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保持冷静头脑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北宋]苏东坡

所谓冷静的头脑,就是要在危机面前保持清醒,在冲动面前保持平静,在侵害面前保持忍耐,在争执面前保持宽容,在鼓噪面前保持理智,在恐惧面前保持英勇。在很多的情况下,力量并不来自权力,更不来自盲动,而是来自智慧和冷静。正如莎士比亚所说:“谁能够在惊愕之中保持冷静,在盛怒之下保持稳定,在激愤之间保持清醒,谁才是真正的英雄。”

古人云:冷静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这就是说,应当用冷静的眼光观察人,用冷静的耳朵听言谈,用冷静的心态处理事情,用冷静的头脑思考问题。用冷静的态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对领导者来说尤为重要。

冷静是高超的管理艺术,是成熟的领导风范。当复杂棘手的问题出现时,当突发性事件出现时,当各种矛盾交织僵持不下时,大家往往会把目光和希望集中到领导者、决策者身上。而决策的魄力与勇气,来自综合各种情况后做出的冷静判断。冷静沉着是决策的前提,草率武断是决策的大忌。冷静不仅是思想修养的需要,更是工作和事业的需要。

(1)决策时要冷静

人在平心静气的时候,就能比较理智、客观地分析问题,能够不偏不倚地考虑事物的因果变化,就能较少地受情绪的支配而导致偏激的操作行为。

哪里有领导工作,哪里就有决策,提高决策的准确度至关重要。决策不当是最大的浪费,将给地方发展和组织利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后患无穷。

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美国兰德公司的一项调研表明:世界上每100家破产倒闭的大企业中,有85家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不慎造成的。

因此,决策之时,领导者务必冷静慎重,注意把好4个环节。

一是总览全局,把好决策的方向。把好正确方向,善于在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事物面前,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成为一班人的主心骨。当受局部利益驱动,内部意见出现“一边倒”时,主要领导拍板应多从全局性考虑;既要站在维护全局利益的高度,又要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政策和举措,最终形成上符合政策、下符合实际的决策。

二是严格按制度办事,把好决策程序。坚持先学政策后议事,先定原则后定事,准确把握政策界限,做到政策有漏洞不钻空子,过去有先例不循旧规,周围有人干不搞攀比。既要论证可行性,也要考虑不可行性,做到仓促开会、临时动议时不决策;选择单一、没有预案时不决策;酝酿不充分、思想不统一时不决策。

三是把问题议深、议透,把好决策论证。决策靠的是集体智慧,所以信息很重要,对信息进行分析更为重要。利用信息,人们可以提高预测、决策的准确程度和管理水平,从而避免预测、决策和管理的失误,最终达到减少损失、解决问题的目的。主动到基层一线掌握决策落实情况,提高信息的准确度,避免“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的盲目决策。

四是集中正确意见,做到慎重拍板。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这是因为,无论什么人,才智和经验毕竟有限,自己认为对的不一定都正确,即便是自己看准的也需要有统一思想的过程,使正确的意见为大家所接受。因此,领导者要有听得进不同意见的胸怀,始终坚持发扬民主,多征求内行、专家、当事人的意见,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考虑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做出理性的决断,力争使决策做到尽善尽美。

(2)取得成绩时要冷静

当一个人取得突出的业绩,掌声与鲜花就会包围上来,上级表扬,同行羡慕,下属敬重,面对一片喝彩声,人都会有一种成就感,甚至有一些志得意满。这个时候,是人容易头脑发热的时候,也是最需要保持清醒的时候。

在一片赞扬声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人。冷静一想,凡可称得上成绩的,都由完成时变成了过去时,它不能代表将来。所以,越是在发展的时候,越要低调务实,调整好心态,包括个人的心态和领导班子的心态,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张弛有度,不骄不躁,不能恃“功”傲物、“功”大气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外在环境瞬息万变,世间万事变化无常。在“深谋远虑”的同时,还须时时提醒自己要谨慎、清醒,始终要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意识。

取得一定的成绩,并不意味着自己的本事更大。有时候认为自己很强大,那仅仅是因为还没有见到真正的强大。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作为一名领导者,在全球化的今天,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人均财富、人口素质和现代化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还要经过长期的拼搏奋斗。不能因为取得一定成绩就夜郎自大、故步自封;或者忘乎所以,头脑发热,误判形势,导致决策失误。

因此,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不为一时的成绩而骄傲,不以一时的顺利而轻狂,保持时时向上的激情,兢兢业业,不断创新,扎实工作,把事业做得更大更强。

(3)恭维面前要冷静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领导者会被下属的恭维声包围。在这种情况下,有的领导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走出恭维的包围圈;有的却被恭维所困扰,甚至在恭维面前栽了跟头。

场面上的恭维话,不但自己要讲好,对别人的恭维话,也要懂得怎样去听。恭维的话好听,但背后却隐藏着不同的意图:有的是真诚善意的赞扬,有的是别有用心的讨好,有的是心怀叵测的奉承。面对不同的恭维意图,领导者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使自己的工作免受其影响。

