作的执著、负责,还不如说是对成就的贪心,对成功的贪心。大师将贪欲比作无常的花朵,视嗔心如同被激怒的蜜蜂,看愚痴好似粗糙的米糠。贪心何以如同花朵呢?花儿开放时,千娇百媚,但是,当它凋谢时,却枯萎不振。

人的贪欲亦然,要这样要那样,如同花朵开放般,即使你拥有了一切,甚至全世界都归属于你,你又能怎么样呢?“良田千顷,日食究竟几何?”“大厦万间,夜眠不过八尺。”贪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嗔恚心如同蜜蜂—样,害人又害己。蜜蜂咬人,咬过之后,自己也不能活。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所以,我们要静心,静心就是我们的信仰。有了信仰,但没有修行,就像喊口号而已,缺乏了实际的行动,自己就无法体会信仰所带来的利益。

佛家主张:四大皆空。于是,我们很多人就以为只要和周围的人群隔离,把自己放在一个近似于真空的世界里,就达到了佛家所谓的“空”的境界。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空”不是让这个世界“空”,这个永远不会“空”,而是要让人心里“空”。

求得内心的宁静在于心,环境在于其次。否则把自己放进真空的罩子里不就真静无菌了吗?这样的环境虽然宁静,假如不能忘却俗世事物,内心仍然是一层烦杂。何况既然使自己和人群隔离,同样表示你内心还存在有自己、物我、动静的观念,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和动静如一的主观思想,从而也就不能真正达到身心都安宁的境界。

【禅悟人生】

世间法靠清净心。众生在世间,如果心清净,一定孝;心不清净,不孝。如果心清净,一定尊敬长上;如果心不清净,则不尊敬。春城无处不飞花,心不宁静,无论走到哪里都逃离不了这姹紫嫣红的万千红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