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事的地方就有办公室政治
不管在哪里的办公室都会有派系争斗和办公室政治,它可以被笼统地认为是公司内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和。它是公司里规章制度等显规则背后的隐规则,这种规则是不成文的,还说不出来,藏在水面之下,是一些约定俗成的日常事务处理法则。
◎ 人际斗争何以成为必须
而办公室斗争,是政治一种独特的、激烈的表现形式,对公司来说办公室斗争是有利的,会促进公司业务的超常发展,对参与者来说则是一场零和甚至负和博弈。要么一方获胜,一方完败;要么双方纠缠不开,公司对其统统抛弃,另起炉灶引入空降兵。从公司的角度讲,保持办公室政治的平衡,可以防止任何一方势力占据绝对上风,有利于公司在动态的斗争中保持平衡。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不胜任工作岗位,公司却依然安排他在那里的原因。
职场新人容易被公司表面的宣传所迷惑。像“公司是个大家庭,大家要互帮互助”,“公司坚持以人为本,实行人性化管理”,“公司鼓励大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提出来才好解决问题”。如果你真的照做,恐怕倒霉的就是你了。
其次,职场新人初来乍到,希望跟每个员工都能关系融洽。而办公室政治恰恰是人和人的直接对抗,会导致办公室气氛的骤然紧张。年轻人往往夹在中间不知所措,既害怕卷入斗争中的任何一方,又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此时,如何巧妙地处理好办公室政治,确实是对职场新人一项要求很高的考验。
不要忽视平庸的同事
人们常常把心思用在讨好或关注比自己出色的人身上,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提携;而对于混得比自己差的,往往不放在眼里,甚至有意骑在他们头上。的确,“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们常看重比自己优秀的人,在他们面前往往表现出低姿态。例如,见到公司的经理、董事以及他们身边的红人,往往礼貌有加,他们交代的事像圣旨一样,很快地帮他们办好;而对于混得比自己差的人,则表现出高姿态,说话不经思考,有时候甚至指手画脚。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某公司人力资源部一位女主管,学历不高,但非常老于世故,对部门经理、董事卖力讨好,做事表现得非常干练,因此也比较受上司欢迎,后来被提拔为董事助理。但对同事,态度就完全不一样了。别的同事找她办点事,她会摆着一副架子;如果找她签个字,她会让对方在门外等上几个小时。由此她也被大家称作“一把刀子”。她以为自己靠山强大,对别人的意见根本不放在心上。但接下来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她的前程:2008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出台之前,公司兴起了裁员风波,为了讨好董事,她提议如果辞职走人的,每个月按最低工资750元一次性赔偿,而且不含加班费;如果想继续签合同的,只能赔一半。她以为员工很无知,其实员工也很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他们知道必须按一个月的实得工资赔,于是就兴起大罢工运动。她的一个馊主意让公司损失无数,当然她也被立即开除出公司。
◎ “小人物”更得罪不起
在强者面前,有的人常常摆出一副被征服者的姿态,甚至表现出奴性;而在弱者面前,却以征服者自居,将他们踩于脚下。其实,如果你仔细回想一下,对你真正有帮助的往往是那些比你差一点的弱者。就算你拼命讨好公司高层,但他们往往也只顾自己的利益,无心帮你什么,而且他们马屁精见多了,也往往从心里鄙视你没有主心骨。而对于弱者,只要你稍微尊重一下他们,他们往往感激不尽,用得着他们的时候,他们会真心为你办事。而一旦你得罪了所谓平庸的同事,可能会给你带来许多麻烦。比如,你得罪了考勤的文员,那你的迟到记录都在人家手里;如果你得罪了电脑部工作人员,你上班时的上网记录都在人家的管理软件中;如果你得罪了出纳,那你的报销非常不方便;如果你得罪了行政部的采购员,你的一份采购申请可能几个月不会有结果;如果你得罪了下属或别的部门同事,你请他们办事时非常别扭……而且有些看似平庸的同事,其实非常有后台或背景,得罪了他们可能会让你苦不堪言。
