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诗瓢(2)
- 读书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 周治主编
- 5152字
- 2015-04-17 20:02:40
朱熹在幼年时异常聪明,刚学会说话时,父亲指着天空告诉他:“这是天。”朱熹问道:“天的外边是什么?”父亲朱松感到非常惊讶。就学时,给他《孝经》读,他读完后,就在书上写出这样的话来:“如果做人不孝顺,就枉为人了。”一次,他跟着一群孩子在沙地上玩耍,朱熹一人端端正正地坐着,用手指在沙地上画来画去。别人走近一看,原来是神秘的八卦。
诲人不倦
“诲人不倦”比喻教导特别耐心。
此典出自《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是我国春秋末期的一位思想家、政治家,是儒家的创始人。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他注重“学”与“思”的结合。他首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在《论语·述而》中,孔丘论述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对“学”与“教”应采取的态度。他说,应该默默记住(所学的东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也就是说学习要专心,不能厌倦和满足;教人时应不嫌疲劳和麻烦。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比喻师生之间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此典出自《礼记·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
《礼记》,又称《小戴礼》,主要讲的是论述儒家对“礼”的见解。据说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根据各自的见闻撰写而成的。其中的《学记》是我国古代关于教育方面的一篇论文。它论述了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总结了前人在教与学方面的丰富经验。
《学记》中写到:即使有美味的熟肉,如果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才知道自己理解得还不透彻。知道了自己理解得不透彻,才能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教子学谄
“教子学谄”比喻为人要正直不阿,不事权贵,那才是可以万古流芳的好品德。
陈万年善于阿谀奉承人,为了对皇亲国戚贿赂送礼,甚至于把自家财产倾尽也在所不惜。
有一次他病了,就唤来儿子陈咸,在床前教训他,话一直谈到半夜。陈咸睡着了,不小心头碰到屏风上,陈万年大怒,想用拐杖打陈咸,他说:
“老子我苦口婆心教导你,你却睡着了,不听我的话,这是为什么?”
陈咸叩头认错说:
“父亲息怒,您所教导的,我全都明白了,总而言之,您是教我学会阿谀奉承。”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比喻能够传授知识的老师多得很,能够育人的老师就不多了。
此典出自晋代袁宏《汉纪·郭泰传》:“经师易获,人师难得。”
东汉末年,有个大学者名叫郭泰,他道德品质都十分高尚。一天,他看见一个十二三岁的童子正在给他打扫书房,那童子长得眉清目秀,而且举止有礼。于是他就问那个童子说:“你叫什么名字?几时来的?”那童子彬彬有礼地答道:“我叫魏昭,是这两天才由府上总管收下来的仆人,分派我给您做清洁工。”郭泰问:“你认识字、读过书吗?”魏昭说:“读了一点。”于是郭泰拿起一本较容易的书考问他,觉得这孩子不但聪明,而且很有学问。郭泰说:“你有这么好的素质,应该继续学习啊,来这里做仆人岂不是浪费青春吗?”魏昭说:“我是专门投到你府上来的,因为我听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所以想到你身边来,学习怎样做人啊!”郭泰听了,深深地被这孩子积极进取的行为感动,于是收魏昭做自己的学生,尽心竭力地教育培养他。魏昭后来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学者。
“经师”:教书的教师;“人师”:育人的老师。
劳思逸淫
“劳思逸淫”说明一个人只有参加实际劳动,才能保持良好的品质;贪图安逸享乐,就容易变坏。
此典出自《国语·鲁语》:“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叫公父文伯的贵族子弟,祖上世代袭封为大夫。后来,公父文伯继承了大夫爵位,踌躇满志。一天,当他退朝回家时,看到母亲敬姜正弯着腰一指甲一指甲地绩麻,水把手泡得又白又胀。于是他连忙蹲在母亲身旁,关心地说:“母亲,像我们这样的人家,还用得着绩麻吗?难道不怕别人嘲笑吗?母亲,我能奉养你,绩麻这种事就让下人干吧!”
