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从哪里来呢?小鸟从哪里来并不重要,弄清对方的根底这不过是人们研究问题的习惯方式,重要的是老人已经喜欢这双瓦蓝色的翅膀。于是他打完主意,要购一个精制的鸟笼,买最好的饲料,并且设计了几套抓捕的方案——生活中怎么能没有它呢——他必须要好好豢养,让那美妙的歌声天天唱响。
但使,第二天,老人发现那双瓦蓝色的翅膀已经无影无踪。
——原载于《东南早报》
曙光·阿婆
在搬进这个拥有四幢商品住宅的大院后,我早睡早起的习惯没有改变。正因为这一习惯,才使我无意中发现居住在这个大院里的一位可敬的老阿婆。
第一次见到这位老阿婆的时候,我正坐在自家的阳台上。那是在东方刚泛鱼肚白时,忽然对面三楼的阳台上出现一位老阿婆,她先是深呼吸了几下清新的空气,然后开始压腿,不停地晃动着两只手臂……这时候,整个大院,包括她的家人们,大概还在酣睡之中。
这以后的每一天,当我按时来到阳台,几乎在同一时间都可以看见老阿婆新的一天的开始。
有一天中午,我从外面回来,在大院门口刚好碰到她手提饭罐,正准备去为她在街上开店做生意的孙媳妇送饭。在擦肩而过的一刹那,那满脸的皱纹,让人一下子想起她经历过许多磨难以及人生的风风雨雨……
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在她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她还是面对一切,一步一步地走了过来,甚至在垂暮之年,还走得那么从容,那么泰然自若,我感觉到她的步伐还是那么稳健有力!
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老人的生命之火燃烧得如此之旺呢?
这个问题让我思索了很久。直到今年春天的一个明媚的早晨,当老人锻炼完毕,那微微的晨曦照在她的脸上、身上,分外精神的老人终于让我恍然大悟:是曙光!是黎明前的那一缕充满着希望的曙光!
叩问与坚守
当我们的车子驶进宝胜庵时,正殿内正传来洪亮的唱诵之声。今天恰逢农历十五,近村信徒在此聚集,虔诚礼诵。主法者是本庵的住持智恩法师,他海青着身,上披袈裟,头顶三千烦恼丝尽去,光净的头皮上隐隐泛出青光,暗示出刚受披剃的痕迹。对于我们来说,智恩法师是一位熟悉的陌生人了。
记得上次与法师会面大约在旧年三月。那时古香古色的宝胜庵建设刚具雏形,智恩法师还只是郭冠如居士。居友陈俊琪居士梦感佛法僧三宝托缘,发慈心投巨资重光宝胜庵。郭冠如与陈居士结缘后,共同发心扶持庵的建设。我们认识两位时,他们已经为兴庵奔走多时了。不仅奔走筹集资金,亲自主持设计,监督施工,而且倾囊献出自己所有的积蓄。郭冠如居士不曾为自己家里建一房一舍,却为宝胜庵倾其所有。陈俊琪居士身兼数职,俗务缠身,却曾半夜驱车1个小时来庵,只为打扫庵堂,其心之诚,令人叹服。他虽功业小就,却善心如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呼吁八方有识之士弘扬佛法,投身慈善。
而如今,郭居士而立之年遁入空门,更是平地惊雷,多少至亲之人为之痛心疾首,外人的非议揣测更为不堪。然而所有的这些对于智恩法师来说,只留下一句简单的回答:“一切因缘而已。”
曾有人猜测,他是为了建设宝胜庵而踏入空门。他把宝胜庵当成了自己的事业,为了全心全力完成这个事业,他把自己也搭进去,做了这个庵的住持。
但是法师说,“即使没有宝胜庵,我也会在别处出家。建设宝胜庵只是为了弘扬佛法。”
而有独无偶,笔者一位友人也有相似的际遇,她在如花的年华时,便决定进入修会做修女。从非信徒,到信徒;从信徒到虔诚的信徒,直至最后放弃世俗常态,正当风华正茂之时弃世出尘。虽然他们的宗教信仰有别,走的道路却相似。而为了这条世人看来没有丝毫个人利益的道路,他们成了家庭里的大罪人,成了母亲的心头之痛,成了世人非议的对象。我们也一样涌出了内心最深沉的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
他们的回答分别是:
“因缘到了。”
“只是上面的那位选择了我。”
智恩法师说,入空门是为了弘扬佛法,而佛法是为了普度众生。而在我的那位修女朋友看来,修会的宗旨在于服务更多人,作为修女同样旨在服务和奉献。
这种人生选择,对于信徒未尝不是一种个人的精神追求。也许他们选择的是一种超然的纯净的精神世界,才为此义无反顾,背负着叛逆红尘的代价。
我想在他们出尘之前,肯定会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我这忙忙碌碌的人生到底为了什么?”或许这个简单而深沉的叩问让他们困惑了许久。而宗教思想让他们找到了自我,最后决定了自己的选择。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只不过是他们在忠于自己的选择,履行自己当初的决定而已。
“这忙忙碌碌的人生到底为了什么?”在访问法师时,他曾用同样的问题问我。在过去的无数个岁月里,我曾经也无数次问过自己同样的问题,然而他们已经找到了他们的答案,而我呢?
