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实践
- 蒋儒龄
- 437字
- 2020-08-26 16:44:55
第五节 贫困地区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对策和思考
贫困地区要实现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总体要求,就必须从各方面做出努力,采取相应对策。总结实践经验,分析农业现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六个关键性环节。
一、强化领导
加强领导,正确领导,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创造了巨大成就,根本原因是党和政府加强了领导,实行了正确的领导。在新世纪,农业是否持续快速发展,能否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能否使广大农民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以较快的步伐实现农业现代化,最根本的还是要取决于党和政府的领导。也就是说,实现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新的目标任务,仍然要靠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只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由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动手,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抓农业、农村工作的合力。并善于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则,先进的科技知识,现代的管理方式和正确路线的工作方法指导农业、农村工作。那么,在解决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基础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二、政策落实
“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在我们的印象中已喊了多年。农业发展首要的是靠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的农村政策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线。当前,在农村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政策还有相当大的空间余地。从某种意义上讲,政策就是生产力。通过落实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快农业发展的潜力还大得很。狠抓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这本身就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维护农村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党和政府的政策就是农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抓好政策的落实,就是为农民群众谋利益。当前应当特别重视落实好土地承包,为农服务,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业投入,按保护价敞开收购余粮,减免农业税等与农民利益直接相关的重要政策。还要不断研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政策。通过落实好农村各项政策,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保护好,是做好新时期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的重要保证。
三、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在当今农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农业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主要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上。只有紧紧抓住新的农业科技进步、科技革命的机遇,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幅度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中国农业发展的新目标才能全面实现,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早提出来的。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的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发展差距主要差在科学技术上。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走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路子。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革命正在席卷全球。基因工程育种、信息互联网,精准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高新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正在引起农业及相关产业乃至整个经济与社会的历史性变革。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中国农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审时度势,急起直追,真正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舍得增加投入,力求在农业科研与技术应用方面取得大范围的突破性进展。
针对宁夏中部干旱带而言要注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科技进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科普宣传和科技培训力度,加速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以科技示范项目为重点,加大实用农业技术提供的力度,带动科技、资金、信息流向农村,发挥科技户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逐步形成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的机制。特别要大力推广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栽培技术和现代养殖技术,加强旱作农业,节水农业,高效农业的技术研究与推广运用,切实将海原县的基础产业做大做强。
四、增加投入
传统农业之所以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建立在依靠土地的自然资源的投入上,粗放经营,资源消耗多,浪费大,利用率低,产出少。现代农业之所以成为世界多国农业发展追求的共同目标,是因为它是通过现代投入进行集约化经营,能够实现高产出,高效率,高效益。农业要上新的台阶,要有新的更大发展,必须在加大传统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尽可能增加现代农业要素的投放。要把增加农业投入的重点放在支持现代农用工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高新技术应用,现代化管理,人才培养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上,把农业生产力的各种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使农业的发展不断上新的水平。
贫困地区的农业投入,应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对农业追加投入的“两条腿”相互结合。首先,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制和推广要求国家投入;其次,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需要相应的物质配套,这仍然需要国家拿出大量的资金投入;第三,引导农民增加农业投入,增加农村集体和农民的投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
五、优化结构
结构调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调整优化结构是农业适应社会需要所产生的一种动态的变化。不同的农业结构产生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效益。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农业生产在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的同时,又赋予了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任务。因此,新形势下的结构优化调整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深刻更广泛。
农民增收缓慢,不仅会延缓小康目标的如期实现,而且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差距,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严重影响。所以,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成为现阶段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选择。最关键是着眼于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六、体制创新
实践证明,深化改革,体制创新,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改革开放,冲破了旧体制的束缚,在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等一系列富民政策。进入新世纪,要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必须继续抓好改革开放,体制创新这一强大的推动力。比如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革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好农产品流通,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
附录一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三农”问题的九个中央一号文件
1981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出台五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促进农村改革,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又连续出台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也给农业健康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长期稳定带来强劲的动力。
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三个一号文件。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四个一号文件。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
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五个一号文件。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
2004年2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六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七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200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八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要完善强化支农政策,建设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良好开局。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即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第九个一号文件。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