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馆藏墓室壁画数字修复技术(上下册)
更新时间:2024-03-22 20:14:22 最新章节:反侵权盗版声明
书籍简介
在文物数字化生存的大背景下,各博物馆对馆藏文物陆续进行了高清数字化采集,产生了大量饱含岁月痕迹的文物影像资料。这些数字化文物信息是研究文化、考证历史的重要素材。在文物不可逆地走向衰亡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化信息处理手段记录、重建文物信息是文物科技保护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于壁画类平面文物,其画面传承的文史信息消亡,则文物本体的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它们是博物馆最急需修复的文物类型。博物馆馆藏壁画的修复有着繁琐的流程,修复周期很长。因修复效果无法预测与修复人员紧缺的现状,大部分壁画存储在保管部,迟迟未能进入展厅。本文研究对象是高清采集的馆藏墓室壁画数字化信息,研究目标是通过对现存信息的分析,非接触无损地提取壁画的数字档案,并模拟壁画手工修复的过程,建立一整套满足博物馆管理流程的数字修复体系。馆藏墓室壁画数字修复依据贝叶斯的逆概原理,包括:提取壁画残存信息的先验知识,建立壁画病害信息的数据模型,建立壁画缺损信息的修复模型三大部分。论文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此类反问题求解的强病态性与格式塔视觉心理学原则,通过建立主、客观评价方法,并设计交互式数字修复管理平台,共享远程专家经验,动态调整修复方案。
上架时间:2022-09-01 00:00:00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吴萌等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共收入文章15篇,内容涉及考古调查与发掘、专题研究、科技考古以及考古学史等方面,还重点报道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洪都拉斯玛雅文明科潘遗址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明铁佩古城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考古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赴外考古新发现论坛”情况。历史25万字
- 会员本书以从汉代至宋朝有代表性的墓葬壁画为切入点,来解读图像背后的生动历史。这是一部由线条和色彩绘就的历史,皇亲国戚、豪门贵妇、边地小吏、异域来客,农夫牧人,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是这部历史的主人公。从神祇仙境到庄园牧歌,从觥筹交错的盛宴到鲜衣怒马的出行,从春播秋收到南来北往,墓室主人的日常生活、生平功业、希冀情感被表现在画壁上,时代的风尚、社会的变迁和历史的风云被折射在画面上。历史27.7万字
- 会员本书以田野考古调查所获新资料为基础,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芒康、察雅两县的吐蕃佛教石刻造像进行了类型排比和分期研究,并结合宗教文献、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对各期的年代、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基本廓清了西藏东部吐蕃佛教造像的发展演变脉络及其与同期佛教史的关系。本书特别关注了佛教传入吐蕃后的本土化,即“吐蕃化”问题,通过对各种造像特征的详细分析,说明吐蕃佛教石刻造像的主体因素来自本土文化,并融合了印度佛教和汉历史12.8万字
- 会员本书针对宫殿寺观石窟壁画展开。作者在图像之海中选择十组壁画,发掘图像中隐藏的历史讯息,还原壁画背后更宏大的时空场景,以及在此场景中生息的人的生命故事,构筑起了一部别开生面的中国史。历史20.8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20世纪50年代至2003年期间新发表的魏晋南北朝墓志,墓志年代起三国之始,迄杨隋之末(220—618),共计231方。全书分为魏晋十六国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五个部分,每方墓志包括录文和疏证,注明图版刊载、录文著录和研究概况,并对墓志所涉史事作简单的考证和说明,是集资料性和研究性于一体的出土文献整理研究典范之作。历史3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