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职业规划(1)

职业发展篇

案例1-1 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

2006年7月16日,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调查显示,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比2005年增加了75万,增长率为22%,而全国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约为166.5万人,比2005年实际就业减少22%。这意味着,有近6成的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调查同时显示,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四大重要原因。

就业之专业:所谓冷门专业更易找工作。在总体就业水平与专业之间的关系方面,从参加调查的学生所属的专业看,可以划分为法学、管理学、工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历史学、农学、文学、医学和哲学等学科门类。与大多数人的预料不同,调查显示,学冷门专业的学生似乎比学热门专业的更容易找工作。被视为冷门专业的哲学和历史学,学生“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分别达到40.35%和51.85%,而法学专业学生的总体就业水平似乎低于人们的预期。

就业之薪酬:6成人期望月薪低于2000元。当前大学生一般都能对自身能力水平及就业市场状况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估,形成较为理性的择业行为。薪酬一直被喻为大学生就业理性程度的“风向标”。根据此次调查的统计结果,大学生大多已走出开价虚高的误区,有六成以上(66.10%)的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1000~2000元之间。

在就业地区的选择方面,大学生“重东部,轻西部”、“重大城市,轻中小城市和农村”的想法仍没有得到明显地改观。仍有45.93%的大学生担心到基层和西部工作会限制个人的发展,有六成以上的人对到基层和西部工作持不太赞成的态度。

就业之能力:缺乏经验被视为就业障碍。个人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就业能力与一般意义上的能力概念有所不同,其特指大学生进入人才市场所需的社会实践能力、求职技巧等。调查显示,有24.14%的学生表示个人能力不足成为制约成功择业的首要问题,另有19.86%的学生认为求职技巧的缺失是求职过程中最为头痛的问题。另外一组数据表明,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最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首要因素。而且,在这一点上,来自大中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差异。针对用人单位的访谈也表明,缺乏工作经验是大学生与其他就业群体相比一个明显的劣势。

就业之性别:男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女性。调查显示,截止到2006年5月底,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还没有签约的大学生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学生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比例为27.25%。其中,男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55.71%,而女性毕业生的“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没有签约”的比例为41.08%。性别因素在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在对用人单位进行的访谈中,有27.3%(12个)的受访者承认在进行人员招聘时有性别倾向,但仅有3个受访者偏向于招收男生,有72.7%(32个)的受访者认为在招聘人员时没有明确的性别倾向。但是会考虑到工作的性质、岗位要求来招收不同的性别。

就业之关系:半数人认为托熟人最有效。人际关系在就业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特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影响了整个用人环境的公正、公平,但就个体而言,它仍不失为进入就业市场寻找就业机会的重要途径。调查结果显示,有41.61%的学生认为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29%。

就业之课程:大学课程设置被指不合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思路和教学资源的分配格局,直接决定着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最终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目前,尽管有25.61%和41.27%的学生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大学生状况非常有帮助或比较有帮助,但认为改革现有的专业设置不太有帮助或没有帮助的仍达30%以上。用人单位对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的态度似乎比大学生更明确。在接受访谈的44家单位中,有59.1%(26家)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22家)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两者存在相关性。

就业之策略:学生要转变择业观念。学生、学校、政府和家庭、社会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四大重要因素。要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也须从这四方面入手,更新学生观念,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首要环节。根据此次调查,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但由于自身及其他方面一些因素的影响,也存在不少不切实际的地方,而这些观念确实与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形成较大的差距。

上学期间加强实践。注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专业强,基础厚,理论深,技能精,是每个用人单位渴望的人才标准。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参加社团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对就业有正面影响。作为大学生进行能力锻炼、施展个人才华的重要舞台,社团活动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培养学生的兴趣、技能和才能,充当学生与社会交往渠道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不影响专业学习和专业实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走向社会、参与包括兼职在内的校内外活动是大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适当调整专业设置。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适当进行专业设置的调整。可有选择地推行“2+1+1”的综合培养模式。“2+1+1”模式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新的大学培养模式,即把大学本科四年培养期分为三段,前两学年按专业所属学科、第三学年按所在专业、第四学年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和需要设置课程。部分学校可考虑与职业技术教育接轨,提供更多社会实践机会。

