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T:“全民公敌”腾讯(1)

这是一家把值得尊敬写进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景的企业。

从用户数量和企业规模来看,腾讯确实让人尊重和敬畏。目前腾讯号称拥有10亿注册用户,有超过1亿人同时在线,如果腾讯是一个国家,那它就是继中国、印度之后的第三个人口大国。从市值看,它的市值跃过500亿美元2011年3月4日,腾讯控股(00700.hk)报收221.00港币,总市值4062.6亿港币,折合美元约520亿美元,首次突破500亿美元大关。,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互联网公司。这是一个平台式的互联网企业。依托即时通信软件QQ,腾讯提供包含在线交流、搜索、娱乐、游戏、购物、支付等几乎所有的互联网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网民,打造了一个便捷的在线生活平台。

但腾讯却是一家无法得到业界同行尊敬,甚至是被敌视的企业。在辉煌的背后充满了对其不仅没有承担起龙头的责任、反而压制创新的指责。某媒体甚至用“‘狗日的’腾讯”为题,借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名义对腾讯进行指责,虽然最终这家媒体公开道歉,但腾讯紧张的业界关系可见一斑。

腾讯并没有两张脸,但却有两面性。这种两面性既体现在腾讯是创新投入最大但也是“山寨”行为最严重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又表现为这是一家把用户体验挂在嘴边但却时不时“绑架”乃至“强奸”用户成习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只有从源头出发,才能看清楚,腾讯为什么会是今天的腾讯。

3Q大战之时,微博上流传的关于腾讯与新浪、搜狐、网易“四个新生”的几个段子,将腾讯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到今日功成名就的过程刻画得淋漓尽致。腾讯好比一个害羞青涩的少年,从象牙塔走出后沉迷于花花世界,最终到达了事业的顶峰却又众叛亲离,想起当年一起的兄弟,然后幽幽地叹了一口气,高处何其不胜寒啊。

在这一刻,我脑海中泛起的画面是电影《无间道》中,天台上,梁朝伟用枪顶着刘德华脑袋的镜头。刘德华道:“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只想做个好人。”梁朝伟回答:“对不起,我是警察。”

所有的结果,从十年前、或者更早的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让我们回到过去,去看看腾讯的昨日如何造就今日的腾讯。

摸石头过河的腾讯

1998年的一天,一条爆炸性的消息在互联网圈子里以爆炸性的速度传开。AOL以2.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ICQ,这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毫无疑问是一条提振人心的消息。

借助搜索引擎,我们在新浪网页上仍然可以看到十几年前对这一消息的报道。当时的新浪网页在今天看起来显得粗糙,但这无关紧要——这则报道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的确,ICQ 公司创造了一个奇迹,一个在信息社会中才会出现的奇迹,而且人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奇迹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什么叫奇迹?

奇迹就是只有一两个人能干成,而绝大多数人干不成的事情。但不幸的是,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以为自己就是那个能干成的一两个人,都想当分子,却选择性地忽略了,从概率上说,自己有很大可能是成为分母。

呼啦啦一下子,几十家做即时通信的公司一下子冒了出来,他们的产品名字往往叫做AICQ、BICQ,或者类似的其他名字。一方面是表明自己和ICQ做的是同样的事情,但是,这些模仿者又不得不在ICQ之前加一个字母,以示区别。

腾讯的OICQ,就是诸多ICQ模仿者中的一个。

不同的是,腾讯寻找盈利的道路,却不是如同ICQ得以高价卖掉那么顺利。事实上,不止腾讯,和腾讯几乎同时冒出来的模仿者们,几乎都是一样的磕磕绊绊,甚至头破血流。这让人不得不感叹ICQ的运气,毕竟,ICQ在卖掉的时候并没有寻找到盈利的方式。

直到今天。

今天的腾讯是全世界所有希望独立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即时通信软件学习和仿效的对象——当然,3Q大战爆发后,有人说卸载了QQ还可以有MSN等替代品,但这些替代品无一例外的都是靠着其他业务支持。没有谁能像腾讯一样,将即时通信作为自己所有业务的支撑点。

这才是真正的奇迹。

让我们来看看奇迹是怎么炼成的吧。

如果我们用流量和收入这两个维度来衡量,我们可以发现今天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出发点的一个不同: 腾讯的流量和收入都来自广大的网民;百度的流量来自网民,收入来自企业;而阿里巴巴的流量和收入都来自企业(后来的淘宝开始面向广大网民)。做一个形象的比喻,腾讯是C2C,用来自C的收入来为C服务;类似的,百度是B2C,而阿里是B2B。

一开始的起点不同,再加上这样不同的收入——用户结构,使得今天中国互联网的三大巨头腾讯、百度和阿里巴巴,在一开始的时候能够各自圈地、秋毫无犯,建立起自己的王国。

其实,腾讯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想采用这种被我们称为“C2C”的模式。要知道,向最终用户收钱总是一件困难的事,很多时候企业只能空对着庞大的用户基数干瞪眼——想想中国刚打开国门之时阿司匹林的兴奋吧:“上帝,如果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每年向我们买一粒阿司匹林,我们就能发大财!”

