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视角下的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刘延平 张真继主编
- 346字
- 2024-12-21 14:27:58
会计学专业建设的创新研究与实践——传统学科与国际化的融合
崔永梅 瑢,张秋生,郭雪萌,门,郝宇欣,李远慧,马忠
摘 要: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会计学专业教育把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培养目标,且要求专业创新改革的核心应以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为中心,以确定“国际化、精品化与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建设定位。会计学专业建设小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考核方式、学位论文等重点环节的建设,并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理工类大学会计学专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建设;创新;传统学科;国际化
Abstract: The change of economic environment have made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s basic objective focus on quality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e core of accounting major innovation should be 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and definite the accounting education orientation is internationalize, competitive and innovation personnel education. we build the important points such as course system, teaching mode, test and examination and thesis etc. Based on these, a characteristic accounting major education pattern is created under polytechnic university background.
Key words: Accounting Major Progress; Innovation; Traditional Subject; Internationaliz
1 引言
经济环境的变化(如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对传统会计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学教育专业已呈现出宽口径、厚基础、复合研究型等特点。此外,国内对会计专业的学生的需求是多层次和全方位的,会计学专业的教育更是需要把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基本定位和培养目标。这就要求以提高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作为会计学专业创新改革的中心,并从这个意义上来认识它在会计学专业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此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决定教学内容、设计方向模块、组织教学管理。
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开展了会计学系列课程建设,进行了“会计系系列实验课程建设”及“会计学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等,并以此为标志开始进行全面的专业课程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建设了在“通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具有行业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校的会计学专业以会计传统学科,四个学术研究中心(基础产业研究中心、会计与财务研究中心、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研究中心及中国交通运输价格研究中心)为依托,树立了与时俱进的专业设置思想,更新优化了专业的课程体系。
2 专业定位:国际化视角下的精品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会计学专业的建设目标是:依托传统学科,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打造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充分考虑到学科实力和学科特点,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国内理工类高校会计学专业建设和改革起示范和带动作用;完成“国际化视角、精品化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建设任务。这是实现国际化视野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载体。
“国际化视角”是指在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会计工作的实践,重新梳理本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系,借鉴国际上通行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培育学生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实验教学体系。
“精品化”是指完成精品课程与精品教材,即包括所有主干课程在内的精品课程,以及包括实验课程在内的研究性精品教材体系的开发与建设。
“创新人才培养”是指在国际化的基础上,在掌握先进的学科专业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密切结合我国会计工作的实践,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特点的专业会计人才,使之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专业建设思路
在上述基础之上,进一步确定了本专业的建设思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保持我校会计学专业国内领先水平并逐渐与国际接轨;坚持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共性要求与尊重个性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教育质量控制与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教育教学理念,以传统学科及四个学术研究中心为依托,通过教学、科研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不断探索和进行会计学专业的建设;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国际化办学模式、创新研究性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会计学专业的专门人才,并集成取得的有效经验和实践效果,形成会计学专业建设内容的有关参考规范,发挥推广和示范的作用。会计学专业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
4 专业建设的重点环节
4.1 建立创新性的课程体系,明确课程边界,完善课程大纲
借鉴国内外高校的经验,确定了会计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主要有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企业财务报告、税法、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学、高级会计与税务会计等。
图1 会计学专业建设思路
Fig.1 Thought of Accounting Major Progress
上述会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现了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和近年来不断发展的财务会计改革的最新成果和最近出台的新法规、制度及最新理论成果,所使用的专业课教材均是近年来出版的优秀教材。
专任教师应根据修订后的教学计划分课程组认真撰写课程大纲,明确课程边界。目前,所有专业主干课程均有详细的课程大纲,明确规定了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材、教法、考核方式和参考书目。课程大纲经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通过,成为了任课教师撰写教学日历和教案、实施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答疑及课程考试的重要依据。
4.2 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确定并丰富教学内容
各个课程组统一了对各知识点及重点、难点的认识,并通过反复讨论,对各章切入点的选择、重点与难点内容的阐释、案例的引用、课中及课后应讨论的问题、学生在课后应阅读的文献等进行了反复设计,以保证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另外,为了丰富教学内容,对于每一章节中所涉及的国际、国内最新会计准则动态,都及时通过课堂教学予以体现,保证学生知识体系的先进性。
