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中国人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1958年10月16日,赵九章、卫一清、杨家墀、钱骥和翻译一行五人,前往苏联考察参观人造卫星。他们参观了苏联的卫星发射场,和苏联专家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交流。70多天的考察之后,他们看到了中国这方面的巨大差距,开始冷静下来了,赵九章写出一份详细报告,指出:鉴于目前我国科学技术和工业基础状况,发射人造卫星的条件尚不成熟,建议先从探空火箭搞起。

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认为这个报告切中实弊。

1959年1月,邓小平在听取张劲夫等人汇报后,说:现在发射卫星与我们的国力不相称嘛,不能一口就想吃成个胖子。看来,你们的空间技术研究任务需要作一个调整,没有一个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不行的,纸上谈兵是兵家大忌,要老老实实从打基础开始。

负责经济工作的陈云也说,目前国家拨巨款搞卫星,不现实。

聂荣臻认为,目前,确实出现了科研战线拉得太长的情况,某些项目收缩一下,对集中力量研制导弹、原子弹是有好处的。搞探空火箭,本来就是我们研究人造卫星的第一步任务,今后就要在研制探空火箭方面下足工夫。

张劲夫提出,科学院关于人造卫星的近期研制方针是,集中力量搞探空火箭。

于是,“581工程”下马了。轰轰烈烈的卫星计划回到起点上,开始重打基础。

为充分利用上海的科研力量,经聂荣臻批准,科学院刚成立不久的卫星运载火箭及总体设计院迁往上海,组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先集中力量搞探空火箭。

1958年底,37岁的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副主任王希季接到上海市委人事部门通知,调他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技术负责人。当时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单位是做什么的,工作后才知道,是一项开创性的事业,保密性又很强。他是云南大理的白族人,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大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获理工学院硕士学位。1950年和华罗庚教授同船回到祖国。

王希季和副院长杨南生负责“T—7M”型液体探空火箭的研制。当时国家拨给这个项目的钱很少,研制条件极其简陋,参与的人员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只有21岁。有一台试验设备就安装在单位一个厕所隔出来的小天井里,5平方米大小。他们整天在这个狭小、气味不佳的地方做试验,获取数据。那时,单位没有电子计算机,就用电动和手摇计算机进行计算,要计算一条弹道,计算纸能摞半人高,一天24小时都有人算,算了40多天才计算完。

火箭发动机试车,需要有防爆、防火、防毒的措施,新建试车台,需要钱,也需要时间,他们没有钱,也不想耽误时间,就来到松江县郊区,钻进当年日本人留下的一座旧碉堡,把它改造成一座简易试车台。聂荣臻和钱学森就曾站在这个碉堡外面,观看发动机试车。

火箭运到了安徽省广德县山区的发射场,那里条件更是奇差,一些辅助设备只能用替代品。没有吊车,用古老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的;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大伙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自动遥测定向天线,就靠几个人用手转动天线跟踪火箭;所谓的指挥所,距发射架只有100米,是在田埂上用沙包垒成的,一旦出事,可能会闹出人命。

1960年1月,第一次发射失败。

1960年2月19日,中国第一枚完全自己设计制造的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火箭直径只有250毫米,起飞重量190公斤,发射高度8公里。虽然它像个大炮仗,但它毕竟是中国人研制出的第一枚探空火箭。

张劲夫、钱学森陪聂荣臻来视察。张劲夫说:“传到国外,打死人家也不会相信。中国人搞火箭在这么个破地方,这么个搞法。王希季,在世界航天史上,你这可是空前绝后啊!”

王希季说:“可惜低了点,才8公里。”

聂荣臻说:“别小看这8公里,它是中国人迈向太空的第一步。”

4个月后,毛泽东来上海参观新技术展览会,老人家健步走进上海展览馆尖端技术展览室内。探空火箭和发射架模型摆放在中央。毛泽东围绕着模型,好奇地看着,用手拍拍火箭,问:“这家伙能飞多高?”

讲解员回答:“8公里。”

毛泽东轻轻哦一声,仿佛有些遗憾,但很快笑了:“了不起,8公里也了不起!就这么搞,8公里、20公里、200公里地搞下去,搞它个天翻地覆!”

说完,毛泽东再次俯下身,用手抚摸着火箭和发射架的模型。

但是,由于三年经济困难的影响,在国防尖端项目研究“缩短战线”的政策调整中,中国的人造卫星研究,先是悄悄地退到一旁,然后便是淡出了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