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夏中部干旱带农业实践
- 蒋儒龄
- 723字
- 2020-08-26 16:44:54
第三节 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菜园文化遗址
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海原县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期,海原境内就有先民在此生息。海原“菜园遗存”介于旧新石器交替时代,因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而闻名区内外。据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于1986年至1988年实地联合系统调查和考古挖掘。专家们一致认为,菜园遗存的考古发掘对于揭示宁夏中南部山区新石器文化的基本面貌、文化内涵和文化属性,探讨宁夏中南部地区与邻近地区其他新石器文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这一考古学文化的新发现,解决了长期以来考古学界齐、考古文化渊源的纷争。菜园遗址、墓地的发掘,规模大,遗迹、遗物丰富,是固原新石器考古文化发现的突破,给宁夏中南部山区新石器文化增加了丰富崭新的材料,为区域性土著文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也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菜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调查和发现
海原菜园村林子梁遗址及切刀把、瓦罐嘴、寨子梁等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与墓葬群,是1984年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迄1988年底,经五年多系统的调查、试掘和发掘工作,共清理墓葬120多座,窑洞式和半地穴式房屋13座,陶窑1座,灰坑70多处,总共出土文物约4000件之多,有石器、骨器、陶器等各种生产工具、生活器皿和装饰品等。通过多次调查和复查表明,在宁夏中南部山区,甘肃陇东纵横数百里的范围内,尽管有六盘山的阻隔,但是清水河、葫芦河、泾水等各个流域的先民们,仍然是交流频繁,联系密切,共同创造了一个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原始文化。海原县菜园遗址,则是这一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鲜明的土著文化特征,独立性很强。这个文化的分布地域,即可为:菜园遗存分布的主要框架范围。这就是在距今约4500年前,在今海原县西安镇菜园村就存在着一种时间上与半山文化、马厂文化大致并行而早于齐家文化的另一种土著原始文化 ——菜园文化。但在生产形态、生活方式、常用器皿、葬俗等方面,显示出一些有机的联系,这表明菜园文化是齐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区域分布上,主要以陕甘宁交界的泾河和清水河上游为主,广泛分布在宁夏中南部山区。现在的菜园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
菜园文化相当于中原仰韶文化晚期,被考古界暂定名为“菜园遗存”。在挖掘的遗址中有结构完善的窖洞式房屋。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兼营渔猎的生产形式和长期定居,近地放牧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菜园文化要素。崇尚俭朴,兴盛蓝纹素陶的土著文化,不同于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自成体系,具有浓厚的地域特征。考古挖掘的房址及墓葬中出土的有石刀、陶刀及细石器、兽骨等,说明了当时经济形态是农牧并重的。
二、明显的农业定居性质
经考古挖掘发现,生活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黄土高原上的先民们,居住的房屋是原始窑洞式民居。原始面貌的窑洞房屋,不是在自然垂直的断崖上掏挖的横穴,而是在黄土阶地的陡坡上人工削出一段断崖,然后向下掏挖而成。考古发掘房址分窑洞式和半地下式两种,其中一处保存完好,由居室、门道、场地三部分构成,屋顶塌落后仍然保持穹隆形,是罕见的,这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窑洞式房址之一。著名古建筑专家杨鸿勋据此推论,这一横穴具有世代营造和居住使用的基础,它是现存黄土高原地带窑洞居民的直系祖先,而横穴之发生尚有久远的历史渊源。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年代最早的古窑洞遗址。目前,这类兼营农牧业,普遍使用窑洞式及半地下式房屋,流行竖穴侧龛,多单人侧身屈肢葬的原始文化遗存,在西北地区第一次发现,因而闻名于区内外。
在菜园早期遗存中的林子梁居址二期LE13窑洞的窑壁上,残留着50多处固定插放照明用具的楔形火炬状红烧土痕迹。这证明了距今4500~4800年,人们就有了用“烛”的概念。作为专门用于照明的松枝或松明,原始而又适用,使用灯的历史被提早了2000多年。
从遗存中看出有明显的农业定居性质,说明了当时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崇尚俭朴实用,兴盛蓝纹素陶,装饰朴素大方。从动物骨骼的鉴定结果表明,这个遗址的古代居民还兼养某些家畜和捕捉野生动物作为生活的补充。
三、自然环境较当今温暖潮湿
