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过完50岁生日后,古思塔夫·阿申巴赫就以冯·阿申巴赫作为他的正式名字。20世纪的某个春天的下午,他独自一人从慕尼黑的摄政王街的府邸走出来。几个月来,欧洲大陆阴云密布,形势险恶,令人惶恐不安。多年以来,作家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谨慎小心、果敢决断、精密周到、深入细致的态度。那天一上午紧张劳累、绞尽脑汁的工作尽管使他精疲力竭,同时又使他兴奋不已,直到吃完午饭,他仍然无法抑制内心激荡的创作冲动,或者按照西塞罗[马库斯·图留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 前 106-前43年, 古罗马政治家、雄辩家、著作家。]的说法,当时是思如泉涌。由于体力日渐衰退,他非常需要平静的午睡,但这种情绪令他无法安然入睡。因此,喝完茶后,他决定到外面走走,希望新鲜的空气能让他重新恢复精神和活力,这样晚上可以好好工作一会儿。
经过几星期阴冷潮湿的天气后,到了五月上旬,好象仲夏已经来临了。虽然英国花园里树木的枝叶刚刚泛绿,可是天气已象八月般的闷热,市郊一带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不过,奥迈斯特的一些道路比较幽静,他沿着这里的道路前行,偶尔驻足眺望一下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餐厅公园的景色。公园周围停着一些出租马车和华丽的私人马车。此时,夕阳西下,落日的余辉渐渐弱下来,于是他便穿过田野,从公园外围取道回家。他感觉有点累了,而且弗林公路上空又出现了暴风雨的征兆,便等着直接回城的电车载他回城。就在等电车时,他突然发现这个车站和周围完全被废弃,荒凉无人。不论在铺过地面的翁格勒街——那儿,电车轨道泛着亮光孤寂地向施瓦布地区延伸过去——还是弗林公路上,都看不到一辆车子。在石匠铺子的围篱后边,没有一点动静。石匠铺子里陈设着各种各样待卖的十字架、神位牌、纪念碑之类,宛如另一个杳无人迹的墓场。街对面是拜占庭式结构的纪念墓园,静静地立在微弱的余辉中。建筑物前面的墙上,装饰着希腊式十字架和浅色图案,上面镂刻着对称排列的几行圣经碑铭,内容均和来世有关;例如“他们正在进入天父之地”,或者是“希望圣光永远照耀他们”。候车的阿申巴赫专心默读和欣赏着这些字迹,有一段时间,让自己整个思维在这些闪光的神秘事物中徜徉。当从幻想中走出来时,他突然看到护守在阶梯口的两只圣兽附近的门廊里站着一个人。这个人的外表看上去很不平常,这让他的思路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不知道这个人究竟是穿过青铜门从厅堂里出来,还是从外边悄悄地溜到这里。阿申巴赫没有深入地考虑这个问题,只是认为更有可能是第一种情况。这个人个子不高,体态偏瘦,下巴干净无胡须,圆圆的鼻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头发发红,奶白色的皮肤,满脸雀斑。很显然,他不是巴伐利亚人:因为他的头上那顶边缘宽阔平直的草帽,让他看上去象是一个带着几分异国情调的远方来客。当然,他的肩上紧扣着一个普通的帆布背包,穿着一件淡黄色的罗登呢防水上衣,左腋下挟着一件灰色外套;他的右手里握着一根底部包有铁皮的手杖,他把手杖斜撑在地面,双腿交叉,下身紧靠在手杖上。他仰着头,突出的喉结从运动衫里露出的骨瘦如材的脖子上赫然呈现出来;他那长着红睫毛的无光泽的眼睛凝望着远方,中间两条平直而明显的皱纹与他那个短而粗的鼻子相互映衬,显得格外滑稽古怪。也许是由于他站的位置较高,因此给人一种盛气凌人的、大胆鲁莽,甚至有点目空一切的感觉,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夕阳的余辉使他的表情有点扭曲,或者是因为他的面部有些畸形,比如他的嘴唇太短,从牙龈里露出一排长长的牙齿,在两唇间发着白色的微光。
阿申巴赫用有点好奇的目光凝神研究着这个外国人,显然有点欠妥,因为他突然发觉那个人用好战的目光直楞楞地回瞪着他,充满着敌意,很明显是想迫使对方退缩回去。这让阿申巴赫略感尴尬,便转身沿着围篱慢慢走开,不再去看那个人。没过几分钟,他就忘记这个人的存在了。不知是那个外国人所散发的旅行者的气息对他的想象力起作用了,还是某种肉体因素或精神因素对他产生了影响:他惊异地发现内心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有点混乱不安,同时滋生出想到远方旅游的幼稚的渴望,这种感觉非常新奇,也非常强烈,以至于他把手背在身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地面,一动不动地杵在那里,思索着这种情绪和它的本质与目的。
