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女孩更要身体好(1)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 凡禹 燕君
- 5301字
- 2014-01-17 11:26:38
现代社会,孩子如果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就不可能有美好的前途,而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以增强体质,促进生长发育,也对其智力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身体,是家长们共同的愿望,也是孩子去实现人生理想的基础。
让女孩早睡早起
你的女孩子是不是因为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多,而你又要求她学琴、练书法、绘画、写日记、背诵等,熬至深夜?是不是她因为每天晚上看电视,直到“祝您晚安”,第二天成了“熊猫眼”?你是不是因为习惯晚睡,害得孩子也跟着你熬到半夜?诸如此类的生活习惯是很不科学的。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生命活动都遵循着一定的周期性或节律而展开。例如,人的情绪、体力、智力都有一定的时间规律,人体的许多生理指标,如脑电图、体温、血压、呼吸、脉搏,以及激素的分泌量等,都是按照季节、昼夜的规律而有节奏地变化着,我们的起居作息也必须要符合这个运转规律。否则,就会降低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引起早衰。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研究小组经过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与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压力较小,其精神健康程度较高。据悉,厚生劳动省的研究人员以440名职员为研究对象,向她们分发了早睡早起型、“夜猫子”型生活方式调查表和自我判断精神抑郁度问答表。此外,科研人员还分别测量了被研究对象上班和回家时唾液中皮质醇的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早睡早起者唾液中的皮质醇指标较低,因此她们的精神抑郁度也较低。据科研人员介绍,人体激素分早晨型和夜晚型两种,皮质醇是早晨型激素的代表,起着分散压力的作用。没有压力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因此这种激素对守护人类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只要我们每个人留心观察周围,就会看到很多这样的事例:凡从小坚持早睡早起,并坚持早晨锻炼的人,大都身体好、气质好、性格好、生病少。
因此,我们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一年四季早睡早起的习惯。每天在吃早餐前40分钟起床,到户外跑步、散步、打球、做体操,或者在室内打开窗户做各种运动,这样早餐便会有食欲。当然,活动的项目、强度的大小、时间的长短要根据各个人的条件、爱好而定。
在孩子的作息习惯方面,父母应当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作息制度,这是因为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可以在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一种良性刺激,建立各种各样有节律的条件反射,使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能不知疲倦地、长时间地进行下去,使人更好地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这也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重要途径。孙思邈将作息时间具体规定为:“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虽言晚起,莫在日出后。”
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孩子晚上不肯睡,早上不愿起的根源在父母身上。父母平时要注意:
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到了睡觉时间,应保持室内光线舒适安静,不要大声吵闹。在孩子准备睡觉时不要看电视,否则他无法安心睡觉。在孩子睡觉前不要和他嬉戏打闹,以免他过度兴奋难以入睡。
安排好作息制度。给孩子制定一个生活作息制度,每天什么时间干什么,给孩子讲清楚,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变动。孩子不乐意时,可以通过讲故事、学儿歌等方式,让孩子懂得早睡早起的好处,相信时间长了,孩子会养成遵守作息制度的好习惯的。
要持之以恒。每天都坚持让孩子早睡早起。不能一到周末就玩至深夜,周日早上全家人都赖在床上不起来,这样很难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父母以身作则。如果父母生活不讲究规律,睡觉起床,随心所欲,孩子自然会学大人的样。
做到以上几点,相信您的孩子会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睡眠习惯。
女孩也要进行体育锻炼
当下,家长朋友都喜欢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希望提高孩子各方面的素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高素质不仅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养,还应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现在的学生为什么胆小、身体差,特别是很多女孩子缺少阳刚之气?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现在的学校、家长乃至社会普遍重文轻体。
