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民风礼俗(1)

古时排行的称谓是怎样的?

现代人给家中兄弟姐妹排行一般用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表示,既简单又明了。不过古人为兄弟姐妹排行可有讲究,他们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出一个名称,分别以“伯、仲、叔、季”表示。“伯”就是老大,也可以用“孟”表示,不过“孟”多指庶出的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古人在“字”前常加排行的次序。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字仲尼,他在家就是排行老二。下一辈称呼上一辈时,如果是父亲的哥哥,就叫做伯父,这和我们现代的称呼是一致的;父亲的大弟弟称为仲父;仲父下面的一个弟弟称为叔父,最小的叔叔称为季父。不过现在父亲的所有弟弟都被称为叔父了。

《史记·项羽本纪》中“其季父项梁”说的就是项羽最小的叔叔叫项梁。后来,“伯仲”常常连用在一起代指兄弟,有时也表示不相上下。如陆游《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就是说《出师表》这篇文章真是举世闻名,千百年来谁能与诸葛亮不相上下呢?

古人是如何起号的?

古人的名字中除了姓、氏、名、字外,还经常有个“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

古时称别人的号是为了表示尊敬,自己称号一般只用于自己的作品中。比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那么,古人名字里的“号”又是怎么回事呢?

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谓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封建社会的中上层人物(特别是文人)往往以住地和志趣等为自己取号(包括斋名、室名等)。如我们熟知的唐代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宋代苏轼号东坡居士、辛弃疾号稼轩居士,明代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清代郑燮号板桥等。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有些别号的使用率甚至超过名、字,如苏东坡、郑板桥。到了明清时代,人们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自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号不像取姓名那样要受家族、行辈的限制,而是由使用者本人所起,因而可以更自由地抒发或彰显使用者的某种审美趣味。别号中常见的“道人”、“山人”、“居士”、“翁”、“叟”之类就是自号者鄙视利禄、看透红尘的志趣体现。

宋代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即所谓的六个“一”:一万卷书、一千卷古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上他本人一老翁,足见其审美品位!欧阳修还有个“醉翁”的号,想必大家也会想到他在《醉翁亭记》中抒发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吧。

当然,也有很多官僚缙绅和封建文人所取的各种动听的别号只是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幌子而已。

在古时什么样的人称为“祖”或“宗”呢?

“祖宗”在现代汉语中是作为一个词出现的,指一个家族的上辈,尤其指较早的先人,也泛指民族的祖先。

古汉语中,“祖”和“宗”各自有着不同的含义。“祖”最初泛指祖先。在宗法制度下,人们特别看重家族的始祖及历代祖先的身份地位,祖先的地位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血缘和这个人在家族谱系中的地位,所以,历代贵族掌权以后,都要为始祖和历代祖先建立庙宇,这个祖庙也被叫做“祖”。而“宗”就是始祖之后历代先人的庙。后来,也把开始创业的人叫做“祖”,继承大业的后来人叫做“宗”了。如从汉代起,帝王的庙号,始帝称为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称为太宗、世宗等。“祖宗”连用,指的就是祖先。

“六亲”具体包括哪些人?

对于“六亲”包括哪些人,历代有很多种说法,代表性的有三种:一据《老子》王弼注,以父子、兄弟、夫妇为六亲;二据《左传》说,以父子、兄弟、姑姊(父亲的姐妹)、甥舅、婚媾(妻的家属)及姻亚(夫的家属)为六亲;三据《汉书·贾谊传》颜师古注引应劭注,以父、母、兄、弟、妻、子为六亲。后人比较赞同第三种说法,因为此说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中是最亲近的。

不过,后来“六亲”也用来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兄弟之子、从母之子、女之子了。《史记·管晏列传》载:“上服度则六亲固。”唐代张守节对此做了解释:“六亲,谓外祖父母一,父母二,姊妹三,妻兄弟之子四,从母之子五,女之子六也。”

到了今天,“六亲”已经泛指亲属了。

古时的叩手礼是怎么来的呢?

