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据恢复技术与典型实例
- 扈新波编著
- 1084字
- 2020-08-26 12:15:18
1.2 硬盘接口及传输速率介绍
硬盘接口是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这是硬盘与外界进行数据交换的唯一途径,因此硬盘接口直接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计算机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
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4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有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 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应用在高端服务器上。
1.2.1 IDE
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是指把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我们常说的IDE接口,也叫ATA(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接口,现在PC使用的硬盘大多数都是IDE接口的,辨别IDE接口的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从外观上,IDE接口针脚很多,排线扁平,如图1-2所示就是IDE排线与IDE接口。
图1-2 IDE排线与IDE接口
最早的IDE硬盘大小为5英寸,容量为40MB, IDE(ATA)接口的特点是成本低廉、体积小巧,非常符合PC的发展特点,因此很快得到大家的认同,1990年后生产的PC已经普遍采用ATA接口了。
因为ATA-1和ATA-2标准都只考虑了硬盘,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计算机需要连接更多设备的原因,老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应用需求,所以迫切需要新的标准出台,而就在ATA-2成为标准之时,当时的硬盘制造厂商西部数据和希捷掀起了一场接口名称之争。这场争论其实都是想扩展IDE的范围,使IDE能够更广泛地适应更多的硬件设备。
首先西部数据提出了EIDE(Enhanced IDE)的概念,EIDE实际上IDE的一种扩展,包含ATA-2和ATAPI(ATA Packet Interface)两种标准,而ATAPI是为了让CD-ROM、磁带机等其他设备使用ATA接口而制订的标准。这样增强性的标准就能应用在更多的硬件设备上。
而希捷为了应对西部数据的挑战,也提出了 Fast-ATA 的概念,并得到了昆腾的支持。Fast-ATA实际上就是ATA-2,相对而言,Fast-ATA比EIDE在概念上要更为清晰一些,但是由于CD-ROM驱动器的迅速发展,ATAPI标准得到了普遍应用,Fast-ATA和EIDE两种称呼都经常出现在各种场合,反而产生了很多混淆。
最后ATA接口的标准统一于ATA-3, ATA-3与ATA-2相比,ATA-3没有增加更高速率的工作模式,但改进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对电源方案进行了修正,引入了S.M.A.R.T.技术, S.M.A.R.T. 技术更加增强了硬盘的安全性,保证了硬盘在出错时能够向系统报告。
随后就出现了我们所熟悉的 DMA 规范,DMA 被称为直接内存访问,在数据传输时使用了双边带的数据脉冲,应该说DMA 100/133并不是新的接口规范,它们只是对EIDE接口进行增强。
提示
使用DMA技术的硬盘如果配合相应的芯片组,最大传输速度可以提高到133MB/s。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可以把数据从HDD直接传输到主存而不占用更多的CPU资源,不必依赖于CPU的计算就能独立进行数据传输,从而把CPU从大量的数据传输中解放出来,因此也就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性能。正是因为这些优点,DMA 100/133已成为目前E-IDE硬盘接口事实上的标准。
1.2.2 SCSI
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是一种总线型的系统接口,它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SCSI接口的优势在于它支持多种设备,传输速率比ATA接口高,独立的总线使得SCSI设备的CPU占用率很低,所以SCSI更多地被用于服务器等高端应用场合,如图1-3所示。
图1-3 SCSI接口
早期PC的BIOS并不支持SCSI,因此每一个厂商都独立设计自己的SCSI产品,这也就造成了SCSI产品的互不兼容性。加上SCSI的生产成本比较高,因此没有像ATA接口那样迅速得到普及。
为了统一SCSI标准,在1986年和1994年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分别制订了SCSI-1和 SCSI-2标准,由此硬件厂商在这些标准的基础上开发了 FastSCSI、UltraSCSI、Ultra2SCSI (LVD)和Ultra160/m等标准。但由于每一个厂商的硬件产品其目标市场不同,这些SCSI硬盘的转速、缓存大小等指标要比同时期的IDE硬盘高得多。
提示
EIDE硬盘的接口技术在不断进步时,SCSI硬盘的接口技术也在迅速发展,目前开始普遍采用Ultra2SCSI(LVD)传输模式。16位Ultra2SCSI(LVD)接口的最高传输速率可达80MB/s,除了速度上的提升外,Ultra2SCSI(LVD)允许接口电缆的最大长度为12m,比起 UltraSCSI的1.5m限制有了极大的进步,大大增强了设备配置的灵活性。
1.2.3 Serial ATA