同时,也鼓励教师突出自己的讲授特色;在对有争议问题、在案例评述等方面,要求教师讲述当前主流观点的同时,可将争议焦点作为讨论课的话题,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和判断;在授课环节之后,突出讨论课的作用。通过讨论,可为学生搭建一个关注、参与专业热点的平台。选择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但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热情,培养了其在语言表达、观点表述及对问题进行分析方面的能力。
4.3 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为了巩固教学效果,各门专业课授课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适当的作业练习。与此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实际财务与会计问题的判断能力,各门专业课已把案例分析作为教学训练的一部分,部分研究性课程还要求学生撰写专题研究报告。案例与课程系列专题研究报告的教学形式已成为北京交通大学会计学专业研究性教学的特色。学生在完成案例分析和专题研究报告后,再在课堂内进行陈述与讨论。任课老师课后以课程组讨论的形式认真批改作业,以便及时发现同学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恰当的点评分析。
4.4 全面改革传统考核方法
建立了平时测评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并举的开放式、全程化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平时(网上)答疑、课后作业及讲评等多种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形式巩固了教学效果。
4.5 强调学位论文环节
实行论文匿名评阅和指导教师答辩回避制度;小组答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排序后5%的学生要进行二次答辩;教务处组织专家组对成绩排序后5%的毕业设计(论文)重点抽查。
近年来实施的一项教学改革是通过开设“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学年论文训练系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因此,近年来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良好,并出现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优秀论文。
5 专业建设的创新点
我校的会计学专业的建设以会计传统学科为依托,密切结合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树立与时俱进的专业设置思想,更新优化专业的课程内容体系,反映学科的发展,注重将基础性、实践性和前沿性统一结合起来。我校会计学专业的硬件建设及科研教学水平在全国理工科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1)依托传统学科,体现交通运输行业的专业教育特色
我校的发展历史与中国铁路事业有着深厚的渊源。学校由路而生,因路而强,在悠久的办学历程中突出了交通运输行业的专业教育特色。学校以“立足铁路实践,又高于铁路实践”思想为指导,构建了具有铁路特色的大学科体系,并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和新手段研究解决交通运输发展中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会计学专业的教育更是“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密切与铁路企事业单位的联系,采取多种措施(承担重大铁路攻关课题、运输企业的横向课题、咨询与在职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培训项目等)加强产学研合作,丰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拓宽服务铁路的领域。在目前毕业生就业领域日趋多元化的情况下,学校毕业生到铁路工作的就业率保持在28%左右,铁路相关专业方向的毕业生到铁路就业的比例占47%。
(2)构建了具有理工素质的综合实践教学专业训练体系
学校自创建以来,一直秉承“知行”校训,严谨治学,重视实践,尊重个性,强化能力,注重创新,立求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的栋梁之材。这已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还实施了以培养工程素质、基本实践能力、综合设计能力、科研素养、创新能力为目标,层层递进、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强调了对实验能力培养四年不断线,并设计出了新颖的实验教学体系。目前,实验教学已由过去较为单纯的“模拟验证性、认识性”体系转向由“模拟验证性、实务认识性、应用实践性、研究创新性、现场操作性”实践课程与训练环节构成的多层次综合实验教学体系。会计学专业提出了实践教学的五个具体实施原则:专业动手能力实践与培养专业问题判断能力相结合;规定实践内容与自主探索实践相结合;专业实务性实践与专业研究性实践相结合;给定资源使用与开放性资源利用相结合;个人自主实践与团队合作实践相结合。
为此,会计学专业设计的实验训练体系包括:专业基础及专业实验课程(会计学基础模拟、财务会计账务实践、税收实务、审计模拟、管理会计模拟、ERP模拟、证券模拟、证券投资分析、统计软件应等);综合研究能力训练实践(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研究方法论与论文训练实践(研究方法实践与研究工具运用实践),挑战杯及校园科技创业大赛实践。
(3)形成了基于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性教学模式
近年来,会计学专业在经济管理学院整体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目前,已经形成了基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并创造了相应的学习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由“知识讲解型”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角色由“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
会计学专业学生在学习工商管理类研究性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各门实验性课程、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或参加各类主题的竞赛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案例、专题研究报告、研究论文、科技作品等训练载体。
(4)构建了会计学专业研究方法论课程与训练体系
经济管理学院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训练。经过几年的实践,目前经济管理学院的各个相关专业均开设了研究方法论课程。实践表明,研究方法论课程通过系统介绍研究方法论知识、主要研究设计方法和学生自主实践规范论文研究与写作的训练,有助于学生系统了解学术规范,树立学术道德,培养问题敏锐性,激发研究兴趣,提高专业问题判断能力。系统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训练,为学生进一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完成符合规范要求的毕业论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完善了能力侧重型的考核体系
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注重对传统的“记忆型”、“解题型”的课程考核形式进行改革,构建了多元化的能力侧重型的考核体系。在继续重视对掌握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考核外,还可通过研究性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科学分析能力、专业判断能力,并采用案例分析、课程专题研究报告、研究方法论论文、财务模型设计等多种考核形式。
参考文献
[1] 李永峰,张明慧. 高等工科院校加强会计教师继续教育的理性思考 [J].会计之友,2004(01):16-17.
[2] 曹卫星,陈万明等. 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大学教学,2004(01):32-33.
[3] 李允.关于研究型课程的理性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3(07):9-11.
[4] 阎达五,耿建新. 高级会计学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会计研究,1997(07):10-13.
[5] 高虹,刘惠琴. 从基于问题的学习看研究型课程教学.中国高教研究[J].2003(11):53-55.
[6] 陈兴述,罗勇,姜永德. 大学会计教学科研化的实践与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95-96.
[7] 魏亚平,梁宜昕,欧伟胜,单宝玲,吴芳,潘玉香. 面向21世纪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1999,18(06):15-23.
[8] 钟琳.改革高校考试制度培养创新人才[J].当代教育论坛,2004(08):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