针对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兼职的渴望,高校也应重视实习制度,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供需伙伴关系。

1.1 职业概述

1.1.1 什么是职业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职业不是在人类诞生之初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也在随着生产力提高和生产需要而不断发展。

一般看来,职业是劳动者所从事的相对稳定的有报酬的社会劳动,是劳动者通过自身的能力所获得的社会角色。职业既体现了一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职责,也是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最一般表现。对职业的理解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只有当某项社会劳动具有足够的重要性,能够吸引劳动者长期稳定地投入其中才能成为职业。

职业是劳动者获取现金或实物报酬的重要形式,是谋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职业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职业是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必须要按这一社会角色的行为规范去行事。

职业为劳动者发挥知识和技能提供了机会,为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可能。

1.职业的特征

(1)经济性和稳定性。人们从事职业活动,在创造价值的同时也要求参与利益分配,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报酬,从而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职业是能给劳动者带来经济回报的。劳动者正是为了持续不断地得到收入,才长期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承担某一职能,从事特定职业。作为从事专门生产劳动活动的职业,它的形式和内容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这也保证了劳动者能通过连续从事这一职业获得稳定的收入。经济性和稳定性是不可分割的。只有稳定性没有经济性的工作不是职业,如家庭妇女;只有经济性没有稳定性的工作也不是职业,如彩票中奖。

(2)知识性和技能性。每一种职业都需要劳动者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不同的职业要求不同的知识和技能。有的知识和技能比较简单和容易,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就可以在社会生活中通过经验的总结和常识的积累来获得。原始农耕文明的最初出现就离不开先民们在天文、气象、水利等方面的知识和耕作、播种、收获等方面的技巧。现代社会各种新职业层出不穷,职业的知识含量越来越高,技术性能越来越复杂,需要从业者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胜任特定工作。

(3)多样性和层次性。职业的多样性体现在职业领域和范围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职业的分化还在继续,职业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加。同时这些不同的职业岗位对劳动者素质和条件有着多样的要求。职业的层次性包括各类职业间的层次和各个职业类型内部的层次。从社会需要角度来看,职业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对从事职业的素质要求不同以及人们对职业的看法或舆论评价的不同,职业便有了层次之分。职业层次往往是由不同职业中体力、脑力劳动付出的多少,收入水平的高低,工作任务的轻重,社会声望和权力地位的高低等因素决定的。

(4)同一性和差异性。在同一类别的职业内部,由于劳动条件、工作对象、生产工具、操作内容相同或相近,人们往往形成同一的行为模式、语言习惯和道德规范。正是基于职业的同一性,才分别产生了医生、教师、工程师等各自不同的职业群体。

由于劳动条件、工作对象、工作性质等都不相同,不同职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各自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有不同的道德规范,因而具有差异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体制的改革,新的职业还会不断产生,各种职业间的差异也会不断变化。但不同的职业间也不是完全不同的,也具有特定的同一性,如岗位基本固定、工作时间固定、按劳取酬等方面基本上是同一的,这有利于不同职业的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5)社会性和时代性。职业是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它的形式和内容都离不开社会的存在,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还与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职业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旧的职业不断被淘汰,新的职业不断产生。相同的职业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从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热门职业就可以看出来,职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我国曾出现过的“当兵热”、“从政热”、“上大学热”、“经商热”、“出国热”等,都反映出特定时期人们对某种职业活动的热衷程度。

2.职业的功能

(1)职业是每个人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也是一种谋取利益的经济行为,对个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职业是个人谋取利益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作为谋生手段,职业活动能够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或物质生活资料,能够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成为维持人类自身存在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职业活动还能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职业活动过程是每个人获得名誉、地位、权力、社会交往和尊重的重要来源。

