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中国历史中的谜团(1)

翻开中国历史,当我们带着无数疑团回溯曾经发生的故事,让我们感慨万千。一些故事内容仅只是当时人物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而谣设的“佳作”,但留给后人的却是永远解不开的谜。

不懈地揭开历史人物的谜团,才是我们开启中国历史大门的惟一钥匙。看着先人的恩怨权夺,给历史留下无数谜底;想着皇权里的血迹斑斑,给我们足以反思人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人生除了名利权力还有生命更值得去珍惜。

1.秦始皇生父之谜:史家的谣传还是吕不韦的弥天大谎?

秦始皇的生父到底是谁?异人还是吕不韦?在我们一贯的观点是:秦始皇为吕不韦所生。然而在现在的考证中,似乎又站不住脚,难道是史家的谣传,或是吕不韦的弥天大谎?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无数个令人解不开的谜,有些到现在,还争论纷纷。我们以解剖历史,认识历史的唯物心态,去揭开历史的真面目。

秦始皇是不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是众多的历史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今天我们具体来分析一下。

在司马迁的《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如是说:

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于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固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时,生于政。

要了解这件事,还得从吕不韦到邯郸经商说起。

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大商人,到赵国首都邯郸经商,路遇一位王孙,姓蠃,名叫异人——他就是子楚,子楚是他后来改的名。异人的祖父是秦国国王昭襄王,父亲是太子嬴柱。秦赵结盟,互派人质,异人被送到邯郸。不久,秦国撕毁盟约,出兵攻打赵国,赵国虽然没有杀死异人,但从此不再礼遇,异人生活窘困,形同乞丐。吕不韦到邯郸不久,就听人说起异人的情况。蓦然,他心头一亮:此人不正是一件奇货吗?他决定利用异人搞一次政治投机。

一天,吕不韦登门拜访异人。寒暄过后,吕不韦单刀直入:“鄙人能让你的门第高大起来。”

“哈哈……”异人笑了起来,“还是先去高大你自己的门第吧。”他有点看不起这个鬼头鬼脑的商人。

吕不韦也不恼,两眼盯着异人,说:“鄙人的门第需等您的门第高大了以后,才能高大起来。”

异人一听吕不韦话里有话,就把他拉到身边坐下。

“秦王老了,太子最宠爱的是华阳夫人。华阳夫人没有儿子,日后谁能成为太子接班人,就看华阳夫人喜欢谁了。您兄弟20多人,您排行居中,又不得宠,还长期在赵国做人质。日后太子即位,您是没有条件与兄长们争夺太子之位的。”吕不韦娓娓道来。

对此,异人自然明白,他连能否活着回国都感到渺茫,对储君之位就不敢有非分之想了。他点点头,沮丧地说:“是的。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

吕不韦道:“鄙人虽穷,但愿出千金去秦游说,让您成为储君。”

异人惊喜不已,叩首拜谢:“苟如是,愿与先生共有秦国。”

吕不韦等的就是这句话。

事后,吕不韦拿出500斤黄金给异人,让他在赵国活动;又拿出500斤黄金购买了大量的珍宝,自己带着,西去秦国。到了秦国都城咸阳,他登门拜见华阳夫人的姐姐,请她把珍宝呈给华阳夫人,并让她捎话给华阳夫人:“异人聪睿,结交的都是天下英俊,他常对人讲:‘我的终身依靠就是夫人了,日夜都在思念夫人。每当想起夫人,不禁泪下。’”华阳夫人接了礼物,深为异人的孝心所感动。吕不韦闻讯,料定可以说动华阳夫人,他面授机宜,让华阳夫人的姐姐以她自己的身份出面,再去游说:“我听说,凭姿色而得宠的,年老色衰,就会失宠。夫人备受太子宠爱,可惜没有儿子,何不从别的妃子生的孩子中选一个贤孝的,立为您的儿子。这样,太子在,您可以富贵;太子不在了,收养的儿子即位,也不致失去权势。您现在一句话,就可以永保富贵。若不趁现在得宠时打好基础,待容颜衰退,想进一言,都没机会了。”华阳夫人点头称是。姐姐见状,亮出了吕不韦交给她的底牌:“异人孝顺,人也聪明,他知道自己排行居中,他的生母又不得宠,按说接班人没他的份。若您立他为嗣,他肯定感恩戴德,你一生富贵就无虞了。”这话虽是为了异人,但表面上却字字句句都是替华阳夫人着想。华阳夫人被说动了,答应劝说太子,立异人为嗣。