对真心实意的赞美,要由衷地感谢,但不要忘乎所以。领导者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一位领导者才华出众且政绩突出,的确让人佩服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地赞美他,这是一种真诚的褒奖,并无“歹意”。面对这种褒奖,领导者既不必拒之于千里之外,也不要受宠若惊,而应该由衷地道一声谢,并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免陷入自我陶醉、忘乎所以的泥潭。

对别有用心的恭维,要小心地“接受”,但勿误人害己。下属恭维领导,一部分是别有所求的,其主要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溜须拍马,婉转地以甜言蜜语表达所求之事;另一种则是直接地表达所求之事。溜须拍马的恭维,目的在于讨好领导,以期亲近领导,从而得到领导的提拔和重用。对这种恭维,领导者要细心甄别,小心对待,既不能拒绝发怒,以致影响上下级关系,也不能不加分析地“笑纳”,以免中其下怀。

直接的恭维,更多的是针对掌管着人、财、物的实权者。对这种恭维,领导者在小心地“接受”的同时,对恭维者所求之事也要斟酌一番。如果其所求之事合情合理,也符合相关规定,则可顺水推舟;如果所求之事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容,就应当断然拒绝,否则,就被“捧杀”了。

场面上的话不要太当真。场面上的恭维话多半是应酬话、礼貌话,当不得真,更不可乐此不疲,听得陶陶然、飘飘然。

(4)批评与非难跟前要冷静

作为领导者,受到他人的评批与评价,遭受他人的误解与非难,是在所难免的。关键是要在批评与非难跟前保持冷静的态度。切不可听到好话就笑,听到逆耳之言就跳。

在别人不服气甚至提反对意见时要冷静。即便是看待同一个问题,由于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角度不同、认知水平不同,所以产生的思想和观点也就不同。自己觉得这样好,别人却觉得这样不好。尽管自己手中有权力,希望一呼百应,但实际却不可能。因此,只能倾听和接受不同之声。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之所以有“清”“迷”之分,原因就在于一个是“旁观者”,一个是“当局者”。既然“旁观者清”,何尝不可以借助“旁观者”来认识自己呢?

领导者由于特殊的岗位,接触面广,受人关注,上级、下级和同级,甚至社会各界群众,都会有评价和议论。如果领导者肯听批评之声,那么就能借众人之目明己之目,从而达到清醒地认识自己的目的。众人对领导者的评论,有的听起来顺耳,有的听起来逆耳。“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能否吃下苦口良药,听进逆耳忠言,其结果大相径庭。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心中有一杆无形的但比较公平的秤。当然,众人之中,对某个领导,也有看不清的,评论欠妥当的,那不要紧,他们会相互修正或自己改正。

对于批评意见,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来对待,泰然处之。只有领导者真正做到“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被领导者才可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5)危机面前要冷静

情况越复杂多变,任务越急难险重,越能检验冷静应对的能力。遇到不平不顺心的事情,要沉得住气,能像苏东坡告诫的那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杰出的领导者都是临危不惧的。

大事难事看担当,最重要的是要勇于担当危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会一帆风顺,危难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意想不到的方式发生。危难当头、紧要关口,需要有人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智谋出于急难,巧计生于临危。”大危难孕育着大作为,大挫折磨砺着大机智,大困难蕴涵着大机遇。担当危难,是一种睿智和本领,是一种清醒和坚定。“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是担当危难的生动写照;“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是对担当危难的真情赞美。危难之中见真情,危难之时看品格。遇到危难而不惧,天塌地陷铁肩担,人生和事业便会留下壮丽的色彩。

在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面前要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大的风险和灾难突如其来,惊天动地,心理素质过硬的领导者,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带领下属沉着应对。在关键时刻,领导者一定要镇定自若,特别是遇到突发事件,一定要从容不迫,有扭转局面的魄力。

康熙皇帝把自己的领导心得写在了《庭训》里,作为儿子们必读的课本,以此来培养接班人。在他的《庭训》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三藩之乱的时候,清军主力和吴三桂的部队决战,半个月了还没有前方的消息。北京城里人心惶惶。在这种情况下,一向勤政的康熙居然一反常态,把公务扔在一边,带着人跑到景山上去玩了。有人提建议说,如今形势危急,军国大事那么多,皇帝您怎么能这么荒疏政事呢?康熙借这件事情告诫自己的儿子们:做大事要有静气。当时的局势确实很危险。北京城里,忠诚的人都没了主心骨,心怀叵测的人跃跃欲试,这个时候大家都在看皇帝。结果皇帝根本就不着急害怕,还有心情娱乐呢!于是忠诚拥护的人就心里有底了,想作乱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了。相反,这个时候如果执掌全局的人也和大家一样惊惶失措,那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无数事实反复说明,危急之时,领导者的镇定自若,对于稳定局势、安定民心、解除危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面对随时都可能出现风险和突发事件,领导者必须加强心理修养,锤炼良好的心理素质。鲁迅先生有一句话,“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炸弹落于侧而身不移”,应是领导者锤炼过硬心理素质、增强定力的努力目标。领导者经常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紧急情况,要保持定力,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稳抓指挥权,专心注视事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