职业是促进个性发展的途径。职业活动具有自身的内在规律和外在要求,对劳动者在知识和技能、生理和心理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人们参与职业活动不仅可以在特定岗位上发挥专长和才能,还能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完善自身的素质。职业活动对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等方面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的职业还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职业是承担社会义务的重要方式。职业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当个人进入社会分工体系参与某种劳动,在谋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在为社会作贡献。通过创造社会财富,提供社会服务来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由于分工的发展,每个人不可能从事所有生活资料的生产,必须通过交换才能满足彼此各方面的需要。因此职业活动的结果不仅满足了自己,也体现了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

(2)职业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对社会进步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职业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职业本身是生产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产物,职业的内容、结构和形式是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职业活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不仅维持人类的生存和繁衍,也为社会存在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职业自身的运动变化丰富了人类社会运动的内容。

职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同的社会生产活动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社会发展。每一种社会生产活动都有与之相应的职业。职业活动是社会运行的重要方式。职业内容的丰富,职业形式的变化,职业结构的调整,个人为改善职业所做的努力和在职业活动中创造的财富,都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进步就体现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劳动当中。

职业是社会控制的手段。衣食足而知荣辱。职业提供了满足个人需求和愿望的条件,从而达到安居乐业、生活安康的目的,也就相应减少了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尤其在倡导个性发展的今天,职业规范和职业伦理能够有效地发挥社会控制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努力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和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只有较好地解决人民生产和生活问题,实现充分就业,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创造良好前提。

3.职业的变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在向着现代化不断迈进的过程当中,社会职业的变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分化、重组的格局,新的职业种类层出不穷,传统的职业种类消亡和迁移方兴未艾,而且,这种发展变迁的态势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

在我国古代,周朝时职业不过6大类,40种左右,到隋朝才不过100来种,明朝时增加到300多种,形成“360行”之说。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职业的分化,职业已远远超过“360行”。目前,我国的各种岗位总数达到10000种左右。美国1850年普查也只有232种职业,到1980年则增加到25000种。就全世界而言,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超过42000种,目前则更多。

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经历了数千年,而从工业革命到新的产业革命,才200多年。就在这200多年里,不断出现新的行业,且行业的主次地位的变化也越来越快。工业革命时期,行业主要是纺织业。一直到进入20世纪,钢铁、汽车和建筑业才先后超过纺织业,但是,电子行业从产生发展到成为一个主要行业,只用了几十年时间。尤其突出的是,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从业者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而在我国,1990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是18.5%;到2003年,第三产业就业的比例为29.3%。第三产业已成为扩大就业的主渠道。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在机械化初级阶段是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是6:4,在自动化条件下是1:9。因此,科技越发达,脑力劳动在社会职业中的重要地位越明显。据有关资料介绍,1960年美国的脑力劳动者占就业总数的43.3%,1997年上升到51.4%。

今天的大学生在规划未来和选择职业时,遇到了过去的大学生毕业时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劳动岗位中体脑混合且体力劳动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少;与传统专业绝对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少;劳动岗位的地域空间越来越小,行业特征不像过去那么鲜明;岗位所需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新周期加速,复合程度提高。这些状况将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要求空前提高。

1.1.2 职业定位

案例1-2 菲尔的故事

菲尔·强生的父亲开有一家洗衣店,并且让强生在店里工作,希望他将来能接管家族事务。但菲尔厌恶洗衣店的工作,懒懒散散、无精打采。在父亲的强迫下,勉强做一些工作,然而心事却完全不放在店里。这使他的父亲非常苦恼和伤心,觉得自己养育了一个不求上进的儿子,在员工面前深感丢脸。

有一天,菲尔告诉父亲自己想到一家机械厂工作,做一名普通工人。抛弃现有蓬勃兴旺的家族事业,却想出去打工,一切从头开始,父亲对他的想法完全无法理解,并且横加阻拦。但是,菲尔坚持自己的想法,穿上油腻的粗布工作服,开始了劳动强度更大、时间更长的工作。他不但不觉得辛苦,反而觉得十分快活,边工作还边吹口哨。工作之余,他选修工程学课程,研究引擎、装配机械。1944年他逝世时,已经荣升为波音飞机公司的总裁——制造出了“空中飞行堡垒”轰炸机,为盟军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果当年留在洗衣店里,菲尔和洗衣店的结果将如何呢?可以想象得到的是洗衣店破产,菲尔一贫如洗。

