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实践
- 蒋儒龄
- 155字
- 2020-08-26 16:44:55
第五节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海原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抗大旱,避大灾,保稳定,促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建设“和谐社会”总体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工作全局,深入实施“避灾抗旱、项目带动、科教兴县”三大战略,团结拼搏,加压奋进,务实苦干,狠抓特色产业、重点项目和关键措施落实。
一、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到2006年海原县累积基本农田在册面积达67.1万亩,人均1.76亩。共发展水浇地22.37万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达184260亩,扬黄灌区达到14万亩。新修旱地水平梯田7.1万亩,完成沟坝地建设40万亩,压砂地19万亩。建设成大中型水库50座,打机井累积335眼,打各种水窖累积38630眼。全县农业机械化总动力达30.3万千瓦,农田运输车(包括四轮和三轮机动车)16331辆,小型拖拉机6059台。各种化肥使用量(折吨量)15895吨,农药使用量12吨,地膜使用量66吨,农村用电量2398万千瓦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快,生产条件逐年改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1580平方公里。通过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环境重点县项目实施,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进一步增强了农业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
二、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根据海原县农业生产粗放、瘠薄、干旱的特点,因地制宜,推广以蓄水保墒,培肥土壤为中心的旱作农业技术,以节水灌溉为主的生产增效技术,采用抗旱蓄水保墒耕作法,大力推广秋施肥,种带肥,以豆代歇,异地换种和选用抗旱品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加强植保等措施,使农业生产得以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按照稳定小麦、秋杂粮、主攻玉米、马铃薯、扩种区域优势经济作物,发展主体复合种植的思路,积极推广在中部库井灌区大力推广地膜玉米的示范种植。
近几年海原县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一个主导产业(种草养畜),四个区域优势特色产业(西甜瓜、马铃薯、小茴香、葱韭蒜)”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突出“质量效益”两大主题,改变单纯追求产量的传统做法,坚持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到2006年全县粮经饲种植比例由2000年的6.1∶1.5∶2.4调整为4.9∶1.6∶3.5,实现了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良性循环的逐渐转变。全县麦玉套种面积达3.15万亩,麦麻套种面积达1.56万亩,麦豆套种达1.22万亩,麦后复种小油菜及小白菜等1.35万亩。通过间复套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土地产出率。
三、区域优势特色种植有力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近年来,海原县委、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粮油生产,逐步把硒砂瓜、马铃薯、葱韭蒜、小茴香为主的区域优势明显的作物,确定为海原县的区域优势作物,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市场价格带动,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2006年海原县采取项目支持、群众自筹等方式筹措资金670多万元,在兴仁、高崖、西安、关桥四个硒砂瓜主产区完成了硒砂瓜补灌工程,有效地解决了硒砂瓜种植补水问题,确保了硒砂瓜的正常生长。同时通过信贷支持、财政补贴、群众自筹等措施,完成马铃薯种植61.8万亩,硒砂瓜13万亩,小茴香7.26万亩,葱韭蒜1.05万亩,其中特色种植业总产值2.8亿元,农民人均特色种植业收入达260元,同比分别增长72%和13%。抓住自治区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机遇,充分运用相关扶持优惠政策,新建60吨以上贮藏窖557座,10吨以上贮藏窖222座,为马铃薯反季节销售增值奠定了基础;认真落实粮食直补政策,通过“一卡通”及时兑付各类直补资金3205.8万元,极大地保护和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秋冬季,海原县新增压砂地6万亩,全县压砂地扩大到19万亩,为进一步扩大硒砂瓜种植规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在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业过程中,海原县农业部门自始至终把科技放在关键地位,不断加大投入,依靠科技,保持特色产业升级,产品上档次,使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同时,认真抓好示范点建设,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化发展观念,从抓经营大户入手,走“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每年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进村,建立科技示范点和示范田,为促进全县区域优势特色作物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四、综合经济实力有了一定的增强
按照海原县委、政府提出的“三大经济支撑、东西两路突破、十百千万工程推进”的发展思路,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三大经济支撑”,即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特色种植业和文化旅游为主的特色经济,靠特色发挥优势,靠特色增强实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不断提高劳务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使劳务收入真正成为支撑农民增收的“半壁河山”;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东西两路突破”,即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根据业已形成的产业基础和交通条件,整合资源,集聚合力,东线加快“兴、高、李”扬黄灌区建设,努力建设现代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和民营经济开发区;西线加快“兴仁 ——西安 ——树台 ——关庄 ——红羊”一带的特色产业发展,努力建成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带,使东西两线乡镇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从而带动中部乡镇加快发展。“十百千万工程推进”,即“十”就是十强乡镇建设,对社会总产值排在前十位的乡镇实行项目捆绑、政策倾斜,促使优先发展,务求一年迈大步、三年上台阶、五年要有大发展,并带动毗邻乡镇加快发展,以此促进县域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百”就是百村产业壮大,对特色产业加速膨胀;“千”就是千户致富示范,争取每年扶持培育一千户非农产业致富典型,带动辐射广大农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加快非农民产业发展,为民营经济大发展积累实力;“万”就是万人技能培训,以培养二、三产业亟须的初、中级技工为重点,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至“十一五”末累计培训5万人,每年培训1万人,从而促使劳务经济增效。