这种习俗是怎么来的呢?这就不免要说到一个典故。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有一天,路经松江,他带了几个大臣微服来到一家茶馆歇脚。茶房端上几只碗来,随后站在数步远的地方,拎起大铜壶朝碗里倒茶。只见一条白练从天而降,茶水不偏不倚均匀地冲进碗里。乾隆皇帝看得惊奇,禁不住上前要过铜壶,学着茶房的样子,朝其余几只碗里倒去。

大臣们见皇帝给自己倒茶,吓得魂都没了,想跪下叩头,可又恐暴露了皇帝的身份,遭杀身之祸,情急之下,灵机一动,纷纷屈起手指,“笃笃笃……”不停地在桌上叩击。事后,乾隆皇帝不解地问大臣们:“汝等何故以指叩桌?”大臣们齐声答道:“万岁给臣等倒茶,万不敢当,以手指叩桌,乃代叩头致谢也。”以“手”代“首”,二者同音,这样,“叩首”为“叩手”所代,三个指头弯曲即表示“三跪”,指头轻叩九下,表示“九叩首”。

叩手礼是从古代的叩头礼演变简化而来的。它代表的是古代最隆重的“三跪九叩首”之礼。

至今还有不少地方和港澳地区行此礼,每当主人请糖倒茶之际,客人即以叩手礼表示感谢。

你了解古代的祭礼吗?

祭祀鬼神的礼仪,又称吉礼。儒家信奉鬼神的存在,祭祀的对象很多,大致有天神、地、人鬼三类。其名目繁多,国家专门设有礼官,掌管祭祀方面的礼仪。古人对鬼神之祭非常重视,除了军事就以祭神为头等大事了。在儒家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嘉礼、宾礼)中,吉礼排首位,从中亦可见其重要性。祭祀时,向鬼神奉献的祭品可以为牲畜也清朝时期的祭礼可能是人。

到春秋之后,杀人祭神的风俗渐绝,但祭祀的重要地位并没有改变。至于祭祀的功用,《礼记·祭统》说:“能见事鬼神之道,能见君臣之义,能见父子之伦,能见贵贱之等,能见亲疏之杀,能见爵赏之施,能见夫妇之别,能见政事之均,能见长幼之序,能见上下之际。”认为祭祀有十种功能。换言之,祭神祈福的宗教仪式,是能够体现人伦关系的方方面面的。

因为百姓信奉鬼神以祭鬼神的形式作道德教化的基础,百姓不但诚惶诚恐,而且会深信不疑,在无形之中被儒家道德潜移默化。《礼记·祭统》云:“祭者,教之本也。”教,教化义。所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古代帝王要封禅?

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封禅的对象是特定的,专指泰山。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封,在泰山南梁父山辟场祭地叫禅。为什么封禅的一定是泰山呢?因为在古人心中,泰山居于中国之中,有众神群居,是神山、通天之山。

在《后汉书·乌桓传》中甚至有“中国人死后魂归泰山”的说法,从中可见泰山在国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另外,君主在天下一统之时登封泰山,可以彰显奉天承运;在天下太平时封禅,可以向天帝汇报凡间文治武功的盛况。无论哪一历代帝王泰山封禅的御道条,都代表着无上的荣耀。因此历朝历代,不乏蠢蠢欲动想登顶泰山者。当然,封禅泰山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根据儒家的通行说法,自古以来,只有受命帝王(神授君权)或盖世英主才有资格举行封禅大典。《汉书·郊祀志》载,春秋时,齐桓公称霸,会诸侯于蔡丘打算封禅泰山。管仲听后,历数上古以来登封泰山的帝王,婉言规劝。齐桓公知道自己资格还不够,只好作罢。到了西汉武帝时,国力空前强盛,群臣纷纷劝进。司马相如临死前留下的遗文就是《封禅文》。后来汉武帝听方士说,封禅泰山可以成仙上天,于是欣然登山。成行之际,举国狂欢,当作盛大的节日。太史令司马谈因抱病在身,不能前往,竟引为终生憾事,拉着儿子司马迁的手感叹不已。封禅的意义可见一斑。

在汉武帝之后,只有为数不多的君主进行过这一仪式,如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

古时的“斋”和“戒”是一回事吗?