一份职业既符合自己的天赋,同时又是自己兴趣爱好所在,该是多么惬意啊!在以往的人看来,这不过是一个梦想,而对于现代人而言,却变成了一种可能而且必须实施的现实。因为它不仅能为人生带来快乐,而且使自己变得更有竞争力。

所谓职业定位,就是通过对行业发展的充分了解,根据自身能力及个性等各方面因素,对照有关职业的特点及择业条件,在职业规划和选择中对自己的职业趋向及范围进行综合考虑和定位。职业定位是职业目标的具体化,是职业目标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是自我定位和社会定位两者的结合。

不同类型的人有各自的最佳职业范围。在这特定的范围里,其才能与潜力可以达到最充分的发挥。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盲目地选择职业,就有可能使自己脱离这一范围,不仅在工作中难以取得成就,而且容易造成性格压抑,造成不必要的挫折和失败。因此,很多人常常出现职业定位模糊的现象,如选择专业与自身兴趣、爱好不吻合;盲目求职,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劣势;对目前工作状态不满意,但又不知所措;面临多个选择,或对未来职业发展没有把握等。因此,人的一生事业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职业定位是否准确。回想一下那些成功人士,如果当初他们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吗?

从持续性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职业发展过程是行业经验积累的过程,而行业经验的积累则关涉到高端职业发展方向。因此准确的职业定位关乎一个人的职业前途。职业定位不正确,会让人付出巨大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进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

1.职业定位的意义

定位准确可以持久地发展自己。很多人事业上发展不顺利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并没有认真地思考一下“我是谁”、“我适合做什么”,也因为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从而无法体会如愿以偿的感觉。有些人把时间用于追逐不是自己真正适合的工作上,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而后劲不足。只有准确的定位才能够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

定位准确可以善用自己的资源。集中精力发展,而不是“多元化发展”,是职业发展的一个规律。有些人多来年涉足很多领域,学习很多知识,博而不专,虽然表面看起来什么都懂,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但其实每一项能力上都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外强中干。过于分散精力反而会失去原有的优势。

定位准确可以抵抗外界的干扰,不会轻言放弃。有的人选择工作,用现实的报酬作为准则,哪里钱多去哪里,什么时尚干什么,以至于放弃自己本已不错的职业。风水轮流转,今天时尚的过几年就已经落伍,从前挣钱容易的职业几年后挣钱不再简单。给自己准确定位,就会理性地面对外界的诱惑。

定位准确能够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帮助自己发展。很多人在写简历和面试的时候,不能准确地介绍自己,使得面试官不能迅速地了解你。有的人在职业上摇摆不定,使得单位不敢委以重任。还有的人经常换工作,使得朋友们不敢积极相助。定位不准,就好像游移的目标,让人看不清真实的面目。

2.职业定位的原则

(1)要满足社会需求。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应把社会需要作为前提,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准则。人所从事的职业活动是社会的职业活动,社会需求促成了职业的分工,从而使职业岗位的选择成为现实。只有符合社会需求的定位,才有实现的可能。因而,大学生在职业定位时一定要做到个人需求服从社会需求,当个人择业目标与社会需求发生矛盾时,必须及时地调整个人的定位,使其与社会需求相一致。

(2)要体现政策导向。在职业定位时,应把有关政策作为择业必须遵守的规范。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保证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国家必然会制定政策从宏观层面来调控人才的流向和分布。就业政策是国家根据社会需求情况而制定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导向性,大学生在职业定位时应该到祖国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施展才能,以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人才资源的浪费。