生产和生活形态决定于自然环境,生活状况又决定于生产形态。所以,首要问题需要探讨当时的生态环境。通过考古专家从房址中木炭测出的14个C14测年数据和遗址的孢粉组合的特征分析表明,反映出在距今4240~3980年前新石器晚期该菜园村曾生长过喜温干的油松组成的温性针叶林。当时较当今温暖潮湿的自然环境状况和具有温带草原性的气候特征,为先民们在此创造了原始的土著文化,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气候适宜,有发展原始农业的条件,且黄土适宜于旱种农作物生长,这就使这一地区的原始居民逐渐走上了经营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道路。这是一个飞跃性的巨大进步,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逐渐丰富起来,人们开始用制作精巧的骨簪和玉簪做发束装饰自己。在这之前原始人栖身于山洞之中,靠捕捞野兽鱼虾和采集森林中的果实为生,但到了新石器时期,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出现以后,人们便从事开垦耕种和收获的农业劳动或牧养牲畜和家禽,并学会构筑房屋,群居而形成村落,开始了定居生活。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海原县曾发现过确系原地生长的巨大树干,其对古木材的测定距今9000~7000年。20世纪50年代,曾在海原县南华山的五桥沟,有人发现了以阔叶林枝叶堆积成块的整块化石,化石为青灰色,枝梢根明显与叶脉很清晰,挖掘者曾作为盆景欣赏。在今海原县西安镇西北的天都山也曾发现有原始森林生长的痕迹。20世纪80年代,海原县南华山黄石崖一带的老百姓曾发现了生长在原地的直径约1米左右的古树木树栋。因此可以肯定在全新世温暖期间,当时要较当今高出200~300毫米的年降水量,才能有森林生长。中国历史气候研究资料表明,在距今4000年左右,中国北方普遍出现气温和降水量下降,导致森林减少,草原化发展。
四、旱作农作物已广泛种植
在海原菜园遗址的孢粉分析和灰坑窖穴中的粟和黍的遗存,较好地说明了距今4000年左右的先民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菜园遗存林子梁陶罐灰坑中和窖穴中不仅分离出大量禾本科植物花粉,而且收集到较多的炭化粟或黍籽实。由于粟(谷)适应性广泛,又能耐旱和瘠薄土壤,故粟作为重要的旱作农作物在中国的各省区均有生长。粟作为重要的原始农作物,其种植历史可以至少推进到七八千年前。至仰韶和龙山文化时期,以粟和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则有了更加广泛的分布。联系粟或黍在我国北方考古点的发现,说明在龙山文化时期,宁夏中南部山区已经种植了适应性广的耐旱农作物。
五、在劳动中创造和使用工具
在考古挖掘中发现,孢子花粉和动物种属鉴定都表明,菜园林子梁遗址的先民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山坡草地地带,自然环境远比现在优势。谷子的出现标志着农作物的种植早已开始,猪、牛的出现说明家畜饲养业有了进一步发展。到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生产上出现了新的劳动分工。由于男子的狩猎、捕鱼等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提高了氏族在消费上对男子的依赖性。同时,男子不仅学会驯养和照顾畜牧群,而且也从事农业劳动,逐渐代替妇女成为主要的农业生产劳动者。
居住在菜园遗址的古人类,主动吸收周边文化精华,包括吸收北方草原文化的诸多先进因素为己所用,反过来又去影响对方。随着农业生产的出现和谷物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物,人们对饮煮用具、食具和窑器的要求就更高了。陶器为人们盛粮、提水的重要工具。先祖们在劳动中创造而且和学会使用工具,数量较多的当属收割工具 ——石刀、石斧、陶刀。大量的骨针和专用于脱米的工具 ——石磨盘和石棒。遗址中还出土了专用的狩猎工具 ——镞和骨镞。这足以说明菜园遗存为代表的文化民族群体纺织业也很发达,农业定居的性质更明显。生产形态表现出偏重农业,畜牧业也有很重要位置的特点。
六、摆脱单纯狩猎开始了农牧并重的生活
陶器的广泛使用,促使安居生活更加长久。在定居的基础上,促使畜牧业近地进行放牧,而远离逐水草迁移的放牧形式,这也为圈养家畜创造了条件。随着聚居地的扩大,人口增多,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才得以发展,从而出现了驯养栽培经济,这证明当时已摆脱了单纯的狩猎,开始种植旱生的原始农作物,过着农牧兼而有之的生活。
至此,考古工作者初步揭示了菜园文化遗存在宁夏中南部的分布与源流,证实菜园文化遗存基本具备了作为一个新的考古文化的时间领域、空间范围和独具特色的实物群体这三个要素,是一个自成体系的具有浓郁地域特征的原始土著文化。“菜园文化”则是这一文化的典型代表。
至2006年国务院将“菜园新石器文化遗址”公布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处自成体系的文化遗址,在全区乃至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除种植业外,还饲养猪、羊、牛、马、驴等家畜。说明到了原始社会后期,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畜牧业发展起来了,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开始分离出来。他们的劳动生产率有所提高,得来的肉类、牛乳、羊乳、毛皮等除了供自身的消费以外,还能有一定的剩余。随后,一些部落的原始农业也逐渐产生了。后来,随着金属工具的使用,农业和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农业方面,除了生产粮食以外,已开始经营园艺和饲养动物,手工业也出现了冶金、纺织、榨油、制陶等部门。这多种多样的劳动,都需要劳动者具有较高的生产经验和熟练的技艺,它已不可能由同一个家庭来进行了。于是,发生了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了。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起,已进入了阶级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