很多家长对女孩过分疼爱,只要求女孩学习好。因此,女孩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连简单的家务也懒得做,一切都由家长侍候,缺乏最基本的体力劳动锻炼。另外是学校的问题。有的学校片面地追求“分数”“升学率”,加上体育场地和设施匮乏,因而忽视了体育课的教学和课外活动,造成了学生的体能锻炼不足,体质下降。
更重要的原因是,许多中学生缺乏刻苦锻炼的意志。现在独生女越来越多,她们在参加锻炼、选择锻炼项目时往往避“重”就“轻”,闲暇的时候宁可看电视、玩游戏、上网,也不愿意去参加运动。这些原因都导致了许多女孩不喜欢运动,也不愿参加运动。因此,她们的身体素质都很差,许多人甚至患上了“肥胖症”。
一个人一旦身体虚弱,那么她稍微做一点事情、读一点书,就会感到疲惫;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健康,那么她就无法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美国科学家在过去35年内对400名15~30岁的人进行了语言能力、感觉速度、空间定向及计算思维等方面的测试研究。结果表明,25%常参加运动锻炼的人,在智力和反应方面明显高于未参加锻炼(或极少参加运动)的同龄人。
但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明白体育的意义,相当一部分父母只把其意义定位在“体”字上面。因此,培养孩子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在相当一部分家庭中是教育的“盲点”。许多父母关心孩子的成长,却往往忽略了体育锻炼对孩子的重要作用。只重视孩子的学习,认为孩子不生病就行了,没必要花费专门的时间进行锻炼;有的担心运动会让孩子分心,不支持孩子参加学校或社区的体育活动;还有的父母把孩子体育锻炼定位在放松头脑上,只让孩子学累了、考完了才能“活动活动”等,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身体健康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体育锻炼是通向健康的重要渠道。对生长发育中的孩子来说,运动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必需品及健康成长的动力。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渗透在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胞中,血液在不停地流动,大脑也在不知疲倦地运转,哪怕是睡觉时,我们的眼球都在做运动。我们可以忍受24小时的长途跋涉,却无法忍受24小时一动不动的煎熬。这就是运动赋予生命的意义。
生命体的内部需要运动,而外部的运动可以促进内部的运动,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发挥体力和智力的潜力,为健康的身心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而且还可以培养成功所必备的拼搏精神、竞争精神、协作精神,以及勇敢、坚韧、果断、敏捷等许多优良素质。体育锻炼能健全心血管系统,增强呼吸功能,加强消化系统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还能促进人体生长,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运动能使人身心产生愉快感。同时,体育锻炼也能增强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然而,如果缺乏体育锻炼,就会使人产生多虑和抑郁,对生活缺乏兴趣,睡眠不好,无精打采,学习效率低,缺少自信心,面对意外情况和社会压力应激状态差,常常摆脱不了心理挫折和失败的阴影等。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在这阶段注意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但对增强体质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一生的健康水平影响深远。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女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经常带女孩出去运动。天气好时可以让她在屋外睡觉,以便接受阳光浴,呼吸新鲜空气。多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多运动,对身体大有好处,尤其是对成长中的儿童来说更是大有好处。户外活动越多,女孩就会长得越健康,适应力也会越强。
父母与孩子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可以是同伴,也可以是对手,更可以互为师生。这样既有丰富多彩的锻炼方式和良好的锻炼效果,更能在锻炼的过程中增进父母和孩子间的亲情交流。
那么,在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如何引导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呢?
(1)孩子小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的生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如用铁棍加上两个铁轮做成小杠铃。这器具看似简陋,但孩子见了却如获至宝。她闭着嘴、咬着牙,涨红了脸,用力地拉着,直到累得气喘吁吁。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这些活动带来的兴趣,持续很短时间就淡漠了。可以这样,父母帮孩子孩子记下拉开小杠铃的次数,鼓励她不断打破纪录,还让她累计连续完成的次数,看什么时候能破千次大关。这样孩子既锻炼了身体,磨练炼了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还练习了数数,一举三得。
