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先秦(5)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 蔡景仙主编
- 3679字
- 2016-03-01 15:45:45
一言心语
忘却是非,挣脱名利之羁绊,不受世俗之牵累,反映出了视权贵如粪土,而一心追求精神自由快乐的人生境界。
庄子借粮
庄子家里穷的没饭吃了,于是他就硬着头皮去向监河侯借点粮食。监河侯对他说:“可以。等我把我封地里的钱收起来以后,我就借给您三百金。行不行?”
庄子听了愤然作色,生气地说:“我昨天来的时候,走在半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呼喊我的名字,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车辙的积水中有一条小鱼在叫我。那条可怜的小鲋鱼说:‘我本来是生活在东海里的。现在您是否愿意给我一升半斗的水救我一命呢?’我告诉他说:‘可以。我将要到吴越一带去见吴王、越王。到那时,我将把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引来迎接你,行不行?’没想到那条鲋鱼听了之后愤然作色,生气地说:‘我失去了我无法离开的水,我一天也没有办法生活下去了。现在如果有一斗半升水给我,就能救我一命。而你却说要等到将来把长江的水引来迎接我。到那时,你大概只能在卖干鱼的商店里找到我啦!’”
一言心语
虚伪的善意味着无情。庄子面对监河候的假仁假意,于比喻之中给予了存力的讽刺。
妻死鼓盆而歌
传说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当惠子前去吊唁时,看见庄子正伸着两条腿坐在那里敲着盆子唱歌。惠子责备他,说:“你与妻子相依为命地一直白头到老。现在她去世了,你不为她的死痛哭流涕已经够无情了,现在还敲着盆子唱歌,这不是太过分了吗!”
庄子回答说:“她刚死时,我怎能不伤感呢?可仔细想一想,在最开始的时候,我的妻子并不存在,不仅没有她的形体,连形成形体的‘气’也没有。后来,在茫茫之中产生了‘气’,再由‘气’产生了形体,于是有了我的妻子。而现在我的妻子又回到了她原来不存在的状态,这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循环运行一样。现在,我的妻子在天地这个巨大的房屋里安然恬静地休息着,而我却还为她嚎啕大哭,这样岂不是太不懂天命了。”
一言心语
亲人去世是最令人悲痛的事情,然而任何程度的悲痛都无法使亲人复活。庄子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妻子去世之后,他竭力用“气生物”的道理来缓解内心的悲痛。
孟子的传说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邑(今山东省邹城)人。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以学习孔子为志愿,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教育思想。对后代影响巨大。
幼年受教
孟子的母亲姓仇,父亲名叫孟激,在孟子年幼时就去世了。孟子在母亲含辛茹苦地培养下长大成人。后来成为“亚圣”,成为儒家思想体系中地位仅次于孔子的人,可以说他的功成名就多得力于他的母亲。
在日常生活中,孟母不仅注意儿子起居冷暖,更是不厌其烦地以“言教”和“身教”来完善儿子的人格。
当孟母发现儿子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为了给儿子寻找一个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孟母开始了漫长的迁居,最后才把家搬到了邹城的学宫附近。房子虽然破旧,但是附近常常有读书人来往,他们高雅的气韵,从容的风范,优雅的举止使附近居民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初解人事的孩子们,常群集在大树底下,演练学宫中揖让进退的礼仪,有模有样,一片庄严肃穆,使得远远察看的孟母内心大为高兴,于是孟母带着儿子安心地定居下来,在历史上留下“孟母三迁”的美谈。
这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道理,可见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
在孟子的成长历程中,还有一段母亲“断织督学”
的小故事。有一天,孟子逃学到外面玩儿了半天。当儿子回到家时,孟母不声不响地拿起一把剪刀,将织成的一段锦绢剪成两段,就在孟子惊愕不解时,孟母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剪断织绢!”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督学”
的一幕在孟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他明白了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应不为外界所干扰。从此,孟子养成了孜孜不倦地学习的习惯。
一言心语
孟子的母亲是位伟大的女性,她含辛茹苦、克勤克俭、坚守志节地抚育儿子,既成就了孟子,也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更给今天的母亲们带来诸多启示。
怪异忌“新潮”
传说孟子二十岁刚出头时,跑到孔子的徒孙门下念了五年书,学问道德突飞猛进,但思想很守旧,甚至怪异。有一次,孟子进卧室,突然眼前一亮,使他大吃一惊,原来他的妻子想试穿一件袒胸露背的蝉翼纱,上身裸着,正在对镜描容。孟子媳妇的思想比较新潮,以为穿上短、透、露的时装,定能平添几分美丽,博得丈夫的赞美。哪知道孟子无比陈旧保守。他说:“我以儒家门徒的名誉起誓,绝不能容忍女人半裸着上身。”说完,愤然调头离去,到户外去吸他的“浩然正气”去了。
他的妻子着急了,说:“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儿,穿了一件休闲装在房里,想不到丈夫见了很不高兴,今后怎么相处呀!我还是回娘家去吧!”
孟母也觉得孟子走火入魔了,训斥孟子说:“按礼俗的规定,快进门的时候,问一问谁在里面,以提醒别人;推开内室的时候,眼要往下看,以免侵犯别人的隐私。这你都不懂,还赖别人?”
