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扁鹊心书
  • 窦材
  • 4942字
  • 2015-11-10 18:52:53

保命延寿丹

此丹治痈疽,虚劳,中风,水肿,臌胀,脾泄,久痢,久疟,尸厥,两胁连心痛,梦泄,遗精,女人血崩、白带,童子骨蒸劳热,一切虚羸,黄黑疸,急慢惊风百余种欲死大病,皆能治之。一粒胜金液丹十粒,久服延年益寿。

硫黄 明雄黄 辰砂 赤石脂 紫石英 阳起石(火 醋淬三次)每味各二两,研作粗末,同入阳城罐,盖顶,铁丝扎定,盐泥封固浓一寸,阴干。掘地作坑,下埋一半,上露一半,烈火 一日夜,寒炉取出。研细,醋丸梧子大。每服十粒,空心送下,童男女五粒,小儿二三粒,俱见成效。

大丹

此丹补肾气,驻颜色,活血脉,壮筋骨,轻步履,明耳目,延年益寿。治虚劳,发热,咳嗽,咯血,骨蒸盗汗,怔忡,惊悸,一切阴疽冷漏,小儿斑痘缩陷,水肿,臌胀,黄黑疸,一切虚羸大病,功同延寿丹,常服可寿百岁余。但富贵人方得合此,贫者难合,只服金液丹亦妙也。

大朱砂一斤(要有墙壁者),为粗末,入阳城罐。先用蜜拌,安砂在底,次以瞿麦末、草乌末、菠 末各五钱,以鸡子清五钱拌匀,盖在砂上。以罐盖盖住,铁丝扎好,盐泥封固阴干,掘地作坑,下埋五分,上露五分,烈火 一日夜,寒炉取出。研细,醋打半夏糊丸芡实大,滑石为衣,以发光彩。银器收贮,每服五粒或三粒,空心面东热酒下。

凡用入药中,并为衣者,俱如此制,则无毒,可放心服。

中丹

此丹补肾气,壮筋骨,延年不老,治脾疟,黄黑疸,脾泄久痢,虚肿水肿,女人血崩白带,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及暴注肠滑,洞泄,中风,诸般疮毒,皆效。

雄黄(十两) 赤石脂(二两)其共为粗末,亦用前五味拌制,如大丹法,取研极细,醋糊丸芡实大。大人服十丸,小儿三五丸,空心热酒或米饮下。

三黄丹

此丹治中满,胸膈痞闷,中风,痰喘气急,大便虚秘,功与中丹同,但略峻耳。

雄黄 雌黄 硫黄各五两为粗末,制法如大丹。研极细,醋糊丸芡实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饮下。

四神丹

此丹治病,功力与延寿丹同,治虚证更多,能止怔忡、惊悸诸般大病。

同前三黄丹,外加辰砂五钱。

制法、合法、丸法俱如前。每服四十丸,空心白汤下。

五福丹

此丹功力与延寿丹、中丹同,又能壮阳治阳萎,于肾虚之人功效更多。

雄黄 雌黄 硫黄 辰砂 阳起石各五两。制法、合法、丸法皆如前,每服三四十丸,空心米饮下。

紫金丹

此丹补脾肾虚损,活血壮筋骨,治下元虚惫,子宫寒冷,月信不调,脐腹连腰疼痛,面黄肌瘦,泄泻精滑,一切虚损之证。

代赭石(烧红醋淬七次) 赤石脂(制法同) 禹余粮(制法同)各五两,共研细末。入阳城罐,盐泥封固一寸浓,阴干,大火 三炷香,冷定。再研极细,醋糊丸芡实大。

每服十丸,热酒送下。

全真丹

此丹补脾肾虚损,和胃,健下元,进饮食,行湿气。治心腹刺痛,胸满气逆,胁下痛,心腹胀痛,小便频数,四肢厥冷,时发潮热,吐逆泄泻,暑月食冷物不消,气逆痞闷,男女小儿面目浮肿,小便赤涩淋沥,一切虚寒之证。

高良姜(炒,四两) 干姜(炒,四两) 吴茱萸(炒,三两) 大附子(制) 陈皮 青皮(各一两)上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小儿三十丸,米饮下。无病及壮实人不宜多服。

