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领导的多赢思维(1)

所谓多赢,就是让大家都能得到利益,在工作、生活中,“多赢”总是最好的选择与结果。而合作则是实现多赢的最好方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有自己的不足,只有通过与人合作,用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才会更好地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所以,领导者建立多赢思维的概念,学会与他人合作。

合作是成功的基石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既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又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一个缺乏合作精神的人,不仅在事业上难有建树,很难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越是在现代社会,孤家寡人、单枪匹马越难取得成功,越需要团结协作,形成合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合则共存,分则俱损。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一位生前经常行善的基督徒见到了上帝,他问上帝天堂和地狱有何区别。于是上帝就让天使带他到天堂和地狱去参观。

到了天堂,在他们面前出现一张很大的餐桌,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围着桌子吃饭的人都拿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勺子。不过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可爱的人们都在相互喂对面的人吃饭。可以看得出,每个人都吃得很愉快。天堂就是这个样子呀!他心中非常失望。

接着,天使又带他来到地狱参观。出现在他面前的是同样的一桌佳肴,他心中纳闷:天堂怎么和地狱一样呀!天使看出了他的疑惑,就对他说:“不用急,你再继续看下去。”

过了一会儿,用餐的时间到了,只见一群骨瘦如柴的人来到桌前入座。每个人手上也都拿着一把十几尺长的勺子。可是由于勺子实在是太长了,每个人都无法把勺子内的饭送到自己口中,这些人都饿得大喊大叫。

故事并不复杂,但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哲理和强烈的警示意义。同样的条件,同样的设备,为什么一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将其经营成了地狱?其实关键就在于,你是选择了共同幸福还是独霸利益。

合作能够带来共同利益,达到多赢的效果。一根筷子是很容易被折断的,但当我们把几十根筷子放在一起时,却很难把他们折断。由此可见,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正因为我们学会了合作,才有了成功的见证。

所谓合作,乃是一群人以心志的统一、力量的统一来共同追求某一特定的目标。正是拿破仑·希尔所说的“团结努力”。

团结努力是成功之自然法则。我们经常会注意到大雁以V字形飞行。大雁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头开路,能帮助其左右的雁群造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曾在风洞实验中发现,成群的雁以V字形飞行,比一只雁单独飞行能多飞12%的距离。自然界的这一普通现象不正透视着合作的真理吗?人类亦如此,只要懂得协作,就会“飞”得更高,更快,更强。国家如此,企业如此,个人亦如此。

国际时政风云变幻,风起云涌,而其一不变的就是合作。从合纵联横抗秦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从国共合作抗日救国到新中国联苏抗美;从美英制伊到美英空袭阿富汗;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建立到南南合作的兴起;从关贸总协定的制定到WTO的成熟。其中无一不闪烁着合作的光芒。一国、一党的力量有限,而“团结努力”便“众志成城”。

同样,经营、管理企业亦如此。首先,从企业的建立之初,合作就无处不在,同事的合作,上下级的合作,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正如九大行星相互依赖,缺少谁都会带来巨大灾难一样。

商场如战场,而合作却如久旱逢甘雨,能化干戈为玉帛。“强强联合”建立业界“航母”已不再为人所陌生。信手拈来便有:戴姆勒与奔驰的天才合并,使昔日的冤家携手闯天下。不仅抵住了外来的压力,也成为本国汽车工业的一方霸主。在世界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同样,波音与麦道的合并给王牌的空中客车当头一棒。中石化也以其“联合航队”杀出一条血路,跻身世界五百强之列。可见,合作正是削金如泥的利刃!