职场的“窗户纸”破不得
合理的坦率与正直,乍看之下是非常可爱的,但是如果一再应用,却会把友谊、婚姻、事业等慢慢导向破灭之途。仅仅学习基本管理学识的人,常常会落入“瞎子赛跑”的境地。这种人在迈向成功的途中,不能观察对手们的动静。他们的目标只是要抵达终点,而对竞争对手毫不在意,自顾自地往前冲刺,没有发现由于自己的愚直和鲁莽,把灰尘和泥泞都溅到了别人的身上。种种做法往往会引起同事的不满,给自己的职场生涯带来阻碍。
◎ 自我形象高于一切
每个人都有自我形象,且在心中以最高的诚意供奉着这个形象。不容别人加以毁损,更不欢迎那些心直口快的人,任意将实情点破,作毫不留情的批判。
在此自认坦率的人,不得不对这个问题多费一点心思去做深入的了解。
很少上司会主动征询下属对他的感受如何,或提及这类有关的敏感话题。大多数人想必都无条件地赞同马克·吐温说过的这句话:“我欢迎批评,但那必须投我所好。”
◎ 别戳破“皇帝的新装”
如果你看到国王光着身子,很想提出直谏的:“陛下的身上其实没有穿任何东西。”但又退一步想,还是谨言慎行为上。因为国王不但不会坦率接受你的这个忠谏,反而认为你对他不忠。
假定,有一天你和上司到酒吧喝酒,上司突然问你:“老实说,在你的心目中,我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一定会回答说:“你很了不起,先生。”
上司也许还会执拗地说:“你尽管告诉我,不必担心什么!我想听你说真话。”
这时你可千万别上他的当,由于直言陈述对上司的不满,而断送了锦绣前程的例子,实在屡见不鲜。
说不定那位主管表面上说:“谢谢你,你说的这些忠言,我一定记在心里,随时注意改进,绝不辜负你的一番好意。”
于是,你便在心中暗想:这位上司一定会回报我的,即使不是目前,但迟早总是会的。
是的,他会回报你的,但是大多的领导是表面上好像很诚恳地要虚心下问,骨子里希望听到的“真心话”是下属的恭维与赞美,以便证明自己确实是个无懈可击的好领导。反应灵敏的下属,看透了这点之后,当然也应该投其所好,不断地给领导高帽子戴,才是无往而不利。因此,一位有能力、有经验的领导,绝不会把那种虚情假意的话放在心上,而只采纳下属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不断求进步,成为一位真正成功的经营者。
用高姿态去化解别人的妒忌
大多数人都不希望你比他们更优秀,很多时候,你真的应该做到宁可与人共醉,不可独自清醒。
◎ 让别人嫉妒是十分失败的事
你也许可能遇到过下面的情况:艰苦努力之后,你把精心拟就的工作方案呈报老板。他对你的工作大加赞赏,在大家的面前拍你的肩膀,表示重视你的才能,在会议中上上下下也都一致赞许你的真知灼见。再如,你刚好成功地完成了一项任务,使公司大赚了一笔钱,各部门主管对你另眼相看。这时的你必然是春风得意,难禁喜悦之色,大有全世界都属于你的感觉,有点飘飘然了吧?但你兴奋忘形之际,也许正是你自埋炸弹之时。
让别人嫉妒你是十分失败的事,它会使你不知不觉之间成为很多人的敌人。
同事之间嫉妒的产生大多是因为以下的情况,例如,“他的条件又不见得比我好,可是却爬到我上面去了”、“他和我是同班同学,在校成绩又不比我好,可是竟然比我发达、比我有钱”……换句话说,如果你升官了、受到上司的肯定或奖赏、获得某种荣誉时,那么你就有可能被同事中的某一位或多位嫉妒。女人的嫉妒会表现在行为上,说些“哼,有什么了不起”或是“还不是靠拍马屁爬上去”之类的话,但男人的嫉妒通常放在心里,有的放在心里也就算了,有的则开始跟你作对,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
◎ 如何避免办公室里的敌意
首先,要处处表现得虚心、容易满足。总之,就是采取谦虚的姿态。即使当你像坐直升机一样,势力一天比一天大时,请仍然保持与旧同事的关系,抽时间与他们在一起聚聚。谈话时更不能自己翻那些成功史,即使别人阿谀一番,也当是耳边风好了,或者索性说:“那绝非我的功劳,老板对我也是太好了。”
处处表现虚心,不要颐指气使的。同事一旦对你有了偏见(由嫉妒演变而来),他日做起事来,屏障肯定更多,对你当然不是好事了。
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少人勤于制造高帽,往“目标物”头上送。你的职权变大了,成为“目标物”乃是自然事。
对有心者而言,他们就会有“果真如此”的想法;无心者呢,也可能产生“原来如此”的看法。总之,让人看穿了心事,百害而无一利。所以,凡事应该有所保留。
最佳的办法是全数承受了对方的夸奖,却将功劳归于整个部门:“多谢过奖,这个计划得以顺利完成,也正是我们部门各位同事通力合作的成果,值得庆祝!”
