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迹(2009~2012年)
- 董云庭著
- 673字
- 2020-08-28 10:08:21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突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重要途径
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看,在其实现工业化的进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国际资源,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也相当严重。2006年我国GDP占世界的5.5%,但消耗的能源却占世界总量的15%。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1/10、日本的1/20、德国的1/6,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是国外先进水平的一半,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我国废弃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 多倍。我国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占43%,70%以上的江河湖泊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约3.2亿人饮用水不安全。据环保监督部门测算,我国每年因污染造成的成本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使我国工业化发展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资源与环境约束。以大量的资本、土地、能源、矿产资源、劳动力和环境代价维持的传统工业化发展已经到了极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再走粗放式工业化道路,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必须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我们要加快发展面向高耗能行业的节能降耗信息技术应用,以推进冶金、电力、建材等高耗能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精确度、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推进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实时监测和调控,减少资源浪费;要发展面向高污染行业的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应用,针对冶金、电力、石化、建材、造纸等高污染行业开展生产工艺流程信息技术改造,减少污染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