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德国大学改革史略(4)

早在1976年,联邦德国大学校长会议通过了一项题为《保证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的报告。该报告称:科研是科学教育的基础。高等学校的教育必须要以学科的最新知识水平为基础。高等学校只有认识到,为保证我们社会的生存而培养必需的科学新生力量,它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任务。只有在知识前沿领域进行研究的人才能作出什么是最新知识水平的判断,因此,只有直接从事科研的人,才能用语言和文字担负得起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责任。

德国科学委员会在1988年发表的《德国高等学校90年代发展展望》中指出:“大学是科研的最重要的场所。它们是整个科研体系的基础,因为它们培养着科学的后继人才。”

联邦德国大学的科研以基础研究为主。据欧洲“经济合作组织”(OECD)统计,1985年德国高等学校的基础科研经费占当年全国基础科研经费的57%,从1985年到1989年,德国高等学校的基础科研经费不断增加,从1985年的45亿马克,增至1989年的近59亿马克。

德国在重视大学科研的同时,也注意高校科研同校外和地方部门的合作。德国许多高校与企业界合作建立了“工学交流中心”。“大型研究机构工作协会”组织高校与大型研究机构合作。通过合作,高校可以在使用大型研究机构的价值昂贵的仪器设备得到便利,便借助于大型研究机构的条件培养大学生和博士生,大型研究机构则通过这种合作研究从高校编外师资队伍中招聘到适宜的新生力量。据统计,1992年有600名大学生与1000名博士生在16家大型研究机构完成了他们的毕业论文。

2.加强学术交流和大学的国际化

联邦德国的大学通过校际关系和项目合作,与国外大学保持大量的联系。早在80年代初,欧共体就认识到高等教育中流动性和交换项目的重要性。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特别是高等专科学校开始提供与其他欧洲机构共同组织的联合课程项目,并且联邦政府开始提供资金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合作而改进教育机构的基础设施。1986年大约有27000名德国学生在外国学习,德国学生最愿意去的国家依次是美国、奥地利、法国和瑞士。这四个国家接受了在国外德国学生的65%。

德国学生在国外学习的经费主要由以下途径资助:

①由促进法资助的学生通常能一年得到作为国外学习额外费用的补贴。1986年大约有5000名在国外的德国学生得到资助。

②天才资助协会资助在国外一年以内的学习。1986年大约有750名学生得到资助。

③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从德国教科部得到资金,向德国学生和大学毕业生在国外的学习提供奖学金。

④富布赖特委员会资助德国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在美国大学继续他们的学习,卡尔·杜伊斯堡协会资助六个月的学习,首先是在美国和英国。

⑤欧共体的资助计划1986年为资助大学和经济界在欧洲的合作开始了COMETT计划,1987年,制定了ERASMUS计划,以促进大学生的流动性。

1987年,德国高校约有81,000名外国留学生,1992年增至123,052人,1994年达到136,948人,占全德高校学生总数的7.5%。

如今,联邦政府与德国工业界担心,如果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不能吸引更多的国外学生,德国也许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丧失国际竞争力。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德国在国外学习的学生数量的增加上,这愈来愈被看作毕业生成功转入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关键资格。

§§§第五节统一后德国大学的改革

1990年10月,德国在分裂四十多年后终于实现了统一,统一后的联邦德国由11个州增加到16个州,人口达到8200万,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东部地区的加入为德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更丰富的资源和更广阔的市场,但同时也引发了许多深层次矛盾,如何实现东部地区的社会转变、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成为20世纪90年代德国政府和全社会共同面临的课题,因此,在两德统一之后,德国社会掀起了一场全面的改革浪潮,深刻影响到1990年以来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发展。

在两德统一后的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国家政治格局与经济状况的改变,德国大学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如高等教育结构的一体化、大学财政等问题,同时在迈向21世纪的进程中,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球化、国际化和知识化趋势也对德国大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建立统一的新型高等教育体系,德国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探索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和文化需要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一、改革的背景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高等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出现了重大变化,大学自身也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东部地区大学的改造与融合

在统一前,东德地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与西德地区完全不同的高等教育体制。1990年,随着两德的统一,原东德地区的大学一并成为德国新的高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但是,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一样,高等教育领域同样存在改造与融合的问题,东部地区原有的大学尽管在统一后已经成为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但本质上仍然保留着原来的特征,在高等教育管理、大学内部结构、教育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与西部的大学存在质的差异。建立一体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必须首先着手对东部大学进行改造,使之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融入统一后的德国社会。

