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知善知恶是良知——阳明心学的价值观(1)
-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
- 度阴山
- 3287字
- 2015-08-06 13:34:14
中国儒家说,和为贵。有条件,就贡献才能给社会;没条件,就保全自己和家庭,等待和忍耐,这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王阳明心学的价值观也是建立在儒家之上的,只是他发挥得更精炼。他说:“我的价值观只是三个字:致良知。如果一个人能致良知,他必然成为一个诚信、干净、敬业的圣人;如果国家能致良知,必然富强、和谐;如果社会能致良知,整个天地间必然充盈着平等、公正的空气!”
有人问王阳明:“你除了良知外还有别的吗?”
王阳明回答他:“除了良知外还有别的吗?!”
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伟大的国家,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除了良知外还能有什么?!
一、良知是道德与智慧的直觉
“良知”的源泉在孟子。孟子说,人类不虑而知的东西叫良知,比如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王阳明提出良知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龙场悟道时,他就已经悟得良知,但并未正式点出。此后的十余年里,他始终在“静坐”“存天理去人欲”和“知行合一”的理论上打转。
1521年,王阳明在老家浙江闲居讲学,在经历了其人生路中最泥泞的“忠泰”之难(朱厚照身边的红人张忠、许泰对王阳明极尽所能地陷害)后,他对弟子们说:“最近心上总是有个词汇欲蹦跳而出,但又不出,可它就在口边,我捉不出来它。”有一天,王阳明在静坐中慢慢醒来,微微而笑对弟子们说:“终于让我捉出它了。”
众弟子急忙询问。王阳明道:“良知!”见到弟子们先是茫然,后是毫无反应,最后喜上眉梢,王阳明明白,他的“良知”提对了。
他对弟子们说:“‘良知’之学是我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尔等万不可当作两个字轻易对待。”自此后,王阳明专以“良知”教人。1524年,王阳明又在“良知”二字前加了“致”字,阳明心学就此定型。
孟子谈“良知”只是把它当成人与生俱来的一种道德力,其实只是“仁”的一部分。而王阳明把“良知”抬高到无与伦比的地位,它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简单而言就是,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支柱,自然也是人之为人的唯一尺度。
王阳明说,良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知是非善恶的一个东西,人人皆有。
有弟子持保留意见:“恶人也有良知吗?”
“当然!”王阳明斩钉截铁。
弟子再问:“朱宸濠呢?”
朱宸濠造反,不忠不义,这显然是没有良知的表现。
王阳明却说:“他也有良知。”
弟子想笑:“且不说他造反使生灵涂炭的后果吧,只说他被捉后,竟然还恬不知耻地跟您说:‘这是我朱家的事,你姓王的如此忙碌做甚?’不知悔改,这是有良知的表现吗?”
王阳明笑笑:“这是因为他的良知被遮蔽了,正如乌云遮蔽太阳,你怎能说太阳不在了?”
弟子哑然。
王阳明继续说道:“朱宸濠这句问话的确是没有良知的痕迹,可他还有句话却是良知在作用了。他被捉后,曾对我说,‘娄妃是好人,请替我好好安葬她。’我问他原因。他说,‘当初造反前,娄妃就苦苦相劝我不要造反。我那时利欲熏心,根本听不进她的忠言,如今想来,她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
弟子们略有所悟。王阳明说出答案:“他能知娄妃是好人,这就是能分清善恶;他能知娄妃劝他的话是正确的,这就是能分清是非。你们说,他这样的大恶人是不是也有良知在?”
“是非”属于智慧、“善恶”属于道德,人能分清是非善恶,就能生存下去,同时也能证明,他是个人!
弟子们连连点头,是啊,连朱宸濠这样的恶人都有良知,何况其他!
王阳明又接着说:“良知能知是非善恶,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人告诉朱宸濠,娄妃是好人、娄妃的话是对的,而是他自己感悟到的。在他被擒、面临生死之时,被遮蔽的良知终于冲破迷雾浓云,完全展现。良知作为一种本能、直觉告诉了他终极的答案。”
如果我们用现代心理学来描述“良知”,就是这样的:当我们面对一个情境时,它不会导致我们的直接反应,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个快速评价思维,这个评价思维不是深思熟虑或理性推理的结果,而是自动闪现,迅如闪电,如你所知,这个评价思维就是良知。
比如得到一笔确凿的不义之财,我们最先出现的是对这份不义之财的是非评价,而不是行为、情绪和生理上的反应,这个是非评价就是良知。它先天而来,自动自发,不受你控制。
通俗而言就是,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与智慧的直觉(直观)力,或是直觉(直观)的道德力和智慧力。见父自然知孝是道德,何尝又不是智慧?见强凌弱所以义愤填膺,因为我们判断这是错的,这是智慧,何尝又不是道德?