(3)要做到发挥特长。结合自身素质、特点和发展状况,根据个人特长来准确定位职业岗位,首先,有利于大学生迅速适应社会。大学生从学校走上社会承担一定的工作任务,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大学生能够发挥个人的特长,就能较快地胜任本职工作和适应社会。还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自信心。大学生选择并从事了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职业岗位,就会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积极主动的工作中取得成绩,增强自信心同时,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人才只有当个人的特长与职业岗位的要求相适应时,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才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要坚持尽快成才。在职业定位时,应以有利于自己成才的意识来选择职业岗位。要成才,就要有奋斗。因此,首先要树立基层意识。目前我国的人才流向不合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尽管人才拥挤,但仍是人才流向的“热点”,而广大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虽急需人才,却仍是人才流向的“冰点”。要认识基层才是自己的“用武之地”,才是自己走上成才的最佳之路。其次要树立艰苦奋斗意识。大学生较少到艰苦地方锻炼的现实使他们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的意识,而艰苦奋斗正是创业者、成才者必不可缺的精神支柱。只有经过艰苦奋斗的历程,才可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职业定位的方式

要做到就业的准确定位,首先要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一下自我:有没有可利用的环境背景,如政治背景、经济背景、科技背景、文化背景;有没有可借助的外部条件;具有什么样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信息量如何;思维方式是否科学等。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除用功地掌握书本知识以外,经验无从可谈,技能也不够熟练,信息十分有限,思维方式也不成熟。认清了自己的这些短处,告诉自己没有资格去过分挑选就业去向,只有抓紧学习,不断提高,以他人之长补己所短。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合适自己发展的位置。高职高专学生的就业意识和岗位,也应该由精英定位变成大众化定位,面向高技能岗位就业。

但只有准确定位还不够,没有正确的定位方式同样不会成功。在职位竞争激烈的今天,许多人都想“一步到位”,但实际上却很难办到。还要认真思考一下就业定位的具体方式,发挥长处还是弥补短处,或者扬长补短相结合。

(1)发挥长处。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可以通过发挥长处来实现自己进入社会的第一步。要在自己所熟悉的知识领域里寻找就业方向,要以自己的专长为突破口,让用人单位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这样的职业定位能够比较快地进入职业过程,融入工作当中;也能够比较容易做出成绩。

(2)弥补短处。木桶理论认为:一个由木块做成的木桶,其盛水量是由最短的木块决定的。提高盛水量的最经济办法是将最短木块加长。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最快捷办法是找出自己的弱点,然后全力克服。这样的职业定位是在没有明显差距和不足的情况下,增加选择机会,找到相应的工作。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补上自己最短的那块“木板”显得十分重要。例如,有的学生其他方面素质都不错,但是英语水平较差,这就可能与很多外向型企业、外资企业和具有国际交流与往来的单位无缘。如果补上这个不足,就可以大大拓宽就业的方向。

(3)扬长补短相结合。当前,许多大型企业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往往比较高,需要具有全面发展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要有突出的优点,而且如果有哪一方面有所欠缺,也会失去就业机会。这就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发挥长处的同时消除“跛腿”的方面。但这也搭建了一个更高的就业平台,迈出了更大的一步,为实现更高的职业定位提供了可能。无论是在大企业还是在中小企业,一定要明确:这里就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平台,我的目标是单纯补短,我只能谦虚做人,诚恳做事,心态积极,努力工作。尽量多地发掘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在最短时间内完善自己。另外,要善于忍耐,告诉自己:不要计较报酬、计较个人得失,只有尽快积累社会经验,沉淀书本上的知识,获得专业方面的信息,成熟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具备优势,人生之舟才能迎风而进。

1.1.3 职业、专业与就业

案例1-3 专业选择与职场未来

每年高考季节,考生和家长都要在各类专业之间思来想去,小心翼翼地揣测四年后的就业情形。可是找工作一定要专业对口吗?现在有多少人做着和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所学专业对现在的工作到底有何影响?

