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国家队教练员体能训练专项培训班赴美国学习考察报告
- 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
- 4字
- 2024-12-22 07:51:44
把举国体制落到实处
举国体制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集中各方面的力量为一个共同的目标服务,此次活动就是举国体制的具体表现。举国体制具有统一指挥、统一调度、集中协调各方面关系的优势,是中国独有的,是完成2008年奥运会任务的最大保障。
一个好的体制确立后,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个体制,把这个好的体制落实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则需要多方面反复实践、不断探索和完善。体能训练工作如何利用举国体制的优势,并将其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是完成2008奥运会任务的需要,也是我们体能训练工作者自身的需求。
一、现状分析
体能是实现技术、战术的基础保障,在训练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总局领导对体能的重要意义和体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是清晰而深刻的。近几年来,可以说不遗余力地利用各种机会和各种宣传工具对其进行了深刻而广泛的阐述,并通过职能部门对体能训练的具体需求乃至于方法手段等做了专题布置和研讨。在组织措施上更是把专职体能教练配备到各队。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体能训练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目水平的提高,其自身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体能工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然而,与领导的重视程度和国家的投入相比,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工作中远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管理者的认识
目前国家队的用工制度是正式工领导着一个临时工群体,正式工做为管理者对体能的认识将对体能训练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们的许多管理者本身即出身于教练员或运动员,有些人本身就是专家。他们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了大量有益的经验,应该说他们对项目规律的认识是深刻的,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由于工作性质的局限,他们离队伍较远,很难全过程地观察分析和研究训练的合理性。而且由于时代不同,各人的经历不同(项目),以及看问题的角度因素,使他们的认识大多带有历史的痕迹。
此外,另有一部分管理者本身不曾从事过竞技体育,对项目也缺少必要的了解,有时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的方式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可能会给体能教练员造成一定的工作难度,最终影响到体能训练的成败。
(二)技术教练的认知能力
在任何项目中,技术教练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在现代训练体系中技术教练优秀或成功与否的重要支撑因素是他对人和事物的认知能力。
我们的技术教练,绝大多数出身优秀的运动员,在长期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一部分教练员自我学习的能力不强,对体能训练的许多理论理解不深,这一点集中体现在他们对新理论新方法的认知上。
体能和计算机一样有软硬件之分,我通常把能够用各种计量单位简单衡量的内容称为硬体能,把不能或难以简单衡量的内容称为软体能,它们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硬体能的作用一目了然,属于显性作用,而软体能的作用是隐性的。在大多数非周期性项目中前者一般表现为基本能力而后者则大多表现为更贴近专项需求的精准和应变能力,非周期类项目在更多的候对体能的要求就像对钟表的要求一样——走的准才是核心。作用不同决定了训练方式不同,硬体能注重的是肌肉的运动能力,而软体能注重的则是大脑及中枢神经对肌肉的支配能力。在方法手段上,软体能更加重视其手段本身的技术因素。
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区分是绝对科学的,但我们敢说这样的理解是比较前沿的。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这样的理论和方法却很难被接受,这也是影响体能作用发挥的原因之一。
(三)体能教练的自身问题
体能是技术的基础,也是技术的辅助支撑条件,虽然在一定阶段体能问题可能表现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它在项目中的地位决定了体能教练的辅助地位。项目取得了成绩没人提到体能及体能教练,而成绩下滑了,体能与体能教练是总结的首要内容。不用说奥运会即使一般洲际和世界性比赛的报名也不可能有体能教练。体能教练的辅助地位还体现在实践操作中,技术教练与体能教练在体能问题上意见出现分歧是很常见的,这时候即使体能教练的意见是正确的,技术教练的意见也必须得到尊重,如果二者发生冲突,体能教练将很可能失去现有的工作。况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型结构、训练内容结构的变化,体能教练是无权改变的。利益和地位决定了体能教练在关键时刻往往不能或不敢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