孟子哼哼了几声,掉头走掉了。
一言心语
从这个传说来看,孟子像是脑子僵化,六亲不认的书呆子了。
屈原的传说
屈原(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战国时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顷襄王三个时期,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位为左徒、三阊大夫。后受谗言相害,遭逐流放,自投汨罗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流传下来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等。
屈原一生为楚国人民尽心尽力,赢得了人民的尊敬,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
照面井
在屈原的老家秭归香炉坪的正对面,有座三星岩,三星岩的半山腰,有眼泉水井。井水清亮清亮,像一面菱花镜子。井边有块古碑,刻着“照面井”三个大字。
屈原家乡的人民爱护这口井,世世代代传诵着屈原少年时代的一个故事。
相传屈原从小就养成爱好洁净的习惯。他每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姐姐跟前,请她给自己梳头、洗脸、整容。姐姐总是一面给弟弟梳洗,一面给弟弟讲那些保持高尚美德的故事。年长月久,小屈原渐渐懂得了,不仅要讲究外形的整洁,还要永远保持心灵的纯正。屈原渐渐长大了,他不再耽误姐姐的时间,自己每天早起后就来到香炉坪坎下的响鼓溪畔,对着清清的溪水照面、洗脸、梳头、整容。
有一天,小屈原在溪边梳洗完毕,突然想到:要是能有一口井,像姐姐说的那样,既能照出脸上的污垢,又能照出心上的灰尘,该多好啊!想到这里,他就回家去,扛来一把小锄头,爬到三星岩边挖起井来。屈原年纪小,气力也小,挖着挖着,呼哧呼哧地喘气了,挖着挖着,唰唰唰地流汗了。一连挖了两天,他才只挖了铜锣大的一块地面,深不到一尺。他的行动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爷爷看到了,山神爷爷就变成一个白眉白须的老樵夫,挑着柴走下岩边,问道:
“小屈原,挖水井吗?”
“是的,老爷爷,我想挖一口又能解渴,又能浇田,又能照面,又能照心的水井。”
“有志气呀,孩子!可挖这井,你没选准位置呵,你听着:
‘三星岩,三星岩,对准三星引泉来。
‘折断龙骨泉眼开,照面照心涤尘埃。’”
说罢,眨眨眼睛,捋捋胡须,挑着柴担子走了。
小屈原心眼机灵,一下就明白了老爷爷的意思。夜里,他站在香炉坪,对准三星,选好了井位,第二天一早,就在选好的位置上挖起来了。挖着挖着,手打泡了;挖着挖着,臂震酸了。一连挖了两天,才挖出铜锣大的一块地面,深不到一尺。
姐姐原以为弟弟每天爬上三星岩是去采山花玩。这一天她悄悄地跟在屈原后面,爬上三星岩一看,弟弟是在挖井,便连忙上前帮忙。姐弟俩又挖了两天,井面还不过簸箕大,深不到两尺。
这情形,又被三星岩上的山神爷爷看到了,他又变成老樵夫下山来了。
“小屈原,锄头磨钝了吧?我借给你一把小镐!”
小屈原接过一看,嗨,明晃晃,金闪闪,原来是一把金镐。
老爷爷笑着说道:
金镐一点石岩开,碰到龙骨我再来;
心诚感得天地动,定有明镜镶山崖!
说罢,打着哈哈,飘然而去。
屈原姐弟俩高高兴兴地干起来,小屈原在井里挖土,姐姐在井边提土;姐姐在井下刨石,小屈原在井上拉绳。
那金镐真怪,举起来,四两轻,落下地,千钧重。他俩挖呀挖呀,只挖了七天,那水井就有九尺九寸深,周围就有三丈三尺长。谁知就在这时,屈原猛地一镐掘下去,只听得叮当一声响,火星直冒,再一敲,石头蹦蹦直响,纹丝不动。小屈原急了,姐姐也急了。
这时,一曲山歌忽然从三星岩的云雾中飘下来,姐弟俩顺着声音一望,那位童颜鹤发的老樵夫又下山了。
“哈哈,遇上龙骨石了吧?小屈原,这山里伏着一条千年老龙化成了青石,压住了地脉,把泉眼封死了,让老爷爷给你砸开吧!”
说罢接过镐,轻轻一举,“轰——”,第一镐下去,老龙骨酥筋麻,块块龙骨石都飞出了井口。山神再叫小屈原用锄头轻轻一点,泉眼开了,泉水汩汩地直往上翻花,那水又清又凉,又甜又香,真跟琼浆玉液一般。
小屈原和姐姐正要向老爷爷道谢呢,可山神爷爷“唿”的一声,便驾着青云,往三星高照的空中飞去了。
乡亲们闻讯赶来,纷纷向屈原姐弟俩祝贺。石匠把龙骨石凿成半月扇面,镶做井沿。小孩子们从向王寨山采来芝兰,小伙子们从北风垭(方言,两山之间的狭窄地方)移来常青柞树,栽在井边。这眼照面井,就这样嵌在屈乡,照着香炉坪的天,照着香炉坪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