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慢性浅表性胃炎(2)
- 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 刘建平 尹长海 田红明
- 3601字
- 1970-01-01 08:00:00
方17
[组方]酒炒丹参25克,郁金15克,茜草15克,炒白术15克,炒黄连15克,炒吴茱萸12克,槟榔12克,龙胆草12克,高良姜12克,白豆蔻仁15克,鸡内金25克,干姜炭12克,甘草12克。
[主治],胃脘胀痛多年,受凉后疼痛加重,嗳气频繁,恶心欲呕,纳呆,大便不畅,面色萎黄,倦怠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每日早、中、晚饭后约15分钟各服药5~10克,用淡盐开水送服。
方18
[组方]党参15~30克,白术10~15克,茯苓15~30克,谷芽15克,麦芽15克,陈皮10克,砂仁5克,沉香(后下)5克,炙甘草10克。
[主治],胃脘部隐隐胀痛,反复发作多年,呃逆,纳差,疲倦,消瘦,面色萎黄,语音低弱,肌肤弹性差,胃脘部轻压痛,舌淡,苔白,脉细弱。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方19
[组方]代赭石15~30克,旋覆花(包)10克,姜半夏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0~15克,党参10~20克,甘草4~10克,白芍15克,煅瓦楞子15克,厚朴10克,大黄10克,蒲公英30克,黄连6克。
[主治]合并胃小弯溃疡,脘腹胀痛,按之更甚,嗳气泛酸,口干口苦,喜饮冷水,纳差,便秘,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饭前服。
[说明]配合丹参注射液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每日1次,14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继续服中药,停用丹参注射液4~5天,再用1个疗程。
方20
[组方]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枳壳10克,当归10克,黄连3克,吴茱萸3克,砂仁3克,木香6克,炙甘草5克,地锦草15克。
[加减]
气滞者,加柴胡、川芎。
寒重者,加桂枝、干姜。
大便秘结者,加制大黄。
口干者,加沙参、乌梅。
[主治]。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21
[组方]柴胡18克,苏梗18克,白芍18克,炒枳壳18克,香附18克,佛手18克,山药18克,炒陈皮8克,炙鸡内金8克,炙甘草8克。
[主治],胃脘胀痛多年,嗳气,纳差,泛酸,常因情志改变而病情加重,舌苔薄白,脉弦。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分袋包装,每包5克,每日1包,分2次以藕粉或米粉调服,药后半小时内勿饮水,1个月为1个疗程。
方22
[组方]黄连8克,大黄6克,乌贼骨15克,元胡10克,甘草6克。
[加减]
兼肝郁气滞,加柴胡10克,枳壳15克,白芍12克。
兼脾虚,去大黄,加党参12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陈皮6克,砂仁6克。
兼阴虚,加沙参15克,麦冬15克,玉竹12克,生地黄12克,白芍12克。
兼脾湿,加藿香15克,茯苓15克,厚朴10克,半夏10克,苍术10克。
兼痰浊中阻,加半夏12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
兼血瘀,加蒲黄10克,丹参15克,赤芍15克,三七粉(冲服)6克。
兼气逆,加丁香5克,柿蒂20克,竹茹12克,党参12克,半夏10克。
兼食滞,加神曲15克,山楂15克,莱菔子15克,麦芽20克,陈皮6克。
[主治]。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
方23
[组方]藿香10克,煨葛根10克,茯苓10克,焦白术10克,桂枝5克,炙甘草10克,法半夏10克,炒党参10克,陈皮10克,木香10克,枳壳10克,黄芩炭10克,生姜3片。
[主治]慢性胃肠炎,经常胃脘胀闷,按之作痛,知饥食少,嗳气,头痛眩晕,腹中雷鸣,大便有时燥结数日不行,有时稀溏带黏液,日下三五次,绵延数月或数年。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24
[组方]高良姜6~10克,制香附6~10克,百合30克,乌药9~12克,丹参30克,檀香(后下)6克,砂仁3克。
[加减]
遇寒痛重,得暖则舒,苔白,脉缓或沉弦,证属胃寒盛者,减丹参为20克,加砂仁为6克,高良姜用10克,再加吴茱萸5克,干姜3克。
兼有胸脘发闷,泛恶吐水,喜干食,不欲饮水,舌苔白腻,脉濡,证属中湿不化者,加陈皮10克,半夏9~12克,茯苓10~15克,木香6~9克,煅瓦楞子10克。
兼右胁或两胁胀痛或隐痛,情绪不佳则胃痛加重,嗳气,证属肝气犯胃者,可轻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加柴胡9克,厚朴10克,炒川楝子10克,绿萼梅5克,白芍10克,檀香改为9克。
兼有口苦,舌苔微黄,胃中似有热感,脉略有热象,证属标热本寒者,减高良姜为5克,加炒黄连6克,炒黄芩6克,千年健12克,去砂仁。