古人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虔诚。严格说来,斋和戒是两回事。“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清心洁身、思想集中。“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不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定心静虑。

斋戒时有饮食方面的禁忌。《论语·乡党》云:“斋必变食。”即要改变饮食。虽有改变,但并非禁食鱼肉荤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韭等,这些气味被认为是对神灵的不敬。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汉前,斋戒祭祀期间要三餐食肉,学者朱骏声考证认为,这是为了保证人在斋戒期内有充沛的体力完成祭祀。东汉后,受佛教影响,人们开始食素,忌辛成了忌荤。

到后来,随着佛教的盛行,斋戒期的规定更加细致繁琐,如“八关斋戒”中有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坐高广大床、不涂饰、不歌舞唱伎、不故往观听、过午不食等等。所有种种,都是为了表达对祭祀的无比虔诚。

古时“避席”是什么意思?

先秦时没有凳子,那时的座位就是一张坐席。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避席而对曰:‘……君虽有赐,可以使婴倍其托乎?’再拜而辞。”晏子不愿意背弃自己的结发之妻,也不想接受齐景公想把爱女嫁给自己的想法,但又不能过于直接地拒绝,于是就用了这种谦卑的跪姿来表达自己的婉拒之意。

在交际场合或双方谈话的时候,有时为表谦卑或对长者的敬意,常有离开坐席俯伏在地面上的动作出现,这个动作就叫避席。

古代的初生礼是什么样的?

生育是古人非常关心的一件大事。家中添丁进口后,要遵照礼俗进行庆贺。

婴儿初生的第一项礼仪活动便是报喜,向亲戚朋友邻居以及宗祠报喜。由于重男轻女的宗法观念的影响,早在先秦时就有了弄璋、弄瓦之说。

璋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玉器,代表男孩,预示所生的男孩长大后能执玉器为王侯,所以生男孩就叫弄璋之喜;瓦是古代女子纺织用的纺砖,代表女孩,所以生女孩又叫弄瓦之喜。

《礼记·内则》说:“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于门右。”弧是弓,弓是武士的象征,代表男性;是佩巾,代表女性。

在报喜的同时,还要在门口张挂婴儿诞生的标志,以在一定范围内起到报喜的作用,同时防止不知情者贸然闯入,提醒一些特殊人物如孕妇、服孝者等自行回避。这个标志还是一个能说明性别的象征物。

你了解古代的三朝礼吗?

新生儿诞生之初,虽有报喜等礼俗,但都不能触及婴儿。一般要到第三天才举行一个正式的礼仪来对新生命的诞生表示庆贺。届时亲朋好友带着贺礼来道喜,主人则设宴款待。这一天还要对新生儿举行几种仪式:

一是对脐带和囟门做礼仪性的处理,俗称落脐炙囟。二是象征性的开奶和开荤。先是抹几滴黄连汤在婴儿的嘴上,边抹边说:“三朝吃得黄连苦,来日天天吃蜜糖。”然后蘸一些用肥肉、状元糕和酒、鱼、糖等食品制成的汤水在婴儿的唇上,也是边蘸边唱:“吃了肉,长得胖;吃了糕,长得高;吃了酒,福禄寿;吃了糖和鱼,日日有富余。”最后让婴儿尝一口从别人那里要来的乳汁。

三是三朝礼中最典型的洗三,也叫洗三朝。即用槐枝和中草药煮成的汤水给婴儿沐浴,并边沐浴边唱祝词:“洗洗头,做王侯;洗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脸蛋,做知县。洗腚沟,做知州。”洗完后用姜片、艾蒿擦脑门和身体的重要关节,以使孩子健壮;还要用新布蘸清茶水擦婴儿的牙床,让他放声大哭,以此为吉兆,俗称“响盆”;最后还要用大葱打三下,以使他聪明伶俐等。

古代的满月礼是什么样的?