几天后,趁着嬴柱高兴,华阳夫人委婉地谈起在赵国做人质的异人,夸他贤明。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妾有幸列位后宫,可不幸无子。恳求殿下立异人为嗣,使妾有个依靠。”嬴柱一向对爱妃百依百顺,当即便答应了,怕华阳夫人不信,还刻了五符作为凭证。

吕不韦大喜,急忙赶回邯郸,告诉异人,异人更是欢天喜地。

吕不韦请异人到他在邯郸的家吃酒,异人欣然而往。

于是,便发生了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中记述的那一幕。

“大期”,《史记集解》援引徐广的解释,说是12个月。十月怀胎,如果那个孩子也是10月降生,异人又不是傻瓜,屈指一算,是吕不韦的种。如今12个月才出生,异人一算,那是吕不韦的妾来他这儿以后才怀上的,自然是他的种了。孩子是正月出生的,就取名叫“政”,他就是后来的秦始皇。那个女人也有了一个名分——姬,因她是赵国人,人称“赵姬”。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严谨的历史著作,他编写这部皇皇巨著,主要依据先秦以来的文献和档案两方面的文字材料。据《史记》研究专家考证,这两方面的材料至少在80种以上。对于各种材料,他也不是拿来就用,而是作了认真的考证,去伪存真。对此,他在《史记》开篇文章《五帝本纪》中,作了说明。他的《史记》,堪为实录。

郭沫若认为司马迁生于公元前135年左右。司马迁写《史记》,从公元前108年准备材料,公元前104年以后才动笔。

吕不韦死于公元前235年。司马迁写《史记》时,距吕不韦死才100多年。对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司马迁有条件获得珍贵的第一手材料。

当然,这只是我们的推测。

《史记》篇幅浩大,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计526500余字。这样一部鸿篇巨制,缺憾、错误在所难免。例如,《苏秦张仪列传》说苏秦与张仪是同时代的人,一个搞合纵,一个搞连横,苏秦先于张仪而死。然而,从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中,我们知道,苏秦的年辈要比张仪晚得多,当张仪在秦国当权时,苏秦还是个年轻后生,张仪死于公元前310年,又过了二三十年,苏秦才死。

《史记》中有些事情是司马迁从民间收集的,夹杂着不少传说。这些传说经过民众的不断加工,与事实已相去甚远。例如,《史记·高祖本纪》说,一天,一个叫刘媪的妇女在湖边休息,梦见与神人相遇。不久,雷电大作,刘媪的丈夫刘太公来寻妻子,看见妻子身上压着一条蛟龙。刘媪从此有了身孕,生下了儿子刘邦。现在江苏丰县城北2.5公里处的泡河之上,横卧着一座石桥,名“龙雾桥”,乡老指点说,那就是刘媪遇龙妊娠的地方。

那么,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之说,是不是也系民间传说?这也完全有可能。

于是,秦始皇的生身父亲成为一桩历史悬案,古往今来,围绕这个问题,人们打了不少笔墨官司。

司马迁是在被处以宫刑之后,忍辱负重完成《史记》的。《史记》直言当朝天子汉武帝之过,正因为如此,在很长一个时期,司马迁及其后人把《史记》秘不示人,直到武帝曾孙汉宣帝坐天下时,才由司马迁的外孙杨恽公布于世。对《史记·吕不韦列传》中吕不韦与秦始皇的父子关系,汉人深信不疑。

