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礼多人不怪,了解会议礼仪那点事儿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古到今,凡是正规点的场合,都很注重礼仪。一个懂得礼仪、擅长礼仪的人,能给人留下特别好的印象。日常生活,人们经常会接触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会议,无论是办公室里简单的会议,还是大型酒店举办的会议,会议礼仪的问题显得十分重要。不管是主持人、发言人还是参与人都需要遵从,毕竟会议是人们交流发表想法的舞台。所以,会场上,千万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力求符合会议礼仪。

凡是开会,必须守时

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时间如此宝贵,那么开会守时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开会守时是与会者的必备素质之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更加强调人们的时间意识。但在日常工作中,开会不守时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刻意观察,我们会以为迟到是人们的通病,堵车、回去取东西、记错时间、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事件等,都是说得过去的理由。但稍加注意则会发现,守时的人总是守时,他们似乎总能安排妥当,显得从容不迫;而迟到的人总是迟到,似乎每天日理万机,常有临时的意外发生,因而,总是显得匆忙慌乱。

既然总有人能够做到守时,就说明守时并非一件很难的事情,做不到守时的人“非不能也,实不为也”。守时就是遵守时间,是一个人有修养的标志。开会守时的人会惜时如金、惜时如命,认为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相当于谋财害命。开会守时体现着对别人的尊重,最起码,他知道等人的难受滋味,懂得换位思考,珍惜他人时间的同时,也在体恤他人的心情。只有那些高高在上、傲慢、不顾他人感受的人,才经常以种种借口迟到。

曾经有人问我:“每次开会或搞活动都有人迟到,为什么你还要提前到呢?”面对这个提问我感到十分可笑,守时不仅仅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更是一种责任!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浪费别人的时间呢?我们有什么权利去浪费别人的时间呢?是的,上天从来没有给予我们任何不守时的理由,更没有赋予我们任何权利去浪费别人的时间!

有一次,香港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梁凤仪应邀到北京大学作报告,时间是下午3点。当天的上午她应邀参观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拍摄基地后,她觉得时间还很充足,就和基地的领导一起共进了午餐。谁知乘车去北京大学的路上塞车了,结果迟到了一小时。

会议开始后,主持人一再强调:“梁老师迟到是因为塞车。”但是,走上讲台的梁凤仪觉得自己是不可原谅的,她说:“各位同学,我在此向大家诚恳道歉!北京塞车是常事,但我不应该为自己找借口,我应该把塞车的时间计算在内,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果在座的有一千位同学,我迟到的这一小时,对大家来说,就是浪费了一千个小时的生产力量,影响一千个人的心情啊!我只能盼望你们的原谅!”她的话,不仅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更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爱戴。

守时是一种美德、一种素质、一种涵养,是待人有礼貌的表现。德国民间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准时是帝王的礼貌。”守时就是遵守承诺,按时到达要去的地方,没有例外,没有借口,没有理由,任何时候都得做到。即便你因为特殊原因不得不失约,也应该提前打电话通知对方,向对方表示你的歉意。这不是一件小事,它代表了你的素质和做人的态度。如果你对别人的时间不表示尊重,你也不能期望别人会尊重你的时间。一旦你不守时,你就会失去影响力或者道德的力量。

小李是某公司的一名销售主管,她起先是从业务员做起的,一步步地晋升为管理层。自从升了职,她的心态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原先风风火火、开会非常守时的她,升官后,经常在业务会上迟到。有一次,老板召开季度会议,全体员工准时到场后,她才不急不慢地进场,不但没有愧意,嘴里还不停地为自己辩解:“忙啊,太忙了!”老板对她怒目而视。会后,老板对小李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解除了她主管的职务。

由此可见,开会守时很重要,迟到是不能得到谅解的行为。不守时,不但会表现出你没有时间观念和责任感,更会让老板觉得你对这份工作没有热忱,从而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

守时是对与会者的一个基本要求,提前10~15分钟到达会场效果最佳,可熟悉一下环境,稳定一下心神,做好发言准备等。提前半小时以上到会被视为没有时间观念,但在会议开始后迟到或是匆匆忙忙赶到却是致命的,如果你迟到,那么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也会被视为缺乏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即缺乏职业能力,给老板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不管什么理由,迟到会影响自身的形象,这是一个对人、对自己尊重的问题。

作为最基本的开会礼仪,守时的确非常重要的,所以,与会者不要找任何理由为自己开脱,请记住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名言:“守时就是最大的礼貌。”

【小贴士】

开会时,如果迟到了,记住以下技术要点:

(1)开会迟到时,不要找借口。用神情表明你惭愧,两秒钟后恢复正常。

(2)如果会议室已经满了,不要悄悄溜进去,而是安静地站在墙边。

(3)等十分钟再发言,因为迟到的人很容易提出已经有人提到的东西。

(4)会议结束后,找到会议室内最重要的人,道歉。

开会,请关手机

“开会时,请大家把手机关掉”,每次开会,主持人都会事先做这样的规定,但遗憾的是,会场上照样会听到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本来很安静的会场成了手机铃声的舞台,更有甚者,这边主持人刚强调了纪律,那边又响起了铃声,扰乱了大会的程序,也严重影响了工作。

开会的时候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在会上接听手机是对领导的不尊重,对所有与会人员的不尊重,也是接听电话者素质低的表现。

