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佛教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一)佛教绘画的起源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为公元前6—公元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因其父为释迦族,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牟尼”意为明珠或宝珠,引申为圣人,所以“释迦牟尼”的意思就是“释迦族的圣人”。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多见载于一些有关佛传(佛陀传记)的经典中,这些佛传经典既有历史性的传记资料,又杂糅了不少传奇性的民间神话以及佛教初期不同教团的思想。这就形成了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的梵语系统,由印度北传至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等国)和南传佛教(以小乘佛教或称“上座部佛教”为主的巴利语系统,由印度南传至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爪哇等国,以及中国云南傣族、布朗族)两大系统,即不尽一致的佛传经典。佛教,用一种通俗的说法,就是指以般若(意为智慧)打破无明烦恼,成就菩提(菩提,即梵文Bodhi的音译,意为觉悟)之道。

佛教在东汉时期自西向东传入我国。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佛教绘画是伴随着佛教的产生而产生的,所以,佛教绘画首先在印度出现并且得到长足发展。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佛教绘画艺术的产生大约是在阿育王时代(前273—前236)。古印度多以壁画装饰佛堂,亦作画于门侧、讲堂、食堂、浴室等处,内容多与佛教有关。现从北印度古代佛教寺院残存的雕像、建筑物、遗址中,发现部分壁画的薄彩痕迹。至于较古老的壁画,大部分于公元4至11世纪间完成,木造寺院多是壁上涂白泥,直接绘彩;石窟画稍有不同,在侧壁、天花板、梁柱等处涂薄漆绘制,历经千年,其色彩依然鲜丽,然而剥落部分也多。关于佛教壁画的起源,众说纷纭。佛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七中详细描述了佛陀对寺庙内绘画装饰的精心设计情况,如在门旁画药叉(药叉是一种神,出现在印度神话和佛教神话中,也叫夜叉,分为地行夜叉和飞行夜叉。有英俊青年或美貌女子,多为诸天神眷属,也有外貌威猛、作为诸神将领或者佛菩萨的护法)形象,墙壁画大神通变(指表现神佛智慧莫测,通达无碍的图像),檐下画本生故事(指释迦佛前世累代行善苦修的故事),在其他地方画持饼药叉、地狱变(指为劝善惩恶而描绘各种地狱苦状的图像)等,但佛经的记载中并没有实物的证明,所以这只是一种假说。我国佛教壁画,最早可考的实物出现于汉代,当时佛教传入,塑像及壁画随之茁壮蓬勃地发展起来。南方大致以寺庙壁画发展为主,北方则以石窟造像为主。著名的佛教艺术胜地,除敦煌千佛洞泥塑及壁画外,还有云冈、龙门、麦积山、天龙山、巩县石窟等。南方佛教艺术的先导,如晋代戴逵、戴颙父子所作塑像,使其具有我国代表性的佛像造像比例尺度,达到光颜圆满的境界。顾恺之画维摩诘像,光照一室,成为千古楷模。现在我国内地所存的古壁画已不多,唯甘肃敦煌之南、鸣沙山莫高窟遗存不少六朝以后的壁画。

(二)佛教绘画的发展

在佛教刚刚兴起的时期,古印度佛教绘画艺术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原始佛教艺术时期、贵霜时期和笈多时期。

原始佛教艺术时期。这一时期是指阿育王时代及其稍后时期。阿育王当政期间,实行领土扩张政策,统一了印度大部。据说,在扩张领土过程中他残酷地屠杀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在此之后他醒悟过来,对自己的残暴行为感到强烈的自责。所以他和他的大臣们皈依佛门,把佛教定为国教,佛教得到了大力的推广,迅速发展起来。这个时期的佛教艺术以雕塑作品为主,主要是石柱雕刻,大塔的塔门及围栏的浮雕以及摩崖雕刻。对于当时的佛教绘画没有遗留下来实物,所以无从考证。印度最有名的佛教石窟阿旃石窟现存最早的壁画,是公元前1世纪的作品,内容是佛传图和佛本生故事,从其艺术技巧和内容来看,在它之前应该是有绘画作品存在的。