班固是继司马迁之后的又一个大史学家,他编写的皇皇120卷《汉书》,计80余万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汉书》中的武帝太初以前部分,多照抄《史记》,旧史家讥刺班固剽窃。但在抄袭过程中,对《史记》中的错误,班固也作了修正。例如,《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说武安侯田蚶官拜丞相,权倾朝野,举行家宴时,自己坐在西方上席,让同母异父的哥哥王信坐在北边次席。这里,司马迁就搞错了,汉朝尚右,右为上,左为下。坐西朝东是上席,次席应是坐南朝北,不是司马迁说的坐北朝南。班固写《汉书·窦田灌韩传》,就改了过来。连这样细小的错误,班固都注意纠正,但对秦始皇是吕不韦的私生子这样的大事,班固却认同司马迁的说法。他写过一篇《秦纪论》,文中竟把秦始皇叫做“吕政”,连始皇的姓都改回来了。

直到唐宋时期,人们对始皇的私生子身份还深信不疑。

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述的:

吕不韦娶邯郸诸姬绝美者与居,知其有娠,异人从不韦饮,见而请之。不韦佯怒,既而献之,孕期年而生子政。《资治通鉴》的说法,既不同于司马迁,也异乎张匡:异人遇见赵姬,为她的美貌所倾倒,向吕不韦索要。这点与司马迁的《史记》相同。但司马迁说,吕不韦不知赵姬有了身孕,开始还很生气,后来才忍痛割爱。而《资治通鉴》却说吕不韦已知道赵姬怀孕,异人一开口,他就来了个顺水推舟,只是把戏演得很逼真:先装作生气的样子,不想割爱,后来又极不情愿地让出。也就是说,吕不韦玩了一个诡计。从这一点上看,与张匡的说法接近,只是把吕不韦写得更加阴险。

《资治通鉴》中的这段文字,可以算作继司马迁、张匡之后的第三种“版本”。

司马光等人编写《资治通鉴》是极为严谨的,从搜集史料到全书定稿,分为编写丛目、长编和定稿几个步骤。丛目,就是长编的提纲。长编,就是《资治通鉴》的草稿,依照丛目顺序,把同一事项下的资料全部检出,相互参照比较,错综铨次,修饰文字,用大字写成正文;至于歧异不同的记载,则用小字附注于正文之下,并说明所以取舍的原因。长编要求宁繁勿略,要充分占有史料。最后对长编删削繁冗,考订异同,锤炼文字,写成定稿。

对于秦始皇是吕不韦私生子这件事,《资治通鉴》既没有照抄司马迁的说法,也没有照搬张匡的观点,写出了“新意”。这种“新意”不可能是司马光等人杜撰的,想必是他们总结了前人的记述,采用了一种他们认为更接近史实的写法。王世贞说,吕不韦编造了一个弥天大谎。

到了明代,有人对《史记》的记载发生了怀疑。

第一个持怀疑论者,是王世贞。

王世贞,字元美,号风洲,又号龠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年方19岁,就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才学过人,是继李攀龙之后的文坛盟主,名盖海内,谁人若能得到他片言褒奖,便身价百倍。王世贞一生勤于笔耕,著作等身。在《读史后辨》一文中,他认为吕不韦为嬴政生父之说,是伪造的。造伪者,第一个可能是吕不韦本人,他编造这个谎言,目的是想长保富贵;第二个可能是吕不韦的门客,他们编造这个弥天大谎,目的是欲侮辱嬴政。

要理解王氏此说,吕不韦与嬴政的那一段恩怨,需交待一下。

秦昭襄王在他君临秦国第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病死,太子蠃柱即位,是为孝文王。蠃柱仅仅做了3天秦王,王位还没坐热,就一命归天了。异人接过大好河山,是为庄襄王。按照从前的约定,异人登基后颁布的第一道诏令,就是以吕不韦为丞相,封文信侯,以兰田(今属陕西)12个县为食邑。异人也是个短命的国王,做了3年秦王就病死了。嬴政继承大位,年方13岁。吕不韦以“仲父”(即叔父)的身份,继续辅政。

岁月如梭。转眼间,嬴政长大成人,要举行冠礼了。

冠礼,就是成人礼。按照当时的礼制,男子到了20岁,举行冠礼。从此以后,他就是个成人了。作为国王,加冠之后就要亲领国政。吕不韦不愿交出权柄,嬴政的冠礼一拖再拖,过了21岁,还没举行,朝野议论纷纷。吕不韦怕惹起众怒,只好宣布第二年为嬴政加冠。

