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低调做人,进退自如(1)
- 先学做人再学做事全集(白金版)
- 谢普编著
- 4728字
- 2016-01-05 17:37:08
少谈你的得意事
完全不谈得意之事当然不可能,但同样是谈得意之事,不妨谈得艺术一点。
有一位女士,她的女儿从剑桥毕业回国之后,在香港一家金融机构任职,每月薪水数万港元。这位女士非常自豪,她面对亲朋好友时,言必称女儿的风光,语必道女儿的薪俸。慢慢地,她发现亲朋好友都在疏远她,不愿和她交往、聊天,她非常痛苦。女儿知道这种情况后,就极力劝导母亲,说总夸自己的女儿,突出自家好,人家会有什么感受,人家当然不会理你了。
女儿的话在情在理。可见,在叙述自我时,要防止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过分突出自己,切勿使其他人心理失衡,产生不快,以致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
上面的故事告诉我们:得意之事少谈,才会受人欢迎。完全不谈得意之事是不现实的,但我们可以少谈,或者先让别人说,你再穿插自己的得意之事,这样双方心理才不会失去平衡,友谊也会更加深厚。
英格丽·褒曼在获得了两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后,又因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精湛演技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然而,在她领奖时,她不停地赞扬与她角逐最佳女配角奖的弗沦汀娜·克蒂斯。认为真正获奖的应该是这位落选者,并由衷地说:“原谅我,弗沦汀娜,我事先并没有打算获奖。”
褒曼作为获奖者,没有大谈特谈自己的成就与辉煌,而是对自己的竞争对手推崇备至,极力维护了落选对手的面子。无论谁是这位对手,都会非常感激褒曼,会把她当做知心的朋友。一个人能在获得荣誉的时刻,如此谦逊,如此善待竞争对手,如此与竞争者贴心,实在是一种文明典雅的风度。
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这是不好的。对方不仅不会认为你是“了不起”的,甚至会认为你是不成熟的、卖弄过去好时光的人,所以,尽可能不要提自己的得意之事。
在人际交往中,你的一言一行都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学会安抚对方的心灵,不可以由于自己的原因使对方心理失去平衡,给对方造成伤害。与此同时,自己的心灵也会因此而安然自慰,有一个好心情。然而,表现自己是人的天性。明知不可谈得意之事,但却情不自禁地大谈特谈,这是比较麻烦的事。所以,完全不谈得意之事当然不可能,但同样是谈得意之事,不妨谈得艺术一点。
至少在别人未谈得意之事之前,自己也不要谈。也就是说,单方面大谈得意之事不明智,所以先让对方发表演讲之后,那种坏印象也就淡薄了。所以,有“心计”的人总先让着对方:“您的见闻广博,您先谈一谈吧!”促使对方发表得意之事,然后若无其事地说:“我也知道这样的事。”如此这般地穿插自己的得意之事,那效果就会好得多。
在这个社会上,有些人总喜欢夸示自己,往往认为自己的学识、兴趣高人一筹。每遇亲朋好友,就迫不及待地大肆吹嘘自己的心得、经验,却不知这样会令一旁的好友不知所措。
举个例子来讲,一个嗜赌如命的人,看到不会赌钱的人,很可能会揶揄他一番:“你怎么不会赌博,那人生还有什么快乐可言?”这话传到朋友的耳里,肯定不会让他感到愉快的。
所以,每逢开口说话,不管是什么内容,都要注意别让别人产生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觉。
有一点要特别注意:谈论你的得意之事时要看场合和对象,你可以在演说的公开场合谈,对你的员工谈,享受他们投给你的羡慕眼光,就是不要对失意的人谈,因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多心,你的谈论在他听来都充满了讽刺与嘲弄的味道,让失意的人感觉到你“看不起”他。当然有些人不在意,你说你的,他听他的,但这么豪放的人不太多。因此你所谈论的得意,对大部分失意的人是一种伤害,这种滋味也只有尝过的人才知道。你有得意的事,就该与得意的人谈,你有失意的事,就该与失意的人谈,和失意的人谈得你得意的事,表明你不但不知趣,而且简直是在挖苦讥讽他。他对你的感情,只会更坏,不会变好的。你要谈得意事,该向得意的人去谈,你捧他,他捧你,志同道合。年轻人涵养功夫不够,稍有得意的事,便逢人就说,自鸣得意,结果就招人骂你小器盈盈,笑你沾沾自喜,并且无意中还会惹起别人的妒忌。偶有不如意的事,使你满腹牢骚,有如骨鲠在喉,不免逢人便诉,只会惹人讨厌,说你毫无耐性,甚至笑你活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失意时敬人,得意时更要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
为别人鼓掌
美国总统选举结果揭晓,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当天就打电话给连任的布什总统,诚恳地承认竞选失败,并祝贺布什成功连任。布什也在随后发表的简短演讲中称赞克里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对手”,并赞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在竞选中的出色表现。这个美好的局面,使原先担心因总统大选出现的选票争端而损害美国形象的分析家们松了一口气,支持克里的说他们没有看错人,布什的支持者也认为克里的表现无可挑剔,说他是输了大选,却赢得了尊敬,克里虽败犹荣,以一个智者的形象很体面地告别大选。
有一次,中央台的节目中有一个场面很让人感动。有一家知名企业在招聘,三位求职者为海外经理一职展开激烈的角逐。由于职位只有一个,大家都显得很紧张。其中有一位求职者在竞争对手说到精彩处时,竟然情不自禁地为之鼓掌,引得现场观众和评委们也跟着鼓起掌来。很多人为这位年轻人的气度折服,断定他一定会中选。果然,节目进行到最后,企业代表和评委们一致决定把聘书发给这位善于为别人鼓掌的年轻人。
尊重对手,欣赏对手,这是竞争中的一种至高的心态。
把掌声送给别人,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对别人的闪光点进行肯定,只有真正有实力、有“心计”的人可做得到。如果没有正常的心态,就不可能正确看待别人的能耐。三国名将周瑜,对诸葛亮的加害失败后,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却因嫉恨孙膑之才,终于落得兵败身亡的下场。
善于为别人鼓掌,其实也是在给自己加油。当我们没有成功时,我们应该真诚地为走向成功的人鼓掌;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相互鼓掌才能相互提高,当你善于为别人鼓掌时,才会获得更多人的喝彩。
用你的大度让对方折服。
把优越感让给别人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王小姐是湖南某市人事局的一名职员。由于她近几年工作十分勤奋,十分卖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于是人事局领导经过几番讨论研究,决定派她到市的某一区人事局做主任。
