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走出国门 国内经济模式的全面转变(3)
-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
- 冯并
- 4950字
- 2016-10-16 15:52:59
推动和实现西部大开发走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路,不仅要在近十多年来取得成果,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果的基础上“互联互通”,继续发展完善,更要在加强生态基础建设的前提下,更准确地规划西部具体区域发展和产业构成。一方面,按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具体走向,即中亚绿洲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南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北方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带内各段落各区域的生态特征和贸易投资经济合作的明显的或潜在的前景与应对,作出科学的论证与自身的角色安排。另一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除了国家从总体经济战略高度进行的“基地”性建设和涉及历史安排的项目,一般主要从几个重点方向优先考虑。
一是与丝路交通有关的物流产业链和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产业包括区域合作金融服务业。
这应当是丝路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大贸易、大流通需要服务业大配套,国家能源基地和重要产业基地也需要服务业大配套。尤其是在西部尚属短板的金融业,更需要跟进。物流贸易与金融是相辅相成的孪生产业。在2010年有关西部开发的意见中,十分强调拓宽资金渠道,为西部大开发提供资金保障,但主要是用长期建设国债等中央建设性资金支持西部开发的投资力度和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西部开发专项资金。虽然也提出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和境外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强调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提出拓宽西部开发间接和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各金融机构采取银团贷款、混合贷款、委托理财、融资租赁、股权信托等多种方式,加大对西部地区的金融支持,以及加快商业银行对西部的支持和国家政策性银行扩大贷款规模,延长贷款期限,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贸易。但对推进西部地区金融体系建设,仅仅是局限于“三农”和支持西部符合条件的企业优先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为什么西部就不能有跨地区甚至跨国经营的发展银行?
服务业相对绿色产业,能耗小,就业量大。在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化的推动下,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条件下,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渗透,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明显,并逐渐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目前,愈来愈多的国家将制造业服务化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的重大战略。在美国,生产性服务企业一直贯穿在制造业的价值链中。2011年,美国制造业的中间产品有1/4出自服务业,在有的行业里,比例高达一半。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传统出版业和软件出版、电影与录音产品、广播与电信、信息和数据服务、银行与信贷中介、证券与投资服务、保险与租赁、法律服务、各种科技服务、企业管理甚至批发贸易、运输和通信等。1980年以来,美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增长59%,是整体服务业的两倍多。生产性服务业的内容与功能的定位,并不是一个对服务业的分类问题,是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业的结合。丝路经济的发展为服务业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人们在从事一般生活性服务业的同时,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这样一些以“知识经济”为基石的产业中来。
二是现代跨国旅游业。
跨国旅游业是丝路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业态丰富,就业容量大,还有品牌传播效应。尤其是西北丝路网申遗成功之后和“新西兰(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甘肃兰州)”第三条高铁复线的开通,以及兰宝、郑西高铁的陆续对接,中国国内全丝路旅行已经成为现实。中亚跨国公路的联通与亚欧铁路的对接,也使全丝路旅行成为可能。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旅游节”的创意,都为丝路旅游铺平道路,需要在各个层次上高水平链接。
目前,咸阳国际机场年乘降人次可达1700万,郑州国际机场与兰州、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也形成了主支配套的航空网络,丝路旅游将给丝绸之路经济带带来更大的人气和更多的商机。西安旅游是丝路跨国旅游的最大的品牌,老丝路景点固有的吸引力,加上新丝路景点“丝绸之路博览园”“丝路国际博览会”“大唐西市丝街”以及“网上丝路”和培养丝路文化人才的“中亚学院”等,都产生了修旧如新的历史魅力。在新疆喀什,民营企业投资百亿元的文化主题“阿凡提”乐园也成为古丝路旅游新地标。海上丝路旅游也在大连港国际邮轮中心启航,与“邮轮经济”结合,有望带动千亿邮轮产业集群,提高环渤海与东北亚经济的附加值。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出境游规模可达到10亿人次,每年一亿多人次,外国入境游规模可达到1.7亿人次。2011年,中国入境游客从2008年的5305万人次增至5758万人次。从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升至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三大旅游出境输出国,2013年入境旅游为1.3亿人次,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近500亿美元。国家旅游局预计,2015年国内游将突破33亿人次,入境旅游突破1.5亿人次,2020年超过1.7亿人次,是合理的增长预期,届时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旅游输出国和接待国。
