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任何情况都要保持良好道德(1)
- 塔木德:犹太人的处世艺术与经商智慧
- 逸凡编著
- 3117字
- 2015-05-04 14:51:48
独居闹市而不犯罪
“独居闹市而不犯罪”,之所以能同“穷人拾遗不昧”和“富人暗中施舍1/10的收入给穷人”同立为“神会夸奖的三件事”,其共同之处,尽在一个“独”字。
犹太人的灵魂深处,有种可贵的“慎独”精神,也就是可贵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的精神。他们总是去问自己做了什么,应该做什么,做对了什么,却很少要求别人该怎样做。
同样,犹太人有着凡事从自己做起,善于自我反省,慎独自律的传统。作为上帝的“特选子民”,他们以信守合约、遵守法律著称于世。不管如何,都要求自己遵照契约的约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和享用自己的权利。
他们相信,只有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这方面去执行合约,才符合上帝对“特选子民”的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合约的精神——按照合约规定来履行自己的义务。双方都按合约来要求自己,这样合约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否则,一方不从自己做起,却要求对方那样做,那合约的执行就会遇到困难;如果双方都想着用合约去牵制别人,那么这个合同就可能要破产。
在与犹太人的商业往来中,根本不存在犹太人不履行合约的情况,除非是合约本身有问题。正是这种先从自己做起,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约定的商业精神,使犹太人获得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
《塔木德》上有一句话,叫“在他人面前害羞的人,和在自己面前害羞的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别”。这个差别,其实就是所谓“罪感”和“耻感”的区别。
所谓“罪感”,就是把罪之恶看作是由罪本身的属性决定的。无论何时何地,人知我知,犯罪就是为恶,就是一件应该激起愧疚之心的事情。
而所谓“耻感”,则把罪之恶看作某种取决于外界状态的属性,为人知者方为恶,不为人知则无所谓恶不恶。所以,犯罪者的愧疚或者忏悔,不是为了作恶本身,而是为了作恶竟然被人发现。这种“悔”是为了搞错时机而悔,要是正逢无人发现的机会,何悔之有?
很明显,在“罪感”支配下的个体行为要比在“耻感”支配下的行为,在遵守规范时有着更大的自愿性、自觉性和自律性,这在犹太人的行为中表现得是十分明显的。
犹太民族的大门始终敞开着,不能遵守上帝律法的人尽可以自己走出教门,何况连犹太共同体都长期处于某种“独居”状态,更不要说犹太人个体了。这样一个民族不能不要求其成员多多“慎独”,多多“知罪”。
在拉比的教诲中,“独居闹市而不犯罪”,之所以能同“穷人拾遗不昧”和“富人暗中施舍1/10的收入给穷人”同立为“神会夸奖的三件事”,其共同之处,尽在一个“独”字。犹太人的上帝所赞赏的“慎独”,其实正是犹太民族延存的基本要求。
犹太民族弘扬“慎独精神”,但绝不意味着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绝不提倡“独善其身”式的“隐士”,而是教导人们要和普通大众生活在一起。
邻人的祸患就是你的祸患
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现得体贴、大度、肯帮忙,你就必须身体力行,示范给孩子看。要是你自己都言行不一,孩子只会模仿你的行为,即使你把原则和指令讲得头头是道,也一点用处都没有。
人的本质是爱的相互存在,人的生活是与他人的相互交往构成的。培养孩子从小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德,对孩子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乐于助人是犹太人格外崇尚的美德。犹太儿童从小就被灌输乐于助人的思想。犹太拉比经常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从前一个农场里有个叫罗思的年轻人。有一天接近黎明时,窗户外一片混乱,被惊醒的罗思睁开惺忪的双眼,他猜出是恶狼闯进了邻居家的畜圈,咬得牲口在院子里直叫。“罗思,我还以为您不在家呢!”早晨见了面,邻居责备他说,“我家的一头小牛犊被狼拖走了,您怎么不带上猎枪出来搭救一下呢?”“我实在困倦,累得要命,睡得太死!”罗思打个哈欠说,“我什么都没听见啊……”
没过多久,罗思晚上入睡时忘了关门,狼闯进他家把他的孩子咬死了。
不要装聋作哑,无视邻居的祸患。
