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世源流——什么样的家庭造就了和珅(2)

长兄为父,他尽量在弟弟面前充当小大人,尽己所能为兄弟二人筹钱。他也在一次次的求助过程中锻炼、成长起来。这些只是更加激发了他奋发向上的勇气。

通过这种由盛而衰、幼年成孤、四处借钱度日的不凡经历,和珅锻炼出了极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逐渐变得坚韧而又深藏不露、老成持重起来。就像一林破土而出的嫩芽,在经历了凄风惨雨的洗礼之后,终于茁壮成长起来,散发出无限的生机。

和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世人曾为此争论不休。但是,他在幼年时期所遭受的磨难,对他能够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位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是世所公认的。

和珅生命中的不幸绝非他所愿望,也并非他成功的必经之路。凭和珅的聪明才智和机敏好学,成功是必然的。他的不幸经历只是一个催化剂,加速了他自我砥砺、锻炼的进程。先秦的孟子曾说过:人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然后才“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使其达到成功的彼岸。

八旗子弟独翘楚

和珅是在自己家中的私塾里开始自己的启蒙教育的。刚开始,和珅与比他小三岁的弟弟和琳一起,专门请私塾先生启蒙,只是教授一些诸如《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入门读物。当然也零星接触了一些“四书五经”的知识,但并没有系统、规范地学习。和珅10岁时,与弟弟和琳先后被选入了咸安宫官学读书,开始接受系统的教育。

咸安宫官学坐落在皇宫西华门内(此地在康熙年间,曾经拘禁过皇太子胤礽),与武英殿相邻。这里明代为后妃居所,天启皇帝的乳母、曾与大太监魏忠贤狼狈为奸的客氏就居住于此。清兵入关后曾一度闲置不用。雍正即位后,为加强对宗室和八旗子弟的思想教育和控制,巩固皇权,便决定利用此地设置一所学校,以弥补“景山官学生功课未专(位于神武门外北山门两侧)”,同时便于自己直接督促和控制。

这所学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校,而是一座非同一般的官学。它创办于雍正六年(1728年)十一月,雍正帝亲自提议由内务府负责创办。命令“于内务府佐领管辖下的幼童及官学生内,选其俊秀者五六十名,或百余名,委派翰林等着住居咸安宫教习。”雍正七年(1729年)四月,内务府遵旨在景山官学生,以及内务府佐领管辖下闲散幼童中,视其俊秀可以造就者,选了90余名学生就学。

咸安宫官学由内务府一人为总管,负责督促检查。除各科教习外,设笔帖式一人,负责文书工作。起初学生不在学校住宿,晨入暮散,提供午餐。除学习所用笔墨纸砚、弓箭马匹等由官府提供外,每一学生每日补助伙食菜银五钱、米一升,每月发银二两为零花钱。

咸安宫官学分为汉书十二房、清书三房,各设教师一人,教授骑射和满语的教师三人。该校所设课程,主要有满、汉、蒙古语文以及经史等文化课。此外,每个学生还必须学习骑射和习用火器等军事课程。咸安宫官学的学制一般为五年;期满考核,一二等给七八等笔帖式,赏缎匹、笔墨等,余者年幼留校绞续学习,年长者退回本旗。此外还可以参加三年一次的乡、会试。由于宗室和八旗子弟参加的乡、会试单独举行,录取比例高,因而,只要进入咸安宫官竽,就已经半只脚跨入仕途,踏上了飞黄腾达的快车道。

这样看来,这所学校一开始的目的就主要是为培养内务府人员的优秀子弟上学而专门设立的。及至乾隆年间,学校的性质有所改变,它除了继续供内务府官员的优秀子弟就读外,生源已经主要是大量八旗官员的优秀子弟。

嘉庆、道光时期,做过云贵总督和翰林院编修的吴振在其所著《养吉斋丛录》中就有具体描写:“咸安宫官学,在大内西华门内,为八旗官员子弟读书处。总裁以满、汉翰林各二员充。其后由掌院派充,满二员,汉四员。按日稽课,西配殿读满洲书者,则满总裁稽之。”在该校担任讲课的教师主要由翰林充任,至少也得是进士、举人出身者。学校分为汉书十二房,清(即“满”)书三房。主要教授文武两科。文的有《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清文(满文)与蒙古文、藏文;间有诗词、书画等方面的培训。武包括骑射、摔跤以及如何使用火器的军事课程等。每年都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成绩优异者授予相应的官职。一般来说,一等的为笔帖士(满语为“巴克什”,意“学者”也;汉译为“书记手”,主要从事记录、誊写档案、文书,以及翻译满、汉奏章等事)。又,据英廉后人福格(字申之)所著《听雨丛谈》中记载:“‘笔帖式’为文臣备储材之地,是以将相大僚,多由此途历阶。”二等的为库使、库守。