之所以定在第二年,是因为有几桩事,吕不韦要抢在嬴政加冠前办完。

最重要的一桩,是公布《吕氏春秋》一书。

这部由161篇论文构成的皇皇巨著,是吕不韦主编、他的门客分头编写的。这年的一天,吕不韦让人把《吕氏春秋》悬挂在咸阳的市门上,宣布:有能增、损一字者,赏千金。谁知,挂了多日,竟无人能挑出一个错,指出一点不妥。这倒不是秦国没有才士,更不是《吕氏春秋》完美无瑕,东汉末的大学者高诱注释《吕氏春秋》,就指出11处错误。之所以没人敢去领那一堆黄澄澄的金子,主要还是慑于吕不韦的权势,没人敢出头。

吕不韦在向年轻的国王示威。他要告诉嬴政,他的权位是多么稳固、强大。

但是,这一手能否吓倒嬴政,他心中也没数。

正因为如此,他又炮制了他是嬴政生父的谎言,以便进一步稳定他的权位——如果王世贞之说成立的话。

第二年四月,嬴政加冠,亲政。

嬴政才能过人,权力欲极强,他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国王,要把属于他的权力收回来。

吕不韦最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他没有什么表示,采取以静制动的策略,坐以待变。因为他知道,另一个人肯定会有大的动作。

这个人就是“大阴人”嫪毐。

自从异人死后,赵姬就独守空房。她还年轻,人又风骚,耐不住寂寞,就与吕不韦重续前缘。吕不韦担心让嬴政发现,就找了“大阴人”嫪毐,拔去他的胡子,谎言已将他的外生殖器割了,把他送进宫中,侍奉赵姬。嫪毐床上功夫高,深得赵姬欢心。嫪毐这个假太监胆子忒大,竟让赵姬给他生了两个儿子!

嬴政加冠,亲政,嫪毐寝食不安,担心嬴政找他算账,思前想后,终于横下一条心,铤而走险,先下手除掉嬴政,立他和赵姬生的儿子为王。

参与叛乱的,有嫪毐的心腹20多人。他们当中,有朝廷重臣卫尉、内史等。

嬴政毅然发兵镇压,嫪毐兵败被杀,他的势力被全部剪除。

在嫪毐叛乱过程中,吕不韦的行止是一个谜。

郭沫若说,奉嬴政之命统兵镇压叛乱的昌平君、昌文君中的“昌文君”就是吕不韦。在金文中,“吕不韦”与“昌文君”写法相近,“昌文君”是“吕不韦”三字的讹误。但是,1975年12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一座编号为M11的秦墓出土的竹简《编年纪》上,在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下记有:“四月,文君死。”竹简整理者认为,被时光磨损了的那个字,应是“昌”。此时,吕不韦已死13年,断不会死而复活,再死一次。

很有可能,吕不韦在坐山观虎斗。

大概也正因为如此,嬴政彻底剪除了嫪毐的势力后,就回头收拾吕不韦。第二年,嬴政下令褫夺吕不韦的相国官位。不久,又把他流放蜀地。吕不韦知道,自己的人生旅途已到了终点,饮鸩自杀。

吕不韦的门客不是被免爵流放,就是被驱逐出秦国。

为了发泄怒气,门客们编造了吕不韦为嬴政生父的故事——这是王世贞第二个推测的背景。

王世贞乃学界巨擘,一言九鼎,他的观点一亮出来,从者如流。

在王世贞的“怀疑论”影响下,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观点。

洪亮吉提出,赵姬不是嬴政生母。

这位出生于阳湖(今江苏常州)的乾隆朝进士,一生官位不显,但著作等身,尤精于中国历史与地理沿革。他认为,异人在赵国做人质时,有一位明媒正娶的夫人,后来看上了吕不韦的妾,讨了过来。《史记》说的赵姬,是异人的原配夫人,不是吕不韦转手送给异人的那个女人。

梁玉绳则对“大期”二字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