目前,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订双边航运协定110多个,通航城市也达100多个。文化产业有自身独立的市场实现价值,但与丝路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效应会更大。具有商贸和文化双重特征的国际、国内丝路旅游将成为最大的增长亮点。这是西部的一大机遇。西部旅游资源总量占全国40%,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入境游规模增长1.25倍,达到近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增长2.19倍,达到5279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和24.5%,均高于同期西部各省GDP增长率。旅游已经成为西部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但是,中国的旅游业特别是西部的旅游业也面临新挑战。世界旅游组织说,国际旅游人数2014年上半年增长4.6%,旅游人次5.17亿,比2013年同期增加2200万人次,其中美洲增长6%,亚太地区5%,而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增长率达到两位数,预计2014年国际旅游会达到11.3亿人次。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推算,中国有可能达到1.16亿人次。但出境游与入境游比差较大。2014年上半年,出境游5410万人次,入境游为2683万人次。上半年海外游客在中国国内消费的金额为248亿美元,而中国游客在海外消费达688亿美元,逆差440亿美元,估计全年为1000亿美元。在外贸差评结构里,旅游业属服务贸易,差距从2009年就开始了,2012年超过德国,成为世界最大旅游收支逆差国。原因有三:一是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二是高档消费品价格高出海外两倍左右;三是服务水平不高,在同质“农家乐”和游山玩水中徘徊,旅游业素质需要提高。丝路旅游不能沿袭老路,出现清一色的“刘老根”。
三是现代农业产业同样是西部产业的亮点,也是西部加工业的首要资源。
西部,不论西北还是西南,都是动植物垂直与地理生态分布的丰富基因库,土地资源多,光照温差适宜,是发展特色农牧业、草业与育种业的优选地。生态保护与水资源节约利用下的生物产业有前景、有后劲,将是中国西部带给世界的厚礼。由于缺水,中国西部的生态环境还要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中逐步改善。但也有不甘等待的新一代丝路人在奋进。他和他们为丝路产业发展带来了“沙产业”的具体经济模式,这就是“库布其经验”。库布其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沙漠里经营了25年,绿化了3500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不毛之地开始变成绿洲,雨水也开始丰沛了。2013年的多半年里,库布其已经下了大小17场雨。最重要的是,这里出现了小村镇,原来散居的牧民们在这里搞起了种草业与旅游业。这已经不是沙退人进或者沙进人退的故事,而是已故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库布其经验引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注意和重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公约秘书处秘书长吕克·尼亚卡贾说,全球有38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占陆地面积1/4,10多亿人遭受威胁,如果都像库布其一样,荒漠化的问题也会减轻。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国际公约秘书处在2012年联合国“里约+20”峰会上推荐了库布其经验,并由此提出2030年全球实现荒漠化零增长的目标。
四是可再生能源与环保产业。
西部化石能源优势并不是可持续的长久优势,或者只能说是能源过渡性的一种优势,尤其是煤炭资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比率不断降低。与石油相比,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清洁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是目前的重要方向。在中国西北和西南,太阳能、风能、水电能资源丰富,特别是沙漠地区,再生能源富集。虽然再生能源目前在规模开发中遇到资金投入大,尘沙与高温降低转化效率以及电能储存和输出问题,但作为相对封闭的能源系统,是适用于西部居民小集中、大分散的分布结构的。从生态环境建设和未来发展方向上讲,不失为好的选择。
绿色发展就是把环境要求和资源消耗作为一种刚性约束要求,做到低污染。绿色发展取决于两个变量,一个是资源节约减量,一个是能效提高。前一个问题的解决,要靠发展循环经济在产业发展中的具体路径,就是打造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化害为利,促进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化和废弃排放的最大限度无害化。后一个问题的解决,要靠低碳发展节能减排,在发展中推行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能源利用模式,尽力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最大限度使用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在丝路经济带建设绿色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文明建设,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重要的一环。尽管丝路上不缺化石能源,但减少化石能源的利用数量,提高效能,是丝路经济发展的根本方向。2004年,中国的水电装机规模就居世界第一,突破1亿千瓦。2011年,中国成为世界风电第一大市场。2012年,中国水电、风电装机容量已经突破2.3亿千瓦和5258千瓦,均居世界首位。在201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里,2015年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要达到1亿千瓦,2020年达到2亿千瓦。在并网运行成效方面,2012年,内蒙古东部、西部、甘肃和河北北部,风电日发电量占用电量的比例最高分别达到72%、28%、26%、20%,中国电网运行风电的能力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太阳能光热发电是能源领域的新亮点。太阳能取之不尽,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能,在理论上相当于目前全世界总发电能力的20万倍,地球每天接收的太阳能,相当于全球一年消耗的总能量的200倍。人类只要利用太阳每天光照的5%,就可以满足全球的能源需要。国际能源署预测,在2050年,全球23%的电力来自太阳能。在中国西部和北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太阳光是最具优势的自然资源,大规模的太阳能电站可以运行,农民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也会进入太阳能发电业与风电业,这正是丝路经济的活力所在。据研究,一片64平方公里面积的沙漠所获取的太阳能,就能满足全世界的电力需求。中国每年未开发的太阳能资源总量约为109万兆瓦,大部分在西部。中国每年未开发的风能资源总量也有45亿千瓦,大部分也在西部。在沙漠上建设太阳能电站,在产出电能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沙漠气温,增加土壤含水量,有利于沙漠作物生长,形成生态的正循环系统。目前,太阳能发电已经大幅降低成本,过去10年成本下降了80%,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0年以后的几年里,还能下降一半,与天然气发电成本基本一致,在沿海地区可降到最低位每度电0.5元,与煤发电成本一致,产业化前景比较明朗。国家能源局的“十二五”规划中,太阳能发电并网装机容量2015年为2100千瓦,2020年是5000千瓦。光热发电的发展前景,也许比规划的要快。
西部产业结构合理构成的刚性要求,决定了西部不能简单复制东部的繁荣。产业转移的非梯度模式和发展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决定了西部大开发并非东部的西部延长。东部与西部都有各自的历史使命和历史角色,而中部作为经济腹地对东部、西部的双向支撑、托举,必然形成经济能量向东西南北全方位辐射的一种开放性结构。这是发展的历史惯性,也是发展的未来走向。这种结构必然解释了历史贸易走向为什么是四面丝路、八门齐开,相互联系、有分有合。这种结构也解释了两千多年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与海上丝路的开启几乎是在同一个时间里形成海陆并举互为犄角的对外贸易格局。中国的对外经济开放在经历了沿海、沿边和西部大开发几个阶段之后,必然要作为一个整体全面开放,必须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的更大空间里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