这种意愿好象早已经被磨灭而消失殆尽了。这只不过是一种渴望旅行的情结罢了,没有什么。但它确实来得那么突然,那么强烈,令人心悸,甚至达到了幻觉的程度。作为他能够想象出的对人世间多样性的所有惊奇和恐惧的尝试,他看到了一幅巨大的山水画,一片热带的沼泽在烟雾烟雾弥漫的天空之下延伸,雾气蒸腾,广袤无边。这是一片人迹罕至的原始荒野,到处都是泥泞的沼泽和死水。这块岛屿上落叶日积月累,形成了厚厚的毯子,到处都是巨大的蕨类植物,繁茂无比。在潮湿、肥沃和鲜花竞相争妍的丛林中,四处挺立着毛茸茸的棕涧树,还有一些奇怪的没有固定形状的大树,树根从树干上长出来,伸到水里面,或者露在土壤外,伸向各个方向,没有什么规律。发出恶臭的绿灰色泉水上漂着奶白色、碗状的花朵;肩膀高耸、嘴形奇特、双腿细长的怪鸟站立在浅水上,无动于衷地向旁边瞧着。透过巨大的芦苇丛,传来了咔嗒的磨擦声和呼呼声,好象士兵们正在装备武器;旁观者认为他感觉到了这块未加限制的、充满危险的荒野中温热而充满恶臭的气息,这种气息好象盘旋在位于创造和毁灭中间的地狱的边境。在竹林深处节节疤疤的树干中,他一度相信一只老虎正蹲伏在那里,两眼闪闪发光——他感到内心因恐惧和神秘的渴望而颤动。最终,这些幻象消失了。阿申巴赫摇摇头,又沿着石匠院落的围篱走了起来。
过去——至少从他有机会享受到遥远的乡村逗留的种种好处时起——他一直把旅行当作一种必需的养生之道,有时不得不违背心愿去享受一下。由于自我和欧洲人的责任感以及创作的重任压在身上,他忙得喘不过气来,因此几乎无法拿出点精力和时间让自己成为享受外面花花世界的忠实拥护者。他完全满足于不离开自己的圈子,甚至从来不必离开欧洲就可能获得地球上的任何知识。自从他的生命力渐渐衰弱,他的艺术家无法完成事业的恐惧感渐增时,他担心自己的时光已经耗完,工作即将半途而废时,他就几乎从未离开过这座他将其视为家的城市以及他的乡村别墅,他在山区建造了那栋别墅,在那里度过多雨的夏季。
不过,很快,年轻时代养成的理智和自制力就把刚才那种心血来潮的念头给压了下去,他的内心渐渐恢复了平静。他打算先把自己赖以寄托的作品进行到某一阶段之后再去旅行,至于要拿出几个月工作的时间去世界各地漫游,这个想法看上去太不负责任了,与他的计划相距甚远,根本不值得认真考虑。然而,他非常清楚到底是什么使他产生了这么深切的痛苦。那是对距离和新奇事物的渴望,对自由的渴求,企图摆脱重担、达到忘我境界的热盼——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企图摆脱工作和刻板、冷淡及繁重日常事务的一种渴望,是逃避现实的一种冲动。尽管他热爱这项工作,也愿意承担那种令人身心疲惫、日复一日的斗争。这是一场坚韧顽强、自豪、久经考验的意志力和与日俱增的疲惫之间的斗争,没有人能够察觉到,而他的作品中也流露不出任何灵感枯竭的征兆。但是,弓弦不能绷得太紧,也不能轻易地压抑这样强烈激发出来的愿望,而且出去旅游放松看上去充分合理。他思考着自己的工作,想到今天不得中止的努力,就像昨天一样,即使没有煞费苦心,也没有遭到沉重的一击,你仍然不得不屈服。他又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企图打开或解开这个疙瘩,但最后还是带着厌恶的情绪停了下来。这里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障碍,令他精神怠殆的原因是情绪低落,踌躇犹豫,这种情绪表现为对事物永远无法满足。当然,在青年时代,这种不满足被看作是天才的特性和本质,他一直试图控制这种情感,因为他知道人们容易因为接近完美或半接近完美而沾沾自喜,心满意足。难道这种被压抑的情感现在企图通过离开他来报复他,不愿再为他的艺术生涯增砖添瓦,同时还要夺去他在表现形式及内在含义上的一切快乐与欣慰吗?倒不是他创作出了不好的作品:由于经年的经验积累,他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创作。但即使国民都崇敬这些作品,他本人却无法引以为荣,因为在他看来,他的作品缺乏充满热情的独创性,而这种独创性是欢乐的源泉,比任何内在的价值都有意义,能够为读者带来更多的快乐。他害怕在乡间度过夏天,因为在这个小屋子里,他感到十分孤独,只有为他准备伙食的女佣和侍候他的男仆和他在一起;他也害怕看到熟悉的山峰和悬崖,它们会把他团团围住,使他透不过气来。因此,他很需要换个不同的环境,临时找个休憩的地方,呼吸一下远方的新鲜空气,汲取一些新的血液,让这个夏天过得稍微满意些,以便创作出更多的作品来。这样,进行一番旅行可能会让他感到心满意足。不必走太远,当然不必走到有老虎的地方去。在卧车里度过一个晚上,在有趣的南方的任何一个平常地方度过三四周的假期,痛痛快快地休息休息……
