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清代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研究

李珊珊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2.5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7 17:17:35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清代杭州驻防旗人群体与杭州城人民群体的关系经历了由冲突走向融洽的过程。驻防旗人逐渐被杭州悠久醇厚的汉文化底蕴所吸引,进而揣摩、学习,写作了大量的汉语诗歌作品。这些诗歌既有与汉族文人表达的相似之处,又有鲜明的族群特征,是清代民族文学融合的范例。本书以杭州驻防文人诗歌为研究对象,既在历时流变中探讨杭州驻防文人诗歌的演变过程,又由家族文学、地域文学、创伤叙事等视角寻绎其创作的独特性,力图全面揭示这一群体诗歌创作的整体风貌。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珊珊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晚清至“五四”时期黄遵宪、严复、梁启超、林纾、王国维、章太炎、吴稚晖、胡适、鲁迅和周作人这十位“轴心作家”的文学汉语实践为中心,回归语言本位,沿着文学汉语的汉语造型、主体意识和文学形式等维度展开探讨,呈现语言层面的现代文学发生史。
    文贵良文学58.4万字
  • 会员
    作为对城乡社会生活的反映、想象与建构的独特审美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小说从时间、空间、价值等多个维度,全面书写了城市化进程和“城一乡”关系中的物质交换、情感交流、空间交往和价值选择。这些小说一方面以矛盾冲突为叙事主题,揭示了城市化所产生的复杂社会问题以及传统价值的断裂;另一方面以交往叙事为审美姿态,积极建构和谐社会中的道德、信仰、伦理、美学新秩序,为“城乡中国”走向“美丽中国”的文化建构
    张继红 郭文元文学25.1万字
  • 会员
    本书将言语行为理论引入叙事研究,把叙事看作言语行为,发挥了奥斯汀语言对世界建构性的观点,考察文本话语对故事和读者的建构功能,提出了叙事述行的基本理论框架。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了话语对故事的构建作用,从故事的诸要素和文本语言形式两方面,探讨了话语如何构建故事世界,突出了文本内的故事世界与文本外的现实世界的不同。密切关注言语行为理论和叙事研究的内在关联性,以叙事转向为背景探讨叙事述行在经典叙
    谢龙新文学21.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唐代著名诗人皇甫冉、皇甫曾兄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存文献的归纳,诗歌作品的分析,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皇甫冉、皇甫曾的生卒年、仕宦经历等生平问题进行了迄今为止最深入、细致的考证;对皇甫冉、皇甫曾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艺术特点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展现出二人在各个方面的区别;对前人尚未说清的《二皇甫诗集》版本的源流及递藏情况进行了考辨。力图使本书成为唐代文学研究,尤其是肃、代两朝文学
    王超文学14.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新世纪以来粵东地区的小说和诗歌为主要研究对象,既有对区域性现象的整体论述,又有对陈继平、林渊液、陈崇正、林培源、吴纯、陈润庭等小说家和游子衿、黄昏、阮雪芳、陆燕姜、辛倩儿等诗人的个案分析。微观见证近年粤东叙事和抒情两个领域的精神潮汐。
    陈培浩文学22.9万字
  • 会员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同体,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而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自然包含了多民族性。但长期以来,中国文学的多民族性遭到忽视。本书针对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文化寻根”现象中缺失现状,专门以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寻根”为研究对象,着力探究其发生语境与发展轨迹,同时选择西藏新小说的藏族作家文学书写、凉山彝族现代诗歌群,以及少数民族文学的人
    杨红文学26.8万字
  • 会员
    北大荒文学主要是指整个黑龙江的乡土文学。对北大荒文学形象从萧红传统的蛮荒到拓荒者的家园意识,再到二次创业中北大荒民间希望,北大荒文学创作体现出意识形态统摄下的革命话语;以史家的态度走进历史现场,凸显以奉献与牺牲为基本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揭示人在意识形态话语下褪变性的艰难成长。作家以报告文学来触摸新生活的脉博,彰显时代精神力度的大美,萃取生命激情。坚守日常生活的写作成为作家的精神立场。北大荒作家的写作
    车红梅文学28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试图从合法性危机与合法性建构的角度思考文学理论问题,并通过文学批评实践具体地触及理论问题。理论思考主要基于三个维度,反思社会理论视野下的文艺领域的规范性基础与合法性问题,探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合法性危机,阐发文艺符号学的合法性命题。文学批评实践涉及传统文化与意识形态,现代性与文学形式,后现代欲望与审美问题。
    傅其林文学18.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内外从整体上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第一部著作。本书在总体概括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总体概貌的基础上,主要从实践美学的存在维度、语言符号学转向、艺术样式理论及其批评实践来探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问题。本书依据第一手资料的深入解读,从中国立场出发,依据苏俄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视野,充分考虑文艺理论中的符号学、语言学等重要命题,系统地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傅其林文学18.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