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代蹴鞠的发展(2)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 张志编著
- 3266字
- 2019-07-19 01:12:48
球轻巧了,女子也加入了蹴鞠的行列,采用个人独踢或多人互踢的形式,以踢“白打”为主要形式。有的女子踢球技术还很高超。唐人康骈写的《剧谈录·判将军》中记载了一个女子踢球的故事:京兆府的小官吏王超,有一天走过长安城胜业坊北街,“时春雨初霁,有一三鬟女子,年可十六八,衣装褴褛,穿木屐于道侧槐树下,值军中少年蹴鞠,接而送之,直高数丈,于是观看渐众”。这个三鬟女子能够接住军中少年踢漏的球,而且穿着木屐,一脚把球踢了数丈高,是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由此可见当时足球活动的普及。《文苑英华》卷八十一载唐人《内人踢球赋》,描写当时女子踢球的情景:“球体兮似珠,人颜兮似玉”,“疑履地兮不履其地,疑腾虚兮还践其实”,把球、人与踢球技艺等描写得惟妙惟肖、形象逼真。韦庄《宫词》亦云:“内宫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在唐代,蹴鞠活动逐渐大众化,普及于民间,这是唐代蹴鞠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清明节前后,人们最爱玩蹴鞠和秋千。王建的《宫词》之八十一写道:“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描写的就是宫中女性在寒食节踢足球的场面。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杜甫《清明》诗中也说:“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酉阳杂俎》续集中还有荆州百姓郝惟谅“武宗会昌二年寒食日,与其徒游于郊外蹴鞠”的记载。可见于寒食节在郊外蹴鞠,是当时民间比较普遍的风俗。
宋代制球工艺比唐代又有提高,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两”。足球规格要“碎凑十分圆”。这样做成的球质量当然是很高的了。当时手工业作坊制作的球,已有四十个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制球工艺的改进,促进了踢球技术的发展;而制球手工艺的发展又反映了社会需求量在增加。
宋代时蹴鞠运动已相当普及。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贵族,有些人爱踢球,有些人爱看踢球。上海博物馆藏北宋苏汉臣的《宋太祖蹴鞠图》(原画已佚,此图是元代画家钱选所临摹)描绘的便是宋太祖与其弟赵光义、宰相赵普等六人用白打方式蹴鞠嬉戏的场景。宋徽宗赵佶也是个球迷,他看了宫女蹴鞠后赋诗道:“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南宋的孝宗赵眘对蹴鞠更是迷恋到痴狂的地步,“时召诸将蹴鞠殿中,虽风雨亦张油帟,布沙除地。群臣屡以宗庙之重,不宜乘危,交章进谏,弗听”。《宋志·礼志》介绍,宋朝的尚书省专门制定了蹴鞠仪式,把它列进了宫廷庆典活动当中。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多处记载,游春踏青、给皇上祝寿、官员过生日、民俗节日等都有蹴鞠活动在开展。
宋代社会上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谋生活的艺人,并建立了许多足球社团。如圆社、打球社等。王明清的《挥麈后录》记载,北宋时期的高俅就出身于圆社,因球技高超,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当了殿前都指挥使,高俅可以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了。《武林旧事》中记载的南宋球会“圆社”,又称“齐云社”。是当时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足球社团,所谓“人间博戏,争如蹴鞠风流,世上会场,只有齐云潇洒”(《蹴鞠谱》)。宋人刘邠的《中山诗话》记载了另一个因踢球而扬名的人,秀才柳三复球技出众,他知道宰相丁谓喜欢踢球,为了升官,他天天等候在宰相府球场的围墙外,有一天终于等到球飞出了墙外,柳三复捡起球以还球为名进了相府,在拜见丁谓时,他把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头、肩膀、后背等部位颠球,球一直未落地,丁谓见此大悦,给了柳三复一个官职。
宋代时蹴鞠活动进一步拓展,许多少年儿童也热衷于这项运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代陶枕上就绘有一个少女单独蹴鞠的画面。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铜纹镜上也画有男女蹴鞠的画像。古钱上也有铸有“蹴鞠”的图像,朱卓鹏先生就收藏了一枚“足球”钱,它一面为龙凤图案,一面铸有顽童蹴鞠图案。在这幅踢球图案中,有一圆球踢至右上角,而钱的穿孔上、下、左、右各有一个作奔跑状的儿童。
宋代蹴鞠的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球踢得花样百出,在技巧上比唐代提高了许多,形成了“肩、背、拍、拽、捺、控、膝、拐、搭、镰”等十种基本踢法,称为“十踢”,另外,还有针对各种踢法技术要领的“古十字诀”。还出现了一些有关著述,如《蹴鞠图谱》《蹴鞠谱》《事林广记·戊集》等均是宋人撰写的。如《蹴鞠谱》上说“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动作组成的一套完整的踢技,可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已由射门比精准向灵巧和控制球技术方面发展。《蹴鞠谱》还告诉我们,踢球之所以成为老少都欢迎的娱乐活动,是因为这种娱乐既可使人“精神爽”“消长日”“度永年”,又可起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作用,即“健体安身可美”“肥风瘦痨都罢”。在七百年前,人们对于足球运动的娱乐、健身和培养思想情操的作用已有了如此充分的认识,实属难能可贵!