就在他浮想联翩时,电车叮叮铛铛的响声渐渐逼近翁格勒街。上车时,他决心今晚专心研究一下地图和旅行时间表。在月台上,他突然想起看看刚才那个戴草帽的游伴,他的伙伴,因为这片刻的逗留让他做出了新的决定。可是那个人已经不在他刚才的地方,也不在车厢或是下一个车站上。总之,那个人的去向成了一个谜。
古思塔夫·阿申巴赫出生在L城——西里西亚省的一个乡村小镇。他是一个高级法官的儿子,他的祖辈都是军官、法官或是行政官员,在为国王和国家的服务中度过严谨、体面而朴素的生活。先辈当中只有一位的精神生活显得比较活跃——那是一位牧师;而诗人机灵和敏锐的特质则来自于他母亲的一方。他的母亲是一位波希米亚音乐指挥的女儿,这也带给了他具有某些异国特征的相貌。官僚的朴实、责任感与热情、冲动的结合造就了这位独具一格的艺术家。他是那篇描写腓特烈大帝生活的伟大史诗的作者,这部史诗思路清晰,笔调鲜明,气势磅礴;他也是一位严谨勤勉的艺术家,精心创作了长篇小说《马亚》,这部小说形象丰富,人物命运多舛,但都紧密地归结到了一个主题思想上;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创作者,创作了伟大的叙述小说《不幸的人》,告诉应该心存感恩之心的年轻一代,即使达到了知识的巅峰,仍然可以保持道德上的坚定性。最后,这位作家创作了题为《艺术与智慧》的论著(他最成熟时期的代表作),这篇论著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结构严谨,极富说服力,被评论家们拿来与席勒的《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相媲美。
阿申巴赫从最开始就一心追求名誉,因而虽不早熟,但由于写作技巧高超,笔调果敢犀利,很早就表现出了出色的天赋。还是一名学生时,他已经名声大噪。十年以后,他已学会坐在写字台面前,用优美简练、意味深长的辞句处理成批的信稿,表达其善意(因为一个成功、有威望的人每天都会遇到很多要求),使自己的英名保持不衰。到40岁时,尽管当时工作的压力与种种变迁已经使他疲惫不堪,他还不得不每天处理一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件。
由于他的才能既不同凡响,又毫无怪异之处,因此赢得了大众的信赖,也同时赢得了更具识别力的阿谀奉承之人及过分苛刻之人的信赖。从青少年时代起,各个方面的人都希望他能够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因而,他从来就没有年轻人的闲散无聊和疏忽大意。35岁那年,他在维也纳病倒时,细心的观察家这样评论他:“看,阿申巴赫的生活老是这个样子,”然后观察家握起左拳头,“但永远不可能象这个样子。”说完,他把手张开,漫不经心地从休闲椅上垂下来。这确实是事实,他并不是天生精力旺盛,只是由于职业要求才会老是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
遵从医嘱,这个男孩从学校回到家中,在家里接受教育。他没有同伴,只能孤独地长大成人,其实他已经认识到自己属于那种类型的人,这种人不缺少才能,但缺少才能发挥所必需的健康体魄。也就是说,这种类型的人的才能很早就会发挥出来,但通常很难维持到晚年。不过,他最喜欢的格言是“坚持下去”——在那本腓特烈大帝的小说里,他从这位大帝的身上看到了这一格言的典范,认为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工作中美德的本质。同时,他非常希望自己能活得久一些,因为他总是认为,一位艺术家只有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取得成功,才可以称得上是真正伟大,真正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