我们生存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生存似乎变得越来越艰难,然而正是如此,我们才更需要与别人合作。最能有效地运用合作法则的人生存得最久,而且这个法则适用于任何动物。

一个人的才能和力量总是有限的,惟有合作,才能最省时省力,最高效地完成一项复杂的工作。没有别人的协助与合作,任何人都无法取得持久的成功。

合作与竞争看似水火不容,实则相依相伴,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合作与团队精神变得空前重要,只有承认个人智能的局限性,懂得自我封闭的危害性,明确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通过合作来弥补自身的不足,以达到单凭个人力量达不到的目的。

优秀人才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会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如今许多企业实行强强联合的措施,就是希望通过合作产生巨大的能量,达成双赢的效果。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乐于助人、广结善缘,产生了较强的亲和力,工作起来就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相反,有的人虽然自身素质不错,优点、长处挺多,却与同事关系紧张,在需要合作的事情上明显发挥不了自己的应有作用。实践证明,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坦诚合作,是一些同志与成功无缘的原因之一。

合作之所以有如此烁烁锋芒,就在于它能优势互补,凝成合力,发挥1+1>2的绩效。“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桃园三结义”一展刘备霸业,马、恩友谊共画时代一笔,居里夫妇的结合,使之共入诺贝尔奖殿堂,此等实例,比比皆是。

如今,合作不单是一种精神,而是一种生存需要。新世纪的生存之路绝不比我们以往的路好走。无数挑战在等待着我们。然而生活中,有许多才华出众的青年却不懂得合作的重要,他们不明白如果他们在一个组织或集体中同其他人合作会制造出单个人无法创造的奇迹。

万事不求人,是一种错误的思维,结果只能吞下自我封闭的苦果;团结一致,紧密协作,才是正确的多赢思维,才是走向成功的基石。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就是力量。要想成功任何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而这不正是合作的能力吗?

那么,如何才能与别人取得良好的合作关系呢?

首先就是要有容人之心,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与短处,这样才能产生与人合作、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如果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看不见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就很难与人精诚合作。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之间难免会有意见相左、磕磕碰碰的时候,也难免有差错、有失误,能不能相互宽容谅解,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合作氛围,往往直接影响事业的成败。合作就要互相补台,尤其当合作伙伴的失误给共同的事业造成困难或损失的时候,应该给予充分理解与热情鼓励,开诚布公地指出失误,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心平气和地探讨对策,以帮助合作伙伴尽快走出失误的阴影,振奋精神。这样才能尽快克服困难,尽量减少损失。有的人遇到困难或不顺就一味埋怨指责合作伙伴,或者有了成绩则贪天之功,结果是挫伤了别人的积极性,引起别人的反感,妨碍今后的合作,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其次还要学会欣赏别人,愉快地接纳别人。一方面,合作的目的就是扬长避短,学会欣赏别人,才会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到合作的伙伴;另一方面,人都是喜欢被赞扬、被欣赏的,你会欣赏别人,别人才会对你有好感,才会愿意接纳你,与你合作。

再者要学会与人分享。俗话说“挣钱容易分钱难”。创业时目标一致,往往会齐心协力,一旦事业有成,利益分配时,就会各想各的事,造成意见和分歧。所以,一个人要想最终获得成功,还必须学会与人分享你的成功,否则,你将会众叛亲离。

合作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类群居社会发展的综合体现,只有好的合作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因此发展为合作之本,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国家与国家之后,只有合作才会有发展,反之即是被文明所抛弃。没有人能独自成功!成功呼唤合作!

不要有“凡事自己来”的想法

每个人的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凡事自己来、完全不靠别人帮助的人是走不了多远的。凡事坚持独立完成虽然会让你有成就感,但你可能要为此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时还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要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就要避免凡事自己来。

史蒂夫·鲍尔默曾说:“有人告诉我他一周工作90小时,我对他说,你完全错了,写下20项每周至少让你忙碌90小时的工作,仔细审视后,你将会发现其中至少有10项工作是没有意义的,或是可以请人代劳的。”

对于领导者来说,“凡事都自己来”显然不是一个好的习惯,这说明他们不能充分的信任下属,他们只看得见下属的短处,却看不到他的长处。

“每一件事情我不经手就一定会出差错。”这是很多老板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引以为傲的一件事。事实上,这往往是老板自己造成的后果。如果老板事不问大小皆要亲自参与,他的下属怎能独立呢?无法独立的下属自然出错的机会就大,特别是当事必躬亲的老板不在场的时候。不希望永远处在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的人,大多不会选择一位不懂得授权的老板。除此之外,真正的人才也不愿意追随一个“凡事都要自己来”的老板。有创意、有胆识的人才也绝不希望老板常相左右。所以,要想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就要懂得如何授权,千万不要有凡事自己来的想法。