敬姜虽然也是贵族出身,但是目睹了许多贵族家庭的衰败,深知只知道依仗着祖上的袭封来维持荣华富贵,是不会长久的。如今听到儿子说出这样的话,她惊叹道:“孩子呀,咱们鲁国要亡了吗?怎么能让你这样不懂道理的孩子做官呢?你坐下听我说:一个人只有经常参加劳动,才会认真思考问题,才会变得善良;贪图安逸的人只知荒淫奢侈,善良的心就会因此变得丑恶起来(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后来,鲁国的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赞扬敬姜是一个擅长教育儿子的好母亲。
孟母三迁
“孟母三迁”描写慈母希望子女成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有方。
此典出自《古列女传·母仪》。
孟子年幼的时候,他的家靠近墓地。所以,他和临近的孩子们都学会了祭祀。大家聚在一起,你跪我拜,你哭我哀,办理丧事这一套学得有板有眼。孟子的母亲看着孩子玩了几次以后,便说:“这地方不能让孩子待下去。”于是就迁移到市集上去。
在市集上,孟子又和临近的孩子学会了做买卖,大家聚在一起,你吹牛,我夸口,把做买卖的那种招揽顾客的模样,表演得惟妙惟肖。孟母见了,皱皱眉头说:“不行,这地方也不能让我的孩子待下去。”于是她们又搬了家。
第三次,他们搬到学校附近。这次情形不同了,孟子学会的是学校中的一切,他和孩子们做游戏,往往是怎样守秩序、讲礼貌。这时,孟母的心才放下来,高兴地说:“对啦!这才是我的孩子最适宜居住的地方。”
妙处难学
这则典故说明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老师对学生要“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要学老师为人处世的道德品质和各种专业知识。抛弃离开这根本的学习内容,只从形式上注意学习老师的“一言一行”,那是舍本求末,学不好的。
此典出自《广笑府》。
有一个人对他儿子说:“你应该效仿老师的一言一行。”儿子听从了父亲的教诲,正好赶上吃饭的时间,老师吃饭他也吃饭,老师喝水他也喝水,老师侧身他也侧身。老师看到学生的举动忍不住笑了起来,故意放下筷子,打了一个喷嚏。这一下他为难了,于是他揖手说:“老师的举止是玄妙的,我确实是难学啊。”
名落孙山
“名落孙山”指投考学校或参加其他考试,而没有被录取,以致榜上无名。
此典出自《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这句成语来自于宋朝时候一个幽默才子的诗句。当时有一个叫孙山的人,他非常聪明,又喜欢说笑话,当时的人就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滑稽才子”。一次,他和一个同乡(吴人)的儿子一块去参加举人的考试,当发榜的时候,只见孙山的名字列在榜上的最后,也就是说考了最后一名,但和他一块去的那个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去问他的儿子有没有考中。孙山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顺嘴说了两句诗:“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规定:考中举人第一名叫解元。他诗里的“解名”两字,乃是泛指考取举人的名字。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举人榜上最后的一个名字是孙山,同乡儿子的名字还在孙山的后面哩!所以他没有考中。
抛砖引玉
“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肤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辞。
此典出自《景德传灯录·赵州东院从稔禅师》:“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子。”
赵嘏,字承佑,唐时山阳人。他的诗写得很好,就连大诗人杜牧也喜欢读他的诗。尤其喜欢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这一句诗,因而人们又称他为“赵倚楼”。
同时代人常建也是一个诗人,向来仰慕赵嘏的诗才。有一次当赵嘏到了吴地的时候,常建断定赵嘏一定会去游览灵严寺,为了想得到赵嘏的诗句,就先在寺里墙上题了两句诗。后来赵嘏果真到灵严寺去游览,看见寺里墙上只有两句诗,于是就接着写了两句,续成了完整的一首诗。常建就这样心随所愿了,得到了赵嘏的诗句。
跛鳖千里
“跛鳖千里”的意思是,跛脚的鳖不停地走,也能走千里。人们常用“跛鳖千里”来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功,获得成就。
此典出自《荀子·修身》:“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
这段话意思是说:
荀子议论说:半步半步地不停地走,跛鳖也可以行走千里;一点一点地不停堆土,也可以堆积成一座高高的山丘;堵住江河的源头,开通渠道让河水流淌,浩浩的江河也会枯竭;马儿拴在一起,如果有的前进,有的后退,有的向左,有的往右,即使是六匹良马也会跑不远。人的才能素质是有所差别的,但这个差别再大,也不会比跛鳖与那六匹良马之间的差别大。然而,跛鳖能做的,六匹良马却做不到。这没有其他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你去干,还是不去干!