在网络上曾有一则关于开会时手机频响的消息,说的是福建省省长卢展工在主持召开再就业工作座谈会时,主席台下不时响起各种铃声、音乐声。卢展工忍不住放下手中的讲话稿,沉下脸说:今天在座的都是各个部门和大企业的领导同志,我说的也是人命关天的事,只要大家有起码的常识,就应该掂量得出这个会议的分量!他语重心长地说,尊重他人、遵守会场秩序是每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人的基本素质。

不久前,王芳去北京参加一个“破产法管理人专题讲座”,参加人员有法官、律师、拍卖师和会计师。本来提前书面通知的“注意事项”第一项就明文强调“讲座时保持会议场所的安静(将手机关闭或调至静音)”。可是在上午开会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接打电话之人不计其数,手机铃声此起彼伏,还有个年轻女士公然旁若无人地大声接打电话,时间不下三分钟,严重影响了会场的秩序。

这种无语又无奈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件小事情,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小到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举手之劳,为何三令五申禁止的事情依然屡禁不止?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严重干扰会场秩序,不仅正在讲话的人思路受到影响和干扰,而且参加会议的人注意力也会跟着转移。把手机铃声处理为振动或静音,只是一个小动作就能搞定的小事情,却屡屡成为困扰会议正常进行的大问题,这其中反映了什么呢?

有人说是缺乏文明素养,一个人的品质、素质如何都会在这样的小事上得到印证。有人说是目中无人,视领导及重要场合于不顾,唯我独尊。也有人说管理人员首先缺乏开会素养,做不到以身作则。而我认为其根本还在于缺乏尊重意识,缺失一颗敬畏之心。

我们都知道开会要保持安静,手机铃声是最大的干扰源之一。那么开会之初,就需要把这个干扰因素提前排除掉,手机关机或设为静音,这样手机铃声就不会在不该响起的时候突然响起,我们也不会在会场上因为手机铃声成为众矢之的。

【小贴士】

(1)开会期间,将手机关机或设置静音状态,不接打电话。

(2)如必须接听电话,到会议室外接听。

参加商务会议,穿衣要因地制宜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人的衣着得体、修饰恰到好处,自然就会给个人形象增添几分色彩。衣着体现着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一个人的身份、气质、内在素质的表现。无论是工作的需要,还是基于商务的礼仪,仪表和着装对于很多职场人士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在与客户开会时,简洁整齐的服装基本上可以算得上是谈判的一种资本,而错误的着装很可能会毁了这次会议,或者让生意泡汤。

英国女王曾在给威尔士王子的信中写道:“穿着显示人的外表,人们在判定人的心态以及对这个人的观感时,通常都凭他的外表,而且常常这样判定。因为外表是看得见的,而其他则看不见,基于这一点,穿着特别重要……”人类都有以貌取人的天性,外在形象直接影响着别人对你的印象。穿着得体整洁的人给人的印象会好,它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一个聪明、自重、可靠的人,大家可以尊敬、信赖他。”反之,一个穿着邋遢的人给人的印象就差,它等于在告诉大家:“这是个没什么作为的人,他粗心、没有效率、习惯不被重视。”

香港立法会一次例行会议上,前特首董建华先生拒绝回答新当选的一位立法委员的问题,因为这位委员穿着一件T恤、牛仔裤之类的休闲打扮。这显然有悖于讨论严肃和重大问题的气氛和行为准则,从信德的角度看,这位委员缺乏最基本的尊重和礼貌,还有和委员之间相互信任、平等讨论重大和严肃问题的态度。

英国一位华裔投资商在1999年网络飞跃的时代来到北京的中关村,和一位电脑才子商谈投资。他说:“我怎么也不能相信这穿着旅游鞋、牛仔裤,头发如同干草、说话结结巴巴的小子会向我要500万美元的投资,他的形象和个人素养都不能让我信服他是一个懂得如何处理商务的领导人。”

只有为自己塑造一种利索能干的形象,才能够使别人对你产生一种信任的感觉,才能够使别人敬畏你,你办起事来才能够如鱼得水,自然就会将事情办好。所以,参加商务会议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外貌和服饰,良好的外形表现出你对生活的态度,得体的衣饰,反映着一个人良好的精神状态。

一、男性会议着装

简洁、整齐是衣着的第一要旨,这一点对男人来说尤其重要。没有一个人会愿意和一个衣着邋遢的人打交道。此外,衣服的质地对男人同样重要,一套质地优良的西服与一套质地低劣的西服的分别是很明显的。

虽然男士没有女士那么多讲究,但是一定也要不失庄重沉稳的同时又适当地显示个性,符合个人气质形象,在这里也给大家几点建议:

1.西装。最容易被接受的男性西装颜色是浅蓝、黑中带浅灰色,接下来就是褐色和米色。质地应该是纯毛,在视觉效果上羊毛比任何其他衣料都要好。勿选欧洲设计者设计的西装,因为它们裁剪得都较紧身,且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保守世界来说太花哨。

2.中山装。它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在穿着时,不仅要扣上全部衣扣,而且要系上领扣。不允许挽起衣袖或裤筒,否则就会显得不伦不类。

3.衬衫。这里的着装原则很简单。原则1,总是穿长袖衬衫;原则2,总是穿白色或淡蓝色衬衫;原则3,永远不要违背原则1和原则2。

4.鞋子。男士应穿黑色或棕色的皮鞋,其他材料和颜色都不妥。系鞋带的皮鞋是最保守的选择,但几乎广为接受,无带的也较大方得体,但切勿把这种鞋与船鞋混为一谈。

5.袜子。袜子应和衣服相协调,因此,颜色多为蓝色、黑色、灰色或棕色,袜子的长度应该以你跷腿时不露出太多的胫骨为宜,在你移动双脚时也不至于在脚踝部隆起。总之,弹性较好的裹及小腿处的袜子是你最好的选择。