来复丹

此丹治饮食伤脾,心腹作痛,胸膈饱闷,四肢厥冷;又治伤寒阴证,女人血气刺痛,或攻心腹。或儿枕作痛及诸郁结之气,真良方也。

陈皮(去白) 青皮 大川附(制) 五灵脂(各六两) 硝石 硫黄(各三两)上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草神丹

此丹大补脾肾,治阴毒伤寒,阴疽痔漏,水肿臌胀,中风半身不遂,脾泄暴注,久痢,黄黑疸,虚劳发热,咳嗽咯血,两胁连心痛,胸膈痞闷,胁中如流水声,童子骨蒸,小儿急慢惊风,痘疹变黑缩陷,气厥卒仆,双目内障,吞酸逆气,痞积血块,大小便不禁,奔豚疝气,附骨疽,两足少力,虚汗不止,男子遗精梦泄,沙石淋,溺血,妇人血崩血淋,暑月伤食,腹痛呕吐痰涎,一切疑难大病。此丹乃药中韩信也,取效最速,好生君子,广试验之,知不诬也。

川附子(制,五两) 吴茱萸(泡,二两) 肉桂(二两) 琥珀(五钱,用柏子煮过另研) 辰砂(五钱,另研) 麝香(二钱,另研)先将前三味为细末,后入琥珀、辰砂、麝香三味,共研极匀。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小儿十丸。

姜附丹

此丹补虚助阳消阴,治伤寒阴证,痈疽发背,心胸作痛,心腹痞闷,喉痹,颐项肿,汤水不下,及虚劳发热,咳嗽吐血,男妇骨蒸劳热,小儿急慢惊风,痘疹缩陷,黑泡水泡斑,脾劳面黄肌瘦,肾劳面白骨弱,两目昏翳内障,脾疟久痢,水泻米谷不化,又能解利两感伤寒,天行瘟疫,山岚瘴气及不时感冒等证。

生姜(切片,五两) 川附子(炮切片、童便浸,再加姜汁炒干,五两)共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和渣服。若治中风不语,半身不遂,去附子用川乌去黑皮,制法与附子同。

霹雳汤

治脾胃虚弱,因伤生冷成泄泻,米谷不化,或胀、或痛、或痞,胸胁连心痛,两胁作胀,单腹臌胀,霍乱吐泻,中风半身不遂,脾疟黄胆,阴疽入蚀骨髓,痘疹黑陷,急慢惊风,气厥发昏,又能解利阴阳伤寒,诸般冷病寒气。

川附(泡去皮脐,五两) 桂心(去皮尽,二两) 当归(二两) 甘草(一两)共为细末。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生姜七片,煎至六分和渣通口服,小儿止一钱。

救生汤

治一切痈疽发背,三十六种疔,二十种肿毒。若初起憎寒壮热,一服即热退身凉,重者减半,轻者全愈。

女人乳痈、乳岩初起,姜葱发汗立愈。又治手足痰块红肿疼痛,一服即消。久年阴寒冷漏病,一切疮毒,服之神效。

芍药(酒炒) 当归(酒洗) 木香(忌火) 丁香(各五钱) 川附(炮,二两)共为细末。每服五钱,加生姜十片,水二盏煎半,和渣服。随病上下,食前后服。

钟乳粉

治劳咳咯血,老人上气不得卧,或膈气腹胀,久咳不止,及喉风、喉肿,两目昏障,童男女骨蒸劳热,小儿惊风,胎前产后发昏不省人事,一切虚病,能先于脐下灸三百壮,后服此药,见效如神。盖虚劳乃肾气欲脱,不能上荣于肺,此药是润肺生水之剂,后因邪说盛行,以致此药隐闲。丹溪云∶多服发渴淋。此言甚谬,余家大人服三十年,未尝有此疾,故敢附此。服此药须忌人参、白术二味。

