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部养生方
- 李思博编著 桑志成审订
- 256字
- 2021-03-29 14:20:27
8.传统捏积术,带给孩子成长意想不到的惊喜
捏脊、捏积有什么不同吗?不都是对脊背揉来按去吗?横着来竖着来不都是一样吗?哦?不一样?如果方向捏错了,就会出现危险?真的有这么严重?
◉ 和捏脊差之千里的“捏积”
捏脊,我们前文说过。从上往下按揉,重点关注脊背上的几个重要穴位,既能养护脊柱,又能活跃气血,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捏积和它字近音同,其中的含义却差之千里。
捏积是我们中医中古老实用的治疗养生方法。主要针对小儿或者老人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诸多疾病。有的孩子瘦弱不爱吃饭,捏捏积,去去内火,效果非常好。现在的药物副作用很大,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过多地使用药物会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性。捏积很简单,只需要一双手,但是捏积的手法必须正确,如果捏不对,不但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
◉ 怎样捏积
一般来说,捏积适合于一岁半以上的小儿。也同样适合经常便秘、厌食的老人,但是小儿和成年人捏积的手法是有很大区别的。
捏积最好清晨空腹进行,有的孩子因为突然来到的外力而感觉恐惧哭闹,空腹不易引起呕吐。孩子经过一夜的休息,阳气比较充足,再经过捏积激活阳气,可以事半功倍。
家长要完全学会捏积,掌握好力度再给孩子操作,不能贸然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小白鼠”。曾经看过一个未出师的学生给患儿捏积,刚刚捏下来一遍,患儿的体温发凉,哭闹不止。
捏积的主要手法有七个,推、捏、捻、放、提、揉、按,必须一气呵成。家长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拇指指腹对准食指的第二指关节桡侧,虎口向前,双手拇指和食指尽量不要分开,因为捏积是刺激正中的督脉,如果手指分开,起不到强大的刺激作用。
让孩子脱去上衣,露出背部,俯卧在床上,尽量让小孩子卧平、卧正。捏积从尾骨的凹陷处(也就是长强穴起,长强穴有循环无端、旺盛、强壮的意思。如果说大椎穴是全身阳气的按钮,长强穴就是全身阳气的回收点。它不但回收阳气,还输出强大的阳气,和大椎穴遥相呼应,循环不休。没事的时候按摩长强穴可以通宿便,排肠毒。)拇指和食指合作,从长强穴轻轻一推,皮肤就会起来一个褶皱。把这个褶皱轻轻捏住,完成了第二个过程,双手拇指交替着沿督脉方向向上捻。当捻过去以后,皮肤回到自然的状态,“放”也在“捻”的过程中。捏三次,提起皮肤一次,一直捏到脊柱的大椎穴为止。捏完以后,找到肾俞穴,最后两步要在肾俞穴上进行。双手放在孩子的肾俞穴上,按中有揉,揉中有按,按揉并动,自下而上,从里到外按揉数分钟,直到孩子出汗为止。
捏积完成后,孩子的肌肉有些紧张,先不要急忙给孩子穿衣,双手变掌,自下而上沿着脊椎向两边分推,最后再抚摸孩子的腋下,宽胸理气,有缓解孩子肌肉紧张的效果。捏积以后给孩子喝一点儿温开水,补充流失的体液,也有利于毒素的排出。
刚开始的时候,手法可以轻一点儿,让孩子熟悉一下。如果是为了治病,最好捏够一个疗程10天。如果为了保健养生,隔三差五捏一次就可以。经常捏积的孩子胃口好,不挑食,长得壮,而且刺激脊柱,脊柱和大脑是相连的,也间接刺激着大脑的生长发育,捏积既能防病治病,又能开启智力,家长应该对这样的保健方式多下工夫。
◉ 成人捏积有讲究
以九岁年龄为界,孩子捏积是自下而上进行,而成人捏积就必须自上而下进行。这是因为小孩子的体质大多由先天决定,就像一颗强壮的种子,它生根发芽成为一棵小树以后也会很健康。这颗种子就相当于我们的肾脏,肾脏发出强大的精气,精气自下而上通过督脉充盈着孩子的身体,维护着他们的健康。有的时候精气滞留在督脉里上不去,捏积几次,排除淤积,疾病就会不治自愈。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先天的营养慢慢消耗,对后天脾脏的要求越来越高,脾脏在上,精气向下走,滞留淤积下不去,所以成人需要从上往下捏。
需要捏积的病人尽量不要吃醋,因为醋最伤脾胃。在我们的印象中,醋一般是开胃的作料,其实醋最伤“脾胃”,本草纲目里记载:“醋,多食损筋骨,亦损胃。”所以脾胃不好的人也尽量少食醋。
孩子捏积非常好捏,因为他们的皮肤薄,而且经受的风邪少。而成人的经络已经被风邪粘连,手法和孩子捏积一样,但是力度要大,从大椎穴开始,自上而下,在捏积的过程中,会听见咯吱咯吱的声音,这就是粘连的血肉被活动者,只要把瘀滞的气血和粘连的筋络捏开,病就算好了大半。如果给老人捏积,要注意不要受寒,避免伤害老人的皮肤和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