2006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1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69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8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3亿元,增长11.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67万元,同比增长10.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12元,同比增长12%。
200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实现1.4亿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00公斤。全县种植业总产值实现4.77亿元,农民人均种植业收入达到927元,其中特色优势种植业实现产值3.8亿元,特色优势种植农民经济收入人均为742元。畜牧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年末全县大家畜存栏8万头,其中牛存栏5.2万头,羊存栏42万只,生猪存栏4万头,家禽存栏34万只。全县累计种紫花苜蓿面积达106万亩。
近几年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已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中心,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目的,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为根本,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坚持扶贫包村包户,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2006年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千元以下的贫困人口由2001年底的20.21万人减少到目前的2.8万人,贫困面由59%下降至22.4%,其中绝对贫困人口由28045人减少到至24417人,贫困面由7.9%减少至6.9%。
五、农机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
截至2006年底,海原县机耕地面积500850亩,占实际总耕地面积26.2%,其中机械深耕深松面积147765亩;机械播种面积617085亩,占总播种面积56、7%,机械收获面积56625亩,占总收获面积的9.1%。机械脱粒粮食35817吨,机械加工农副产品数量9872.5吨,农机运输作业量60471.5万吨公里,机械收割收草数量751吨,机械剪羊毛量3523只,当年农机作业实际耗用柴油20738.5吨。
农机化服务组织人员中有农机户1300户,其中农机化作业服务专业户8051户。乡村农机从业人员31245人,其中初中(含初中)以上文化程度6985人,农用运输车驾驶员7906人,拖拉机驾驶员5389人。农机修理点112个,修理人员548人。农机流通企业1个,有13人。
全县拥有农机总动力314513千瓦,其中柴油发动机动力279327千瓦,电动机动力35186千瓦。大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3867部,种植机械16496台(套)。
六、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把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显著增效,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目前,正在实施的“五大农业提升行动计划”。
一是草畜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计划。以实施自治区“宁南山区草畜产业发展项目”为契机,加速改选和提高100万亩紫花苜蓿种植效益,充分利用作物秸秆,扩大饲草资源;加快牲畜补栏,推进草畜平衡,集中扶持一批成规模的养殖专业村;大力推进“兴高李”的扬黄灌区的畜牧业发展,建设高标准、高效益的现代养殖小区,全面提升全县畜牧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来自畜牧业的份额。
二是优势特色种植业扩规增效行动计划。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硒砂瓜、马铃薯、小茴香和优质葱韭蒜等特色产业的规模扩张,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品种,力求每个产业建立3~5处成片的高效种植示范区。积极创造条件兴办龙头加工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多的产后增值收入。力争使海原县为成全区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兴仁成为宁夏硒砂瓜核心区和中心集散地,高崖成为现代高效节水硒砂瓜示范区,西安等地成为宁夏最大的小茴香生产基地。
三是劳务产业提升行动计划。以提高劳动技能、拓宽输出渠道、扩大劳务基地、培育劳务品牌为重点,加快推进体能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松散型输出向组织型输出转变、季节性输出向长期性输出转变,不断提升劳务经济水平,争取建成全区最大的劳务经济示范县。
四是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提升行动计划。坚定不移地走开发式扶贫道路,加快“整村推进”步伐,着力抓好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闽宁对口扶贫等工作,积极整合各类资金项目,结合“百村产业壮大工程”,推进扶贫开发见实效,不断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到“十一五”末力争贫困人口下降到2万左右,正常年景返贫率控制在5%以下。
五是农业科技推广提升行动计划。要结合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健全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大力引导科技人员下基层、送技术、搞承包、抓示范,每年推广示范一批先进传统种养模式的转变,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增效,推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