6.皮带。皮带应该和你选择的鞋子相匹配。因此,蓝色、黑色或灰色西装将需要黑皮带和黑鞋子搭配,而棕色、棕褐色或者米色的西装应配棕色的皮带和鞋子。

在参加会议时不必要统一穿着笔挺的西装,但是一定要做到举止端庄,仪表整洁。

二、女性会议服装

女性会议着装并非一定要是名牌,但须端庄清洁,并熨烫平整,特别注意衣裤和裙表面不能有过分明显的内衣切割痕迹。如须佩戴公司标志,要佩戴在显要位置,并把私人饰物拿走,两者不能并列。与主体衣服相配的鞋、袜、手套也要多加考究,例如袜子以透明近似肤色或与服装颜色协调为好,带有大花纹的袜子不能登大雅之堂。正式、庄重的场合不宜穿凉鞋、靴子或系带的鞋。更不能穿吊带衫、露背装、紧身裤这类性感的衣服。在这里给大家推荐女士参加会议时比较实用的服装:

1.套装。自然是省力又美观的选择,不用为上下间的搭配而苦恼。

2.裁剪合体的小西装(搭配直筒深色西裤)。不用过分花哨,只要在基本款上添加一点小细节、小装饰就好了。

3.衬衫。与小西装相配套,显得成熟干练。

4.深色系服装。给人真诚稳重踏实的印象,不过要避免全身上下都是深色的,看起来老气横秋,可以用粉色衬衣(低领亮色毛衣)来点缀。

5.大方的裙子。略带中庸的及膝裙让女士重拾往日的温情,既不失现代的淑女风范,又自然地保留了流行的味道。

【小贴士】

穿紧身装、透视装、低胸装、露背装、超短装、牛仔装、运动装或休闲装,全身上下戴满各式首饰,从耳垂一直“武装”到脚脖子,以这些打扮出席商务会议,是对会议的不尊重,是缺乏修养的表现。

举止优雅,会场上展现出翩翩的风度

举止是一个人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是映现一个人涵养的一面镜子。在中华民族礼仪要求中,“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姿”是对一个人行为举止最基本的要求。在会议中,正确而优雅的举止,可以使人显得有风度、有修养,给人以美好的印象;反之,则显得不雅,甚至失礼。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总统约翰逊应邀访问泰国。约翰逊将访泰的消息被泰国的传媒做了大量宣传,引起了轰动,泰国国民都盼望着一睹美国总统的风采。泰国国家电视台对泰国国王会见约翰逊总统的场面做了现场直播。

然而,约翰逊的举动令泰国国民失望和愤怒。在贵宾室会谈时,约翰逊坐在沙发上,脚却高高地跷在沙发扶手上,极不雅观。观众只能看到他高跷的脚板,并让人感到他似乎是指着鞋子和国王说什么。随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种无理举动造成的紧张气氛和国民的不满还未散,这位美国总统又站起来走向邻座的泰国王后,还没等人们明白怎么回事,他就和王后来了个得克萨斯式的热烈拥抱。王后十分窘迫,国王也面露尴尬。这一举动使泰国国民愤怒有加。第二天,泰国各新闻媒介就对约翰逊的失当举动予以猛烈抨击,使得约翰逊提前怏怏而归,访泰以失败而告终。

举止看起来好像是琐碎小事,但是小事往往更能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和素质。虽然人们常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是这并非说小节就不重要。对于各种“小节”,该注意的时候就要注意。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人:他们或是仪表堂堂,或是漂亮异常,然而一举手、一投足,便可现出其粗俗。这种人虽金玉其外,却是败絮其中,只能招致别人的厌恶。所以,在会议活动中,要给人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外在的美固然重要,而高雅的谈吐、优雅的举止等内在涵养的表现,则更为人们所喜爱。这就要求我们应当从举手投足等日常行为方面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养成良好的站、坐、行姿态,做到举止端庄、优雅得体、风度翩翩。

1.会场的落座礼仪——坐有坐相。

正确的坐姿可以给人以端庄、稳重的印象,使人产生信任感。在会场上,我们经常会见到一些不雅坐法,比如两腿叉开、腿在地上抖个不停或者跷得很高,让人实在不敢恭维。开会时,优雅的坐姿传递着自信、友好、热情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高雅庄重的良好风范。

所谓“坐如钟”,并不是要求你、坐下后如钟一样纹丝不动,而是要“坐有坐相”,就是说坐姿要端正,坐下后不要左摇右晃。

开会时,坐姿的基本要领是:入座时走到座位前,转身后把右脚向后撤半步,轻稳坐下,然后把右脚与左脚并齐,坐在椅上,上体自然挺直,头正,表情自然亲切,目光柔和平视,嘴微闭,两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也可以放在椅子或沙发扶手上,掌心向下,两脚平落地面,起立时右脚先后收半步然后站起。

一般来说,在商务会议中,要求男性两腿之间可有一拳的距离,女性两腿并拢无空隙。两腿自然弯曲,两脚平落地面,不宜前伸。在日常公司会议中,男性可以跷腿,但不可跷得过高或抖动,女性大腿并拢,小腿交叉,但不宜向前伸直。

