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治中第一次莅宁

◎余春山

1947年9月,张治中由新疆乘飞机返兰州,住在距兰州60里的兴隆山上。

幽居在兴隆山的张治中,经过仔细分析研究,已肯定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必败,决心走“和平交代”的道路,使西北人民的生命财产少受摧残。于是在1948年5月,他密约刘孟纯、屈武、刘泽荣从新疆来兴隆山。经过2天的研究讨论,结论是:既然一定失败,何苦拖累人民,只有准备“和平交代”,才是唯一正确的出路。决定新疆方面由刘、屈、刘3人负责,同时密告陶峙岳。兰州方面,张治中亲自出马。

从此,张治中在兰州各种公开场合发表演讲,为“和平交代”作舆论准备。还多次召开集文化界、新闻界、学术界和各阶层人士开座谈会,引导大家从讨论时局到认识形势,统一思想,使大家在一旦和平到来时先有个思想准备。

要酝酿和平演变,凭张治中的地位和威望,他认为对甘肃较有把握,但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三马(马鸿逵、马步芳、马鸿宾)问题。马鸿宾为人比较开明、温和,同张治中的关系较好,张认为问题不大。对马步芳则可通过对骑五军马呈祥做工作,有比较多的了解。但对马鸿逵则少做工作,了解的也不多。刚好1948年夏,马鸿逵的母亲去世,蒋介石为了拉拢马鸿逵,请张治中代表他前去吊唁。张治中即利用这个机会,带着夫人、女儿及少数随从人员,第一次莅临宁夏。

张治中对马鸿逵也不是毫无认识的,十多年前他曾吃过马的亏。那是1930年春,蒋、阎、冯中原大会战,蒋军进攻开封,命令张治中率教导第二师,作为后备队在后方。马鸿逵部驻在贺村被敌包围,马向张告急。张认为马是友军,应相互支援,就派了两个团前去解围。敌人发现张部后,弃贺村而袭向张部。马鸿逵竟不打招呼,避开敌军后撤,坐视张部孤军作战,使张部大受损失。事后,马鸿逵竟向蒋介石告状,说他的部队本来打得很好,由于张部败退,贺村受牵连才丢了。后来,蒋介石责备张治中:“我要你把部队控制在后方,你为什么要出去?”因此,张治中认识了马鸿逵的为人。

事隔10多年后,张、马两人在宁夏会面时,仿佛若无其事似的。马鸿逵对张治中的到来表示热情欢迎和感谢,非常客气,陪游陪宴,参观水利工程,攀登贺兰山阙,观看骑兵马术。数日之内,除了守灵时间外,几乎形影相随。

宁夏对张治中具有吸引力的首先是水利工程。秦渠、汉渠、唐徕渠等水利工程,历史悠久,结构合理,管理简易,灌溉田亩多。张治中颇为赏识,认为宁夏发展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其次是植树。宁夏虽地处高原,但坐汽车从甘肃进入宁夏后,沿途绿树成阴,参天合抱,使人耳目一新。尤其大中小城镇,沿街家家户户门前树长得特好。据调查,马鸿逵在宁夏实行一种特别严厉的强迫制度,谁家门前要是死了一棵树,不但在经济上重罚,而且要受到法律处分。

再次是马家的军事力量。小小百来万人口的一个省份,却养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张治中看了骑兵检阅和表演,甚为惊奇。马鸿逵是以宗教和宗法来驾驭这支军队的,兵员以回族为主体,各级官佐以马家子弟为骨干,是一支名副其实的马家军。在军队中,马鸿逵的话就是圣旨,绝对服从。

但是最值得张治中注意和思考的,还是马鸿逵的野心。宁夏虽土地辽阔,但沙漠广袤,地广人稀,兵源不裕,财力不足,物资匮乏,马鸿逵一心想向外扩张。他最大的梦想是夺取兰州,控制甘肃。为此,长期以来同马步芳展开了明争暗夺。他亲眼看见10余年间,马步芳的势力由河西走廊进入新疆,逐渐增大,是非常不甘心的。

张治中回到兰州,继续酝酿兰州的和平演变。他担心的是:(一)胡宗南一旦把他在新疆和甘肃的部队全撤往内地,西北将会出现真空,成为三马的逐鹿之场;(二)马步芳与马鸿逵勾结,共同袭取兰州;(三)马步芳部入新,与骑五军会合,使新疆起义受破坏。如果出现上述情况,自己仅有周嘉彬统领的一二○军和一些地方军,处境就很不妙了。

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1949年3月,张治中赴北平进行和平谈判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举聚歼两马,尔后兵分两路入新。由于陶峙岳、刘孟纯、屈武、刘泽荣的通力合作,起义获得成功。而事先筹谋的兰州起义,则由于马步芳率军入兰州而落空。

摘自《宁夏文史资料》第17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