根据某网站的调查,在“您认为专业选择对就业的影响大吗?”的问题项中,选择影响不大、主要看个人能力的占17%;有一定影响的占34%;觉得当然重要的有49%。调查显示,在参与者中,当初报考所学专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的只有42%,有26%的人是听从父母的决定,服从调剂分配占24%,根据学校老师意见报的有8%。

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要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长辈的社会经验做出客观选择。爱好也许会在一段时间后就失去兴趣,而强制的父母包办则会令学生一开始就产生厌烦情绪,再好的专业也提不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影响学业和就业。

对于“您目前从事的职业和所学的专业对口吗?”的回答,肯定对口的只有26%;选择最多的是“有关系但非本专业对口工作”,占43%;最少的是“没关系,却是我的爱好和特长”,有9%;根本没有关系的有22%。

选择“有关系但非本专业对口工作”的比例最高有两点原因:第一是随着职业类别不断地推陈出新,传统职业内涵随着科技发展而日新月异,人们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很难像以前一样定向在某一职业方向。第二是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对于专业是否对口已经没有太多的选择余地。比如目前许多毕业生就业都选择了销售这一职位,而许多公司也乐于把销售的职位让给刚毕业的学生做。在求职环境不乐观的现实中,销售类职位的需求量大。

在“如果您有机会从头再来?”的问项中,有52%的调查参与者表示会选择另外一个专业,仍旧学现在的专业只有14%;在本专业基础上再学一个第二专业的占34%。另选专业很大程度上和工作一段时间后职业生涯路线的逐渐清晰有关系。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工作几年以后形成的职业兴趣才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个兴趣的形成,有可能是大学期间教育出来的,更多是通过职业实践摸索感受出来的,一般是发现自己擅长做某类工作,或是越做越好,得到主观、客观的回报越来越多。因此,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在入学时开始,一年级起就应该思考自己专业未来的发展,都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能到哪些行业和企业去,自己是否喜欢未来的这个职业。

虽然调查显示只有26%的人工作和专业对口,但对于“您觉得大学专业学习对目前的工作有帮助吗?”的问项,认为大学里的专业内容对目前工作一点帮助没有的只有9%;很有帮助的也不多,只有8%;认为工作主要靠素质的提高,专业对工作没有直接帮助的有38%;认为有用,但主要还是通过毕业后学习的有45%。

调查结果显示,十七八岁时的专业选择并不能给未来职场定终身,但是对进入职场有着关键性作用。最近教育部下发有关招生文件称,就业不好的专业要减招或者停止招生。新的专业如高尔夫、网络游戏等开始招生。人才市场的“需求晴雨表”影响着高校对于专业的调整和设置,专业选择和就业的结合更加紧密了。

调查也显示,专业的行情变化随时都在进行中,求职者找工作和专业不一定非要门当户对。在终身学习的时代,学历和专业只是职场大门的敲门砖,即使专业不对口,个人也完全可以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升职业能力。

所谓就业,就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内,在一定的社会岗位上从事合法的劳动,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就业依托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存在于社会分工之中,在不同性质的岗位上,人们就业的目标、内容、方式、场所、报酬及待遇等各方面都有差异。因此,就业是所有具备劳动力的人们所面临的最普遍、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现象,它不仅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前提,更是人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以及给后代带来希望的手段。

根据就业的基本条件,大学生就业应该是指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生,根据国家的有关就业政策和规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具备的条件,按照一定的程序谋得职业,参加工作,从事经济或其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并取得报酬或经济收入的活动。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参加无报酬的公益劳动或家务劳动等都不属于就业。

1.职业与专业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人们从事着不同的社会劳动。在不同的国民经济产业、行业领域中,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职业。因此,专业和职业是两种不同属性的概念。但是专业与职业有密切的联系,专业与职业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所谓专业是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根据学科分工或生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成的门类。它是从学习和培养的角度按学科与技术来划分的。为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便于学生多方面就业,不少学校除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之外,还增开第二专业的课程,供学生选修。而职业则是从生产劳动的角度对工作形式所做的区分。

