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复议年度案例选评(2014—2015)在线阅读
会员

行政复议年度案例选评(2014—2015)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司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诉讼法/程序法9万字

更新时间:2021-05-20 10:18:51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行政复议年度案例选评》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司组织编写的工作指导用书,每年出版一辑。目的是通过搜集、整理、评析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案例,总结行政复议工作经验,加强对全国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促进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提高行政复议人员的办案能力和水平。同时,推动行政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行政复议渠道依法维权,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入选本书的案例,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司从各地方、中央各部委选送的行政复议案例中,经过反复研究、精心筛选后确定的。每个案例由基本案情、焦点问题评析和办案体会三部分组成,全面覆盖了当前较为敏感、多发及难以处理的案件类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各地方、各部门法制机构要组织行政复议人员认真学习、研究《行政复议年度案例选评》所收集的案例,从中领悟行政复议办案的基本思路,掌握行政复议工作规律,提高行政复议能力和水平。同时,各地方、各部门法制机构要结合办案实践,组织行政复议人员对所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经常进行总结、评析,并将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及时推荐为《行政复议年度案例选评》的候选案例,使《行政复议年度案例选评》成为各级行政复议办案人员彼此借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重要平台。
品牌:法制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2-18 00:00:00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法制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行政复议司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规范性文件的总整理,收录了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布的现行有效的刑事诉讼法律规范,采用以文本为中心的整体列举和以法条为中心的分散列举相结合的编写方式,在保持《刑事诉讼法》与相关规范性文件的独立性与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刑事诉讼法》具体条文与各规范性文件之间的快速链接。
    刘志伟编法律123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诉讼实施权配置理论,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理论、制度、实务展开研究;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特殊性进行研究,并对公益性诉讼实施权与私益性诉讼实施权配置的关系展开动态分析,为在解释论上完善我国团体诉讼制度奠定基础;分别对环境公益诉讼、消费公益诉讼、食品安全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实施权配置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对我国民事公益诉讼实践进行详细考察和反思,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特则的构建提供具体建议。
    黄忠顺法律19.3万字
  • 会员
    本书立足于电子诉讼兴起的时代背景,以民事诉讼领域的电子诉讼实践为切入点,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动态的视角对民事电子诉讼的试点实践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结合程序法理论思考民事电子诉讼这一新型诉讼方式在当下民事审判结构中的定位与功能,为理解民事电子诉讼的实践状态与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实践与理论的基点。
    彭昕法律18.8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演绎法及实证法研究刑事和解的实体性与程序性,阐明刑事和解的意蕴,从多个维度体现刑事和解的精神。刑事和解的原本价值是以“恢复”取代“报应”,其真正价值在于人道主义在司法领域的实现;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刑事和解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及刑事和解与无罪推定等,虽然在形式上相互矛盾,但在实质上,它们在不同的刑事司法模式内,各自实现各自的价值。
    李卫红法律23.3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刑事庭审调查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市两级法院示范庭和对比庭的实证考察,并结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法庭举证、法庭质证、人证、法庭认证问题,以期对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有所助益。
    李文军法律28万字
  • 会员
    本书共十三讲,内容包括:论“交涉性辩护”、“捕诉合一”背景下刑事辩护的机遇与挑战、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的衔接、疑罪从无及其在刑事辩护中的有效运用、证据能力与证明力的实务判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辩护中的运用等。
    江溯 于靖民主编法律14.1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行政诉讼理念、行政诉权、行政诉讼类型化、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衔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诉讼当事人、行政诉讼管辖、行政诉讼证据、行政诉讼法律适用、行政诉讼审查标准、行政诉讼判决、行政诉讼起诉、行政诉讼审理程序等专题,评述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反映出21世纪二十余年来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研究的总体风貌。
    章志远主编法律34.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检察权理论、法律监督理论及公益诉讼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从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双重视角出发,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起诉主体、诉前程序、起诉条件、审判组织、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以及人民法院结案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始终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立足于具体的现实条件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度预设
    杨雅妮法律21.5万字
  • 会员
    本书通过对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典型案例、统计数据、法院工作报告、领导讲话的整理分析,以专题形式深度研究了“行政争议实质解决”“行政诉讼府院互动”“行政诉讼因应诉源治理”“行政诉权分层保障”“行政诉讼类型构造”“行政诉讼繁简分流”等2014年修订的《行政诉讼法》实施中的十个热点问题。
    章志远 黄娟法律18.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以刑事庭审调查改革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成都市两级法院示范庭和对比庭的实证考察,并结合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重点研究法庭举证、法庭质证、人证、法庭认证问题,以期对我国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庭审实质化改革有所助益。
    李文军诉讼法2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检察权理论、法律监督理论及公益诉讼理论为基本理论依据,从法律文本与司法实践双重视角出发,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起诉主体、诉前程序、起诉条件、审判组织、检察机关调查核实权以及人民法院结案方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研究过程中,笔者始终基于一种“现实主义”的立场,立足于具体的现实条件对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探讨,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制度预设
    杨雅妮诉讼法21.5万字
  • 会员
    本书运用演绎法及实证法研究刑事和解的实体性与程序性,阐明刑事和解的意蕴,从多个维度体现刑事和解的精神。刑事和解的原本价值是以“恢复”取代“报应”,其真正价值在于人道主义在司法领域的实现;刑事和解与罪刑法定、刑事和解与罪责刑相适应、刑事和解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及刑事和解与无罪推定等,虽然在形式上相互矛盾,但在实质上,它们在不同的刑事司法模式内,各自实现各自的价值。
    李卫红诉讼法23.3万字