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史篇(2)

【圣人从事,必借于权而务兴于时】出自《战国策·齐策》。意思是:圣人创造事业,必然借助于权变作凭据并利用时机而兴起。

【圣人甚祸无故之利】出自《战国策·赵策》。意思是:圣人认为,无故得利,必然会招来灾祸。

【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出自《战国策·齐策》。意思是:去其外饰,还其真实面貌,就会一生不蒙受羞辱。

【贵其所以贵者,贵】出自《战国策·韩策》。意思是:尊重应该尊重的,就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鸿鹄一举千里,所恃者,六翮尔】出自《战国策·燕策》。意思是:天鹅展翅一飞千里,它所依赖的,只是六根粗大的羽毛罢了。比喻办事在于人员精干。

【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出自《战国策·赵策》。意思是:身上装着贵重的宝贝的人不走夜路,能建大功的人不轻敌。

【极身毋二,尽公不还私】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为国家应鞠躬尽瘁,公而忘私,绝无二心。

【计有一二者难悖,听无失本者难惑】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有几套策略,就不容易糊涂;听取意见不忘掉根本,便不容易昏乱。

【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出自《战国策·赵策》。尽:通晓。意思是:只按照书上的方法来驾驭车马的,不能完全掌握马的脾性;只用古人的方法来管理现今的人,就不能通达时势的变化。说明治国不能死守教条,要因时因事制宜。

【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出自《战国策·赵策》。高世:超过流俗。意思是:一味地因袭前人之法。就不能超过流俗;只知道墨守古人的学说,就无法治理当世。

【遒不拾遗,民不妄取】出自《战国策·秦策》。意思是:行人不随便捡拾别人遗落的东西,百姓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后来常用此形容太平盛世或社会治安良好。

【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出自《战国策·燕策》。寇:

祸乱。距:同“拒”,抵抗。意思是:国家内部的祸患不安定下来,就无法抵抗外部敌人的侵扰。

【并骥而走者,五里而罢;乘骥而御之,不倦而取道多】出自《战国策·赵策》。骥:骏马。走:跑。罢:同“疲”,疲惫。意思是:与骏马一同奔跑,五里路就会感到疲惫;而骑着骏马跑,不但自己不累,跑的路还要多。比喻领导者如能很好地使用人才,既可以让自己轻松,又可以将事情做好。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出自《战国策·燕策》。务:致力。意思是:英明的君主总是愿意听取自己的过错,而不想听别人对自己正确行为的夸赞。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出自《战国策·秦策》。讳:回避。私:偏袒。意思是:不因为其势力强大就回避对他的惩罚,不因为是自己亲近的人就偏私行赏。

【善为国者,顺民之意】出自《战国策·齐策》。为:治理、料理。意思是: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总是会顺应百姓的意愿。

【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出自《战国策·魏策》。姑:暂且。辅:帮助。意思是:若想将敌人打败,不妨先暂且给他一点帮助;若想得到东西,不妨先给他点东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出自《战国策·赵策》。意思是: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就要为他们做长远的打算。

【同欲者相憎,同忧者相亲】出自《战国策·中山策》。意思是:有相同欲望的人会相互嫉恨,而有同样忧虑的人则会相互亲近。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出自《战国策·韩策》。宵行:走夜路。意思是:走夜路的人,可以保证自己不做坏事,但却没有办法让狗别对着自己乱叫。比喻人可以行得正、做得端,但却不能阻止别人的议论。

【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出自《战国策·中山策》。与:给予。期:决定于。厄:困境,穷困。意思是:给人东西,不在多少,而应当在别人正困难的时候给予;结怨不在深浅,而在于是否恰恰伤了他的心。

【以财交者,财尽而交绝;以色交者,华落而爱渝】出自《战国策·楚策》。华:年华,容颜。意思是:用金钱结交的朋友,一旦你的财力用尽,交情也就断绝了;用美丽的容颜来交好的,一旦年华老去,宠爱也就消失了。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出自《战国策·燕策》。恶声:谩骂的话。意思是:古时候的君子,即便断绝了交情,也不会口出恶言。

【物至而反,冬夏是也;物至而危,累棋是也】出自《战国策·秦策》。物至:达到的极致。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就像冬夏的循环一样;事物发展到它的极致,就会有危险,就像堆积起来的棋子一样。比喻物极必反、积高必危。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出自《战国策·魏策》。意思是:别人对我有恩德的时候,千万不能忘掉;自己有恩于别人的时候,千万不能老记着。说明人应知恩而知图报,施恩而无所求。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出自《战国策·燕策》。易水:河名,在今河北省西部。壮士:指荆轲,这是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王时唱的歌,十分悲壮。意思是:风萧萧地吹啊,易水河上寒气笼罩,我这一去啊,就不打算再回还。

【仁不轻绝,智不轻怨】出自《战国策·燕策》。意思是:仁慈的人不轻易与人绝交;明智的人不轻易怨恨别人。说明待人要宽厚。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出自《战国策·韩策》。牛后:指牛肛门。意思是:宁愿做小而洁净的鸡口,也不愿做大而肮脏的牛后。现多用来比喻人宁愿在小地方自主,也不愿在大地方受人支配。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出自《战国策·赵策》。师:这里指借鉴。意思是:不忘记以前做事的经验教训,以后做事就可以有所借鉴了。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出自《战国策·楚策》。牢:牲口圈。意思是:看见兔子后,再回头唤狗去追捕,也不算晚;羊丢了以后,再将牲口圈修补好,也不算迟。用来比喻事故发生后,再想办法补救也来得及。