后来,这个故事变成了一个大笑话。这也是马化腾一开始就想“傍大佬”的原因。

马化腾最初为腾讯设计的模式是向电信部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这当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化腾有一个叫丁磊的好朋友,丁磊的第一桶金就来自于向广州电信等客户销售电子邮件系统。马化腾想要借鉴丁磊的成功之路,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马化腾最开始为腾讯设计互联网传呼系统商业模型的一个项目是广州电信的一个单,这是一个为广州电信用户提供互联网即时通信服务系统的单。为了赢得这个单,马化腾和曾李青甚至找了丁磊帮忙,不过,即便有丁磊的帮忙和引见,最后腾讯还是输给了有广州电信背景的飞华公司。

在此之后,腾讯又找上了与自己颇有些渊源的深圳电信,并迅速达成了协议:深圳电信出服务器和带宽,腾讯出技术,共同联合开发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就是后来的OICQ。这个项目的初期启动费用是60万元,腾讯曾经想把OICQ以60万元的价格卖给深圳电信的说法由此产生。

在笔者看来,这个60万元卖掉OICQ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有丁磊同一套系统卖给多个客户的成功经验在前,即使拿了深圳电信的60万元,深圳电信拿到的应该只是一个副本系统,OICQ的产权仍然是在腾讯手中,这才是比较靠谱的做法。

腾讯开始为自己设计这样的商业模式:向各地电信部门和ICP等卖一套连带用户在内的在线寻呼系统,要价是100万~300万元每套,对应的用户级别不一。

第一个把姑娘比成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把姑娘比成鲜花的是笨蛋。这一原则再次起了作用,虽然卖的产品不同,但按照网易的成功模式生搬硬套,多少有点削足适履的意思。相比于网易免费电子邮箱系统的高歌猛进,腾讯基于OICQ系统的解决方案却步履蹒跚。

为什么电信部门和ICP愿意给邮件系统买单而对OICQ说NO呢?这是因为电子邮件在当时已经是成熟的互联网应用。上网先申请一个电子邮箱这样的用户需求不需要教育就已经广泛普及,在这个基础上,推出后缀名简单好记的免费电子邮箱定能大受欢迎。

同样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OICQ缺乏商业前景。邮件系统存在变现价值,丁磊卖给广州电信的163.net转手卖了5000万元,至于OICQ能值多少钱,当时还没有人看得出来。

虽然AOL肯按平均将近30美元一个用户的价格买ICQ,但这并不代表国内的公司也会这样做。一是当时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还不习惯买用户的概念;二来在还处于教育期的中国互联网,不清楚花大价钱买下腾讯带来的用户如何给自己创造价值,但在成熟的美国市场则存在这种可能——虽然买下ICQ的AOL最后也没有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

向电信系统提供解决方案这条路走不通,那就只好走向用户收钱的路数。必须补充说明的一点是,腾讯的5个创始人中,有4个是有电信背景的,这就很自然地形成一种路径依赖,也很自然而然地想到,腾讯是不是可以像电信部门一样,向用户收钱呢?

但怎么收钱,这是个问题。

虽然腾讯对如何向用户收费没有很好的想法,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不管是哪种模式,都需要建立在大量用户的基础上。

随着腾讯用户量的增加,腾讯用于服务器、带宽等硬件投入也在加大。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与其他类ICQ产品甚至和ICQ不同的是,腾讯当时的当家产品OICQ在客户端上其实优势不大,优势更大的是OICQ提供服务器端的存储服务,也就是在服务器上同步保留用户之前的聊天记录。这一杀手级应用虽然给OICQ带来爆发性的用户增长,但同时也给腾讯带来在服务器和带宽等硬件投入上的巨大压力。

有传言说,1999年11月,当OICQ注册用户数到了100万的时候,腾讯账面上只有1万多元。还有传言说,那年圣诞腾讯不得不跑到香港去搞来便宜的笔记本电脑然后转手卖出。虽然腾讯不会承认,但当时的艰辛可见一斑。