在会议中,为使你的坐姿更加正确优美,应该注意:入座要轻柔和缓,起立要端庄稳重,不可弄得座椅乱响,就座时不可以扭扭歪歪,两腿过于叉开,不可以高跷起二郎腿,若跷腿时悬空的脚尖应向下,切忌脚尖朝天。坐下后不要随意挪动椅子,腿脚不停地抖动。女士着裙装入座时,应用手将裙装稍稍拢一下,不要坐下后再站起来整理衣服。正式场合与人会面时,10分钟左右不可松懈,不可以一开始就靠在椅背上。就座时,一般至少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不可坐满椅子,也不要坐在椅子边上过分前倾;沙发椅的座位深广,坐下来时不要太靠里面。

2.发言时的肢体礼仪——站有站相。

站立姿势是任何一个人的全部仪态的根本之点。如果站立姿势不够标准,一个人的其他姿势便根本谈不上优美而典雅。

站立姿势,又称站姿或立姿。它是指人在停止行动之后,直着自己的身体,双脚着地,或者踏在其他物体之上的姿势。它是人们平时所采用的一种静态的身体造型,同时又是其他动态的身体造型的基础和起点。

所谓“站如松”,不是要站得像青松一样笔直挺拔,因为那样看起来会让顾客觉得很拘谨。这里要求的是站立的时候要有青松的气宇,而不要东倒西歪。

在会场发言时,良好站姿的要领是挺胸、收腹,身体保持平衡,双臂自然下垂。切忌歪脖、斜腰、挺腹、含胸、抖脚、重心不稳、两手插兜。

优美的站姿男女有别:女子站立时,两脚张开呈小外八字或V字型;男子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身体平稳,双肩展开,下颌微抬。简言之,站立时应舒适自然,有美感而不造作。

一个人的站姿能显示出他的气质和风度。所以当你站立发言的时候,应该让别人觉得你自然、有精神,而你自己亦感到舒适、不拘谨。

3.走向主席台的礼仪——走有走姿。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交场合,走路往往是最引人注目的身体语言,也最能表现一个人的风度和活力。

开会时,走上主席台应步伐稳健有力,行走的速度因会议的性质而定,一般地说,对欢快、热烈的会议步频应较慢。

当你走向主席台发言的时候,头要抬起,目光平视前方,双臂自然下垂,手掌心向内,并以身体为中心前后摆动。上身挺拔,腿部伸直,腰部保持平直,脚步要轻并且富有弹性和节奏感。

走路时上身基本保持站立的标准姿势,挺胸收腹,腰背笔直;两臂以身体为中心,前后自然摆动,前摆约35°,后摆约15°,手掌朝向体内;起步时身子稍向前倾,重心落前脚掌,膝盖伸直;脚尖向正前方伸出,行走时双脚踩在一条线缘上。

【小贴士】

行为举止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生活习惯的外在表现。你在开会时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别人对你的评价,因此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中国人最讲究的是“精、气、神”,凡事有主骨,也就是体现出其内在的本质。所以,无论是“坐如钟”、“站如松”还是“行如风”,都不是让你简单地模仿这三种物体的外表形态,而是要你掌握它们的“精、气、神”,做到神似,而非形似。

握手是与会者不可忽视的礼节之一

在商务会议或活动中,握手是一种经常使用的礼节方式,不仅常用在人们见面和告辞时,更可作为一种祝贺、感谢或相互鼓励的表达方式。尽管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握手只是两个人之间双手相握的一个简单动作,但却是沟通、交流、增进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

美国著名盲聋作家海伦·凯勒写道:“我接触的手,虽然无言,却极有表现力。有的人握手能拒人千里之外,我握着他们冷冰冰的指尖,就像和凛冽的北风握手一样。也有些人的手充满阳光,他们握住你的手,使你感到温暖。”这从侧面证明恰到好处的握手可以向对方表现自己的真诚与自信,也是吸引他人和赢得信任的契机。

玛丽·凯化妆品公司创始人玛丽在当推销员时,有一次,销售经理召集他们开会。会议结束时,大家都希望同经理握握手。玛丽排队等了3个小时,终于轮到她与经理见面。经理在同她握手时,甚至连瞧都不瞧她一眼。经理用眼去瞅她身后的队伍还有多长。善良的玛丽理解他一定很累。可是,自己也等了3个小时,同样很累呀!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的玛丽暗下决心:如果有那么一天有人排队等着同自己握手,自己将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对方身上——不管自己多累!她后来多次站在队伍的尽头同数百人握手,常常持续好几个小时。无论多累,她总是牢记当年自己排那么长的队等候同那位销售经理握手时所受到的冷遇。如有可能,总设法同对方说点亲热话——也许只是一句,如“我喜欢你的发型”或“你穿的衣服多好看哪”。她在同每一个人握手时,总是全神贯注,不允许任何事情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这样握手,使数百人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她的公司就这样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公司之一。

可见,握手是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通过握手的动作,往往显露一个人的个性,给人留下不同印象。在商务会务时,一个积极的、有力度的正确的握手,表达了你友好的态度和可信度,也表现了你对别人的重视和尊重。一个无力的、漫不经心的、错误的握手,立刻传送出不利于你的信息,让你无法用语言来弥补,会给对方留下对你非常不利的第一印象。

于娜是个热情而敏感的女士,目前在中国某著名房地产公司任副总裁。那一日,在北京召开的房展会上,她接待了来访的建筑材料公司主管销售的韦经理。初次见面,于娜离开办公桌,面带笑容,走向韦经理。韦经理先伸出手来。让于娜握了握。于娜客气地对他说:“很高兴你来为我们公司介绍这些产品。这样吧,让我看一看这些材料,我再和你联系。”几分钟后,韦经理就被于娜打发走了。接下来的几天内,韦经理多次打电话,但得到的均是秘书相同的回答:“于总不在。”