【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出自《战国策·鲁仲连邹阳列传》。意思是:侠义之士的可贵之处在于为人排除祸患、消除为难、解除纷乱,而不索取任何报答。如果要有所索取,那就是商人的行为了。

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该书史无前例地对这一漫长社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过程作了概括性的记述,较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社会面貌,是一部浩瀚的史学巨著。作者司马迁,西汉武帝时继父职任太史令,开始写《史记》,历时10年完成。《史记》原名《太史公记》。

《史记》名称的由来,据梁启超考证认为是《太史公记》的简称。

【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出自《史记·韩子孺列传》。冲风:疾风。鲁缟:

鲁国的生绢。意思是:强弓射出的箭,到了落地的时候,力量已尽,就连薄绢也射不穿;疾风刮到最后,微弱的风力连大雁的羽毛也飘不起来。

【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出自《史记·韩子孺列传》。意思是:治理国家始终不能由于私情而扰乱公事大计。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出自《史记·赵世家》。意思是:千张羊皮,不如狐狸腋下的一块皮可贵。比喻众愚不如一贤。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出自《史记·商君列传》。意思是:法令不能施行,是因为上面的人带头知法犯法。

【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出自《史记·五帝本纪》。意思是:好学深思,心中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

【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意思是: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不迁怒于别人,不会重复犯第二次错误。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意思是: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前面,个人恩怨放在后头。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言:言论。图:图谋。意思是:打了败仗的将领,不能再谈论勇敢;亡了国的士大夫不能再谋划兴存的事情。

【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蹁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虿:蝎子一类的毒虫。螫:用毒刺刺人。骐骥:千里马。蹁躅:踯躅、徘徊不前。意思是:猛虎迟疑不决,不如蝎子一类的毒虫蜇一下;千里马徘徊不前,不如劣等马不慌不忙地往前走。

【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出自《史记·五帝本纪》。病:困苦。意思是:不能让天下的百姓受苦而一个人获利。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忧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承担。意思是:乘坐别人车子的人要承载别人的患难,穿别人衣服的人要分担别人的忧愁,吃别人供给的饭的人要拼死为别人效力。

【非兵不强,非德不昌】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意思是:不致力于军队建设,国家不会强大;不施行仁德之政,国家不会昌盛。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意思是:飞鸟消灭了,好的弓箭就收藏起来;兔子死光了,猎狗就杀了煮着吃了。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衣:穿。意思是:富有了、显达了,不回归故乡的话,就好像穿着很漂亮的衣服在黑夜里行走。

【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出自《史记·儒林列传》。敝:破旧。意思是:帽子虽然破旧,但肯定是戴在头上的;鞋子虽然崭新,但肯定是穿在脚上的。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意思是:剑法,只能抵挡一个人,不值得学习。要学,就学抵抗万人的兵法。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出自《史记·楚元王世家》。意思是:安全和危险在于发布什么法令,生存和灭亡在于任用什么人。

【本弊不除,则其末难止】出自《史记·酷吏列传》。意思是:带有根本性的弊端不除掉,那么由它引起的小的弊端就难以止住。

【兵贵先声后实】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用兵以先张其声势,然后再以实力继之为贵。

【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后羞】出自《史记·三王世家》。靡:没有。意思是:不依仗地位和权势耍威风、逞霸道,就不会在以后遭到羞辱。

【聪之知远,明以察微】出自《史记·五帝本纪》。聪:听力好。明:视力好。意思是:耳力好能听得远,视力好能看到微小的东西。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反听:外听他人意见。内视:自我省察。自胜:自我克制。意思是:听了批评的意见,能自我反省的,叫做聪明;能主动检查自己的叫做明智;能克制自己私心的叫做有力量。

【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出自《史记·五帝本纪》。意思是:不是好学深思,领会书中意旨的人,本来就很难和见识浅薄、孤陋寡闻的人谈论大道理。

【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现】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意思是:一个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就好比把锥子装进口袋,立刻可以看到锥尖从袋里钻出来。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出自《史记·商君列传》。意思是:不顺耳的话像良药一样,甜言蜜语却像病菌似的。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出自《史记·商鞅列传》。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必然不会去附和凡俗。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慢藏:保管疏忽。冶容:妖冶的容颜。意思是:财物收藏不慎,则不啻是教唆偷东西的人;打扮得妖冶,不知检点,则不啻是教唆荒淫无耻的人。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出自《史记·管晏列传》。意思是:处理政务的人,应善于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出自《史记·游侠列传》。岂:怎么。卑论:庸俗的谈论。侪俗:

凡庸之辈。意思是:怎么可以和庸俗之辈同流合污,用随波逐流的手段来取得好名声呢?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出自《史记·陆贾列传》。意思是:骑马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以还在马上治理呢?比喻可以用武力得天下,但却不能再用武力来治理天下,而是应讲究治术。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出自《史记·李斯列传》。让:辞让。择:剔除。意思是:泰山不辞让每一块微小的土壤,所以才能够那样巍峨壮观;河海不拒绝每一条细小的水流,所以才那样深不可测。

【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意思是:洗一次头发,要三次握着头发出来招待贤士,吃一顿饭,要三次吐出口中的饭去会见贤士,表现了周公求贤之诚,思贤之切。

【谏者福也,谀者贼也】出自《史记·龟策列传》。贼:祸害。意思是:谏诤进言是国家的福气,阿谀奉承是国家的祸患。

【渊深而鱼聚之,山深而兽往之】出自《史记·货殖列传》。意思是:水深了,鱼就会纷纷聚集;树林茂密,鸟兽就会争相前来。比喻领导者德政广施,民心就会归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