石钟乳一斤 成粉制法见李时珍《本草》内,再入石鼎煮三炷香,研极细。每服三钱,煎粟米汤下。但此药难得真者,多以滴乳石乱之,真者浮水,性松, 易成粉。

荜澄茄散

治脾胃虚满,寒气上攻于心,心腹刺痛,两胁作胀,头昏,四肢困倦,吐逆发热,泄泻饱闷等证。

荜澄茄 高良姜 肉桂 丁香 浓朴(姜汁炒) 桔梗(去芦) 陈皮 三棱(炮,醋炒) 甘草(各一两五钱) 香附(制,三两)为细末。每服四钱,姜三片,水一盏,煎七分,和渣服。

半硫丸

治胃虚心腹胀满,呕吐痰涎,头目旋晕,困倦不食,或大便滑泄,水谷不化,小儿面目浮肿,小便赤淋。

半夏(姜矾牙皂煎水炒) 倭硫 生姜(各五两)同捣碎,水浸蒸饼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小儿二三十丸,白汤下。

渗湿汤

治脾胃虚寒,四肢困倦,骨节酸疼,头晕鼻塞,恶风,多虚汗,痰饮不清,胸满气促,心腹胀闷,两胁刺痛,霍乱吐泻。此药能暖脾胃,辟风寒,祛瘴疫,除风湿。

浓朴(二两) 丁香 甘草 附子(各一两) 砂仁 干姜 肉果(面裹煨透) 高良姜(各八钱)锉碎。每用五钱加姜三片,枣三枚,水一盏煎七分,去渣空心服。

生姜半夏汤

治风痰上攻,头旋眼花,痰壅作嗽,面目浮肿。

生姜 半夏(各三两)共捣饼阴干为末。每服四钱,加姜五片,水煎温服。

附子半夏汤

治胃虚,冷痰上攻,头目旋晕,眼昏呕吐等证。

川附 生姜(各一两) 半夏 陈皮(去白,各二两)共为末,每服七钱,加姜七片,水煎服。

平胃汤

治老人气喘咳嗽。

葶苈(炒,一两) 官桂(去粗皮,一两,另研) 马兜铃(去丝蒂,三两)共为末。每用三钱,水一盏煎七分,于食后细细呷之。

太白丹

疗咳嗽,化痰涎。

枯矾(煨) 寒水石( ) 元精石( ,各四两) 半夏(制) 天虫(炒去丝) 天南星(制) 白附子(各二两)上为末。面糊丸(面糊即蒸饼也)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汤下。

鹿茸丸

温补下元,疏通血脉,明目轻身。

鹿茸(一具,去毛酥炙) 鹿角霜(二两) 川楝子(炒取净肉) 青皮 木香(各一两)上为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

黄药子散

治缠喉风,颐颌肿及胸膈有痰,汤水不下者,用此吐之。

黄药子即斑根一两为细末,每服一钱,白汤下,吐出顽痰即愈。

八风汤

治中风半身不遂,言语謇塞,口眼 斜。先灸脐下三百壮,后服此药永不再发。若不加灸,三年后仍发也。

当归 防己 人参 秦艽 官桂 防风 钗斛 芍药 黄 甘草 川芎 紫菀 石膏 白藓皮 川乌川羌活 川独活 黄芩 麻黄(去节) 干姜 远志各等分,锉为末。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八分,食前服。

八风丹

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足顽麻,言语謇塞,口眼 斜。服八风汤,再服此丹,永不再发。

大川乌(炮) 荆芥穗(各四两) 当归(二两) 麝香(另研,五钱)上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酒下,五十丸。中风者不可缺此。

换骨丹

治中风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失音中风者。先灸脐下三百壮,服金液丹一斤,再服此药。

当归 芍药 人参 铁脚威灵仙(各二两) 南星(三两) 乳香(去油,二两) 没药(去油,二两)麻黄(去节,三斤,另煎汁和上药)上各为末。先将前五味和匀,后入乳香、没药以麻黄膏和匀为丸,如弹子大。每以无灰酒下一丸,出汗,五日一服。仍常服延寿丹、金液丹。

三五七散

治贼风入耳,口眼 斜之证。

人参 麻黄(去节) 川芎 官桂 当归(以上各一两) 川乌 甘草(各五钱)上为末。每服二钱,茶下,日三次。

蜜犀丸

治半身不遂,口眼 斜,语言不利,小儿惊风,发搐。

槐角(炒,四两) 当归 川乌 元参(炒,各二两) 麻黄茯苓(乳拌) 防风 薄荷 甘草(各一两) 猪牙皂角(去皮弦子,炒,五钱) 冰片(五分,另研)先以前十味为末,后入冰片和匀,蜜丸樱桃大。每服一丸,小儿半丸,细嚼茶清下。