热忱待人又富幽默感的你,深得同事们爱戴,对你尊重有加。可是,一旦到了“盲目”热情的地步,就会带来隐忧。对下,问题不会太大,只是有些人随波逐流,会形成更大的力量,对你反正影响不大,问题是出在同级之间和对上司方面。先说前者,人人对你热情有加,相对之下,必然冷落其他人。受到冷淡对待,滋味一定不好受,追根究底,多少会迁怒于你。或许,在私下里,他们已经不约而同地对你有攻击之意,这就大大不妙,因为这样在工作上会造成颇多阻力。更不利的是,连上司也瞧不顺眼,大概是怕你深得人心,将他比了下去,对他造成威胁。这样,你以为上司还会器重你?
◎ 当你一朝得意时,应该注意两件事
(1)公司中有无比我资深、条件比我好的人落在我后面?因为这些人最有可能对你产生嫉妒。
(2)观察同事们对你的“得意”在情绪上产生的变化,以便得知谁有可能嫉妒。一般来说,心里有了嫉妒的人,在言行上都会有些异常,不可能掩饰得毫无痕迹,只要稍微用心,这种“异常”很容易发现。
而在注意这两件事的同时,你也要做好下面这些事情。
(1)不要凸显你的得意,以免刺激他人,或是激起本来不嫉妒的人的嫉妒,你若洋洋得意,那么你的欢欣必然换来苦果。
做出让步的姿态,对人更有礼、更客气,千万不可有倨傲的态度,这样可以减少别人对你的嫉妒,因为你的高姿态使某些人在自尊方面获得了满足!
(2)在适当的时候适当地显露你无伤大雅的短处,例如,不善于唱歌等,好让嫉妒的人的心中有“毕竟他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满足。
(3)与心有嫉妒的人沟通,诚恳地请求他的配合,当然,也要提示、赞扬对方有而你没有的长处,这样或多或少可消除他的嫉妒。
遭人嫉妒绝对不是好事,因此必须以高姿态来化解。而话说回来,嫉妒别人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有了嫉妒之心,又无法加以消除,那么千万不要让它转变成破坏的力量,因为这种力量会伤人也会伤己,而且嫉妒也会阻碍你的进步,因此,与其嫉妒,不如想办法追上对方,甚至超越对方。
将你带离困境的未必是朋友
在职场中,我们都渴望能多几个真心朋友,少几个钩心斗角的敌人。但谁是你的朋友,谁是你的敌人?很多人常从自己的得失来判断,有时候反而会看走了眼。人们常认为给自己带来过帮助和利益的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对他们的恩情念念不忘;而将曾经给自己带来伤害的,或者相互抵触的人就当成了自己的敌人,时刻对他们设防,到头来却发现是一场误会。
◎ 分不清敌友是人性的普遍弱点
在工作中,我们太容易从表面上看人,将大多精力用在防范一些不相干的人身上。平时,如果哪位同事批评了你的工作,在上司面前打过你的小报告,或者因为无意给你带来一些困难,你可能就会将他钉在敌人的木桩上,时刻找机会报复,最后弄假成真,怨越结越深。而平时一些同事给过你一些关照,给过你一些机会,在你困难时宽慰过你,或者平时感觉相处得不错,你常常会把这些人当成了你的朋友,可到最后所谓的朋友出卖了你,利用了你,你却一直蒙在鼓里,甘愿为其效劳。
◎ 不以一时的得失判断人
刘某曾经在一家公司里负责培训,工作很单调,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只有一个下属,还很不愿意配合工作,常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刘某争吵。刘某整天苦恼得要命,一直想跳槽,或者换个部门。这时,品质部的领导认识了刘某,在他的帮助下,刘某顺利逃离了苦海,跳到另一个部门。对于这位领导的帮助,刘某一直感激于怀,工作上不遗余力地为其效劳,跟他同一条战线地跟别人争斗。但慢慢地,刘某发现越来越不对劲:部门领导始终防他防得很深,重要工作从不让他插手,每天都是安排些鸡毛蒜皮的事来敷衍他。公司领导很想提拔我,部门领导却一直暗中阻挠,不想让刘某飞出他的控制。这时刘某才明白,部门领导不过是想借刘某的名声来给他升职抬价,而对于刘某的发展空间,他一直限制得死死的,使刘某名副其实地成为他的工具和傀儡。