王阳明对“良知”的推崇几乎无以复加,他说:“乾坤由我在,安用他求为?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他又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他还说,“良知学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之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
这些对良知的赞美之词大有“良知在手,天下我有”的意味,良知真的无所不能吗?
王阳明的答案是,良知的确无所不能,但关键有一点就是:你能致它。天下万事万物皆不出是非善恶之外,良知轻而易举就可给你答案,你只需按良知的答案去行就可以了。
坚信你的直觉、本能、第一感,就是良知。致良知,就是行良知。如何行良知?王阳明给出的答案是: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尔只要不欺它,实实落落依着他做去,善便存,恶便去,他这里何等稳当快乐。
只要让你的直觉、本能、第一感付诸实践就是致良知。你见到父母,良知所发出的“意”(念头)就会告诉你“孝”是“是”,那你就去行孝;你对待领导,良知所发出的“意”就会告诉你“忠”是“是”,那你就去行忠诚;你路见不平事,良知所发出的“意”就会告诉你“拔刀相助”是“是”,那就立即去拔刀相助。
延展地说,如果你是一家之长,良知所发出的“意”就会告诉你“家和万事兴”,你就应该用“和”来治家;如果你是工作者,良知所发出的“意”就会告诉你“爱岗敬业”,你就应该用“敬”来工作;如果你是一国之君,良知所发出的“意”就会告诉你“以德治国”,你就应该用“仁”来治国。
倘若人人都能致良知,就会如王阳明所说的那样:
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我的良知是光明的,行我的良知于事事物物上,事事物物就得了我的良知。由于心即理,所以事事物物就得了天理,所谓得了天理,就是说,事事物物都是正的,是善的,是对的。你的良知对你说,为天下人谋福利,这就是对的,就是天理,将这一纯粹的动机行之于万事万物上,万事万物必是正的,是善的,是对的。如果整个世界的事事物物都是正的、善的、对的,那这个世界自然就是“和”的。所以说,致良知的效果并不仅限于个人修身,它还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
有弟子问王阳明,天下事物之理无穷,真的只要致吾良知就能万事大吉?
王阳明回答:
是理也,发之于亲则为孝,发之于君则为忠,发之于朋友则为信。千变万化,至不可穷竭,而莫非发于吾之一心。
良知就如同魔法棒,能按你面临的所有问题变幻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它就是阿基米德说的那个支点,能撬动天下万物,能四两拨千斤。那个支点人人都有,从理论上而言,人人都能四两拨千斤,遗憾的是,很多人不用支点、不拨千斤,也就是不能致良知。
王阳明说,这种人的良知实际上被遮蔽了,他们的显著特点就是:明知善恶是非而不为善去恶,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虽然如此,但正如朱宸濠那种人一样,他们的良知还在,时机一到,自会显现。
不能致良知,有两种表现。第一种是懒得致,谁都知道言行不一是错的,但很多人却仍然我行我素,而且也并不认为这有多恶。这也是良知被“习俗”遮蔽得太久,认为社会上流行的就是这个,大家都这样,我自然也这样。第二种是没有能力致,谁都知道发动战争必将生灵涂炭,是恶的,但朱宸濠偏偏违背良知造反,要命的是,他还认为这是正确的。这就是良知被“皇帝欲”遮蔽得严严实实,他已没了“致”的能力。
社会上不致良知的人绝大多数属于第一种,但这种不能致良知发展下去,就会顺势成为第二种。到那时,恐怕悔之晚矣。我们用王阳明下面这段恰如其分的比喻来结束:
良知犹主人翁,私欲犹豪奴悍婢。主人翁沉疴在床,奴婢便敢擅作威福,家不可以言齐矣。若主人翁服药治病,渐渐痊可,略知检束,奴婢亦自渐听指挥。及沉疴脱体,起来摆布,谁敢有不受约束者哉?良知昏迷,众欲乱行;良知精明,众欲消化,亦犹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