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何看待你与经济学——理念中的经济学常识(1)

不要以为你跟经济学无关,只要你不是像鲁滨孙一样独居荒岛,就难免要与经济学打交道。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夫人曾说过:“我学习经济学是为了不受经济学家们的骗。”的确,经济学这门面向生活的科学,是致用之学、幸福之学,它的理论虽然博大精深,但却可以做到明白如话。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商品,也都希望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你,不妨用经济学的智慧和原理来思考问题,它有助于你作出最佳选择。

你是经济行为的参与者,不是旁观者

有一则笑话是这么说的:一群武术学校的学生要毕业了,老师告诫他们说:“出去以后,千万不能和经济学家过招,因为他们都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这个笑话从侧面反映了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这个概念是如何地深入人心。在经济学家眼中,市场会按照它内在的机制维持其健康地运行。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之中促使每个人自觉地按照市场规律运行,我们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

之所以说经济学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是因为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最基本、最重大的问题:人类怎样做才能更快乐、更幸福。

我们不得不首先提一下人类的欲望,因为满足了欲望,人才会觉得快乐与幸福。也正因为有欲望存在,才导致了经济学的产生。

人活着就有欲望,欲望的意思就是“想要”,比如饿了想要吃饭,渴了想要喝水,想有安全的感觉,想与人交往,想被人尊敬,还想要干出点名堂来等,这些都是欲望。

欲望的最显着特征是无穷大,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欲壑难填”。的确,每个人都有很多欲望,而且必然不能全部得到满足。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状态,就可以称其为“痛苦”。所以,有了欲望,就要想办法满足,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为什么欲望得不到满足呢?因为资源有限。资源的特点跟欲望相反,跟人的无穷的欲望比起来,资源总是显得不够,经济学家把资源的这个特点称作“稀缺”。不可否认,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面临稀缺问题。每个社会也都面临稀缺问题,稀缺是普遍的。我们常常认为穷人自然有稀缺问题,因为穷人的钱就是稀缺的。那么富人是不是就没有稀缺问题了呢?同样有。比如,在时间这个资源面前,世界上最有钱的人也跟普通人一样稀缺。再比如,当你去吃自助餐的时候,你总想把钱吃回来,要不就认为吃亏了,此时,你的胃的容量就是稀缺的,你总嫌自己的胃太小。

如果是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欲望人人有,每个社会都有,还无穷大;而资源是稀缺的,满足欲望的手段没有那么多,所以,痛苦是必然的。但人生的目标是快乐,社会的目标也是让所有的人都快乐,它们是痛苦的反面,所以,必须解决资源稀缺与欲望无穷的矛盾,让痛苦少一点,快乐多一些。在现代社会,解决这个困境的办法就是发展生产,缓解稀缺,这就需要经济学来出谋划策了。

但是,毕竟欲望太大,而资源又总是那么稀缺,它永远比欲望要求的少,即使再怎么发展生产,也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得到满足,而只能满足其中一部分。因此,人类就要决定让哪些欲望首先得到满足,哪些欲望暂时得不到满足。于是,就出现了资源配置,它直接来源于资源稀缺与欲望无穷的永恒矛盾。资源配置非常重要,而且永远都存在如何更好配置的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经济学会闪现出熠熠生辉的智慧。

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在超市里,面对着收款台前的一条条长队,我们需要判断哪一支队伍前进的速度较快;在理财时,我们需要决定选择哪一种或几种投资方式;为了争取一份满意的劳动合同,我们需要与老板讨价还价;为了获得理想的婚姻,我们需要在茫茫人海中千挑万选——在做出这种种决定时,我们有意无意地会运用一些经济学知识。

假如你手上有一笔钱,如果你把钱用于买房子,就可能没有钱再来买汽车。正因为如此,就必须思考如何在各种竞争性的需求之间分配你有限的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复杂的现象,比如一个流行歌手演出一晚可以赚好几万元,而一个建筑工人一个月也只能赚千八百元。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习了经济学,你就可以试着解释这些现象。

