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唐代铨选与文学
更新时间:2021-08-19 17:42:54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诠选,一方面指对未入仕者的甄录,另一方面是对六品以下官员政绩的考核。本书是较早全面论述这一庞杂、繁琐的选官制度及其相关问题的学术专著,并且从整个唐代选举体系的角度考察了铨选与文学的关系。尤其对于“守选”制的研究,发学界积年之覆,堪称填补空白之作。其以史学与文学研究相结合,详细而生动地展现了唐代士人在求仕途中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历程,把唐代科举与文学的研究和唐代官制史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上架时间:2021-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勋成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将人类历史分为十个时代,彰显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历史观,即历史是人类理性觉醒的产物,是人类理性不断解放的过程,历史进步的阶段基本上就相应于人类理性发展的阶段,而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自由的增长本身也是自然的,因此人们有理由对于未来寄予无穷的信心和希望。历史13.1万字
- 会员自2013年开始,华中师范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开始在大数据历史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大数据历史专业开设了诸多较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其中《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系列讲座系高等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共同举办,每年邀请10余位海内外在量化历史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方面素有专长的资深教授、新锐青年学者做专题讲座,其中部分学者研究成果、演讲稿会结集成《大数据与中国历史研究》一书。本辑就是《大数据历史14万字
- 会员本书收录魏晋南北朝史方面的论著十余篇,论题集中于门阀政治的缘起、发展、特征以及魏晋南北朝时代在政治制度上的独特现象,外编收录书评两篇及祝先生的学术自述。历史26.1万字
- 会员书从金文资料入手,结合相关社会科学理论讨论了两周时期华夷关系问题。按照时间顺序,分别对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华夏和夷狄族群关系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地理气候因素是造成华夷关系演变的内在动力之一。本书对先秦时期华夏族群发展壮大的脉络特征以及华夏早期的对外观念进行了梳理。历史18.9万字
- 会员中国历史书写深受海洋史观影响,导致中国历史叙述“权重”发生偏移,以19世纪中叶以来通商开埠为基础的东西关系“冲击—回应”理论大行其道,直到拉铁摩尔中国“亚洲内陆边疆”研究恢复以南北关系为中心的“大陆史观”之后,“过渡地带”作为中国历史的中心才受到重视。本书以中国西北为例,以地缘与空间视角下的农耕、游牧与绿洲互动为切入点,在“长时段”的眼光下,“西北”不仅没有“停滞”,而且在“区域”空间尺度上发生了历史12.3万字
- 会员《中国历史研究院集刊》是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历史研究杂志社编辑出版的集刊,主要刊发史学理论和史学史、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等方面的优秀学术成果。本辑为创刊号,共收录7篇文章。历史27万字
- 会员本书研究利用了大量的日文原始档案资料,探讨1936年日德缔结防共协定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这段历史时期,日本对德同盟政策的发展和演变轨迹,揭示了在对华侵略战争和太平洋地区扩张战略中,日本谋求对德结盟的目的性和策略性,力求还原日德同盟内部存在的利益算计、戏中有戏的事实,从而揭露了日德军事同盟关系的实态。历史25.1万字
- 会员本书论述了清代及民国初期呼和浩特房地产业诞生背景、产业类型、交易状况、税务矛盾、质量评估以及政府行政对房地产的干预等内容,探讨了呼和浩特房地产私有化过程中的诸多议题,对这一时期北方边疆城市移民社会的形成、宗教信仰在地方社会上的影响,以及清朝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治张力都有细致的说明,资料翔实、观点凝练、逻辑清晰,弥补了呼和浩特房地产在清末民初这一历史阶段的研究空白。历史17.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探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孙祚民先生30余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论文结集。全书共收入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论文几十篇。孙祚民先生是中国农民战争史的专家,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也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从五十年代初始至其病故的三十多年里,他发表有关民族关系史方面的论文数十篇,涉及民族关系史问题的各个方面。本书就是其中部分论文的结集。史学理论18.3万字
- 会员新中国世界史研究已走过七十年历程,从学科建设、体系创立到教学科研、人才培育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书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将七十年来我国的世界史研究分成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精要概括。综述每个阶段涉及的领域、重点和问题,对比国内前辈及国外学术研究进展,指出各阶段世界史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差距,探究其主客观原因,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然后
- 会员该成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鉴定等级为“优秀”。作者以当代俄罗斯史学研究为选题,对苏联解体后近30年的史学演变与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本身就具有创新性。作者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指导研究实践,对当代俄罗斯错综复杂的社会转型背景下,历史科学出现的各种变化和进展作了全方位的深入考察,对于国内学界了解目前俄罗斯史学界发生的明显变化和重要进展具有积极意义,特别是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新评价,
- 会员本书全面展现了当代中国在近代史理论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历程,主要论述了近代史理论范式的确立(涉及近代史理论的渊源、基础和方法等问题),介绍了1966—1976年间的近代史叙事及其理论状况,评述了新时期的近代史理论研究状况(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道路的反思与重建、中国近代史诸问题的理论再思考、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讨论等内容)。
- 会员在南部非洲近现代史上,十九世纪中后期至二十世纪初活跃于南非的英国资本家兼政客塞西尔·罗得斯是一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历史人物。本书立足于演讲稿、书信、档案、传记等原始资料,以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塞西尔·罗得斯在南部非洲的殖民历程及其对南部非洲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生态产生的诸般影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探究。
- 会员本书是克罗齐历史学理论的代表作,根据2007年克罗齐著作国家版修订(或译出)。上编探讨历史学的理论,首先严格区分历史和编年史,进而划清真历史和形形色色伪历史(语文性历史、诗性历史、演说性历史、实用性历史、倾向性历史)的界限,并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著名论断。下编回顾历史学的历史,从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实证主义史学,直至19世纪“新史学”。此外,还收录涉及书中理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