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逐条解读与适用指引在线阅读
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逐条解读与适用指引

缪树权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诉讼法/程序法28.6万字

更新时间:2021-05-17 10:44:17 最新章节:附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2018年10月下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订并公布,为了便于人民检察院检察官在司法实务中中正确理解、准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得以正确、有效贯彻执行,我们邀请了国家检察官学院的教授和实务专家们共同编写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逐条解读与实务指南》,逐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条文意旨,出台背景以及在实务总得疑难问题进行了阐释,以期广大实务工作者在检察工作中能够正确理解和适用。在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次修正的大背景下,本书围绕此次修正的目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按照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的篇章结构进行编排,为读者了解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提供了全景式解读。解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条文主旨:对条文规定的主要内容进行高度总结和归纳,使读者了解条文的归类和属性。2.修改变化:让读者快速了解该条文在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正中是否修改,如果是修改条款,则本书将进一步对“修改内容”用图表的形式直观地告诉读者修改前后条文的变化。3.条文解读与适用指引:这是本书的重点部分,既回应学术研究、法学教学上的理论争议问题,也对司法实务中适用常见问题和指引作深入的阐述和说明。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1-23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缪树权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借助部分外国实际案件和我国媒体披露的错案逐一探讨造成错案的各种因素,从中摸索规律,并探讨通过修补制度或者建立新的制度来防止、减少错案的发生。本书还对中国古代冤案的规律进行了探讨,并从不同于国内既有研究成果的角度对错案进行分析,使错案的讨论有了一定的历史纵深。
    张建伟法律38.6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十讲,内容包括:法庭质证程序原理、报复性起诉的识别与治理、司法改革语境下的证据裁判原则及其反思、委托辩护与法援辩护冲突的职业伦理问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中国性等。
    孙长永主编法律39.1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行政诉讼理念、行政诉权、行政诉讼类型化、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衔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当事人、行政诉讼管辖、行政诉讼证据、行政诉讼法律适用、行政诉讼审查标准、行政诉讼判决、行政诉讼起诉、行政诉讼审理程序等专题,评述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反映出21世纪二十余年来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总体风貌。
    章志远主编法律34.8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十三讲,内容包括:论“交涉性辩护”、“捕诉合一”背景下刑事辩护的机遇与挑战、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疑罪从无及其在刑事辩护中的有效运用、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实务判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辩护中的运用等。
    江溯 于靖民主编法律14.1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对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典型案例、统计数据、法院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的整理分析,以专题形式深度研究了“行政争议实质解决”“行政诉讼府院互动”“行政诉讼因应诉源治理”“行政诉权分层保障”“行政诉讼类型构造”“行政诉讼繁简分流”等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实施中的十个热点问题。
    章志远 黄娟法律18.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规范性文件的总整理,收录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布的现行有效的刑事诉讼法律规范,采用以文本为中心的整体列举和以法条为中心的分散列举相结合的编写方式,在保持《刑事诉讼法》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独立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刑事诉讼法》具体条文与各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快速链接。
    刘志伟编法律12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特别程序的法理化、模式化、实证化和本土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一般法理与特殊法理。其以国家亲权、未成年人福利和恢复性司法作为法理指引,概括了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三种运行模式,即特殊监护模式、优先保护模式和修复关系模式,探讨特别程序的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程序的实践样态与程序逻辑。结合域外有益经验与本土实践,本书认为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改革方向为“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
    自正法法律30.8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电子诉讼兴起的时代背景,以民事诉讼领域的电子诉讼实践为切入点,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动态的视角对民事电子诉讼的试点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结合程序法理论思考民事电子诉讼这一新型诉讼方式在当下民事审判结构中的定位与功能,为理解民事电子诉讼的实践状态与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实践与理论的基点。
    彭昕法律1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