经济学的涵盖面非常广,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通俗地说,经济学是一门帮助你思考的学问,它有助于你做出更好的个人决策。从你每天早上醒来的一刻到你每天晚上就寝的一刻,你的生活充满了选择。例如,对于准备上学的学生,机会成本的原理会告诉你初中毕业时应该选择读高中还是读中专,成本收益分析会告诉你该出国还是该留在国内读大学,边际效用理论能帮你分析出该读几年,比较优势理论则能帮你决定读什么专业并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最直观也是最密切的,就是与货币有关的各种经济决策。经济学能帮助你成为一个最好的消费者,可以让你在商场、超市中清醒地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消费;宏观经济和金融学知识则能帮助你在股票、基金投资中提高获胜的概率。即使这些你都不关心,作为合格的公民,在你掌握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之后,你就能够对政府赤字、税收、自由贸易、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等问题作出判断。知道了这些,你就明白了为什么经济学应当成为你的必修课。

经济学笔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学应当是所有人的必修课。在这个压力与竞争空前巨大、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波动频繁的社会中,似乎没有给每个人太多的机会,我们很容易因为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丧失斗志。但如果你了解更多的经济学常识,就会对很多现象不再那么耿耿于怀。你会以全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个社会,你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你和身边每一个人都是“经济人”

所有的经济学流派,不管是凯恩斯主义还是古典主义,都不会否认“经济人”这一假设。直到现在,全世界大多数版本的经济学教材,都会在开篇就介绍“经济人假设”这一概念。

这一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它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之一,和“资源稀缺”假设一起构成经济学分析的理论起点,类似于数学里面的“公理”,被人普遍承认而无须证明。

这一理论来源于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亚当·斯密还认为,人本身有一种“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种愿望虽然是冷静的、沉着的,但是我们自从出生一直到死亡,从没有一刻放弃过这种愿望。我们的一生,对于自身地位几乎没有一个人会有一刻是觉得完全满意因而不求进步、不想改善的。那么,怎样改善呢?一般人都觉得,增加财产是必要的手段。也就是说,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之后,西尼尔定量地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个专有名词引入经济学。对这一概念,经济学家们在自利和理性行为上达成了共识。

“自利”表明,追求自身利益是驱使人的经济行为的根本动机,这种动机和由此而产生的行为有其内在于人本身的生物学和心理根据。

“理性行为”表明经济人是理性的。所谓理性,指的是经济人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断,并使自己的经济行为适应于从经验中学到的东西,从而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

实际上,只要有良好的法律和制度的保证,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自由行动就会无意识地、卓有成效地增进社会的公共利益。这是经济人假设中最有意义的问题,也被称为“经济人的灵魂”。

在此基础上,经济学发展了很多理论,比如,消费者理论认为人是理性的,在消费的过程中就要追求令自己获得最大化的效用,获得最大的满足;生产者理论认为,厂家是理性的,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提高价格,以获得最大的利润;博弈理论认为,人做出每一个经济决定都是理性的,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然,我们没必要争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也不需要分析“经济人”理论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只要看看我们身边就知道了:每个人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基本上都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有人做事是为了求名,有人是为了求利,有人是为了感受帮助他人的兴奋和喜悦,有人只是追求一种崇高……但无论怎样,都是寻求自我满足最大化。

如果你依然试图否认这个假设,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志愿者的行为。这里,我们假设有两类人,一种是为了某种利益而做志愿者的人,另一种是不为什么表层的目的而做志愿者的人。

关于第一种人,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分析。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鼓励人才到西部去,出台的政策中有这么一条:对于在西部进行志愿行动的大学毕业生,其报考研究生的条件将降低,享受降分优惠和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录取优惠,同时工资待遇比照经济发达地区公务员工资标准发放。于是,很多大学毕业生便在无法通过正常途径顺利考上研究生或者在发达地区难以找到工作的情况下成为志愿者的一分子。这种能够将暂时利益的损失和将来利益的获得相比较作出选择的行为很清楚地说明了第一种人是很理性的。