目前中国还没有专门的体能教练资格认证机构,对体能教练的任用带有一些盲目性,管理者往往根据自己对项目的认识聘请体能教练,这便决定了某些体能教练员除了对项目规律缺乏必要的认识外,自身对体能工作所需要的诸如生理、生化、解剖、心理等相关知识也缺乏必要的了解,训练手段的选择缺少理论根据,没有针对性,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虽然具备一定的甚至较深的理论功底但缺乏实际操作和变通能力,训练组织没有章法。在这样的状况下一部分人把体能训练简单化,不重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训练手段落后单一;一部分人又把体能训练复杂化、神秘化,说多于做,做的又不到位,把技术教练也搞的无所适从,索性照老一套办。
体能教练知识的深度体现在表面。换句话说训练手段的选择体现了他的理论深度。把事情讲清楚是一种能力,把事情做完美是一种更高的能力,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四)缺少信息交流平台
各自为战、闭门研究是影响体能教练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原因。目前中国有四十多个国家队各自立项进行自己的研究,研究成果其实在一个中心也难有实质性交流。而且立项的内容相近或相似,也是存在的。这就造成了一方面是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成果没有专门部门出面推广落实,另一方面是急需的信息难以及时获得。美国人在这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把学校的基础理论研究优势与运动队的实践需要结合的非常紧密。基础理论、专项理论和运动实践以及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借鉴、体能与康复之间有机结合等都很值得我们学习。我国在许多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方面的研究水平是很高的,甚至于许多先进训练理念支配下的手段设计也很先进,如王卫星、袁守龙、林岭、王安利等同志在这方面的相关论述都很前沿,尤其是林岭同志在神经生理学方面的有关论述对训练工作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如体能、技能训练的神经生理与心理机制,从体能与技能训练的生物学效应角度设计和控制运动训练等,这些理论思考和实践操作的设计与美国有关研究相比并不落后,而且可以直接进入实践操作层面。但由于种种实际条件的局限,他们的理念和方法却很难体现在训练实践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建立一个交流平台才能使中国教练员和外国教练员,技术教练员与体能教练员,不同项目的体能教练员之间,科研工作者与教练员,管理者与教练员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找出适合各自项目的体能良方。
(五)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场地因素。目前我们的许多国家队都集中在训练基地,如昆明海埂基地、广州黄村基地等。这些基地每年冬训都要接纳十几、二十几支队伍。与众多的项目场地相比,体能训练场地只有二百平方米左右,平时满负荷也不过接纳几个队,遇上雷雨天气,简直就人满为患了,场地小只是一方面的不足,关键是离专业场地距离远,近的二三百米,远的甚至五六百米。现在的体能训练讲究与专项紧密结合,虽说距离近并不意味着结合紧密,但在训练场旁边僻出一小块地方,根据项目的特点安置上几种器械,对体能与技术的结合肯定是有益的。还有一个不足是地面处理不好,为求整体豪华,基地内所有的地面都经过处理,山包推平,铺上水泥沥青,有土的地方载花种花。需知体能训练场地需要多样化,上坡、下坡、坑坑洼洼,各种抛掷更需要裸露的地面,现在的豪华装饰反而背离了这些要求;二是器材因素。目前的健身房除了杠铃就是组合健身设备,这些设备造价昂贵且不必说,而且由于程序方面的原因,如购买者与使用者之间沟通不畅,购买申请审批程序多、周期长等造成器械不对口,专业性和实用性不强等问题,这也是影响体能训练的因素之一;三是要有项目特点辅助器材的研发。专项辅助器材是教练员多年实践经验的结晶和训练理念的具体体现,但由于知识结构、加工设备、经费和材料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教练员许多有益的想法难以落实。例如: 拳击、击剑、棒垒球等是表现手眼反应能力的项目,利用现代声光电子模拟器具训练是最理想的,但仅凭教练员的一己之力,是根本做不到在行业专家眼中看来很简单的事。
二、建 议
(一)加强项目管理规律的研究
在总局领导的倡导下,研究项目规律的热潮已蓬勃兴起,但这些研究多停留在训练规律的层面上,而项目管理规律的研究却少人问津。运动队的管理规律是什么?运动队的管理怎样与时俱进?具有哪些基本素质、知识结构、人格特征和管理经验的人适合从事运动队伍的管理,这是贯彻落实训练规律的基础保障。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举国体制也是如此,它也有制度上的不足。我们不是在讨论体制的优劣,而是讨论如何把一种体制的优势发挥至最大,把劣势降低到最小。在劣势无法改变的时候更应该狠抓优势的落实,项目管理规律和项目训练规律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二)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各自为政不是举国体制,最起码不是彻底的举国体制。在当前的紧要关头建议成立这样的机构,利用制度上的优势保证正确决策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贯彻落实。这个机构类似于体能医院,全面负责各个国家队的体能训练设计和指导监督工作,一方面将相同、相近、相似体能需求的项目整理分类,将现有的、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强行推广,将共同的或特殊的需求分类统计,组织研究;另一方面开展新理论的应用,新技术的推广,组织新方法的论证及对项目体能的会诊等等。体能医院由生理、生化、运动医学、心理学、生物力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以保证绝对的权威性。
(三)成立专门的指导机构
此机构在专门领导机构下工作,类似于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专门负责对管理机构布置的各项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便管理层做宏观上的调整。该机构的另一个职能是全面负责对专业体能教练进行培训、认证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