2.经济衰退对德国大学财政的影响

在统一之前,无论东德还是西德,大学经费来源均以国家拨款为主,因此国家经济条件对大学财政起着决定性作用。1990年两德统一后,为了缩小东西部经济差异,在联邦政府的积极鼓励下,西部的大量资金投入到东部五个新州的建设之中,原东德地区的落后局面开始逐渐得到改善,并为德国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契机。这种经济政策在短期内曾收到很好的效果,据统计,1990年和1991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西德地区)分别比上年度增长5.5%和4.9%,达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好水平。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东部地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不仅没有推动东部地区的复苏,还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势头的减弱,全德经济在整个9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低迷不前,平均增长率长期徘徊在1%至2%之间,甚至在1996年上半年一度滑落到0.7%。单纯依赖西部向东部进行“输血”的经济政策受到社会的广泛抨击,因而当1996年科尔政府提出旨在削减社会福利以扶持东部发展的“一揽子节约措施”时,立即引起了德国人的普遍抗议。“借助西部的经济实力使东部迅速摆脱贫困的愿望是良好的,只是过于乐观了。”这种经济形势的恶化导致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拨款逐年减少。1996年联邦和各州政府的高教拨款比1995年减少了20亿马克。在学生人数大量增加的情况下,政府1997年提供的资金反而比1992年的30亿马克削减了2.7亿马克。德国大学发展的客观形势非常严峻。

3.迈向新世纪的德国社会对大学传统的挑战

20世纪90年代既是德国实现统一后的全面改革期,同时又是德国社会迈向新世纪的准备期,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德国社会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更高的期望,要求大学在保持国家的经济、科技和文化优势方面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国际化精英人才,以进一步提高德国的国际竞争力。然而,在德国的传统大学观中,大学的主要职能是进行纯粹的理性研究,享有广泛的学术自由,但却不必直接涉及更多的社会责任。二战后,由于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充裕的资金保证下,这种传统的大学模式得以保存和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德国的经济陷于低迷,大学财政因而逐渐紧张,另一方面大学内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修业年限过长、辍学率过高、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等,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大学自身的发展,也制约了大学培养新型人才、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大学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大学开始了一场全面的改革探索。

二、改革的内容

1.东西部高等教育体制的一体化

德国统一前,民主德国经过几十年发展,建立了不同于联邦德国的高等教育模式:

——民主德国建立了一个高度集权的高等教育体系。所谓的小组(section)(取代从前的学院faculties)服从部的指令,所有活动还要遵循社会主义统一党的决定,后者的权限涉及各层次教师的任命和招生等事宜。

——整个高等教育系统被明显分裂为9所大学和技术大学以及45所专门学院,其中学生人数不足1000的占22%。各高校完全按照中央计划经济制定的国民经济五年规划的就业要求行使职责。

——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分离,由科学院和其他机构承担,其中大多数科研任务被分配给各工业部和国家机构。众多的科研活动是在60所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和教育科学院里展开的。

——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列主义著作作为官方的和唯一的意识形态教条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习,这些课程几乎占据了所有课时的20%。实际上,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没有学术自由,特别是在社会科学领域。

——课程和教学经过严密、详细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无自由可言。

——换专业或转学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学期中插班也是不可能的。

——1990年,民主德国19—23岁学生高等教育入学率是13%,与联邦德国25%的入学率相差甚远。

——1989—1990年民主德国高校师生比是6∶1(联邦德国为15.5∶1),因此学生4至5年正常完成学业的比例很高(为79—86%)。而联邦德国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平均时间为6年零8个月,其辍学率也非常高(为30%或更高)。

——民主德国大约23的大学生生活在学生宿舍(联邦德国仅为10%到12%)。

包括人文学科在内,民主德国大学生中女生的比例一般高于联邦德国,尤其是经济专业(达到79%),法律专业(达到66.2%),工程专业(21.3%,根据1987年数据统计)。

随着东西德国的统一,原东德的意识形态大厦坍塌了。根据《统一条款》第37条规定,东部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以文化部长常设会议的相关决策为基础。联邦议会1976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总纲法》及其修订本成为东部新州制定高等教育法的依据。1991年,东部高校刮起了“清队”风,教授意识形态领域科目,如哲学、历史、经济学、社会科学和法律的教员纷纷失业,莱比锡的卡尔·马克思大学被更名为莱比锡大学。

1990年,德国高等教育面临三种选择:

①维持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体系,至少承认其转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②在两种体系内进行平行的改革,从而在德国建立一个新的公共的高等教育体系;

③联邦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完全接纳前民主德国的高等教育,剔除存在于后者中众所周知的缺陷,之后再进行统一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