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传统体育集锦
- 北京市民族体育协会 北京体育大学
- 277字
- 2020-06-24 20:21:36
步射
1 项目概述
射箭是我国锡伯族、蒙古族、藏族、回族、撒拉族、鄂伦春族、苗族、黎族、景颇族等民族古老的竞赛项目,分为步射和骑射两种。步射就是站立射靶,骑射就是坐在马上射箭。
射箭是用弓把箭射出射中预定目标并打在靶上的技艺(图6)。弓由塑料、钢、玻璃纤维和木片制造。射箭技艺叫弓箭术,射箭者叫弓箭手。
图6
1.1 不同民族的步射
我国辽阔的东北地区和雄伟的大、小兴安岭是孕育锡伯族、满族、鄂伦春族等众多少数民族文化的摇篮。该地区的少数民族先民们在草原、山林之间过着狩猎、游牧生活,形成了与这种地域环境相适应的狩猎、游牧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为了获取猎物、实现自我和群体的生存需要的一种生产工具——弓箭便应运而生。
锡伯族人民十分喜爱射箭运动。古代的锡伯族是个狩猎部落,经常骑上骏马,驰骋在深山老林、茫茫草原,拉弓射箭,猎取飞禽野兽。18世纪60年代,3000多锡伯族官兵和家属,从东北移居新疆后,弓箭又成为锡伯族官兵戍边作战的武器。随着时代的变迁,弓箭作为狩猎工具和作战武器逐渐失去其意义时,步射就增添了民间体育活动的色彩。多少年来,逢年过节,抑或日常闲暇之时,锡伯族人民也经常举行步射比赛(图7)。这种豪情逸致经久不衰。解放后,锡伯族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射箭运动员。
图7
步射在我国的蒙古族也有着悠久的历史,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落后,步射活动得到迅速发展。成吉思汗的军师木华黎就是一位有名的步射能手。据《元史.列传》记载:木华黎“猿臂善射,挽弓二百强”。
在青海海东地区也居住着喜爱步射的回、藏、撤拉等少数民族。每年春播完毕,春苗露头,农事稍闲的四、五月间,各地就陆续摆开射箭赛场,村与村比赛、民族与民族比赛。大赛前,先由双方商定有关程序,并拟定比赛的场次。规定客队到来,主队要夹道欢迎。参赛队按次坐定后,比赛即按照客队先射、主队后射的顺序开始进行。赛场上人欢马叫,声震四野,热闹非凡。比赛采取投石记分的方法记分。
1.2 步射与武举、武学
步射是武举的重要考试内容。武举是唐代武则天创始的选拔武将的考试制度,至清朝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约进行过500次。唐代的武举主要考射箭、马枪、举重、负重等,其中射箭分长垛、马射、步射、平射、筒射。步射要求九矢中五,一般以草人为箭靶。考试成绩不但要看命中率,而且还要求射箭的规范,所谓射得是否“如法”,这种“法”就是一种对动作的规范。
步射也是武学的考试内容。武学初建于1043年,中央武学学制三年,学习内容为“诸家兵法”和各种军事技术与军事指挥。每年春秋两季考试步射、马术等武技和兵法,不及格者除去学籍,合格者可参加殿试,或出任武官、充任教头。
2 基本技术
步射即站立射靶,也叫立射。彭大雅《黑鞑事略》云:“其步射,则八字立脚,步阔而腰蹲,故能有力而穿扎。”步射的基本要求就是步呈八字,重力在下,弓的弹力与人的弹力相和谐,方能射中。步射技术主要包括站姿、身体姿势、搭箭、举弓、引弦、固定、瞄准、引满弓、松弦放箭、余姿这10个方面。
2.1 站姿。是步射最基础的准备动作,站姿是选手以最自然、最稳定的站法和位置站立。
2.2 身体姿势。是指正确的身体之立定。站姿固定之后立直上身,稳定呼吸,放松两肩,两臂下垂,目视前方,轻握弓,从任何角度看到都可以感到均衡,全身不要用力,将心情放轻松。身体姿势正确时,此时体重平均分配至两腿,膝盖不可弯曲,也不可过分伸展并加力至腿部,可以体验膝部稍微内缩的感觉。
2.3 搭箭。是将箭搭在弦上的动作(图8)。只要在箭经过弓身时不碰触弓身或其它器材而影响到箭的飞行,任何搭法皆可。
2.4 举弓。就是做完搭箭动作后,将持弓和勾弦的手臂从垂直举至水平,弓成垂直,箭接近水平。引弦至全部的1/3时,左手持弓的握把完全确定一致位置上,而右手肘要随时注意不要下垂至水平以下。最理想的是右手肘及箭管成一直线,此时左手持弓动作及左手腕不可太用力。左手持弓要轻松的推着,这时特别要注意左肩不要太高,身体重心要维持直立。然后,慢慢体会左、右手肘伸张的引弦感觉,并维持身体均衡感。左边的手臂向靶纸推,并固定肩膀的位置,右手臂用右手肘去拉,从而能正常使用背肌。推的左臂每次要注意维持同样的高度,不然很容易使肌肉产生变化移动,就失去同样条件下同样动作的引弦能力。所以推的位置始终要同高,推的左肩不可太用力。
图8
2.5 固定引弦。手的位置放在下额下方或唇角边侧,每次发射时均不可产生任何位置的改变。注意勾弦的手每次触放在下额下,特别是将姆指自然的藏放于额下。
2.6 瞄准。是指瞄向一物体的正中标的,瞄准步射是姿势中的一个过程,是技术中重要的一部分。将眼睛瞄向目标中心固定位置,视线不可产生移动或脱离目标中心的标的,并且不能改变身体的姿势。固定动作及瞄准要同时以连贯的动作达成,根据个别差异,可分为在举弓时瞄准和在固定的同时瞄准两种情形。