白龙丸

治风邪言语不遂等证,面如虫行,手足麻木,头旋眼晕及伤风、伤寒,头痛拘急,小儿急慢惊风,大人风搐失音,并皆治之。

天南星(四两,以生姜四两同捣成饼) 川乌 甘草 本 甘松 白芷 桂心(各二两) 海桐皮(一两) 石膏(二两, 研极细)以前八味共为末,糯米糊丸弹子大,石膏为衣,茶清下,大人一丸,小儿半丸。若治伤寒,姜葱汤下,出汗。

华盖散

治伤寒头痛发热,拘急,感冒,鼻多清涕,声音不清。大能解利四时伤寒,瘟疫瘴气等证。

麻黄(四两,浸去沫) 苍术(八两,米泔浸) 陈皮 官桂 杏仁(去皮尖) 甘草(各二两)共为末。每服四钱,水盏半,煎八分,食前热服,取汗。

祛风散

治风寒头痛,遍身拘急,破伤风,洗头风,牙槽风,肩背 直,口噤。

天南星(二两,泡) 生姜(一两,同南星制)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共为末。每服四钱,姜七片水煎服,取汗,无汗再服。

当归柴胡汤

治伤寒头痛,发热恶寒,肢节痛,吐逆。

柴胡(五钱) 半夏(二钱,以生姜一钱同捣) 当归(一钱) 甘草(五分)加姜、枣,以水二盏煎至八分,热服取汗,微微即止。

大通散

治伤寒胃中有热,或服热药太多,发狂言,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腹痛下血,但实热者用之,虚人大忌。

大黄(二钱) 枳实(麸炒,二钱) 甘草(一钱)水煎空心热服,不利再服,得利即止。

知母黄芩汤

治伤寒胃中有热,心觉懊 ,六脉洪数,或大便下血。

知母(二钱) 黄芩(二钱) 甘草(一钱)水煎热服。

当归芍药汤

治中暑下血,血痢腹痛。

当归 芍药(各二钱)水煎热服。

四顺散

治中暑冷热不调,大便下赤白脓。

川黄连(酒炒) 当归 芍药(各二钱) 御米壳(去隔膜,醋炒,二钱)加生姜七片水煎,食前热服。

知母散

解一切烦热,口干作渴饮水,若系实热,皆以此解之,不损元气。若困倦减食者,乃胃虚发热也,不可服凉药,当以温中为主。

知母(五钱,盐水炒,研末) 姜(三片)水一盏煎六分温服。

术附汤

治六七月中湿,头疼,发热恶寒,自汗,遍身疼痛。

附子(炮,一两) 白术(土炒,二两) 甘草(炒,五钱)共为末。每服五钱,姜七片,水煎热服。

截疟丹

治一切疟疾,但疟不宜截,宜补。

硫黄(一两) 雌黄(色红出阴山,一两) 砒霜(一钱)为末,入罐内,盐泥封固,阴干,打火三香,冷定取出,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丸,空心米饮下。凡用砒要将萝卜切去盖,下段挖空入砒,以盖盖好,纸包火煨透存性取出。今此丹系打火炼过,不必萝卜制。

为丸时须研和极匀,若欠匀恐砒有多有少,多处,或致损伤人命。

良姜理中汤

治虚疟、久疟脾胃虚弱,若初起为冷物所伤,亦用此方。

高良姜 干姜(炒) 草果(去壳炒,各二两)为末。每服四钱水煎空心服。

建中汤

治久发疟疾,脾胃虚弱,胸膈腹中饱闷,痞块两胁连心痛,四肢沉重,发热,泄泻,羸瘦等证。

附子(炮) 白术(土炒,各二两) 芍药(酒炒,四两) 甘草(炒) 干姜(炒) 草果(去壳炒,各一两)为末。每服五钱水煎热服。

二圣散

治脾胃虚寒,呕吐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