所以说,在职场中不能只凭表面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有时候一些同事跟你较劲,跟你工作上不太配合,感觉很不好相处,这可能是出于他的性格问题,而非他本意。有时候一些同事给你惹来一些麻烦,也可能是一场误会,没必要过于放在心上。而有些同事看似跟你关系不错,听你诉说苦衷,能给你一些帮助,甚至将你带离困境,他们未必是你的朋友,或者只是想利用你,一旦你没有利用的价值,他便会撕开面具,让你惊讶不已。工作中不要以一时的得失来判断一个人,更不要将对人的喜恶长期装在头脑里,作为与别人相处的依据。
与同事共事的两个要诀
小董考进某家公司,开始离开学校后的第一份工作。公司里有一位“老大哥”,已经待了十年左右。看到小董,非常热心地带他认识公司的环境和同事,中午还自掏腰包请他吃饭,聊了很多公司的事、他自己的事和小董的事,让小董感觉到这里的人真好。
自此以后,小董有问题就向这位“老大哥”请教,“老大哥”也不厌其烦地告诉他解决的办法。
可是,半个月之后,“老大哥”的态度慢慢冷了下来,从话只说七分,到爱理不理,继而面露厌烦之色,有一次甚至一句话也不回。
怎么会这样呢?小董一直深感困惑却找不到答案。
◎ “翻脸”背后有“猫腻”
那么“老大哥”为何这样呢?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第一种:纯粹是个性因素,对人总是先热后冷、先亲后疏,甚至连他本人也不明白为何会如此。
第二种:是在耍弄人际手段,也就是说,当初那么亲切热情是为了拉拢人生地不熟的小董,让小董对他心存感激,成为他的“盟友”,以建立或巩固他在同事间的地位,这是很多喜欢搞人际“合纵”、“连横”的常用手法。
至于“老大哥”的突然冷淡下来则有三个可能:其一,测试小董的“忠诚度”及真心,因为由热突然变冷,最容易让人在措手不及中露出本性。其二,逼小董“表态”,因为先前对小董的“照顾”已对小董形成一种“人情压力”,小董不可能白白享受这份人情,非做出回应不可。可是站在“老大哥”的立场,他不可能直接要求小董表态,因此采用冷淡的方式试探,如果小董毫无动作,“老大哥”肯定不会再去“照顾”小董了。其三,等待小董的“回馈”,在“给予”之后希望对方“回馈”是人之常情,因此,“老大哥”也有可能在等待小董“知恩回报”,也请他吃吃饭,送送礼物……
◎ 学会适应人情冷暖
无论哪一种“可能”,“老大哥”这种人性现象,我们都有必要了解,也就是说,在同事之间你要把握两个重点。
(1)没有任何基础的“热情”终必由热而冷,因为人的情绪也需要“休养生息”。但容易由热而冷,难免让人“适应不良”而“误解”彼此之间的关系。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热情,有必要在心情上与之“保持距离”,这样就不会对随之而来的冷淡无法适应了。
(2)现实社会中没有任何基础的“热情”常包裹着各种目的,这是一种交换,而由热变冷,就是对方要求“回馈”的信号,若视而不见,可能彼此的关系就要变化了。对待这种“热情”的最好方法是在对方热情尚未消退时就“回馈”,然后慢慢“撤退”、“降温”!不欠人情,日后相处起来便可以没有障碍。只是很多初出社会的人搞不清楚,以为自己人缘好,到处“被人照顾”,殊不知麻烦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