到底是什么让于娜这么反感一个只说了两句话的人呢?于娜在一次讨论形象的课上提到这件事,余气未消:“首次见面,他留给我的印象不但是不懂基本的商业礼仪,而且没有绅士风度。他是一个男人,位置又低于我,怎么能像王子一样伸出手让我来握呢?他伸给我的手不但看起来毫无生机,握起来更像一条死鱼,冰冷、松软、毫无热情。当我握他的手时,他的手掌也没有任何反应。握手的这几秒钟,他就留给我一个极坏的印象,他的心可能和他的手一样冰冷。他的手没有让我感到对我的尊重,他对我们的会面也并不重视。作为一个公司的销售经理,居然不懂得基本的握手礼仪,他显然不是那种经过严格职业训练的人。而公司能够雇用这样素质的人做销售经理,可见公司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层次也不高。这种素质低下的人组成的管理阶层,怎么会严格遵守商业道德,提供优质、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我们这样大的房地产公司,怎么能够与这样作坊式的小公司合作?怎么会让他们为我们提供建材呢?”

握手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但这短短的几秒钟是如此的关键,立刻决定了别人对你的喜欢程度。通过握手时的举止行为,在一个侧面可以断定许多问题:双方关系远近、情感厚薄、个人文化修养、地位和工作精神,乃至于为人处事的方式与品性等。握手的方式向别人传递了你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淡、积极还是消极,是尊重他、诚恳相待,还是居高临下、敷衍了事。热情、文雅而得体的握手能让人感受到愉悦、信任和接受,促进彼此间的交流和了解。

与陌生人初次见面,人们大都会重视着装和微笑,但据调查指出,握手同样能够对人的第一印象起决定作用,因为人类能够对来自内在或者外在的刺激作出更强烈更敏锐的反应。所以,想在初次的商务会议中留给他人良好的印象,就要学会与人握手的技巧。

1.握手的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长辈与晚辈之间,长辈伸手后,晚辈才能伸手相握;上下级之间,上级伸手后,下级才能接握;主人与客人之间,主人宜主动伸手;男女之间,女方伸出手后,男方才能伸手相握;如果男性年长,是女性的父辈年龄,在一般的商务场合中仍以女性先伸手为主。但无论什么人,如果他忽略了握手礼的先后次序而已经伸了手,对方都应不迟疑的回握。

2.握手的方法。

握手时,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上身稍向前倾,两足立正,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向受礼者握手。掌心向下握住对方的手,显示着一个人强烈的支配欲,无声地告诉别人,他此时处于高人一等的地位,应尽量避免这种傲慢无礼的握手方式。相反,掌心向里同他人的握手方式显示出谦卑与毕恭毕敬,如果伸出双手去捧接,则更是谦恭备至了。平等而自然的握手姿态是两手的手掌都处于垂直状态,这是一种最普通也最稳妥的握手方式。

3.握手的禁忌。

(1)握手时应伸出右手,不能伸出左手与人相握,有些国家习俗认为人的左手是脏的。

(2)戴着手套握手是失礼行为。男士在握手前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女士可以例外。当然在严寒的室外有时可以不脱,比如双方都戴着手套、帽子,这时一般也应先说声:“对不起”。握手者双目注视对方,微笑,问候,致意,不要看第三者或显得心不在焉。

(3)如果你是左撇子,握手时也一定要用右手。当然如果你右手受伤了,那就不妨声明一下。

(4)握手的时候,眼睛一定要注视对方的眼睛,传达出你的诚意和自信,千万不要一边握手一边却在东张西望,或者跟这个人握手还没完就目光移至下一个身上,这样别人从你眼神里体味到的只能是轻视或慌乱。那么是不是注视得时间越长越好呢?并非如此,握手只需几秒钟即可,双方手一松开,目光即可转移。

(5)握手的力度要掌握好,握得太轻了,对方会觉得你在敷衍他;太重了,人家不但没感到你的热情,反而会觉得你是个老粗,女士尤其不要把手软绵绵地递过去,显得连握都懒得握的样子,既要握手,就应大大方方地握。

(6)握手的时间以1~3秒为宜,不可一直握住别人的手不放。与大人物握手,男士与女士握手,时间以1秒钟左右为原则。如果要表示自己的真诚和热烈,也可较长时间握手,并上下摇晃几下。

(7)多人相见时,注意不要交叉握手,也就是当两人握手时,第三者不要把胳膊从上面架过去,急着和另外的人握手。

(8)在任何情况下,拒绝对方主动要求握手的举动都是无礼的。但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同时必须解释并致谦。

综上所述,握手,是商务会议中最常见的礼节,掌握握手礼仪的要领,是令你讨人喜欢的心理策略之一。

【小贴士】

在商务会议中,与人握手的得体之法是,握手时间不能很长但是有一定的力度,眼睛不要左顾右盼,目光要停留在对方身上。

小名片,大学问,善用名片,你就是会场达人

名片,是现代人进行交往联络的一种基本工具。当今社会,人际交往频繁,不分行业职位,不分白领蓝领,名片被广泛使用。名片是个人身份的证明,自我推介的媒体,能起到结交朋友、增进了解、拓展业务、联络感情的作用。人们在各类会议场合与他人进行交际应酬时,倘若离开了名片的使用或者不善于使用名片,往往直接有碍于彼此之间的沟通,而且还有可能导致个人形象受到损害。