我是否该拿出同样的勇气去叩我人生的意义?
我是否该付出同样的努力去坚守我人生的答案?
附:惠安宝胜庵简介:
《听雨》,可以听出一种超脱沉静的大彻大悟,可以让读者放下无限的怅触和悲慨,让读者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也可以让读者意识的灵动和情感的潜流迸涌而出,穿透细微,随意品咂生活的酸甜苦辣。
惠安“宝胜庵”(宝胜净院),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八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庵在惠安县螺阳镇林辋溪边,故老相传此地有飞凤穴焉。
据《泉州府志》记载,公元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传令江夏侯周德兴入闽。德兴素奉佛,遂造宝胜庵。宝胜庵由山门、回廊、天井和主殿组成,主殿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斗拱混合结构,硬山式屋顶。庵成,德兴亲题庵名“宝胜庵”。
大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泉州僧大章、木行法师等,主持重修青龙桥,晚锡于宝胜庵。天启年间,大学士张瑞图来寺礼瞻金容,感宝胜法相之庄严,欣然为寺留下墨宝“宝胜庵”。
延至清代,庵尚存。十年浩劫中庵毁,唯余基址。今旧址出土明代送子观音铜像一尊。
今有郡人陈居士俊琪,梦感佛法僧三宝托缘,乃发心投巨资以重光此庵。一时志彬、冠如共同发心护持建设,皆众善友,云来相从添砖加瓦!大雄宝殿主奉三尊闽南最高的(3米)缅甸白玉三世尊佛。宝像庄严质地温润。
宝胜净院整体工程预计投入资金约千万,目前一期工程“圣观音阁”已竣工。二期工程斋堂、僧舍及山门等亦在规划设计中!
——原载于《惠安文化》
黄山云雾
黄山,山高谷低,群峰绵延,植被茂盛,一年四季,云雾常留,因而素有“云雾之乡”的美称。此次游黄山,正遇连日阴雨,云低雾重,山体尽笼。上山时分,清风习习,细雨靡靡,一路如落汤鸡般爬至山顶,已是“待看黄山多雄伟,黄山笑我多狼狈”状了,好在行囊已托乘缆车的游客捎上了山,换了干衣,待雨歇之后,便可一览黄山胜景了。
黄山十日九云烟,而雨过初晴的北海景致也就更具一番迷人风韵了。浓云如绵,层层叠盖在千山万壑上;淡雾似烟,悠悠飘忽于山巅谷渊之间,云雾中的黄山宛若身披洁白婚纱的新娘,正精心妆扮着一生中最美的一刻,始信峰处,云雾弥漫,浩海茫茫,流云如银絮翻涌,飘雾似白绸练舞,间或有三五小岭飘忽其间,若隐若现、若移若静、若明若暗,这一景致全然一副清静淡远的泼墨山水画,而置身其间,却又有魂宿蓬莱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