兼舌红无苔,口干不欲饮水,饭后迟消,大便少而涩或干燥,证属中焦气化不利者,加知母9克,焦三仙各10克,香稻芽15~20克。
大便色黑,加白及9克,生藕节15~20克,茜草炭12克,减高良姜为5克。
舌红无苔,口干,喜稀食,夜间口渴,胃中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大便干涩不爽,脉沉细数,症属胃阴不足者,减高良姜为3克,去砂仁,加沙参9克,麦冬6克,知母3克,白梅花3克。
兼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沉而带涩,加蒲黄6~9克,五灵脂9~12克。
[主治]所致胃痛,痛处喜按,胃脘喜暖,但又不耐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虚实寒热证并见者。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25
[组方]柴胡8~12克,桂枝6~9克,半夏9~12克,白芍15~60克,甘草3克,生姜3片为引。
[加减]
胃脘隐痛,喜热喜按,呕吐清水,大便稀薄等脾胃虚寒症状明显者,加高良姜、香附、制附子、茯苓、煨姜。
呕吐剧烈,不能进食,加吴茱萸、生姜汁、灶心土,少量频饮。
痛连少腹,喜温喜按,加小茴香、沉香、连须葱白。
全身乏力,胃脘隐痛,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脉缓弱,加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大枣。
伴有胃下垂者,重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泽兰叶、枳壳。
肝郁气滞,胃脘胀痛牵及两胁,嗳气则舒,脉弦,加佛手、青皮、槟榔。
胸痛,加全瓜蒌、薤白。
胃脘刺痛,固定不移,或见呕血、便血,舌质紫暗,加香附、五灵脂、黄连、蒲黄炭。
便血重者,合黄土汤(甘草、干地黄、白术、炮附子、阿胶、黄芩、灶心黄土),加三七。
湿热郁滞,脘腹胀满,胃中灼痛,口干不欲饮,舌苔黄腻,加苍术、厚朴、藿香、龙胆草。
苔白如积粉,此为湿浊内蕴,加草果、肉豆蔻、厚朴、佩兰。
胃脘疼痛,口干唇燥,舌红少苔,纳食不香,去桂枝,加沙参、石斛、玉竹、鸡内金、大豆黄卷。
[主治]。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26
[组方]法半夏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甘草10克,干姜10克,党参30克,大枣30克。
[加减]
痛甚,加元胡、五灵脂。
呕吐泛酸,减干姜、甘草、大枣,加竹茹、吴茱萸、乌贼骨。
热重湿甚,减干姜、大枣,加佩兰、藿香、茵陈、木通。
嗳气呃逆,加旋覆花、代赭石、柿蒂。
上腹饱胀,减甘草、大枣,加厚朴、木香。
纳差,加山楂、神曲。
便秘,加大黄。
[主治],上腹部疼痛和不适,嗳气,泛酸,恶心,呕吐。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莱菔子15克,水煎,送服木香末4.5克。用于慢性胃炎之食积胃痛。
百合30克,丹参20克。水煎,空腹服。用于虚热胃痛。
五灵脂(烧烟尽),研为细末,每次服6~9克,开水送下。用于慢性胃炎之胃痛。
桃仁、五灵脂各15克。微炒为末,米醋调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次服15~20粒,开水送下,孕妇忌服。用于慢性胃炎之血瘀胃痛。
香附6克,高良姜3克,水煎服。用于胃脘痛之泛酸明显者。
鸡内金、香橼皮各1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2克。用于慢性胃炎之食积胃脘疼痛。
荜澄茄、白豆蔻各等份。研末,每次服1.5~3克。用于慢性胃炎之胃寒胀痛。
百合30克,乌药、元胡各9克。水煎服。用于虚热胃痛。
姜黄18克,炒香附15克。共研为细末,每次服2~3克,每日2次。用于慢性胃炎之气滞胃痛。
旋覆花(包)、苏梗各10克,清炙杷叶(去毛)12克。水煎温服,每日1剂。用于慢性胃炎之嗳气不止。
诃子、藿香、白豆蔻各6克。共研为细末,每次服3克,姜汤送下。用于慢性胃炎之恶心泛酸。
番石榴30克,焙干研为细末,过筛。每日3次,每次服9克,饭前半小时服。用于慢性胃炎之胃酸过多,嘈杂。
郁金、木香、香附、干姜各6克。共研为细末,每日服1~2次,每次3~6克,米汤送下。用于慢性胃炎之两胁攻撑作痛、胀满、食欲不振、嗳气者。
避免精神紧张,戒烟,适当限制饮酒,尽量不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积极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龋齿及咽喉部感染灶。
饮食宜清淡,定时定量,避免过酸、过辣、生冷及粗糙食物。
对于急性胃炎应及早彻底治疗,以防病情经久不愈而发展为。
忌用或少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甲苯磺丁脲、激素等。如果必须应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饭后服用,或者同时服用抗酸剂及胃黏膜保护药,以防止对胃黏膜的损害。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加强胃肠运动功能。
积极治疗可导致慢性胃炎发生的全身性疾病,如肝、胆、胰、心、肾疾病及内分泌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