不管学习哪个专业都可大体上知道将来要从事的职业领域。例如,从大的分类讲,学工科的可以当工程师、技术员、技师、技工,学农科的可以当农业劳动者、农业技术员和农业经营者,学服务的可以当服务员、营业员、售票员,也可以当经理等。一个具体的专业,它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社会上的一个具体职业,甚至只是职业中的一个方面或部分。但更多的情况是一个专业往往可以对应多种职业,甚至是一个宽广的职业群。以通常设置的机电专业为例,这个专业可涉及的行业、所联系的面比较宽,可以在制造业、建筑业里当钳工、电工和机修工,也可以个体开业当维修工。计算机专业所对应的计算机专业群,范围更是宽广,它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开发人员,如计算机制造工程师、专业软件编制员和制造工作,包括计算机调试和维修人员、电子保安人员、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员、计算机培训人员、计算机信息情报员,还包括计算机操作和应用人员等。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密切结合的。它强调专业对职业的适应性和应用性。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建立的今天,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已从过去按行业、产品、岗位细分专业的做法,逐步深化为综合交叉型。专业的课程内容也不再只为一种工作做准备,而是为某领域通用技术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在相通的职业群中多专多能。因此,就读某一专业一般就有可能在这一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类群中求职。

2.学历与就业

案例1-4 海归硕士回炉职业院校

上职业院校学一门技能已不仅是低学历者立足社会的应急之举,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员正“回炉”,为找工作或跳槽准备一技之长。据了解,大学生毕业后重返职业院校参加培训已逐渐成为一种新现象,其中还出现国外毕业的硕士生的身影。

北京某校面向社会开设的数控紧缺人才专业的培训班已走出近1000名数控加工技能的人才。其中第8期一名学员在国外硕士毕业。在国外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他回来参加这个培训班,学成后很快在加拿大找到数控加工方面的工作。这所学校还专门为西门子公司的部分硕士和本科生进行电工方面的培训,并为培训合格者颁发相关的技能证书。

评议:硕士等高学历人员“回炉”培训主要包括两类情况。一类是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不少参加培训的研究生都是单位工作岗位的主管,由于公司要求这一层次的人才需要获得相关专业的资格证书,因此他们选择回炉充电;另一类则是毕业后找工作不如意的人,他们选择来就业比较好的职业院校掌握一技之长。

所谓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一个人在什么层次的教育机构中学习,接受了何种层次的训练,便具有相应层次的学历。通常说一个人具有什么学历,是指这个人最后也是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以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实施学历教育、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力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学历证书为凭证。

应该承认,在同等条件下,高学历是具有一定优势的,因此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专科学历是许多人心头“永远的痛”。但是,高学历并不与高素质、高能力相对应,它只是人才综合素质的一方面,是个人身份的一个标识。高学历等于好就业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博士、硕士不再是就业的敲门砖。现今社会紧缺的高技能人才,正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专科生相比,研究生、本科生的优势就在于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他们在求职时大多不愿轻易背离和放弃自己的专业。而专科生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指导下,主要的优势在于所掌握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从2004年至2008年,研究生就业率平均下降2个百分点,本科生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而高职生就业率则上升了2个百分点。来自教育部就业部门公布的信息显示,2008年专科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近4%,上海和北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已经超过本科生。

在经济寒潮下,专科生就业比本科生形势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在就业的“高压”下,部分本科学生预期工资、福利待遇等期望值比专科生高,导致用人单位谨慎录取。其二,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讲究人才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岗匹配,对某些岗位来说,录用高职生比录用本科生可以花费更少的薪酬及培训成本,却能获得更好的用人效果。其三,高职毕业生对工作起薪要求不高,比较随和,对企业的忠诚度高。来自劳动部门的跳槽周期报告也显示,本科生跳槽率最高,本科学历者职业流动周期最短,为21.1个月,硕士研究生为22.8个月,大学专科学历则达到为30.5个月。其四,随着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各地也纷纷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一大批国有重点企业在今后几年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需求上也显得更为迫切。尤其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线技术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正在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