刘志刚跟随上司到厦门参加交易会,临行前,他想着给上司提醒一下别忘了带名片,可由于一时忙乱给忘了,再说,出门谈生意必须带名片,这是常识性的问题,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上司,难道会不知道这个道理?两个人到了广州之后,很快联系到了十几个潜在的客户,上司决定把这些人邀到酒店,大家小聚一下,直到别人将名片递到上司手里的时候,上司才尴尬地发现自己没有带名片,只好拿出刘志刚的名片应付一下,这让参加聚会的客户们感到很惊讶,聚会的气氛也变得不那么和谐了。

回来之后,上司把刘志刚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刘志刚感到非常冤枉,几天后,有个陌生的电话打过来,对方告诉刘志刚:他们在厦门见过面,他留下了刘志刚的名片,现在自己公司有个项目,需要刘志刚他们公司的产品,所以联系一下。商场如战场,为了避免上当受骗,刘志刚一边应承着对方,一边打开自己的抽屉,从一把乱七八糟的名片中寻找这个电话号码的来源,可是名片太多太杂了,他找了好久也没翻出来。对方似乎听出了他在翻找名片,语气慢慢变得冷淡起来,跟刘志刚客套了几句,就把电话撂了。就在这时,刘志刚才发现,对方的名片就在桌子角上,一单大生意就这样泡汤了。

参加会议时,免不了与人交换名片,名片虽小,在与人沟通过程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如果不注意名片礼仪,不仅不能使名片起到“自我延伸”的作用,反会妨碍自己与对方的交流。

有人说,名片像一个人的履历表,是最重要的书面介绍材料。它直接承载着个人信息,担负着保持联系的重任。在商务会议或活动中,如果你要使名片发挥的作用更充分,就必须掌握相关的礼仪。

2000年4月,北京举行了春季商品交易会,各方厂家云集,企业家们济济一堂。华新公司的徐总经理在交易会上听说衡诚集团的崔董事长也来了,想利用这个机会认识这位素未谋面又久仰大名的商界名人。午餐会上他们终于见面了,徐总彬彬有礼地走上前去,“崔董事长,您好,我是华新公司的总经理,我叫徐刚,这是我的名片。”说着,便从随身带的公文包里拿出名片,递给了对方。崔董事长显然还沉浸在之前的与人谈话中,他顺手接过徐刚的名片,“你好。”草草地看过,放在了一边的桌子上。徐总在一旁等了一会儿,并未见这位崔董有交换名片的意思,便失望地走开了。

这位崔董事长对于名片这种交往方式太心不在焉了,他没有认识到他的举动对别人是非常不礼貌的,从而使自己失去了多认识一个朋友的机会,也失去了许多潜在的商机。

名片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当前已成为人们参加各种会议活动的一种社交工具。如何交换名片不但是其个人修养的一种反映,还是对交往对象尊重与否的直接体现。因此,如果你想要正确使用名片,就要对名片的准备、存放、和交换等方式予以充分的了解,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惯例。

1.名片的递交。

当你主动地把自己的名片递给他人时,首先应当选择适宜的时机。唯有在确有必要时递上名片,才会令其发挥功效。交往对象产生了了解自己的欲望,方为递上名片的最佳时机。递上名片,不宜过早或过迟。不要滥发名片,尤其是尽量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同时向多位陌生人递上名片。

双方交换名片时,正规的做法应为位低者首先向位高者递上名片,再由后者回复前者。不过对这一规定也不宜过于拘泥。需要向多人递上名片时,切勿跳跃式进行,或者遗漏其中的某些人。得体的方法,应当是由尊而卑或者由近而远地依次进行。

递上名片时,应当先向接受名片者打上一个招呼,令对方有所准备。既可以先做一下自我介绍,也可以说“请多多指教”,“希望今后保持联系”,“可否交换一下名片”。

递上名片时,应表现得郑重,不仅应当起身站立,主动走向对方,面含笑意,而且还应当以双方或右手持握名片,并且将名片正面面对对方。不要以左手递上名片,也不要在递上名片时将其反面对着对方。

2.名片的接受。

接受他人的名片时,不论自己多忙,均应暂停手中所做的一切事情,并且起身站立,面含微笑地迎向对方。尽量使用双手接过名片,至少也要使用右手,而不能仅用左手。

但凡有可能,接过他人名片后,即应用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将其从头至尾默读一遍。若有疑问之处,还可当场向对方进行请教。

收到他人的名片后,切勿对其随意把玩,或者将其乱丢乱放。一般应将他人的名片放入自己的名片夹、公文包、办公桌或上衣口袋之内,把它扔在桌子上,压在玻璃板之下或者放在裤袋里是不礼貌的。

接受他人名片之后,一般均应当即回上对方一枚自己的名片。没有名片,名片用完了,或者忘了带名片的话,亦应以适当的方式向对方略加解释。切勿既不回上自己的名片,也不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3.名片的索取。

依照惯例,通常尽量不要向他人直接开口索要名片。万一确有必要那样做时,则可相机采取下列方法:

一是互换法。所谓互换法,即以自己的名片为媒介与交往对象互换名片的做法。其具体方法有二:可以首先递上自己的名片,等候对方有来有往地回复自己;也可以在递上自己的名片之时明言此意:“能否有幸与您交换一下名片?”

二是暗示法。所谓暗示法,是指在索取他人的名片时采用婉言暗示的做法。通常,向尊长暗示自己索取名片之意时,可以说:“请问以后如何向您请教?”而向平辈或晚辈表达此意时,则可以询问对方:“请问今后怎样与您联络?”