元明以后蹴鞠功能逐渐走向纯娱乐和游戏。
元代以后,蹴鞠活动仍然存在,但其范围已大大缩小,仅以妇女踢球作为一种技艺供人欣赏。擅长蹴鞠的妇女被称为“蹴球伎”,基本上归于艺人范畴。元朝人喜欢观看蹴球伎表演,主要目的在于欣赏和娱乐,这就促使蹴球伎以技艺为资本。校尉是园社中艺人的最高等级,元代还出现了“女校尉”。关汉卿《斗鹤鹊·女校尉》曲云:“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唯蹴鞠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萨都剌《妓女蹴鞠》散曲中说:“毕罢了歌舞花前宴,习学成齐云天下圆。”可见踢球和歌舞一样,都是宴会上的伎艺。“占场儿陪伴了英豪”的妇女,大都是“谢馆秦楼”“鸣珂巷里”的“绝色婵娟”,可见踢球已成为妓女娱客的手段,成了和放荡行为相联系的娱乐。《明通鉴》前编卷二记载,拥兵三吴、称兵割据的吴王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每出师,不问军事,辄携樗蒲(一种赌具)、蹴鞠,拥妇女酣宴”。可见踢球已和淫乐连在了一起。所以,朱元璋称帝之后,传下圣旨,严厉禁止军人踢球。朱元璋的圣旨只能禁止军人踢球,但并没有改变足球的娱乐性质。明代有了专业蹴球的女艺人。据《太平清话》记载:“国初,彭氏云秀,以女流清芬,挟是技(踢球)游江湖。叩之,谓有解一十六。詹同文赠之以滚弄行诗。”《金瓶梅》第十五回有一段描写西门庆在丽春院看妓女李桂姐踢球的事:西门庆吃了一回酒,出来外面院子里先踢,又教桂姐与两个圆社踢。“一个捎头,一个对障,拗踢拐打之间,无不假喝彩奉承”。此处的描写,也很能说明明代踢球的娱乐性质。
明代蹴鞠活动在妇女儿童中间仍很盛行。上海博物馆藏有明人杜董绘的《仕女图》,为描绘明代大家闺秀生活的长卷,其中就绘有三个服饰华美的女子在花树间踢球,其中一人正腾身以足踢球,两边的伙伴在聚精会神地盯着被踢起的皮球,画面生动有趣。明末人王誉昌的《崇祯宫词》诗曰:“天边自结齐云社,一簇彩云飞便停。”可见在明代的深宫庭院中,尚有女子在玩蹴鞠游戏。
到了清代,蹴鞠活动已主要变为妇女、儿童的游戏活动。虽然爱好溜冰的满族人曾将其与溜冰结合起来,发明了一种称为“冰上蹴鞠”的运动形式,作为禁卫军的训练项目,但这不过是盛行于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传统蹴鞠活动的余韵而已。有关蹴鞠活动的书面记载就寥寥无几了。古代的蹴鞠方法已大部分失传,只有在踢石球、夹包、花毽等游戏中还可以看到蹴鞠二十五法中的一些影子。关于踢石球在古典小说《红楼梦》第二十八回中有这样的描写:焙茗“往东边二门前来,可巧门上小厮在甬路底下踢球”。这里写的踢球,就是踢石球。清末《北京民间风俗百图》第六十四图《踢石球》写了踢球之法:二人以石球两个为赌,用些碎砖瓦块铺地,用一球先摆一处,二球离七八尺远,每人踢两次。踢中为赢,不中便输。关于清代踢石球的方法,末代皇帝溥仪的四弟、从小生活在醇亲王府的爱新觉罗·溥任介绍说,他曾看到太监踢石球,所踢的球就是老人们为了健身握在手中揉动用以活动筋骨的健身球。踢的方法是先用脚尖踩住球,然后用力向前踹,以击中对方为胜。无论是图画记载,还是老人描述,均是用脚“踹”球,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类似足球运动的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