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文明审判:能源、粮食、自然与人类未来
更新时间:2023-05-16 18:32:59 最新章节:致谢
书籍简介
本书从宏观角度分析了现代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立意高远,观点新颖。书中,作者提出了“E文明”的概念。E文明也可以叫石油工业化文明,指20世纪之后,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全球互联的超能量级大工业社会。作者从文明的形态和运作模式,文明发展的能量来源,社会复杂化、地域时空和文明系统的反馈环以及人类对文明和自然界的管理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前工业社会文明和E文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模式。20世纪之前的人类文明是循环的,原材料采集、生产加工过程和废弃物排放基本都可以在当地完成,文明发展的动力是当代能源,材料取之于自然,最终也回归自然,经济体量受自然资源限制,人类对自然界干预较少。而E文明是线性的,人们在一端输入巨量原材料,在另一端提取产品并排放废弃物。原材料不再局限于当地,而是来自地球另一面;能源也不再局限于此时,我们开采出了百万年前的化石能源,排放的废弃物也会影响到遥远未来的子孙后代。E文明是失控的,追求效率,崇拜进步,无休止地、越来越快地扩大经济规模;人类肆意改造河流、湖泊、山川、海洋、大气和生物圈,成为整颗星球的主宰。E文明是一种极端的发展模式,正在迅速掏空我们的地球。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必须改变E文明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让人类社会重归循环。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文明绵延,并且继续辉煌。
品牌:浙江人民
译者:陈起
上架时间:2022-09-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江人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加)达林·夸尔曼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从乡村教育、住房、医疗卫生、养老等问题出发,指出新时代乡村民生服务供给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乡村治理要以民生改善为重要抓手,检视当前民生发展中的新情况、新要求、新趋势,努力提高乡村民生水平,以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民生发展要求,使乡村更有韧性,人民生活更美好。社科22.6万字
- 会员《中国数字人文发展报告(第一辑)》是中国数字人文从相关概念引入至初步学科化建制的十数年发展历史的总结,全书四部十八章,从技术基础、政策支持、学术理论、多样化实践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展示了正走向成熟的中国数字人文的概貌,并聚焦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力求在数字人文本地化实践的基础上推动理论反思,同时在更大和更深层面上呼应国家新文科建设和“文化数字化”战略。社科36.3万字
- 会员本书讲述了多位北大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思、所为、所悟。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北大选调生的文章,涵盖了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如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公共服务、基层经济发展等。社科11.1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了《“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我们的全球文明》《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一个多元与多重文明的世界》《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等文章,从不同学科视角出发,进行跨学科融合,探讨了文明的对话、变化的世界、共同的挑战、大学的责任四大主题,并形成三张学术名片,即北京大学引领全球大学交流合作网络构建的“国际学术名片”、北京市引领国际化都市建设的“城市文化软实力名片”,以及中国引领全球文明倡社科12.6万字
- 会员本书讲述了多位北大选调生在基层工作的所见、所思、所为、所悟。收录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北大选调生的文章,涵盖了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如基层组织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基层社会治理、基层公共服务、基层经济发展等。社科14.2万字
- 会员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相较于广袤的乡村,城市有着巨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和医疗的需求,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成为各色人寻梦的天堂。“城市化”成为人类活动空间变迁的主旋律。在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的浪潮愈加凶猛,见证了复兴,也带来了诸多困境和难题。本书希望通过梳理西方城市管理的相关思想和观念,探索通向美好城市的各种路径和可能性。社科1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