4.名片的置放。

在参加商务活动时,要随身带名片。一般说来,把自己的名片放于容易拿出的地方,不要将它与杂物混在一起,以免要用名片礼仪时手忙脚乱,甚至拿不出来;若穿西装,宜将名片置于左上方口袋;若有手提包,可放于包内伸手可得的部位。不要把名片放在皮夹内,工作证内,甚至裤袋内,这是一种很失礼雅的行为。另外,不要把别人的名片与自己的名片放在一起,否则,一旦慌乱中误将他人的名片当作自己的名片送给对方,这是非常糟糕的。

【小贴士】

发放名片的时,如果人很多,要按照顺时针的顺序逐一发放,不能错漏哪个人。如果错漏会给人一种不被重视的感觉,从而影响彼此之间的沟通。

会场上主动寒暄,让彼此熟悉起来

在会场中,寒暄是联络感情的手段,沟通心灵的方式和增进友谊的纽带,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轻视和小看寒暄。而要有效地寒暄,首先应该积极主动地跟别人打招呼。

刘明是一家合资公司总部的一名经理。他出差到了这家公司的北京分公司开会。主管北京地区业务的经理张凯接待了他。

张凯:早上好。刘经理,再次见到你真好。你旅途还愉快吧?

刘明:唔,还不错。昨天还有点累,现在没事儿了。

张凯:太好了!如果你已经准备好了的话,我想把您介绍给这儿的主要工作人员。

刘明:咱们走吧。

……

张凯:刘经理,这是王芳,我们的财务主管,王芳,我想让你见见刘经理。

刘明:见到你真高兴王芳,你干得太棒了。分公司的财务达到了最佳的状态。

王芳:谢谢,刘经理。见到您我也很高兴。

张凯:这是袁鹏,他主管营销。袁鹏,我来介绍一下,这是刘经理。

袁鹏:你好,刘经理!

刘明:见到你很荣幸,袁鹏。我看过的那些了不起的销售数字,全是由你带领创下的吧。

袁鹏:谢谢,可我得说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了不起的团队。

张凯:我想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员工都是一流的。

刘明:这些报告已经说服我了。嗯,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我们可以开会了。

张凯:当然!这边请……

众人走入了会议室。

由此可见,主动向别人打招呼,不仅可以让别人心情畅快,给人留下好感,还可以为接下来的会议作出铺垫,充分了解与会人员,为你的事业带来帮助。

打招呼是给对方带去好印象的第一步。打招呼其实是想向对方传递一种信息。这是为了使与会双方更加接近的重要行为。这不仅是接触的第一步,也是有效开会的起点。

有些人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在开会见面时,由于彼此都不太了解,往往容易陷入无话可说的尴尬场面。此时,你不妨以一些寒暄语作为打招呼的开头。

跟初次见面的人打招呼,最标准的说法是“您好!”“很高兴能认识你”“见到您非常荣幸”。比较文雅一些的话,可以说“久仰”,或者“幸会”。要想随便一些,也可以说“早听说过您的大名”“某某人经常跟我谈起您”,或是“我早就拜读过您的大作”“我听过您做的报告”等。跟熟人打招呼,用语则不妨显得亲切一些,具体一些。可以说“最近忙些什么呢?”,也可以讲“您气色不错”等。虽然这些打招呼的话大部分并不重要,但它能使谈话的双方迅速摆脱尴尬的沉默。在打招呼时,语气要轻松柔和、充满感情,让对方彻底放松,这样才能让对方很顺利地接受你。

下面是两种比较常见的打招呼的方式:

1.问候型。

问候型打招呼的用语类型比较复杂,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表现礼貌的问候语如“早上好”、“您好”之类。交谈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环境,进行不同的问候。

(2)表现对对方关心的问候语如“最近身体好吗”、“生意还可以吧”、“最近工作进展如何,还顺利吧”。

(3)表现思念之情的问候语如“好久不见,近来怎么样”、“多日不见,可把我想坏了”等。

2.言他型。

“今天天气不错”。这类话也是常用的一种打招呼的方式。尤其是陌生人之间见面,一时难以找到话题,就会说类似:“东北天气很冷吧”之类的话,能够打破尴尬的场面。言他型打招呼的方式用于初次见面非常合适。

总之,“打招呼”不仅仅是会前沟通的一种礼仪,更重要的是,它是爱的桥梁、纽带,架起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平等,传递着亲人般的爱。

【小贴士】

为了使会议有效进行,在会前进行短暂的寒暄是十分必要的。但寒暄语应当删繁就简,不要过于程式化,像写八股文。例如,两人初次见面,一个说:“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另一个则道:“岂敢,岂敢!”搞得像演出古装戏一样,就大可不必了。在商务会议中,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将寒暄与问候合二为一,以一句“您好”来问候。

用好文明用语,做好会议接待工作

一次会议的成功开始,最关键的就在会议接待的环节。会议接待是否成功,不仅需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而且要求会议接待的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礼仪修养,确保会议接待过程的统一、规范、高效、流畅,使各个环节、方面,都体现出较高的职业水准和礼仪水准,通过优质服务、文明服务,展现接待地的文明礼仪形象。

俗话说,“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说话讲文明、有礼貌,多使用礼貌用语,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水平。所以,会议接待中,应该多使用礼貌用语,这是博得他人好感与体谅的最为简单易行的做法,也是交谈的技巧。

一海外客商到某地某公司商谈合资办厂事宜。公司经理在会客室等候,并准备了烟茶水果。客商进公司大门后,迎候在门厅的公司经理秘书和客商握过手,说:“我们经理在上面(指二楼会客室),他叫你去。”客商一听,当即一愣:他叫我去?我又不是他的下属,凭什么叫我?于是这客商转身,说:“贵公司如有合作诚意,叫你们经理到我住的宾馆去谈吧。”说完拂袖而去。如果那位秘书不说“叫”,而说“请”,情况又会如何呢?