史蒂夫·鲍尔默曾给微软经理这样一条忠告:“不要什么事都做。你的任务是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关于史蒂夫·鲍尔默的授权艺术,微软公司前全球副总裁李开复博士曾这样评价道:“史蒂夫·鲍尔默,微软的首席执行官,是近年来对我影响最深的人。几年前的鲍尔默就像个果断的老板,凡事喜欢一手抓,而且,总是在最前台鼓舞士气。做了首席执行官后,他放权给公司七大部门的负责人,不再做每件大事的最后决定人,加快七个部门负责人的成长。他不再做一个最有煽动力的拉拉队员,而是一个幕后的教练。他把自己对竞争对手的研究转换成对人才的研究。鲍尔默的行为对我很有启发。在我对任何要求回答‘我做不到’之前,我总会想到鲍尔默可以做到,我为什么不试试?他这个榜样帮助了我的成长。”

对于普通人来说,“凡事自己来”也是不可取的。成功之路漫长遥远,单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要想快速达到成功的彼岸,就要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借力做事。学会与人合作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当一个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不可能马上组织一个大的公司或是大的团体,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世界上确实有许多一个人干不成的事儿。你可能有技术而没有好的项目,你也可能有好的项目而没有资金,你还可能懂经营会管理而没有资金、技术和项目,总之,一个人干不成的事就要与别人合作干。因此,对于创业者来说,学会与人合作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韩国人尚学录是日本一家企业的业务员,他并没有什么学历和资金,但他有善于企划的能力。有一天,他接到从西德寄来的商品目录,其中有一种新开发上市的羊毛纺织机器。对于新机械他比别人内行,直觉告诉他这是一个良机。他立即详细调查了日本的羊毛纺织机器。他了解到应用这种新机器生产成本大约可降低三分之二,而且生产效益可成倍增长。但是,他并没有向日本人推销这种机器,而是带着这项新产品的目录和经营纺织工厂的新构想,去找住在日本的一位韩裔富翁林伯熊先生。林先生对纺织业一窍不通,但经尚学录的企划说明之后,也感到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他立即同意开一家纺织工厂,从西德进口四部机器,并请尚学录当总经理。尚学录从原来默默无闻的业务员,摇身一变成为大工厂的经营者。他的成功之道便是与成功者合作,借助成功者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也是通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与人搭档创业成功的例子很多。比尔·盖茨,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学习,19岁时退学,与同伴保罗·艾伦创办电脑公司,直到后来创办了微软公司,自任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杨致远和戴维·费罗同在斯坦福大学从事研究,两个人邂逅并结交成了最佳搭挡,创办了闻名于世的雅虎网络公司。乔布斯发明“苹果”电脑,也是与人合作,创造出辉煌业绩的。创业中至少两人是忠诚搭档,共创大业成为一种“现象”。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当创业之初“踩着地雷”向前走时,有个知音患难相伴,共同分享成功的风险和利益是明智之举。

善于协商与合作既是一种精神和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修养。一个人考入大学主要靠的是分数,而一个人步入社会站住脚跟,并最终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能力。“与人合作”是人生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

中国有句俗语:“众人拾材火焰高;一个巴掌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善于协商与合作能够克服个人力量的不足,壮大集体的力量,从而使每个人都从中获得进步,实现多赢。因此,加强团结合作是每个人成功的基石,也是一个集体成功的基石。

许多在工作中遭受挫折的人的最大问题,其实是他们不懂得与人合作,总是争强好胜,凡事都想自己来。尤其是那些认为自己有才华的人,总是在想:噢,不!这个人没什么能力,我不想与他合作,这件事我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处理好。

世界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就像彩虹是由7种颜色组成的一样。一个人只有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孤芳自赏”或“孤家寡人”的才子常常会有“怀才不遇”的郁闷。观察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可以发现,真正取得竞争优势的人首先是一个善于合作的人,完全靠单枪匹马稳操胜券的人并不是经常出现的,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专业分工精细而又合作共处的时代。因而我们需要培养自己与他人协商与合作的能力,为将来拓展自己的人生舞台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