贵霜时期的佛教绘画。阿育王死后,国家渐渐衰落以至灭亡。在此之后,大约公元1世纪中叶,居住在中国西域的大月氏人建立了贵霜帝国,到了第三代王伽腻色伽王时达到鼎盛,形成东到葱岭,西到咸海,包括中亚和印度的大帝国。伽腻色伽王和阿育王一样笃信佛教,并大力发扬。这一时期几乎没有什么佛教绘画作品流传下来,现存的全都是雕刻作品,雕刻艺术可以分为犍陀罗(佛像带有浓重的希腊风格,这种希腊化的佛像被称为犍陀罗佛教艺术,犍陀罗艺术注重人体骨骼结构、衣饰线条以及表情的细微变化)和马图拉(马图拉式佛像是从犍陀罗佛像演化而来,其造型比犍陀罗佛像更加印度化。早期风格质朴粗拙,成型期有体形丰满、圆润,富有肉感的特点)两种不同的样式,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笈多时期的佛教绘画。笈多时期的佛教绘画艺术现存的主要是阿旃陀绘画艺术,它位于南印度德干高原文达雅山的悬崖上,现存29个石窟,一部分是公元前2世纪至1世纪所建。壁画的主要内容是佛传故事,即佛陀一生的经历,包括诞生、降魔、成道、说法、涅槃等过程,此外还有印度古代民间和宫廷生活景象的描绘。从艺术形式和风格来看,是属于笈多时期的古典佛教艺术。就其所在地理位置而言,我们可以推知它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基本上是印度本土文化的产物,因此,更为强调世俗生活场面的描绘。如第十七窟的佛说法图,是描述一个宗教故事场景:佛祖说法,听众云集,尤其贵人命妇(贵族有官阶的妇女们),气势浩荡,纷至沓来。再如第十七窟前廊后壁残存的奏乐图,表现飞天乘云而至,饶有生机。图中美人临镜梳妆,侍女旁立,一个手捧脂粉,一个举执飞拂,自然雅致。太子与嫔妃劝酒图,极尽嬿婉之情状,临窗窥视的侍女和门外众多的美女,都是风姿楚楚,艳丽动人。这些表现的都是世俗生活的场景,与佛教的观念完全不同。到此为止,印度佛教艺术的内在精神已经完全为一种外在的极力渲染和装饰所冲淡,已经不能再体现佛教的基本观念和思想内容。从壁画的艺术成就来看,它却达到了一个高峰。作品的风格沉着洗练,设色典雅华丽,并带有一定的抒情意味,注重人物的形神兼备和意境的表达。画中的每一个场面,不仅描绘精细,而且富于变化,人物体态丰满,形体典雅,肤色富有质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公元3世纪中叶,贵霜帝国逐步衰落,丧失了对各个地区的统治权。公元4世纪上半叶,原摩揭陀国的一个小国君旃陀罗笈多二世时日臻繁盛,它继承了印度本土的文化传统,大力推行具有印度特色的文化,信奉印度教,但也不排斥佛教和其他宗教。这些变化对佛教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促使佛教艺术更多地具有印度文化色彩。笈多时期的佛教艺术,也叫笈多样式艺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马图拉样式,另一种是萨拉那特样式(这种佛像的造型有着印度人的脸形,希腊式的鼻子,冥想的眼神,整齐的螺发,颈部三道折痕,硕大华丽的光环等,与同时代的马图拉式佛像类似。所不同的是,萨拉那特式佛像的薄衣,较马图拉式佛像更加细薄透明,几乎全无衣褶),而前者是典型的笈多样式艺术。

笈多时期的佛教绘画容纳和吸收了犍陀罗艺术和马图拉艺术的特点而进一步发展,在艺术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同时它也逐渐脱离了佛教的基本精神而变得本土化和世俗化。内在精神的缺失使作品走向形式化的道路,这也意味着印度佛教艺术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