到了乾隆年间,学校的组成有所变化。乾隆元年二月,乾隆帝亲自下令,在内 务府所管辖的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所属“上三旗”的90名学生内,从中挑选出30名优秀者送咸安宫官学读书;此外,再令八旗都统等,将可以造就的俊秀子 弟,每旗选10名,如果大臣子弟中有情愿读书者,也可以在份额内准其入咸安宫官学读书。凡在咸安宫读书的学生,除了有补贴之外,学习时间也不仅仅局限在十年之内(八旗官学的学生,必须十年内完成学业),一直到出任为官前,均可在校学习。

咸安宫官学在当时来说是一所优秀的学校,在这里可以系统地学习文武两科,福利待遇也好。所以,清朝许多精英都在该校读过书。例如,大学士英和的父亲德保、军机大臣兼大学士阿桂、中丞良卿等人,都曾先后在该校学习过。他们都是在中了举人或进士后才离开这所学校的。他们所学的各种知识,基础十分扎实,有人甚至到了古稀之年,《四书五经》还能倒背如流。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咸安宫官学的学生绝非一般等闲之辈,他们都是从众多的八旗子弟中经过仔细挑选,择优录取的;这些学生不但品学兼优,而且长相风流倜傥,个个都是仪表人才,是真正的“精英教学”。

学校的任课老师更是没得说,绝大多数都是进士出身的翰林。该校课程多样、全面、正规,要求严格,教学效果好,成绩显著,培养了一大批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干才。咸安宫是名副其实的“重点大学”。

和珅大约是在10岁左右进入咸安宫官学的,由于他天资聪慧,记忆力强,过目不忘;再加上他有一股向上的精神,非常用功,因此经常得到老师们的夸奖、表彰。例如,后来得到他信任、照顾与提拔的老师就有吴省兰、李潢和李光云诸人(这些人有的还曾在他家任过教)。

由于和珅的博学强记,在咸安宫官学学习期间,他不仅传统国学典籍背诵得滚瓜烂熟, 而且他还精通了满、汉文字。此外,他还掌握了蒙古文和藏文以及西域秘密咒语。与此同时,他的诗词书画水平也都有了一定提高。和珅如饥似渴的汲取丰富的营养,完全超过了当时的其他学员。这从当时著名学者袁枚表彰和珅、和琳兄弟“少小闻诗通礼。”也能看出来。

和珅在诸同学中更是鹤立鸡群。因为在清朝中期,八旗子弟的大多数都已腐化堕落,终日沉浸在“花天酒地,纸醉金迷”之中;他们整日养尊处优,提笼遛鸟,无所事事。于是,他们整日进戏院、去烟花之地,并以此为乐。更无一技之长,彻底沦为纨绔子弟。与这些终日游手好闲的八旗子弟相比,和珅确实是一个勤奋上进、出类拔萃的人物。

在这里,和珅不仅掌握了各种知识技能,还有其他一些收获——结识了一批有背景的名人子弟,这是宝贵的人脉资源。加上从这里出去的学生都好似名牌大学毕业,有了这个超硬的牌子,特别受到皇帝的重视,确实是仕途开始的最好的敲门砖。正是在这个时期系统、全面的接受各种知识,才使他日后为官时充分施展了“才能”。

变卖祖业为求学

和珅的父亲常保死后,门庭冷落鞍马稀,又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家境就迅速败落了。没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学习又是一个短时间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行业,和珅却坚持要把读书继续下去。和珅从哪里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也许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功利思想,也许是和珅认识到自己家庭的现实情况,刻苦攻读,以求科举的金榜题名才是唯一出路。无论是哪种原因,反正和珅是下定了决心,无论如何也要把咸安宫官学的学业继续下去。

为了筹措生活费用,身为家中长子的他只得忍住羞愧,迎着别人的白眼四处去借钱。他先向父亲生前的故友去借钱。常保生前的故友,在他在世时,常来常往,亲热非常,及至常保病逝,不仅带走了和珅的希望,也带走了亲戚朋友们的交情。

涉世未深的和珅本以为他的那些叔叔大爷们绝不会见死不救,于是满怀希望地登门造访,谁知不是被赶出就是吃闭门羹。一次次的乞求,除了让和珅体验一次次的屈辱外,没有换回一个铜板。

眼看家中难以为继,和珅想起祖父曾经留下十五顷官封地,在保定一带,于是去保定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