语言是心灵的窗户,所以会议接待时说话用词尽量要文雅;多使用礼貌用语,这样就让人从你那优美的语言形象中感受到你是懂礼貌有教养的人,就容易接受你。

礼貌是人们在频繁的交往中彼此表示尊重与友好的行为规范。而礼貌用语则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是友好关系的敲门砖。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在会议接待中,会使用礼貌用语十分重要。多说客气话不仅表示对别人的尊重,而且表明自己有修养;所以多用礼貌用语,不仅有利于双方气氛融洽,而且有益于交际。

所谓礼貌用语,是指约定俗成的表示谦虚恭敬的专门用语。会议接待中,如果学会下述五句十字礼貌用语,并且熟练运用,对你一定会大有帮助。

1.您好。

“您好”是一句标准的问候礼貌语。在会议接待中,谁都会遇到相识者与不相识者,不论是深入交谈,还是打个招呼,都应主动向对方先问一声“您好”。若对方先问候了自己,也要以此来回应。在有些地方,人们惯以“最近在忙什么”、“身体怎么样”、“一向可好”来打招呼或问候他人,但都没有“您好”简洁通用。

2.请。

“请”是一句礼貌语。在要求他人做某件事情时,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不合适,低声下气、百般乞求也是不对的。在此情况下,多用上一个“请”字,就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赢得主动并得到对方的照应。

3.谢谢。

“谢谢”是一句致谢的礼貌语。每逢获得理解、得到帮助、承蒙关照、接受服务、受到礼遇之时,都应当立即向对方道一声“谢谢”。这样做,既是真诚地感激对方,又是一种对对方的积极肯定。

4.对不起。

“对不起”是一句道歉的礼貌语。当打扰、妨碍、影响了别人,或是在会议接待中给他人造成不便,甚至给对方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失与伤害时,务必及时向对方说一声“对不起”。

5.再见。

“再见”是一句道别的礼貌语,也是一种常见的礼貌用语。在会议结束、与人作别之际,说上一句“再见”,可以表达惜别之意和对他人的尊重之心。

【小贴士】

在现今的文明社会,礼貌用语的使用就显得十分的频繁,甚至都变成日常用语了。那么在会议接待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1.遇到宾客要面带微笑,站立服务,主动问好打招呼,称谓要得当,对于熟客要注意称呼客人姓氏。

2.与客人对话时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注意请字当头、谢不离口,表现出对客人的尊重。

3.对客人的话要全神贯注、用心倾听,眼睛望着客人面部(但不要死盯着客人),面带微笑;要等客人把话说完,不要打断客人的谈话。

4.和客人谈话时,要停下手中的工作,不能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示;对没听清楚的地方要礼貌地请客人重复一遍。

以小见大,会议签到不可马虎

某公司的经理王征带助手参加一个座谈会。在到达会场入口时,看到很多人排队签到。助手问:“经理,我们要不要排队签到。”

王征看到人满为患的现场,皱皱眉说:“算了吧,先去再说。”

两个刚走了几步,会场服务人员便拦下了他们:“不好意思,二位,你们是哪个单位的?签到了吗?”

被人阻拦后,王征很生气地说:“人这么多,签什么到啊,简直是浪费时间!”

但会场服务人员却执意不让二人进入会场,言语坚定地说:“签到,这是会议的规矩,每个人必须执行!”

正在相持之时,周围不少与会人员也开始议论:这人怎么不懂会场纪律啊!

这让王征有些无地自容,无奈之下,他只好带助手排队签到。

在与会礼仪中,签到礼仪是非常重要的。参加会议人员在进入会场一般要签到,会议签到是为了及时、准确地统计到会人数,便于安排会议工作。有些会议只有达到一定人数才能召开,否则会议通过的决议无效。因此,会议签到是一项重要的会前工作,它是出席也是会中任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会议签到一般以下几种方法:

1.簿式签到。

与会人员在会议工作人员预先备好的签到簿上按要求签署自己的姓名,表示到会。签到簿上的内容一般有姓名、职务、所代表的单位等,与会人员必须逐项填写,不得遗漏。

2.证卡签到。

会议工作员将印好的签到证事先发给每个与会人员,签证卡上一般印有会议的名称、日期、座次号、编号等,与会人员在签证卡上写好自己的姓名,进入会场时,将签证卡交给会议工作人员,表示到会。

3.花名册签到。

通常,会议工作人员事先制定好参加本次会议的花名册,开会时,你就在该人名单后画上记号,表示到会。例如:“√”表示到会。

4.手机二维码签到。

有些会议,组织者通过短信或彩信电子二维码将邀请函发到与会者的手机中,通知会议主题、内容、时间、地点,同时将身份识别以二维码形式展示,而二维码可以做到与参与者的身份一一对应,参与会议人员只需携带手机到会议现场,通过对手机短信或彩信内的二维码进行识别、验证身份,完成会议的电子签到并通过系统迅速安排入席。

5.电脑签到。

参加会议的人员进入会场时,只要把特制的卡片放到签到机内,签到机就将与会人员的姓名、号码传到中心,与会者的签到手续就在几秒钟即办完。这种电脑签到是最快速、最准确、最简便的方式。

【小贴士】

会议签到是一种基本礼仪,体现出与会者对会议的重视,与会者必须遵守。签到时,不能让他人代签。如果忘记签到,记得会后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