现实生活当中,常常会有些事情给人带来喜悦或烦恼,带来幸福或悲伤,带来顺利或困难,带来成功或失败。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人都需要别人给予相应的理解和帮助。因此,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精神,就成了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犹太人是这样做的:
首先,布置有用的任务。让孩子在邻居之间或是校园里做点有益的事情,比如照料宠物,做饭,教弟弟妹妹们做游戏,或者给不幸的孩子制作玩具,这些都可以培养大多数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当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自发地做这些事情,必须有人鼓励他们,教他们,甚至有时需要强迫他们。
其次,父母以身作则。要培养乐于助人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你希望孩子表现得体贴、大度、肯帮忙,你就必须身体力行,示范给孩子看。要是你自己都言行不一,孩子只会模仿你的行为,即使你把原则和指令讲得头头是道,也一点用处都没有。
再次,要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有些父母爱孩子,教育孩子时经常鼓励孩子,他们的孩子就总是乐于助人、更为别人着想、更富有同情心。这反映出孩子效仿了你的行为。要是孩子情绪好的话,他是极有可能帮助别人的,所以努力让他保持那种状态是非常值得的。
最后,定规矩,并且解释。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要是你打他,会弄痛他的。”然后他们会向孩子解释这类行为的后果,然后指出“你不可以打人”这条原则。他们用这种方法培养的孩子更具有同情心。
有许多研究表明,对孩子阐明慷慨助人的理由,尤其是强调说明他人的感受时,最能帮助孩子养成体贴、友善的行为方式。
品德决定成就高低
贫困固然不方便,但过富也不一定是好事。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谋求生活。
犹太父母除了教育孩子热爱学习,掌握知识,拥有智慧外,还总是给他们讲品德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从小就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事实上,所有取得巨大成就的人,无一不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怀。
列宁的父母乌里扬诺夫夫妇就特别重视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他们采取各种方法,如解释、亲身示范、引导孩子经常实践、及时提醒、耐心培养习惯等,从小教育孩子尊敬长者,待人和气,举止大方。
当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乌里扬诺夫夫妇就常常嘱咐孩子们注意自己讲话的语调,不要高声喧哗;倘若别人偶尔心情不好,对你不友好,你就应予以谅解;如果有同学发音不对,应该用委婉客气的语气帮助他纠正,而不应该讥笑;如果佣人情绪不佳,愁眉不展,你应该安慰她,使她高兴起来;睡觉前不要忘记向大家道晚安,包括最小的弟妹在内。在乌里扬诺夫夫妇良好的教导下,列宁和他的兄弟姊妹们,不管是谁,从来没有过粗野无礼的行为,从不欺负别人,除了那些不足挂齿的小人之外,对别人从不采取轻视的态度。
列宁小时候无论同谁谈话都持同样尊重的态度,不管是自己的教师,还是伏尔加河纤夫、搬运工人、洗衣妇。有时他在喀山省柯库什基诺村外公家过夜,和农村儿童玩过家家游戏,他总像对待自己的表兄弟那样,以礼相待。他还很有礼貌地帮助别人。有一次,一个贫苦农民赶的大车陷入沟里,他帮这位农民拉出来,还捡起农民掉在地上的手套,很恭敬地跟他交谈,分别时还客气地和他握手道别。列宁的哥哥亚历山大·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对待父亲的信差——一位文化不高的老人十分热情。每次见面都要热情问好,分开时总拥抱告别。
凡是熟悉列宁的人,都十分称赞他的举止:走路时一定让同伴先走;给老人和妇女让座;别人哪怕是在很小的事情上帮助了自己,也一定要表示道谢;自己有了过失,总是请求别人原谅。更难能可贵的是,无论是在穿着树皮鞋和破衣烂衫的农民或工人中间,还是在刚刚从前线回来的士兵中间,列宁总是从不失这样的高尚本色。正是他那热情又不失礼貌,大方得体的态度,从未使他脱离人民大众。因此,人民也对列宁无比亲近,乐意跟他谈心里话。
在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时,我们可以借鉴乌里扬诺夫夫妇的方法教育孩子:“品德决定成就的高低”。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品德呢?以下是为犹太人所推崇的居里夫人的品德教育方法,总结起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