2.7 拉满弓。对步射选手是相当重要的基本姿势,拉满弓与箭的长度有密切的关系,对选手的姿势感觉非常重要。
2.8 松弦放箭。是箭过夹箭器后的最后动作,松弦放箭的速度、距离、方向均一致时,箭才能正确的射中靶心。
2.9 余姿。在发射后要继续维持发射之前同样的姿势,以及同样的力和方向,大约2~3秒的时间后再放弓才较理想。该基本姿势最后终结的姿势,也就是推的手臂、拉的手臂、站姿、身体重心、视线等的总体表现,发射后推的手向着靶纸的中心,站姿与发射前相同,拉的手在放箭后持续向后拉。要完整做好该动作,在发射前要做好心理准备,特别是有风而姿势不太顺时更要注意维持射姿。
3 竞赛规则
步射一般规定每人射9箭,分三轮射完,射手站在距靶十至数十米处,引弓射之,以中靶箭数多少来定胜负,步射又称“三射”。古代蒙古族射箭使用的是牛角弓、皮筋弦、木制箭(图9),箭靶是用5种不同颜色涂成的“毡片靶”,靶中心是活的,箭射到中心就会掉下来。步射比赛时,裁判员下令后,众射手盘弓搭箭,一齐射向靶心,凡是射中的,靶心自行脱落,引来观众一片喝彩。还有一种步射比赛是不设箭靶的,从几十米远处射击地面上的目标。目标是堆砌起来的实物,呈塔形,射中目标为胜。
锡伯族步射比赛时,先在场地末端树立多根长木杆,长杆之间拉有绳索、麻布和毛毡,挂上毡牌靶,即箭靶。毡牌靶由马皮和毛毡制成,制成蓝、红、紫、黄、绿、黑六色布圈,靶心为红。为保证比赛安全,比赛用箭为特制响箭,箭离弦射出后发出震耳清脆的响声。而且,射中哪一靶圈,该靶圈便会掉落在地,成绩一目了然。
图9
4 训练方法
在步射的射姿方面,自古就有严格的标准。《黑靼事略》就曾对锡伯族、蒙古族的射姿记载道:“趾立而不坐,故力在跗者八九,而在驿者一二,急如飙至……。”这些训练方法除练弓射箭的目的外,也为培养顽强精神、锻炼强健体魄而设置。
在满族,学习步射先要过“数弓码”这一关。满族儿童七八岁即入弓房学习拉弓。一入学,先不持弓,教师令学生骑马蹲裆式而立,双手握拳松拢,在身体两侧呈弧度上举,双拳在头顶相对,二拳间距约30厘米。这时教师用满语喊数字,声音大而极缓,拉着长声,一直喊到14才能休息,而此时学生们已是腰酸背疼,但这个练习能为日后学习步射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提高箭技方面,步射非常讲究臂力的培养,通过开硬弓、抬石磙、擎车轴,以重压肩、以绳吊膀等练习来提高手臂的稳定性和拉弓的力量。用双臂平举重物的训练,要求也是极为严格的,双臂必须保持平衡,同起同落,并且相互比赛持久力。
步射运动是一项比赛准确性的、动作技巧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因而要求动作必须具备高度的一致性、稳定性与协调性。在起射过程中用力要流畅,并且具备鲜明的节奏感,即花最小的力量,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完成有效的射箭动作。在射一支箭的全过程中,每一步动作环节都必须有固定的标准,使动作象机器运转一样准确无误,循环往复。每一支箭的动作程序必须十分流畅,在任何环节上都不可有迟疑。要简化动作程序,去掉不必要的动作,使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应运用身体最适当的部位,并将运用部分减少到最低限度。做动作时力求自然,不做勉强动作,在转换动作时应自然流畅,尽量利用惯性和自然力。
在训练中,不论采用什么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基本动作规格要求应该是一致的。如:拉弓、近程撒放、射草靶、射环靶、考核等训练中,对技术规格和时间节奏的要求应该是严格一致的。在起射过程中,两手、两臂的各种动作都应同时开始,同时向相反的方向作相应动作,同时结束(图10)。
图10
由于射箭运动的固有的特点和比赛规则的限制,解决射准问题的关键是靠运动员的本体肌肉用力感觉,肌肉用力感觉好是射好一支箭的关键。因而,在训练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把正确用力感觉落实到射每一支箭的训练过程中,是射击训练的重要任务之一。
射箭运动训练是一个人的单独训练过程。射箭的动作虽然简单,但要求精确度却是极高的。因此,在完成训练的过程中,要求运动员有强烈的质量意识,自觉地、严格地、高标准地要求自己的基本素质。
5 注意事项
对于步射者来说,固定是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动作,但是固定并非固定不动,而是一连串动作中所经过的一点要固定。整个步射动作的过程,不能停顿。松弦一定要放松手指,不可用力而造成回拉。射者动作在确立以后,不可轻易更改。
站在发射线上不可回想动作,回想动作只能在退出发射线后。步射要注意放箭的节奏,若节奏改变,表示动作已经改变。射箭时要果断,射箭后要谨慎小心。
步射的目的并不在增强肌肉,拉弦时不可使出全身之力,应当学会只让两手用力扩张,肩膀的肌肉必须放松,好像它们在做壁上观一样。吸进气后,轻轻的将气往下压,使得腹部绷得紧紧的,再引弓射箭。呼气要尽量慢而稳,而且要一口气完全呼完。手臂轻柔地向后方伸展至完全伸直,是松弦、余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