青出于蓝
这个典故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者胜过前者。
此典出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战国时,赵国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叫荀况,又称荀卿或孙卿。他著有《荀子》三十二篇。在这本书的《劝学》篇中荀况写到: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蓝色要好看;冰是由水凝成的,但比水要冷。这几句话是劝人好学上进的。比喻学生如果用功研究学问,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会比教导他的老师更有成就。
日旰忘食
“日旰忘食”形容专心致志,孜孜不倦。
此典出自《陈书·傅縡传》:“縡素刚,因愤恚,乃于狱中上书曰:‘夫君人者,恭事上帝,子爱下民,省嗜欲,远谄佞,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是以泽披区宇,庆流子孙。陛下顷来酒色过度,不虔郊庙之神,专媚淫昏之鬼;小人在侧,宦竖弄权,恶忠直若仇雠,视生民如草芥;后宫曳绮绣,厩马余菽粟,百姓流离,僵尸蔽野;货贿公行,帑藏损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恐东南王气,自斯而尽。’”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时期,陈国有一个大臣叫傅縡,他博学善文,天资聪敏,起草重要的军国文书时,一蹴而就,从不打草稿。人们捧之推敲再三,也挑不出毛病,为此,陈后主非常器重他。
傅縡为人耿直倔强,恃才傲物,常常当众揭别人的短处,所以朝臣们既怕他,又恨他。于是一班擅长谄媚陈后主的大臣就到处搜集罪名诬陷傅縡,说他接受了高丽使者贿赂的金子,傅縡有言难辩,被陈后主关进了监狱。
傅縡生性刚强,他怀着满腔怒火,在狱中上书陈后主,对他进行劝谏,说:“您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毕恭毕敬地上事天帝,像爱子女那样抚爱天下的百姓,要克制自己的嗜好和欲望,疏远那些阿谀奉承的奸佞之人,天没亮时就穿衣起床,天色已晚却忘记了吃饭,只有这样勤政不息,才能让恩泽遍及天下,把幸福留给子孙后代。陛下最近过于贪恋酒色,不忠于天地和祖先的神灵,却一味地向荒淫昏庸的恶鬼讨好;小人们包围在您的身旁,宦官擅权专政,仇恨忠直之士,把百姓看得如草芥一样的轻贱。后宫的嫔妃拖着锦绣的衣裙,马厩里的豆和谷子有多余的,但是天下百姓却流离失所,僵尸遍野;贿赂公开进行,国库的资财大量流失,搞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可能偏安东南的陈国的气数,到此就算完结了。”陈后主看了傅縡的奏书后,大怒。过了一会儿,怒气稍微平息了一点儿,就派人对傅縡说:“如果我赦免你,你以后能不能改过呢?”
傅縡回答说:“我的心就像我的面孔,如果我的面孔能改变,我的心就可以改变。”于是,陈后主更加发怒,命令宦官李善庆彻底查办傅縡。后来,陈后主就把傅縡赐死在狱中,当时傅縡五十五岁。
三冬足文史
“三冬足文史”形容勤奋读书,学业有成。
此典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
汉代,有一个人叫东方朔,字曼倩,汉平原厌次人,汉武帝即位后,广泛招揽天下人才,选拔有道德、有才能的人。对他们不拘常规,破格提拔使用。于是,四方人士纷纷上书陈述政事成败得失,对自己进行炫耀吹嘘的人不计其数。汉武帝看了这些奏书之后,留下那些无关紧要、不予采纳的奏书,让申奏的人回去。东方朔初进京城,上书说:“我东方朔在少年时代就失去父母,全靠兄嫂抚养长大。十三岁开始学书,平时忙忙碌碌,只有冬季才有时间读书。我用三个冬季(即三年)学习文史,学到的知识已经足够用了。十五岁学习击剑,十六岁学习《诗经》、《书经》诵读了二十二万言。”
三月不知肉味
“三月不知肉味”形容专注于一物,而忘记他事;或用来形容音乐高妙,令人忘情。
此典出自《论语·述而》:“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相传在我国古代,有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这种乐舞不论从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形式上来说,都受到了普遍的欢迎。春秋时期,孔子谈到《韶》这种乐舞时,也是赞不绝口。
有一次,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很长时间吃肉也觉不到肉的滋味,说:“想不到古人创作的音乐达到了如此迷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