第二种人,我们假设一下:有这样一个人,是一个在经济上很富足、家庭的社会地位也很高的个体,其在毕业后的工作机会也有很多,但是他依然决定去做一个社会志愿者。那么这个时候他还是一个理性人吗?回答是肯定的。根据人的五个需求层次的理论,这个人在家庭经济环境宽松的情况下作出如此选择,很明显,他是想得到社会的更大承认,满足其心理上的需求。如果说他在艰苦地区的生活会给他带来负的效用享受(-Y,Y>0),那么他在提供支援服务时就肯定会得到别人的赞许和社会的承认,从而得到正的效用的补偿(X,X>0)。再加上其自身在志愿行动中的充实感觉和良心上的发现带来的满足(效用为Z,Z>0),于是总的效用为-Y+X+Z,可以说Z>X-Y,在Z的效用享受趋向+∞时一定成立,因而-Y+X+Z>0。所以,第二种人的行为依旧是经济的、理性的。

我们以上所做的分析只是为了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人都有自私自利的一面,经济学也是以人的自私自利性为基础的。人的自私性也决定了每个人都有为自身利益考虑的倾向和冲动,否则人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所谓素质的提高,其实也就是如何克服自身自私的人性而已。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你不承认经济人假设,就无法面对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如果承认这一点,就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满足“自利”特点的经济人随处可见,满足“理性”特点的经济人却比较罕见。确实,完全理性的人是很难见到的,因为人们做出的每个决定都会受到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这样就很难做出一个可以称得上“理性”的决定。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样,197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修正了经济人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

当然,任何关于人的假设都不太可能是全面的。纯粹的“经济动物”本身并不存在,所以经济人假设的局限难以避免。事实上,人所做出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不断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人的行为是直接依赖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所以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上去解释其经济行为,解释其所做出的趋于理性的选择。

经济学笔记

可以说,经济学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选择。只要你是在清醒的时候理性地作出决定,那么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避免遭受不如意的损失。经济人假设在生活中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可以利用这一理论分析别人行为的真正动机,可以运用这种利己心来说服别人。同时,如果我们能够克制内心的不理性因素,克服自己内心的惰性因素,用理性、逻辑性来分析现实问题和现象,那么就能够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实现效用最大化。

智力工具——感受经济学的美与力量

英国文豪萧伯纳说过一句经典的话:“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每个人从懂事开始就会经常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是幸福。对于这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一个人很难用自己的观点说服另一个人。但如果我们用经济学上流传甚广的一个幸福公式来说明,多数人就会觉得非常有道理。这个公式是这样表述的:幸福=效用/欲望。

效用是指人的满足程度,欲望是指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这两个名词都是学习经济学最先接触的概念。如果一个人获得的越多,他的幸福感就会越强。如果两个人获得的一样多,欲望小的那个人肯定幸福感更强。

很简单的一个公式就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可见经济学有多么神奇。也许有些人会批评经济学家看问题过于简单,可我们别忘了,科学的力量就在于把复杂的现象简单化。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来说,你没有必要成为一位经济学家,但一定要懂点经济学知识,明白经济学是如何思考问题的,用经济学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做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虽然今天你所看到的经济学知识越来越高深,理论模式越来越复杂,种种数学模型让人望而生畏,但无论是亚当·斯密还是大卫·李嘉图,他们所用以分析整个世界运行的方法并不是数学模式的,而是哲学模式的。正如凯恩斯所讲:“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容器,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说经济学真正的精髓不在于结论,而在于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过程。

经济学是一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科。经济现象不断变化,而且各个经济学流派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从不同的假设条件出发,对经济现象进行不同的解释,所以我们不能运用某个不变的理论去分析变化了的经济现象,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具备一种经济学的思维能力,树立经济学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