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认识高血脂,幸福生活的“隐形杀手”(1)

高血脂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在中老年人当中发病率高,可以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甚至危及生命。想要预防和治疗高血脂,就需要先正确、全面认识它,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做到遇病不慌,防治得当,避免治疗和预防上的错误观念和误区,使我们远离高血脂的危害。

知己知彼:什么是高血脂

“血脂”,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脂肪。可是我们大家都见过鲜血,它是鲜红的液体,不是固体,更看不见脂肪啊。其实,这些脂肪我们不仅看不出来,甚至也感觉不到,这正是血脂异常可怕的地方。它发生的时候你不会有任何异样的感觉,等到有感觉的时候往往已经有相当严重的并发症了。

那么,血脂的准确定义到底是什么呢?一般医生会告诉你,它是我们血液中所含脂类物质的总称。我们的血液中,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虽然血液中脂类含量与全身脂类总量相比,只占极少的一部分,但由于血液在身体各组织之间循环流动,所以检查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身体的脂类代谢情况。

脂肪本身并没有好坏之说,并且脂肪还是我们身体所必需的,它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就拿血液中的这些脂类来说吧:磷脂、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材料,脑和神经构成也都需要磷脂,胆固醇还是体内合成激素的必需物质;从膳食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有些是脂溶性的,比如维生素A、D、E、K,它们必须与脂肪一起存在,才能在肠道中被溶解吸收;脂质对皮肤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加速皮肤损伤的愈合;皮肤下面的脂肪还有助于御寒和维持正常体温。所以,脂肪对我们的身体来说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像阳光一样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提防的是不可让脂肪在我们身体中储藏过多,俗话说物极必反,过多必然会引起我们身体的不适和对健康的影响。

血脂中与我们身体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如果我们血浆中的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在空腹条件下测定高于正常值,我们通常称之为“高血脂”。但事实上“高血脂”这个说法是不够准确的,严格说来应该被称为“高脂蛋白血症”,更准确全面的说法是“血脂异常”。临床上,我们会用“高脂血症”这个术语,不过本书中我们还是会采取“高血脂”这种大家比较熟悉的说法来指称这种血脂代谢紊乱的状态。

高血脂和高血压一样,只有很少数是由于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被称为继发性血脂异常),其他绝大多数都是因遗传基因缺陷,或者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被称为原发性血脂异常。

临床上对高血脂的分类,我们目前广泛采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1970年建议采用的五型分类方法,把高血脂分成Ⅰ-Ⅴ型,其中Ⅱ型又分为A和B两种,也就是一共六种。再简化一点,我们还可以把高血脂根据是甘油三酯增高为主,还是总胆固醇增高为主,抑或两者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高分成三类: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混合性高脂血症。具体情形这里我们就不多讲了,大家有这个印象就可以了。

血脂高不高,四项指标综合着看

大家如果去医院检查血脂,里面会有很多项目,但基本项目主要有四项。无论是需要进行心血管危险评价,还是需要给予降脂药物治疗的患者,都必须进行这四项血脂检查。所以,我认为大家很有必要了解这四项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的因素,它们分别是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高血脂的患者,一定对这几个英文名词不陌生,我希望大家能够记得它们分别代表什么,分别给我们透露出了哪些健康方面的信息。

●TC(总胆固醇)

胆固醇这个名字大家也很熟悉,那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呢?胆固醇可以说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油”,但实际上血液中没有单独存在的胆固醇,胆固醇必须与载脂蛋白和磷脂结合后,才能在血液中自由流动。也就是说,总胆固醇就是血液中各种脂蛋白所含胆固醇的总和。

一般来说,我们血液中的总胆固醇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是性别与年龄。总胆固醇的水平常常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但到70岁后不再上升,甚至还有所下降。而且,中青年女性总胆固醇水平低于男性,但女性等到绝经后,她们的总胆固醇水平会比同年龄的男性高。

第二个是饮食习惯。长期摄入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会造成总胆固醇升高。

第三个是遗传因素。例如与脂蛋白代谢相关的酶或者受体基因发生突变,就会让总胆固醇的含量出现明显的升高。

●TG(甘油三酯)