在她刚到区人事局当主任的几个月当中,她正春风得意,对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她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不可一世,每天都使劲儿吹嘘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如何拼搏取得,如何受到上司的表扬,等等。但朋友们听了之后都非常不高兴,都避之唯恐不及。这使得王小姐百思不得其解。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根本没一个人再理她,虽然她仍是个主任,甚至连上面的几位局长都不愿理她。她觉得自己活得很空虚、很孤独,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唉声叹气。
最后终于有一位朋友一语点破了她的处世原则,她这时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从此她开始很少谈自己而多听朋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说,把他们的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后来,每当她有时间与朋友闲聊的时候,她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欢乐炫耀出来,与其分享,而只是在对方问她的时候,才谦虚地说一下自己的成就,慢慢地她的人缘又好了起来。
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人只顾自己在那儿高谈阔论,大谈自己的得意之事,以显示自己的能力。这是不好的,到头来可能会使你的人缘尽失。所以我们一定要给予别人说话的机会。
有一位已工作十余年的老干部,他向来十分低调,只是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从最初的职员到现在车间主任,每次他受到领导的表彰和嘉奖时,他都会对领导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耀,这是整个集体的荣耀,是整个集体的功劳,我没什么可以炫耀的,要嘉奖就嘉奖在座的所有人吧,是他们创造了我们厂的奇迹!”他一直都把荣耀、把优越感献给别人,因此他一直深受工人们的爱戴和拥护。
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们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有“心计”
的人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从来不自己独享荣耀,也不与朋友平分荣耀,他们做的只是把优越感让给别人。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朋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却令人感到他很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朋友中的威信。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那些有“心计”、谦让而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
在与人交往时,不可占尽上风,有时“傻”一点,把优越感让给别人,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向别人学习,尊重有经验的人,能使你少走弯路。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一左一右,也在钓鱼。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和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漂?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漂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过了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漂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
“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无论何时,遇到不懂的都应该向人虚心请教,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他的短处,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哪怕是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他的缺点和不足;哪怕再平凡的人,也有他的长处。这样,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就是一种学习,也就是拜人为师。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也是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自以为是,好为人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正像俗话所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谦虚不仅是人们应该具备的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说,谦虚也是交际获胜的力量。尤其在对峙双方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各异的情况下,偶然一句“我不太明白”、“我没有理解你的意思”、“请再说一遍”之类谦恭的言语,会使对方觉得你富有涵养和人情味,真诚可亲。
做人,有什么值得炫耀自己、傲视别人的呢?孔子说:“君子做事不自大,居功不自傲。”虚己待人是长进仁德的基础,自谦是受人尊敬的阶梯。念念不忘谦虚二字,自然是高风可仰,心光可掬。
做人自谦,从个人来说这是最老实的态度,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个人无论如何神通也不过宇宙间一个尘埃而已。更何况山外青山楼外楼。水平高的人多的是,只是你未看见而已。从外人来说,自谦也是最实际的。夹着尾巴做人不是虚伪而是诚心。朱熹在给其长子的家信中说:“凡事谦恭,不得盛气凌人,自取耻辱”。这就是说自谦招福,自傲招害。
所以,为人处世,尾巴不要翘得老高老高,而是应永远放下来,夹起来。这样做似乎弱些,似乎软些,一时还会让小人得志,其实笑到最后的一定是你。有“心计”者处世的高明之处正在于着眼于大处、着眼于长远。
有“心计”的人,善于把别人的知识和经验拿来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