(2)利用早晨跑步、爬山锻炼孩子的耐力。每天早晨,父母和孩子去跑步,利用跑步的时间交流感情,学习知识。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爬山,利用爬山的时间给孩子介绍所见所闻所感,经常准备一些写作用的好词好句,利用晨练与孩子分享。
(3)到了暑假的时候,父亲可以带着孩子和小伙伴们到河里游泳、打水仗,下大雪也一定不放过打雪仗的机会。孩子们想在这些活动中取胜,就必须精诚团结,有组织有纪律,英勇顽强,勇往直前。这样,孩子不仅学习了生存技能,锻炼了身体,培养了组织能力,又给生活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乐趣,家长也增进了与孩子的感情交流。
(4)为锻炼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克服急躁、易怒心理,父母应当引导孩子学习下棋、慢跑、跳绳、骑自行车等缓慢、需要耐心才能做好的项目。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项目,对孩子进行培养。
女孩睡得好身体就好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缺少睡眠或睡眠过多,都会对智力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而正常的睡眠,则是人体解除疲劳、恢复体力和脑力、有利于工作与学习的一种生理现象。
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很容易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有的家长让孩子每天课内课外学很多东西,常常让孩子搞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睡觉。在紧张和压力下,不少中小学生出现睡眠不足、失眠、梦魇、遗尿以及原来的磨牙、夜惊加重等睡眠障碍,所以,家长应当尽可能减轻孩子的负担,适当安排休闲时间,这样不仅保障孩子健康的睡眠,也能让孩子学习有效率。
在熄灯睡觉前的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可做入睡前准备,读篇优美文章、听段柔和乐曲,这样可以帮助产生睡意。千万不能在睡前从事兴奋性活动,比如打电子游戏、看恐怖片等,在卧室躺在床上看电视也不提倡。
有些家庭喜欢开灯睡觉,也有些家庭父母喜欢看电视到很晚,让孩子听着电视发出的声音睡觉。但这些声光刺激一定会对孩子的睡眠造成干扰,大大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应予以避免。另外,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也很重要,过热、过冷、空气差、噪声都应尽可能消除。
有的中小学生喜欢睡前或深夜进食,这是一种影响睡眠的坏习惯,应加以纠正。夜间不可喝过多的饮料,不喝咖啡、茶,养成这些良好习惯才能有益睡眠。
锻炼能够促进睡眠,每天坚持固定时间的体育运动,可大大帮助增进睡眠质量。但是,不提倡夜间睡前进行体育锻炼,因为这样做会造成夜间兴奋,延迟睡眠。
在小孩出现夜惊或梦游时,千万不可将之唤醒,如果此时将小孩唤醒,反而会加重这类睡眠障碍发生。不过,家长在小孩出现夜惊或梦游时,可记下具体发作时间,以便在小孩下次发作时提前15分钟叫醒小孩,夜惊或梦游发生一般是有规律的,这样可逐渐减少夜惊或梦游发生。
家长处理小孩睡眠障碍时,主要应从小孩的心理调整上考虑,始终让小孩保持心理放松。上述睡眠障碍不可怕,也不要吃药治疗,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这些睡眠障碍会逐渐好转乃至消失。如果孩子到了十四五岁青春期后,还出现夜惊甚至发作频繁,就须去医院就诊,否则会导致小孩的精神障碍。
想让孩子有个好睡眠,我们给父母支几招:
(1)充足的睡眠时间。孩子究竟睡多少时间最佳?一般来说,5~9岁的儿童每天要睡10~11小时,10~13岁儿童要睡9~10小时,14~18岁儿童要睡8小时左右。不过,其中也有个体性差异,不可机械地套用。如果一个孩子虽然没有达到上述睡眠时间,但白天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无嗜睡表现,就不应认为其存在睡眠不足。
(2)正确的睡姿。关于睡眠的姿势,中医很讲究,强调“卧如弓”,其标准姿势为:身体向右侧卧,屈右腿,左腿伸直;屈右肘,手掌托在头下;左上肢伸直,放在左侧大腿上。认为这种姿势能“不损心气”,而睡醒之后要改为仰卧,伸展四肢,即所谓“觉须手足伸舒,睡则不嫌屈缩”,这样可使“精神不散”。
(3)温馨的前期准备。孩子睡眠之前,一定要用温热水洗脚。这能使身体上(脑)下(足)保持协调,从而清心安神,使睡眠安宁。
(4)舒适的枕头。枕头对智力和大脑的保健也很有讲究。由于孩子睡熟之后会辗转滚动,因此枕头要长一些。枕头不宜过高,“高枕无忧”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过高的枕头会使颈项部的肌肉紧张,通往大脑的血液循环不通畅,第二天会昏昏沉沉,头胀头痛。孩子们的枕头,一般以10~15厘米左右的高度为宜,幼儿园的孩子不宜超过10厘米,新生儿则可以不用枕头。
某些智力障碍或智力不全的儿童可以试用药枕(请医生开出针对病情的装枕药物),也可以选一些具有治疗作用的枕芯填充物,如荞麦皮、桑叶、菊花、绿豆皮(即发豆芽时剩下的绿豆壳),这些药物有清脑安神、除热宁心的作用。
小病少吃药,增强女孩的抵抗力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大为提高,然而,孩子们的体质却不断地下降。有些父母爱子心切,每当孩子有了一点小病就紧张得不行,急忙给孩子吃药。甚至还有人认为吃药可以“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还有人让女孩将多种药物一起服用。由于用药不科学而引起疾病,这种现象早已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