因为用户的迅速增长,腾讯的财务压力一直很大。即便是从创业到上市的这段时间里,腾讯也一直处于一种摸石头过河的状态,一方面是坚信用户一定能为腾讯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却又不知道如何实现这一价值——在随着用户数量上升而增长的各项费用面前,这是让腾讯头疼的问题。

不少老用户或许还记得,有一段时间腾讯曾考虑过注册收费。当用户通过腾讯网站注册免费QQ号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诸如系统繁忙之类的提示,但如果通过拨打声讯电话等付费方式注册的时候却是畅通无阻。显然,这只是腾讯为了变现用户价值所弄出来的尝试之一。

有一种说法,说这是因为腾讯为了向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刻意压制了用户的增长。这种马后炮式的解释,看上去很像腾讯不给力的公关部门的风格。

如果说腾讯果真是压制了用户的增长,除了想不清楚如何将用户变成价值外,更多的是这种超出了之前预期的短暂欣喜之后的迷茫: 我们有能力做好这些事情吗?是不是到此为止保住现有的果实?我们有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去维护这些用户吗?

就在腾讯纠结的时候,运气再一次眷顾腾讯。中国移动在2000年年底发起的移动梦网计划,让诸多互联网公司可以靠着移动梦网的SP收入(即在移动的平台上帮助移动发展用户提供服务来分成)迅速找到商业模式。本身就想着怎么把自己积累的这些用户倒腾出去的腾讯很快由此获得千万收入,并很快成为赢利最高的互联网公司,因此成功上岸。

列位看官,在接着来看摸着石头过了河上了岸的腾讯的表现之前,我们先做个小结:

第一,腾讯是中国互联网公司里最早形成朴素的用户概念的公司。

第二,如果最开始,腾讯在没有收入的前提下,去死扛服务器和带宽投入,还可以大谈特谈用户体验,并习惯性地将用户视为不容让人染指的“自己的用户”的话,但腾讯的SP经历其实使得其无法真正将用户当做上帝。一个SP,至少中国的SP,是缺少对用户的敬畏之心的,不然也不会成为“315晚会”的常客了。

第三,腾讯对用户是在意的,但更在意的是怎么从用户口袋里掏出真金白银。如此,才能真正理解腾讯在上市之后所做的扩张以及3Q大战中的“艰难决定”之类的种种表现。

曾李青和刘炽平

百度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吃掉腾讯呢?答案在《非诚勿扰2》里面——北极熊为啥不吃企鹅宝宝呢?企鹅宝宝住在南极,北极熊和它见不着面呗。

让我们忘了这个冷笑话吧,这个说法当做笑话来说说没问题,但是做互联网的都知道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伪命题。因为腾讯长久以来一直霸占着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的宝座,只有腾讯去吃别人,哪有让别人来吃自己的道理。

翻开腾讯的账簿,财务报表上写得清清楚楚:2001年,腾讯收入4907.6万元,纯利1021.6万元,这一年已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大门户尚未盈利。

我们暂且把腾讯此时的良好表现当做是托了SP的福。

2002年,腾讯收入2.631亿元,纯利1.407亿元;2003年,腾讯收入7.35亿元,纯利3.222亿元;2004年,腾讯收入11.435亿元,纯利4.467亿元;2005年,腾讯收入14.264亿元,纯利4.854亿元;2006年,腾讯收入28.004亿元,纯利10.638亿元;2007年腾讯收入38.209亿元,纯利15.66亿元数据来源: 2004年以前的数据来自于艾瑞《腾讯财务分析报告》,2004年以后的数据来自于年报。。从2006年开始,腾讯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收入最高、赚钱最多的公司。

SP的成功让腾讯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但也使得腾讯的最高层决策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腾讯是5个人一起创办的,这5个人是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陈一丹和许晨晔。这5个人中,曾李青是马化腾姐姐马向南在深圳电信的同事,在此之前他们在深圳计算机协会这个社团里共同合作过,也算相熟,而其他人分别是马化腾从深圳中学到深圳大学的同学。

按《沸腾十五年——中国互联网1995—2009》中的说法,马化腾占公司股份的47.5%,张志东作为技术合伙人占有20%,曾李青占有12.5%,而陈一丹和许晨晔各自拥有10%。之后二次增资的时候虽然大家各自按比例出了一笔钱,但格局并没有改变。

对应的组织结构最开始是分四块,除马化腾外,其他四个创始人每人单独管一块,张志东管研发,研发分客户端和服务器两端;曾李青管市场和运营,主要和电信运营商合作,也出外打一些单;陈一丹管行政,进人和内部审计等;许晨晔管对外的一些职能部门,比如信息部,最开始的网站部在许的管理范畴,对外公关部门也属许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