临床上,我们测定的甘油三酯是血浆中各种不同的脂蛋白所含甘油三酯的总和。甘油三酯的水平也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不过甘油三酯跟总胆固醇不大一样,我们每一个人的甘油三酯水平,受饮食和不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当我们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状态下检查时,测出来的数值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它只反映短时期内我们的身体状况。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这是两种胆固醇,只是一种“好”,一种“坏”。简单来说,我们身体里面的胆固醇可以分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被称为“好胆固醇”,载有它的高密度脂蛋白,自然也就是好的,比如HDL,它能够把血管壁多余的胆固醇运送回肝脏进行代谢,从而保护血管免受侵害。因此,HDL和它所携带的胆固醇HDL-C都是对健康有好处的。

而LDL就不一样了,这是一种“坏”的胆固醇携带者。它从肝脏携带胆固醇到周围血管,特别是到心脏上的血管(医学上称冠状动脉),造成过多的胆固醇在血管壁上存积,引起冠心病。假如血液中的LDL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所以,LDL和它所携带的胆固醇LDL-C升高,对我们的健康都是有坏处的。

现在我们已经对这四项基本指标有了基本了解,大家应该清楚了,并不是所有胆固醇都是坏的,也并不是所有胆固醇升高都是坏事,假如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反而可以保护我们免受心脑血管病的侵扰。

血脂这样查,检查结果才靠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血脂跟血压一样,也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但是跟量血压相比,大家对于检查血脂还不是特别熟悉,很多患者不知道有哪些注意事项,门诊上查血脂时我也经常遇到一些哭笑不得的事情。在这里也跟大家提个醒,为了检查出准确的血脂水平,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些注意事项:

●空腹

人体的血脂水平波动是比较大的,而且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检查血脂一定要空腹。很多人会觉得,空腹抽血嘛,这个我们都知道。你确定真的知道吗?

有位老大爷来查血脂之前,我交代他空腹。可是到了那天早上我问他,他说:“大夫我没吃东西,只喝了一碗粥。粥里一点油都没有,不会影响血脂检查吧?”我哭笑不得,喝粥就不算吃东西了吗?虽然粥里面几乎没有脂肪,可是糖类也会引起甘油三酯水平的升高。而粥是碳水化合物,它的代谢产物正是葡萄糖,肯定会影响到检查结果。

还有位年轻男士来查血脂的时候,声称自己是“空腹”,因为这天早上他没有吃东西也没有喝水。可是,他前一天晚上陪客人吃饭应酬到了凌晨一点钟。这能算是空腹吗?前一天晚上吃的东西还没有完全代谢,空腹时间不够,所以他检查出来的血脂水平是不够准确客观的。

很多人只知道做血脂检查时要空腹,却不知道空腹多长时间才合适。我们吃完东西之后,人的血脂水平,尤其是甘油三酯的水平会明显升高,并且会在餐后2-4个小时内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开始下降,在餐后8个小时后才会基本恢复到空腹时的水平。不过人的代谢能力不尽相同,为了保险起见,临床上规定人们应该在餐后10个小时再进行血脂检查,最佳时间是餐后的10-12个小时之内。也就是说,第二天早晨八点你要抽血,那么前一天晚上十点之后就绝对不要再吃东西了,最好连水都不要喝。

●检查前一天晚上忌食高脂食物、忌饮酒

除了检查的当天早晨要空腹之外,前一天晚上也要清淡饮食。有患者来检查之后发现甘油三酯水平偏高,问清楚之后发现,前一天晚上同学聚会他吃了不少大鱼大肉,尤其是一个人吃了大半只北京烤鸭,这肯定会影响检查结果的。我们的甘油三酯的水平非常容易受到食物的影响,从而在短期内发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我建议大家在抽血化验前三天,就不要吃太多高脂肪食物了。

过犹不及不好,矫枉过正其实也不好,有的人为了让化验结果比较放心就斋戒三天,这也是不对的。毕竟,你想要医生看到的是自己身体的真实状况,而不是拿一个自欺欺人的化验结果。我就曾遇到过高血脂患者,他期盼自己早点好起来,在复查前一天只吃青菜水果,一点荤腥油腻都不沾。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血脂水平低一些,但检查结果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很有可能会延误病情。

所以,为了拿到一个真实客观的检查结果,我们在检查前既不要大鱼大肉,也不要过于清淡,保持自己平时正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就好了。一般除了避免高脂食物之外,抽血前一周之内也不要大量饮酒,饮酒也能明显升高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