Serial ATA我们称为串行ATA接口,它是相对于IDE的并行硬盘来说的,于2000年初由Intel公司率先提出。虽然与传统并行ATA存储设备相比,SATA硬盘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磁盘系统的真正串行化是先从主板方面开始的,串行接口的优点有很多,但是从性能提高上来说,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无限制地提高其工作频率,因此从理论上来说串行接口的速率可以无限制提高。
由于并行接口存在的历史过长,所以目前许多设备如主板还是以并行 ATA 支持为主,但是为了替代并行接口,硬盘厂家及主板厂家采取了一个并行向串行过渡的方法,那就是在硬盘或者主板上加桥接芯片,把并行数据转为串行数据。
硬盘本身是基于并行ATA结构的,但是利用桥接芯片把并行数据转为串行数据后,再传输给主板系统的南桥芯片,而当接收数据时则把接收到的串行数据再转为并行数据传送到硬盘,与此同时还要进行指令的转换等工作。其实在整个过程中,桥接芯片起到了中间转换的作用。
而相对于这种支持方式还有一种真正的SATA,也就是原生SATA。原生SATA在主板上集成串行磁盘控制器,而且传输线路和硬盘控制器都采用SATA进行串行数据传输,因此不再需要串并行的转换。
目前使用的SATA为1.0标准,时钟频率为1.5GHz,用于数据传输的有效带宽峰值达到了150MB/s,这个速度略高于Ultra ATA/133的133MB/s。而事实上,SATA工作组(Serial ATA Working Group)当初制定SATA 1.0标准时就一并规划出SATA 1.0和SATA 3.0标准。三代标准的数据传输速率分别为:150MB/s、300MB/s和600MB/s。在未来长达10年的时间内,SATA都能够满足性能要求。
提示
采用SATA的存储设备配置起来要比采用并行ATA简便得多。SATA所用的电缆要比并行ATA更长、更细,后者采用又粗又短又容易断裂的电缆。另外,SATA采用7针数据连接器,而不是并行ATA的40针连接器,连接起来更方便。
对于硬件设备来说,串行硬盘相比并行硬盘其连接数据线和电源线是完全不同的, SATA硬盘的数据和电源接口与传统硬盘的接口有比较大的差异。SATA 硬盘的数据线采用的是细线缆设计,而不是传统硬盘中扁平硬盘线设计。
从外观上看,SATA数据线与USB数据线有相似的地方,但是SATA硬盘的数据线两端接口完全相同,其接口设计成L型,与D型接口的作用一样,同样是为了避免插反。SATA硬盘的电源接口也是L型的,比数据接口略宽一些。如图1-4和图1-5所示。
图1-4 SATA数据排线
图1-5 SATA电源排线
由于SATA采用了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所以每个SATA接口只连接一个硬盘,但也正因为如此,SATA硬盘不用像传统ATA硬盘那样设置硬盘跳线,系统会自动将SATA硬盘设定为主盘。
提示
由此可见串行接口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传输速率快的优点,而且串行硬盘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修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此可以说串行硬盘取代并行硬盘的步伐正在加快。
1.2.4 IEEE1394
IEEE1394接口也称火线Firewire接口,最早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一种串行标准。IEEE1394支持外设热插拔,并可为外设提供电源,而且可以连接多个不同设备,与USB相比,1394接口速度快,可以直接当做网卡联机。
IEEE1394的传输模式有100Mbps、200Mbps、400Mbps几种,目前最新的IEEE 1394b标准能达到800Mbps的传输速率。也正是因为传输速度快的原因,1394接口普遍应用在视频处理等需要高数据量传输的应用环境中,适用于大多数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产品,如高速外置式硬盘、DVD-ROM、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等。
在1394接口具有这些优点的同时,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支持IEEE1394的设备并不多,只有一些数码相机与摄像机等通过高带宽的设备使用IEEE1394。另外一点就是IEEE1394总线需要占用大量的系统资源,所以需要高速度的CPU。
值得注意的是,IEEE 1394分为有供电功能的6针A型接口和无供电功能的4针B型接口两种,如图1-6和图1-7所示。4针A型接口可以通过转接线兼容B型,但是B型转换成A型后则没有供电的能力。
图1-6 6针A型接口
图1-7 4针B型接口
注意
B型接口体积上小于A型接口,因此普遍应用于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中。
1.2.5 USB
USB的英文缩写是Universal Serial Bus,翻译成中文就是“通用串行总线”,也称通用串联接口。USB是在1994年底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的。目前主板中主要采用USB 2.0接口,各USB版本间能很好兼容,最多可以连接127个外部设备,并且不会损失带宽,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普及,现在USB接口已经成为了计算机的标准接口。
USB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普及,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Windows 98 时代,计算机硬件尚不能支持热插拔,而USB接口真正实现了热插拔,在安装USB设备时不需要像其他硬件那样关机后连接,再开机安装驱动程序,只要在开机状态下连接系统就可以直接识别设备,从而真正实现在开机状态下的即插即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