满月礼很隆重热闹。生子满月值得庆贺,产妇出月也该纪念。婴儿满月后许多禁忌就随着解除了,所以主人要请亲朋好友来喝满月酒。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小儿满月时,主家在盆中烧了香汤,亲友就撒钱在汤中,称“添盆”。这是一种独具特色的馈赠仪式。满月时还有剃胎发、出门游走等仪俗。剃胎发是满月礼中的一项重要仪俗,多由舅舅主持,是母系社会人际关系的某种遗留。剃头时额顶要留“聪明发”,脑后要蓄“撑根发”,眉毛则要全部剃光。剃下的头发还要收藏好。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满月游走也叫满月逛街,是一种为婴儿祈求吉祥的活动。

据《东京梦华录》载,宋代在满月礼落胎发之后,便“抱牙儿入他人房”,一般是由外婆或舅舅抱去礼节性地小住,谓之移窠或挪窝。目的是让婴儿能象征性地见见世面,以便将来能有出息、有胆识,成为一个精明能干的人。

古时的百日礼是什么样的?

百日也叫百畔,《东京梦华录》说:“生子百日置会,谓之。”

,婴儿周岁之谓也。又称百岁,明沈榜《宛署杂记》说:“一百日,曰婴儿百岁。”所以过百日也叫过百岁。

百有圆满、完全等意义,所以百日礼多在“百”字上做文章,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百家衣和百家锁了。

百家衣是一种集邻里各色碎布连缀而成的服饰,状如僧衲。是为婴儿祈寿而做,据说能托百家之福消灾避难。

百家锁也是一种集百家之金银打制而成,或由多家人家合送的象征物。锁上多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祝福吉祥的文字或图案,也叫长命锁。

你了解古时的周岁礼吗?

周岁既是诞生礼的总结,也是寿礼(生日礼)的开始,所以一般庆祝时都比较隆重。所送的礼品多为衣服鞋帽,其中鞋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此时孩子已能蹒跚行走了。

旧时以送虎头鞋为最多,因为据说穿上虎头鞋后,小孩就能壮胆避邪、安全成长了。

周岁礼中流行最普遍的是抓周,也叫拈周或试周等。父母以各色象征物摆放在孩子的面前,随其抓取,以此来预测他的志趣、前途和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等。一般以文房四宝代表读书为文,以算盘戥秤代表经商贸易,以珍宝玩具代表贪婪玩耍,以炊具碗筷表示主持家务,以刀尺针线表示女工,以首饰花朵表示喜好打扮,等等。这种习俗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出现了,盛行于今。

小说和传记中多有记载。贾宝玉抓了脂粉和钗环,贾政便骂他将来必为酒色之徒;杨绛说钱钟书抓了一本书,他的祖父和父亲都很高兴,因此取名为“钟书”。

你了解古时女子的成年礼仪:笄礼吗?

女子行笄礼的年龄要早于男子。

《礼记·内则》说女子“十有五年而笄”。十五岁在女子为“及笄”之年,已经成年可以出嫁了。

《仪礼·士昏礼》说:“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女子到了十五岁就可以出嫁了,但之前要先给她举行笄礼,并像男子一样也给她取个字。如果十五岁还没有许嫁呢?郑玄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嫁不出去的姑娘,最迟二十岁也要行笄礼的。

笄是一种盘头发用的簪子。所谓笄礼,就是将头发挽起来,用笄簪上。在古代,无论男女,幼年时的头发都是自然披散的,最多也只是扎成两束垂在脑后,称“总角”。成年之后,头发就要精心收拾了。男子加冠,女子加笄。但由于重男轻女的缘故,有关笄礼记载比较少见,举行时也远不如冠礼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