●在生理与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

这一点女性朋友们要格外注意,月经、妊娠、哺乳等特殊时期是不适合检查血脂的。临床研究发现,创伤、急性感染、感冒、心肌梗死以及月经来潮、妊娠、哺乳等多种病理及生理变化,都会影响血脂检查的结果,尤其是急性感染,对血脂的影响尤为明显。所以,我们检查血脂的时候要尽量避开月经期。处于哺乳期的女性,应该在停止哺乳至少3个月以后,再进行血脂检查。除此之外,近期患有重大疾病、急性病、严重外伤及做过手术的人,也不适合进行血脂检查,如果必须做这项检查,就应该将自己的病情告诉医生,以便医生综合考虑你的身体状况,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除了这些疾病以及特殊时刻,大家一定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身体“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检查。有的患者可能是为了赶时间,也有可能是爬楼梯爬得太快,到了诊室好大一会儿了还气喘吁吁的,这种状态去检查,血脂水平一定会受影响的。同样,你刚跟人大吵一架或者情绪特别抑郁,都会影响到血脂水平。因此查血脂时,不管是身体状态还是心理状况,都要尽可能平稳才好。

●不要在服用这些药物时检查

药物会影响体检各项指标的数值,这个应该是常识了,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对于血脂检查来说,避孕药、某些降压药如心得安、血脂调节药、噻嗪类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氯噻酮、激素类药物等,会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查结果出现误差。最好的做法就是采血前,停用影响血脂的药物数天或数周。如果不能停药,就一定要告知医生你的用药情况。

最后还有一点是在检查之后需要注意的,在这里也一并叮嘱大家。如果我们的血脂检查结果没有明显偏高,只是接近或超过参考值,医生也没有给你用药,那就不要擅自服药。你可以在间隔一周之后,去同一家医院的实验室抽血复查,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实验室误差或身体状况变化造成的假象。至少应该有两次血脂检查的记录,才能够确定一个人是否真的患有高血脂。所以大家不要心急,不要仅凭一次检查就自作主张用药,避免自找麻烦。

原发还是继发?找到根源才能对症下药

前一阵子我刚接诊了一位患者,他是个工人,平时工作很累很忙,生活没有什么规律,但是他很年轻,身体素质本来也比较好,而且对自己的饮食也很注意。但是尽管如此,有一次体检还是检查出来患上了肾炎,他也没把这病放在心上,就随便治疗了一下,不疼了就没再继续治疗。半年之后,他的身体又开始严重不适,再去检查的时候,医生发现他不仅肾炎严重了,居然还多出了高血脂。他来找我的时候一脸疑惑:“我就不明白了,我这么瘦,平时生活也不是大鱼大肉的,怎么会有高血脂呢?”

他的高血脂,是和肾炎有关系的。肾炎使得很多有利于人体的载脂蛋白从尿液中丢失了。刚才我们已经提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以把脂质转运至肝脏,让肝脏把它分解,避免血中脂质过高增加它在血管壁沉积的机会,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现在这种好的脂蛋白损失了很多,导致密度低的坏的脂蛋白和甘油三酯都有所升高,从而让血脂出现了异常变化。更可怕的是,血脂浓度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到肾炎病情。

很多患者都不明白肾炎和高血脂的这个关系,疏于治疗。比如我的这位患者,他本身已经有肾脏疾病,现在又有了高血脂,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它就会与肾脏内的系膜细胞结合,引起系膜细胞的增殖,也就是促进了肾小球的硬化,这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前奏。所以大家现在应该能明白,肾炎会引起血脂浓度异常,而血脂浓度异常又会加剧对肾的破坏,这样恶性循环下去,后果是非常可怕的。

像我的这位患者,他的高血脂,是由肾炎引起的。这种由于某种或者某几种全身系统性疾病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叫作继发性血脂异常。可以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的系统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还有肾功能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此外,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等,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升高。很多时候,正如那句“祸不单行”一样,很多病症总不是单独出现的,很多病症会对人体的机理产生影响,一些功能的减弱就会导致另外一些疾病的发生。假如患者已经有了上述这些疾病,那么随之而来的高血脂,就是一种并发症。

一个血脂异常的患者,在排除了继发性血脂异常的可能后,就可以被诊断为原发性血脂异常,因为血脂异常从发病原因就只分为这两类。原发性血脂异常的发病原因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清晰的解释。我们只知道,有一部分原发性血脂异常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缺陷会引起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等;但其他另一部分原发性血脂异常的病因,还有待学者和医生共同努力去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